飞向太空作文【最新6篇】

2023-11-27 18:58:10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飞向太空作文》,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飞向太空作文 篇一

天壤之别

太空与地面环境差别巨大。由于没有大气层遮挡,空间站内的游客可以很清晰地欣赏璀璨的星空,或用天文仪器对天体发出的可见光和射线进行在地球上所无法实现的全波段观测。而故乡地球则以轮廓分明、色彩鲜活的全新形象,不分上下左右地映入眼帘,令人无限眷恋。由于空间站高速绕地飞行,因此每隔90分钟便可经历一次昼夜的变化。

此外,在微重力作用下,空间站内的人和所有未固定的物品都能飞来飘去,文弱的人可以像大力士般举起质量很大的物体,或轻易地凌空使出“旋风腿”等绝着。

另辟蹊径

空间站内好玩,但2 000万美元的高昂费用是瓶颈。因此,在经济实惠的基础上“求其次”正成为“太空游”策划者的一个努力方向。

目前一些“准太空游”项目已现雏形。2004年,美国私营载人飞船“宇宙飞船一号”在不到1周内2次成功往返太空和地面,为商业机构独自开发“太空游”打响了第一炮。无独有偶,2002年,俄罗斯“亚轨道集团”公开展示了与设计尺寸相同的太空旅游飞船模型。按计划,这些飞船都能进行绕地不足一圈的亚轨道飞行,使乘客体验数分钟的失重和类似空间站观光的视觉冲击,其费用为每人每次约10万美元。据美俄企业调查,全球有意参加这种“太空游”的游客约有数千人。此外,乘坐现成的超音速飞机进行高空抛物线飞行,也能让乘客“飘飘然”,如入太空。

多向拓展

在本世纪,太空旅游将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领域。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太空旅游的成本有望缓慢下降,有能力涉足其中的人群将逐渐扩大,已初露端倪的亚轨道旅游有望再经10年左右发展为成熟项目。

飞向太空作文 篇二

(编 者)

研究对人体影响

在失重状态下,人体有不断下坠的感觉,甚至恶心、头晕,识别方向能力降低,肌肉动作不灵活,产生感觉和运动障碍。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可以研究人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的反应能力,研究人如何才能经受住飞船起飞、轨道飞行以及返回大气层时重力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在太空环境中长期自下而上所必需的条件与设备。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实现太空航行,以至为实现外星移民积累经验。

进行微重力试验

载人航天使人类对太空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利用空间微重力、高真空和强宇宙粒子辐射等太空资源,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科学试验,生产地面所不能生产的材料,是人类实现载人航天以来一直所梦寐以求的。几十年来,航天员在“太空工厂”里所取得的成果,给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带来了曙光。

做生物技术试验

在载人航天的实践中,美国科研人员认为,在空间能够制备出体积更大、质量更好的蛋白质晶体。到1994年,美国利用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进行了170项蛋白质晶体生长试验,曾多次以比地面高500倍的速率成功地分离了老鼠蛋白和鸡蛋蛋白。比如,美国航天飞机在1988年9月29日的飞行中,获得了可用于抗癌药物的新型干扰素D,可用于研究治疗肺气肿药物的猪弹性蛋白酶,异柠檬酸裂合酶等晶体。

观测地球和天体

由于克服了大气层的干扰,在太空中对地球和天体的观测效果远优于地面,特别是在地面无法进行的X射线控测和紫外线探测,在空间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更为重要的是载人空间飞行,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较之卫星观测,能变被动观测为主动观测,因此,能获得比卫星观测更好的效果。近年来,美国、俄罗斯对天文物理的投入越来越大,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上,航天员对太阳、太阳系行星、X射线以及空间粒子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还将在未来的国际空间站继续研究。这些研究将为人类探索太阳系、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火星飞行等提供大量基础数据。

为军事行动服务

航天技术首先是为军事应用而出现和发展的,载人航天也不例外。

载人航天的军事活动主要实施军事侦察,地面目标识别、定标、拍摄,利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充当太空指挥所;必要情况下,安装武器系统的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还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

