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6篇)

2023-08-09 17:03:10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家乡的风俗作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家乡习俗作文 篇一

远处飘来阵阵清香,似草又似花,无声无息。雨中散着清新,恍若那片深绿,荡涤在我的心中。——题记

初春的时节已过去了,天空不再阳光明媚,慵懒的春光好似倦怠了许多,悄无声息地躲到灰蒙蒙的云层后,遮住了那绯红的面庞。

天灰沉沉的,雨如珠帘般撒向大地,细如牛毛,脆如银丝,滋润着万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点也不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艾草团子的清香弥漫在微润的空气中,凉凉的,甜甜的。

一年之中,最期待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清明了。这节虽说不免有些凄清,但总是“万物皆洁齐而清明”。只是凄凉而不乏期望。家乡过清明时,家中总少不了艾草团,除了扫墓,最独特的就属它了。

我的外婆是个勤劳能干的人,每逢清明,必做此团。我则乐在其中。因为艾草团也做起来也简单,只须将艾草洗净与糯米粉充分混合再揉成团,上锅蒸好即可。每到此时,家里便漫着淡淡的艾草清香,好不舒服!

揉好后的艾草团对我来说,即是橡皮泥,只是全都是绿色的罢了。我拿着它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外婆不说什么,只是笑着望我,偶尔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黄昏的残阳下,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坐在一齐,女孩揉着艾团,傻傻地冲着老人笑,老人则一边不动地坐着,安静地看着女孩,身边散着淡淡的艾草香多么完美祥和的画面,女孩是我,老人是外婆,淡淡的艾草香弥漫在金黄的大地上,是多和谐的一幅意境画呀!

伴着蒙蒙的细雨,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放眼望去,只见艾草在雨中摇曳,随着微风,在朦胧间显出那一片深绿,透出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像艾草团,软软的,甜甜的,伴着我进入梦乡

清明总是有阴阴沉沉的湿雨,从清晨至黄昏,在弥漫的烟雨中,总有几个孤影,蹒跚独行,渲染出一片无尽的哀思。有谁想过在如此死寂的时节,会有绿得发亮,青得刺眼的艾草,会有这样一丝期望。在静想灵魂世界时,有谁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凝望那片深绿,轻轻地嗅一嗅着清香,感受艾草团的轻柔?

因为它,改变了这个时节。

或许这是最坏的时节,是抑郁的时节,是死寂的时节,是黑暗的时节。但这也是最好的时节,是开朗的时节,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是光明的时节。家乡的艾草团,一向镂刻在我心。

远处飘来的幽香,是艾团的清香,是外婆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雨依旧不停地下着,艾香依旧弥漫着在微润的空气中,艾草依旧携着那片深绿驻足在世界中,就像家乡依旧在我心里一样。

外婆的艾草团,家乡的风俗。

民风民俗作文 篇二

照东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十一月中旬镇上三百田广场就搭建起年货市场。虽说是临时摆铺,但货品齐全,琳琅满目。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到这儿采购年货。

节前最忙乎的是切农家糖。“农家糖”是东阳特产,色、香、味俱佳,是以前招待来客的上等礼品,吃过糖的无不赞叹,当然制作工序复杂得很!首先,把纯正的五谷杂粮、花生等逐一放到机器里,像爆米花那样爆开烘干。大人为此要忙乎几个时辰或几天。制糖要有专门的师傅,师傅常常一家一家轮着切糖。等到轮上了,又得忙乎一个时辰,师傅把砂糖、白糖、油按一定的比例放入锅中,加大火候,将糖溶化成糊状。接着,把爆好的五谷杂粮放入小筐里,再加点儿花生、瓜子、芝麻等等,和糖油一起搅拌。搅拌均匀之后,倒入长方形的模子里,定型、晾干。晾干后,再把它切成薄薄的小块,农家糖就制作完成了。农家糖不仅可以现吃,还可以装到一个密封的袋子里,储存到来年开春都还可以吃呢!大人们个个忙着制糖,而我们小孩呢?就在一旁拿一块吃一块,甜甜的,脆脆的,还夹杂着花生芝麻的香味,真好吃!大人看到了总会说:“喂,不能多吃呀!吃多了牙齿要疼的哟。”我们才不管这个嘞,依旧我行我素,津津有味地吃着糖。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九,又是忙碌的一天,人们要做东阳特有的肉丸子——桂花圆。首先,把瘦肉剁碎,肥肉切成石榴粒,再把生姜切成末,把肉和生姜末,加点儿盐搅拌均匀,接着把和好的肉末搓成小丸子,一个个摆放整齐。下一步,可是个关键点,拿出一大碗面粉,在里面打几个鸡蛋,加水,搅成糊状,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再让肉丸子在里面打个滚儿。等锅里的油温到八成热,就可以把肉丸子下锅炸熟。炸好了的肉丸子圆滚滚的,金灿灿的,吃起来外酥里嫩,清香怡人!每家每户都要炸几百个桂花圆来招待客人。因为,桂花圆其寓意还代表着团团圆圆的美好意思呢!