苏联的航天活动一向以军事目的为主。据报道,从“和平”号上拍摄的照片十分清晰,其地面分辨率已达6米。海湾战争期间,“和平”号空间站内的两名宇航员拍摄了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以及多国部队情况的照片,照片上机场、建筑物等清晰可见。

在1982年6月的飞行中,美国航天飞机专门飞越苏联和蒙古国土,拍摄了大量的苏空军飞行实验中心、导弹基地和苏驻蒙古乔巴山基地的高分辨率照片。

为天地往返搭桥

载人飞船的重要用途是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俄罗斯的“礼炮”号空间站及“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都是由“联盟号”载人飞船接送的。目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其主要运载工具也是飞船。

(选摘自《大众科技报》

2004年2月3日)

探究练习

1.下列对“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在研究人体失重状态下的作用,理解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

A.它可以研究人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的反应能力,即如何经受住飞船起飞,轨道飞行以及返回大气层时重力变化的影响。

B.它可以研究人在太空环境中长期生存,克服人体不断下坠、恶心、头晕等不良感觉。

C.它可以研究人在太空环境中长期生存,克服识别方向能力降低,肌肉动作不灵活等运动障碍。

D.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实现太空航行,以至为实现外星移民积累经验。

2.下列对“载人航天”科学试验优于地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载人航天”利用空间微重力、高真空和强宇宙粒子辐射等太空资源,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科学试验,可以生产地面不能生产的材料。

B.“载人航天”在太空做生物技术试验,能够制备出体积更大,质量更好的蛋白质晶体。

C.“载人航天”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较之卫星观测,能变被动观测为主动观测,因此,能获得比卫星观测更好的效果。

D.“载人航天”由于克服了大气层的干扰,在太空中对地球和天体的观测效果远优于地面,特别是在地面无法进行的X射线控测和紫外线探测,可以更方便地进行。

3.“航天技术首先是为军事应用而出现和发展的,载人航天也不例外。”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航天”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充当太空指挥所,必要时还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空中打击。

B.海湾战争期间,“和平”号空间站内的两名宇航员拍摄了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以及美国部分情况的照片,照片上机场、建筑物等清晰可见。

C.在1982年6月的飞行中,美国航天飞机专门飞越苏联和蒙古国土,拍摄了大量苏空军飞行实验中心、导弹基地和苏驻蒙古乔巴山基地的高分辨率照片。

D.苏联的航天活动一向以军事目的为主。据报道,从“和平”号上拍摄的照片十分清晰,其地面分辨率已达6米。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航天”可以研究对人体的影响,进行微重力试验。

B.“载人航天”可以为未来制造从地面到太空的电梯找到科学依据。

C.“载人航天”可以做一系列的生物试验,观测地球和天体。

飞向太空作文 篇三

在夜晚的时候,我望着浩瀚的天空,脑中总会冒出一些问题:太空中都有什么?太阳有多大?月亮有多大?星星有多少颗?

从此,我做梦都想飞向太空,去探究一切的奥秘。

就在21世纪的一天,我发现正在招宇航员,我迫不及待地报了名。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一次次的比赛和筛选中,我一一打败了对手,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宇航员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我有时候想过放弃,可是这是我一直的梦想,我是绝不放弃的!

终于有一天,我乘着神舟“十一号”飞上了太空,我穿着宇航服,在太空中漫步,和星星交谈,我庆幸,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

在太空中渡过了一段时间,就回到了地球---我们的家。从飞船上下来的那一刻,我感到自豪,上万人为我呐喊,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可惜的是,这原来都是我的一个梦。

飞向太空作文 篇四

第一张“天宫全家福”

【镜头】失重的太空,犹如广阔无边的大海,18日17时许,景海鹏、刘旺、刘洋像3尾灵活的小鱼一般,依次“游”进了天宫一号。

首位“访客”景海鹏对着摄像头轻松地挥了挥手,而后轻轻拽了一下身后的刘旺,将他拉到身旁。羽毛一样轻盈的刘洋,在两名队友的协助转身面向摄像头。长期的共同训练,让三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配合得十分默契。

挥手。微笑。厦门测控站上方,3位航天员第一次在中国的空间实验室留下了“全家福”。

“天宫”生活就此开始。

【解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这次任务是第一次实施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与补给。同时,任务将首次考核天宫一号支持保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能力,全面考核组合体环境控制与稳定运行功能和性能。

第一次接收地面邮件

【镜头】19日15时46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成功接收来自祖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首次开展的天地电子邮件传输试验获得成功。

北京飞控中心按计划将精心选编的包括图片、文档、视频在内的数据包,通过专用的软硬件平台向天宫一号发送。稍后,航天员在终端显示系统看到了来自地面的第一封邮件。

据介绍,航天员19日共收到5封邮件,包括一幅鲜花图、一幅五星红旗图、一幅风景图片等,以及约10秒长的动物视频。“天宫”的邮箱是TG01,代表“天宫一号”,其容量有8G左右。

【解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设计师李剑:与发送遥控指令不同,邮件发送更方便、更灵活。通过这种方式,航天员不但能随时与家属通信,收取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还能接收地面传送的指导性视频、飞行计划。

第一次天地双向视频通话

【镜头】“神舟九号,我是北京,下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试验……请手持摄像机开始拍摄。”

19日18时50分,地面与航天员双向视频通话试验正在北京飞控中心大厅进行。

“神舟九号报告,飞行乘组在天宫生活得非常好,工作很顺利。请大家放心。”同时,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现着航天员乘组集体挥手的画面。

【解读】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天地通信系统负责人贾文军:双向可视通话,是这次天地通信系统最大的亮点,是从无到有的一个突破。另一个突破是实现了“多舱通话”。以往任务天地间只有一条信道,而这次信道增加为多条,满足航天员多舱活动的需要。不论航天员是在实验舱还是在返回舱、轨道舱,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分别实现与地面的沟通对话。

第一次太空娱乐

【镜头】19日晚,3名航天员体验了失重状态下的美妙生活。

刘旺看上去情绪不错,他摆弄着手里的物品,让它在面前打了四五个转。

刘洋随后出现在镜头中,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卡通熊猫玩具,看上去特别可爱。刘旺伸手将熊猫玩具拿了过来,冲着镜头展示。但刘旺手一松,“熊猫”又飘了起来。

【解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失重状态虽然给航天员生活带来很多有趣的体验,但微重力的太空环境也十分考验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将利用企鹅服、套袋等锻炼装置,在太空开展主动锻炼,对抗骨丢失、肌肉萎缩等情况。

第一次体验“太空自行车”

【镜头】20日中午,刘洋换下蓝色工作服,穿上了天蓝色的短袖运动服、深蓝色短裤,看起来特别清爽、利落。

在刘旺和景海鹏的帮助下,刘洋蹬起了“太空自行车”——这是特意为航天员锻炼所准备的自行车功量计。骑车过程中,刘洋一直保持着匀速运动,偶尔把头转向摄像头方向,对着镜头挥手致意。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

【解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太空自行车”与我们平时使用的自行车不同。首先,航天员在使用前要先进行组装;其次,为了防止航天员骑行时飘走,使用时要用束缚带将自己固定在车座上;最后,太空“自行车”没有握把,航天员骑行时要扶住天宫一号的墙壁。“太空自行车”可以使航天员展开自主锻炼,对抗太空微重力环境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女航天员第一次值夜班

【镜头】20日22时,刘★WWW.HUZHIDAO.COM★洋做好准备,开始了“天宫”生活的第一次夜班。

一个人的大夜班并不孤独,北京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刘洋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着为她提供地面支持。