除夕可真繁忙呀!家家户户贴春联、窗花、年画,忙得没话说。半夜12点的钟声响起,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放烟花,爆竹。

在阵阵爆竹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新年到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喜庆气氛!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三

除夕的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我国春节的一项年轻的风俗。爸爸妈妈说:他们十几岁时,也就是大约在1984年才开始每年不拉地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在1980年以前,很多家庭连电视都没有,看电视上的晚会便无从谈起。我隐隐约约记得,自己大概是从三岁时开始每年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但是,几乎每年都没熬到节目结束就睡着了。

对于亿万中国人来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的必看节目,这已经成为春节传统的一部分,就像吃团圆饭和放鞭炮一样。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8:00至初一凌晨1:00左右,一家老老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笑着、说着、玩着、看着节目,共同度过一个祥和、喜庆的除夕之夜。

春节联欢晚会上主要有这几类节目:舞蹈、唱歌、杂技、小品、相声、魔术、戏曲、诗朗诵等等。整台晚会就像一桌无所不包的满汉全席。节目主要以烘托出和谐、喜庆和欢笑的春节气氛为目标。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是在爷爷、奶奶家看的。那天家里特别热闹,有远道赶回油田过年的姑姑和姑父,有年过半百的爷爷和奶奶,还有我们一家三口。我们这一大家人早早地吃过年夜饭,高高兴兴地围坐在电视机旁,等待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开始。

今年我是从春晚正式开始,一直看到凌晨1:00左右。连我自己也没想到我有那么兴奋,一点睡意都没有。

对于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看赵本山演的小品,因为其中有这么一段让我觉得好笑。小沈阳读到一段信:“在一片玉米地里,小沈阳的爸爸和情人遇见了一头驴,那头驴看了他们一眼就走了,赵本山也学驴看他们一眼就走了。”赵本山说:“此处略写一万字。让大家想去吧。”我看到此处觉得特别好笑。

不过,今年春晚开始没多久,奶奶、姑姑、妈妈和爸爸就坐在电视机旁的方桌边,兴致勃勃地打起扑克“五十K”来。当然,遇到他们感兴趣的节目,他们就停下打牌,看上一会儿。

看完今年的春晚后,我提两个希望:第一,希望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一年比一年更精彩;第二,希望减少读驻各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祝贺词的时间。如果能这样,我想我会不间断地看完整台节目。真希望我的愿望都能实现。

家乡风俗的作文 篇四

我的家乡在长沙,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还有很多名胜古迹,如岳麓山、天心阁、橘子洲头等等,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它,我会想念那风景如画的岳麓山。春天,满山的树木都吐出了嫩绿的枝叶,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花儿都在枝头露出了笑脸,春天的岳麓山真是一片生机勃勃。夏天,天空中的太阳像火球似的照在大地上,火热一片,而此时岳麓山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好似一把把大伞,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秋天,山上挂满了火红火红的枫叶,一阵风吹过,地上铺满了红彤彤的枫叶,像鲜红的地毯。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山盖满一层白雪,好像给岳麓山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它,我会想念那里的糖油粑粑。它的形状好像一个小鸡蛋圆溜溜的,泛着橙黄的颜色。我用筷子把一个糖油粑粑给夹起来,把它放入口中,一开始糖油粑粑粘在了我的牙齿上,有点黏,咀嚼了一会,不黏了,而且还有一股清香味,令人回味悠长。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它,我会想念那里的端午节。这一天,湘江边赛龙舟热闹非凡。龙船上的船头有一个人正在有节奏地敲鼓,船上其他人则拿着桨板使劲划龙船。人们都在岸边喊着“加油加油!”这天,我们所有人都会去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这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日子呀!

我的家乡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永远爱它,不管我身处何地。

关于风俗作文 篇五

外婆家的20xx年春节大年初一,妈妈对我说:“明天我们要去看望外婆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驾着心爱的小汽车,踏上了前往外婆家的旅程。汽车开出了市区,跨过了长江大桥,又在高速公路上欢快地飞驰。我在车上不停地问爸爸妈妈:“还有多远啊?还有多远啊?……”妈妈说:“还远着呢,别打扰爸爸开车。”

过了好半天,汽车终于离开了高速公路,驶进了乡村,节日的乡村真是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人来人往,喜气洋洋。我打开车窗,不停地跟乡亲们打招呼。我们穿过了一堆又一堆的草堆,终于到了外婆家。

我刚进门,就发现外婆的房间装了一个空调;房顶上又架起了太阳能热水器。这时,外婆也从厨房里出来了,我连忙冲过去,抱住了外婆,祝外婆新年快乐。外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下午,亲戚们有的骑着摩托,有的乘着拖拉机,满载着丰富的年货,纷纷来到了外婆家。一时间,院子里人山人海。

这时,“噼哩啪啦”响起了鞭炮。人们都在鞭炮声中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晚上,别的村子都放起了礼花。我实在坐不住了,也放起了礼花。

顿时,天空上百花齐放,真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屋内,人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酒杯,祝福对方新年快乐,工作顺利。欢笑声弥漫在外婆家的上空。外婆家的春节非常快乐!

习俗作文 篇六

过年啦!大家一定都很高兴,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新年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和兴旺,其中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一般来说我国的新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正式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年过完了。过年家家都要贴对联和窗花,一个大大的倒‘福’代表着‘福气已到’。传说古时候有一头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都要出来吃人,但后来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于是人们就用红色的桃符木做成桃符,‘年’见到桃符就会吓得赶紧逃走,这就是对联的来历。三十的夜里人们还要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三十的夜里人们都要守岁,防止‘年’再来吃人。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还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访亲走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还会得到长辈们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代表着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除了上面这些习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知识:知识1,“新年”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活动(腊祭);知识2,年的名称是从周期开始的(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到了周代才称为“年”);知识3,新年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

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对过年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6篇《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风俗习惯作文(优秀6篇)05-29

描写风俗的作文(精彩15篇)05-26

民风民俗作文【精彩3篇】02-29

风俗的作文(精彩4篇)02-29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优秀作文【优秀7篇02-29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7篇)02-26

风俗习惯作文(优秀7篇)02-26

风俗的作文【优秀9篇】01-31

风俗作文3篇01-31

风俗的作文【精彩10篇】01-31

28 14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