21日一早,景海鹏和刘旺早早起床接替战友。几个小时的休息后,从睡梦中醒来的刘洋用毛巾仔细地擦了脸和头发,开始了“天宫”生活的新一天。

飞向太空作文 篇五

为什么要造空天飞机

什么是空天飞机?“空”是航空,“天”是航天。也就是说,空天飞机可以担任起航空航天两大任务。虽说是两大任务,其实重点还是在“天”。空天飞机的目的地不是大气层内,而是像火箭和航天飞机一样在大气层外的太空中。既然有了火箭和航天飞机这两种航天飞行器,为什么还要发展空天飞机呢?这是因为火箭和航天飞机都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现在具有实用性的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用品”,造价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的火箭用一次就报废了,十分浪费。

为了避免火箭的浪费,美国人从1969年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前后制造了6架航天飞机,执行了135次航天飞行。虽然航天飞机内部有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但是因动力不足而不能直接飞向太空,升空时得靠外挂的火箭助推器发射升空,升空后助推器会脱落。虽然航天飞机比火箭具有可回收性,但是航天飞机单次载荷小,成本却大幅上升,每架造价高达30亿美元,每次10来天的太空飞行也需要几亿美元。此外,由于航天飞机是垂直发射升空,安全问题很突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都是因发射故障而坠毁或爆炸解体。

为了弥补火箭与航天飞机的不足,美国科学家从1986年开始提出了空天飞机的设想,就是在航天飞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空天飞机是航空航天飞机的简称,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如同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的“混血儿”。空天飞机不仅安装了较低功率的航空发动机,也安装了较高功率的火箭发动机。这样一来,空天飞机的起飞就不会那么惊心动魄了,它可以像普通飞机那样“温和”地在普通机场的跑道上通过助跑升空。在大气层内,它可充分利用大气层中的氧,减少了氧化剂的携带量,从而减轻起飞质量,每次太空旅行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在飞到大气层边缘后,航空发动机暂停使用,火箭发动机启动,空天飞机利用自身携带的氧化剂继续飞行。

由于空天飞机不需要“猛烈”升空,省却了发射设施,减轻了发射质量,成本随之降低,安全性也大大提升。目前,空天飞机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20年内进入实用阶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亚特兰蒂斯”号所执行的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之旅结束之后,空天飞机因有望接替航天飞机而受到多国航天机构的重视。除了用于太空运输和科学探索外,各国军方对空天飞机也很重视,因为空天飞机可以用于太空战,从太空发射武器摧毁敌方军用卫星和地面目标。它们还可以悄无声息地在敌方上空侦察。空天飞机飞行高度高、速度快,可以在一两小时内迅速抵达地球任何地方,被誉为未来最具威慑力的即时武器。

正在研制中的空天飞机

近年来,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进行空天飞机的研制。虽然目前已经研制出来的试验机离真正实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甚至还不能自主从地面飞到近地轨道,但是我们相信在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一项项的空天飞行技术会不断地被突破和更新。或许在20年后,我们真的可以像本文开头那样花费数万元乘坐空天飞机,进行一次特别的太空之旅。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3种正在研制中的空天飞机吧。

“神龙”号空天飞机

据国外多家媒体揣测,中国正在加紧推进空天飞机计划。要发展空天飞机,首先要解决的是推力发动机的问题。传统的火箭大多加注液体燃料和氧化剂,这样不能发挥空天飞机灵活机动的特性。近年来,我国“神龙”号空天飞机已经安装了最先进的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使用固体推进剂,不需在起飞前花几小时加注燃料,随时可以起飞,安全性更高,满足了空天飞机对动力的基本需求。

新型“神龙”号作为一种大型空天飞机,既可搭载侦察设备,也可搭载武器系统,从而可对敌方的太空装备发动攻击。未来中国还可能考虑将高能激光器甚至小型导弹等武器部署到空天飞机上,使它变身为空天战斗机,利用其机动能力穿梭于太空中,对敌方的军用航天器实施打击。另外,新型“神龙”空天飞机还可能配备较长的遥控机械臂,飞机通过机动飞行可向敌方卫星靠近,再利用机械臂破坏后者的关键设备,使其瘫痪,或者直接将敌方卫星“擒获并带回地面”。

X-37B空天飞机

2012年12月12日, X-37B空天飞机在美国一处空军基地发射成功,这是该机第三次发射。X-37B速度很快,设计速度高达25马赫,相当于每小时2.8万千米,可以在1小时内飞往世界任何地方。由于X-37B速度超快,现有最先进的军用雷达都难以对它进行监控。美国研制X-37B的主要目的是军事用途,它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它的成功试飞表明美军“一小时全球即时作战”计划正由试验构想逐步迈向实战化应用。有关专家断言,继核武器、隐形武器之后,全球即时打击武器的出现,或将成为新一轮国际军备竞赛的新起点。

X-37B升空后可利用自身携带的武器对敌国卫星和其他航天器采取控制、捕猎和摧毁等攻击,甚至向敌方地面目标发起攻击。尽管X-37B目前还属于低轨道航天器,其直接的太空作战能力有限,但军事专家认为,X-37B可搭载导弹、激光发射器等先进武器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其作战潜力不可低估。目前,美军的航天侦察能力主要由国家侦察局负责,但存在作战响应慢、费用昂贵等不足,因此美国国防部决定发展空天飞机以弥补美军航天侦察能力的不足。 X-37B能够搭载多种侦察设备,在高空对海陆空目标及外太空目标进行侦察,并将侦察信息实时传递给作战单位。

“云霄塔”空天飞机

飞向太空作文 篇六

遨游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祖祖辈辈千百年的奋发努力,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终于使载人航天的梦想在20世纪变成了现实,并成为人类航天事业中最辉煌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样的一个航天梦里,没有国界。面对未知的宇宙,地球人是一个团队,即便这团队之间也存在竞争,但这竞争无疑是在朝着互相促进的方向良性而行。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征程多么凶险,人类却锲而不舍地要挣脱地球的引力,亲身去投入到太空的怀抱。在美国“发现”号停留于空间站期间,女机长柯林斯曾以诗文纪念先驱――“敢于探索未知陆地者,将了解前所未见之事;敢于探索海洋者,将了解前所未闻主事;但在静默之翼上探索天空者,那些天空的探险家,将了解从未梦想之事……”朝向这曾经“从未梦想”的方向,升腾起梦想的火焰,照亮无垠的宇宙,必定比之陆地的坚实与海洋的广阔,更能交代出整体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在“阿波罗1号”事故中丧生的航天员格里索姆曾说:“如果我们死去,我们想让人们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所进行的是一个冒险的事业。我们希望,如果我们发生了意外,这一计划将不会因此而延误。”人类的勇士,怀抱“我们和你们有共同的梦”的决心,而义无返顾地踏上征程。

曾看勇士出征,当思英雄安归,等待一个凯旋的答案――因为仰首星空的我们,和探索天空的他们,也有共同的梦。在这份感动与共鸣中等待,自然祈愿人类放飞的梦想此番不再折翅。通往星空之路虽然困难丛生,但梦想不死,便风雨无阻。

一、载人航天史的悲歌

引言:我们绝对肯定,今天人类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然而,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并不轻松,每一步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艰辛。毕竟,“挑战者”号爆炸的火球、“哥伦比亚”号失事时划过大气层的强光依然闪现在我们的脑海,“火星气候探测者”、“火星极地着陆者”、“猎兔犬2号”消失在外太空的遗憾仍无法抹去。不过,诚如参加2003年2月4日“哥伦比亚’’号遇难宇航员追悼会的各界人士所说的,“将地球、空气和重力抛在身后,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不会因“哥伦比亚”号的失事而被舍弃,人类不应该、也不会放弃飞向太空的梦想。

NO・1:“阿波罗”未升空先着火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时,飞船指令舱意外起火,几十秒内3名宇航员就被烧死在舱内。这3名宇航员是弗吉尔・格里索姆上校、爱德华・怀特中校和罗杰・查菲少校。

NO・2:“挑战者”号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开始了它的第10次太空飞行。72秒后,因右侧助推火箭密封装置出现问题,飞机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当场遇难。这7名为人类开拓新疆域而献身的勇士是: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37岁的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46岁的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40岁的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36岁的朱迪斯・雷斯尼比、35岁的罗纳德・麦克奈尔、39岁的埃利森・奎恩和41岁的格雷戈里・贾维斯。

NO・3:“哥伦比亚”号解体

2003年北京时间2月1日晚10时左右,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爆炸坠毁。这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人类在开发和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遭受的一次重大失败。

NO・4:其他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1)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位遇难的宇航员:1961年3月23日,被确定为前苏联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的训练。休息时,他用酒精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酒精棉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结果,舱内燃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小时后死亡。

(2)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1967年4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1号飞船进入太空后,飞船屡次出现故障,几经努力难以修复。在返回地面过程中,飞船降落伞失灵,致使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科马罗夫当场被摔死。

(3)1971年6月30日,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在太空实验室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后,返回舱压力阀门被震开,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空气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和体液沸腾而死亡。

NO・5:险些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

(1)美国水星1号飞船返回时未能落入预定水域,营救人员寻找了近3个小时才把宇航员救回。

(2)前苏联上升2号飞船返回时落在茫茫的雪地里,营救人员花了4个多小时才找到并救回宇航员。

(3)前苏联联盟T10号飞船在发射后1分多钟时,火箭爆炸起火,船内宇航员启用逃逸装置弹离事故现场才获救。

(4)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11月在太空飞行时,其燃料电池发生了故障,舱内温度升高,功能失常,威胁到宇航员安全,结果不得不中止飞行,提前返回地面。和平号空间站内还曾因制氧装置故障而引发火灾,但很快被扑灭。

结语:载人航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科技领域,它不仅仅、是一项科技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梦想,很难有一项事业像载人航天这样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而太空探索过程中那些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将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着巨大

二、载入航天历史之最

引言:向往飞行、向往太空,是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几十年来,人类在太空创下了一项又一项史无前例的纪录。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出现,已使近1000人次的航天员遨游太空,其中有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

NO・1:飞行始祖――火药箭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火箭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民间的一种玩具:起火。这种“起火”是将火药绑在竹竿上,点燃以后,竹竿借火药喷火的反冲力,直冲到天空中去。火箭最早是用于战争,在世界上第一次进行火箭载人飞行尝试的,是明代一个叫万户的中国军官。公元14世纪,万户制作了一把“飞天椅”,椅子后面捆了47枚火箭。万户坐在椅子上,手持两只大风筝,让别人点燃椅子后面的火箭,希望能借助火箭的推力腾空而起。可惜一声巨响之后,万户连同他的飞天椅一起被炸得粉碎。500多年后,国际天文联合会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中国古代探险家,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NO.2: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加加林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但这是他进入太空的惟一一次旅行。不幸的是他于1968年为另一次飞行作训练时因坠机而死亡。

NO・3:进行太空活动第一人:列昂洛夫

阿利塞・列昂洛夫是进行太空活动的第一人。1965年3月,他与俄罗斯宇航员帕维尔・别列耶夫(1925年―1970年)一起乘坐“上升2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10年后,列昂洛夫又进行了第2次飞行,他的“联合号”宇宙飞船与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对接,两国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合,列昂洛夫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NO・4: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成为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活动的第一人。他的月球之行,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此他曾说过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NO・5: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虽然这颗卫星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它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疆域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NO・6:在太空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1995年3月22日,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工作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创下了人类历史上宇宙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NO・7: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6篇《飞向太空作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飞向太空作文】相关文章

飞向太空作文(优秀13篇)04-20

飞向太空作文(优秀7篇)02-05

飞向太空作文优秀4篇06-23

飞向太空想象作文【优秀10篇】05-03

飞向太空作文100字(优秀8篇)05-03

飞向太空作文350字(精彩8篇)05-02

飞向太空作文优秀6篇03-29

飞向太空作文(优秀8篇)03-08

飞向太空作文(精彩10篇)02-04

飞向太空作文【精彩8篇】02-03

28 19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