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作文(精彩7篇)

2023-03-09 01:47:02

《科普类作文(精彩7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科普类作文】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科普的作文 篇一

我拿了一本《少年科普世界》有墨香的书翻了翻。哦,文章多博学啊!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耶!一本好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少年科普世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体、健康、医学、动物等。是一本增长知识的科普书。书中质朴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让人发笑……多么奇怪有趣的故事!《少年科普世界》让我觉得无梦,那些具体而细致的文字让我不时感受到科学的神秘。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开阔了眼界,让我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增加了很多科学原理和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书中新奇的知识让我感受到了多彩的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真的让我爱不释手。其中“我呼吸的是什么?”,“太阳帆远征宇宙”“为什么跑的时候气喘吁吁的?”和“到处的空气都一样吗?”。这些内容我都很喜欢,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文章《家里的遥控器越来越多》。“遥控器各种各样,很奇怪。近年来,家里的遥控器增加得更快。遥控器太多,使用非常不方便。人们发明了多功能遥控器。”这段话让我想到,近年来随着家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电器越来越多。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当牛顿用棱镜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谱时,彩虹的诗情画意就再也回不来了。科学这么冷吗?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超脱,我们有那么多美好的传说,有那么深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安全感。然而,似乎只是一夜之间,我们的遗传秘密就被曝光了,你我就成了生物学家眼中的“透明人”。几千年来,人类已经超越了“做人”高于自然的感觉,被与猩猩、老鼠、蝴蝶、果蝇等拥有相似基因组的事实撕裂。事实证明,我们不必担心自然奥秘的暂时丧失。相反,当你看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棵不知名的树就会占据你的视野,当你理解了这棵大树,一片不知名的丛林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像一个半径不断扩大的圆。随着我们科学知识圈的扩大,我们接触到的未知世界也在扩大,这无疑会激发我们更丰富的诗意体验和神秘想象。当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舱,迈开“为自己一小步,为人类一大步”的时候,虽然没有玉兔、吴刚、嫦娥的热烈欢迎,没有广寒宫迎尘的桂花宴,当他欣喜若狂地看着我们的蓝家,或者以全新的视角回望时,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是多么强烈啊!人类应该坚信,当科学家确定了人类基因组的所有序列后,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神秘感就一点也不会减弱。拿着这本书,就像置身于你心灵的体操馆,感受着智慧的激荡。它让我们意识到,科学对人类来说并不冷——它是我们冬日休闲中的炭火,带给我们温暖和美好的遐想,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想象和热爱。它不会破坏我们对美好生活和多彩世界的诗意感知——相反,科学应该是我们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们的人民在掌握自然知识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诗经》记载的动植物种类超过300种,对其形态生态都有一定的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知道如何用自然现象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理论,因为这是最有说服力的。用于比喻和推理的短文,很多都是精雕细琢的,可以看作是科学小品的线索。五四以来,一些著名的散文作品是艺术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科学散文。当代散文集中有许多典型的科学散文,如秦牧。邓拓的《燕山夜话》中有30多篇科学论文,求证过去,讨论现在,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至于周、贾祖章等。他们是科普大师。他们的科学草图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受到专家的阅读。因为它不是知识的标本,它不仅给人特定的知识,还表达科学的趣味、自然的哲学和深情,是认知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完美统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希望科普报刊不要忘记除了应用技术、生活知识等实用内容外,还能给人以科学兴趣的科学散文。培养人们热爱科学,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让科学知识变得友好易懂,体会智慧的启迪和求知的快感,这就是言外之意。寓意深刻的作品总能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读者会在字里行间或掩卷后会意地微笑:‘我读过很多还没写出来的东西。’这往往会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科学既需要‘理解’,也需要‘感受’,有的可以说,有的需要理解。科学文献中的记载大多是发明者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却没有获得这样结果的思维方式。在科学史上,很多人经常同时进行同一个研究项目。为什么其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这里有发人深省的知识,是拓展我们思维的关键。

现代人类面临着如此多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各种学科日益融合,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尤其需要我们开阔思路,这是更美好未来的起点。

书籍是知识的源泉,可以教会我们很多知识。一本好书不仅能激发学习的欲望,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它就像一个无形的老师,帮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笔直前行。我们应该知道知识的价值,少玩游戏,少看电视,经常阅读关于知识的书籍,这样我们头脑中的问题就会更少,兴趣也会更高。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人生道理!

科普世界永远和我一起成长,我喜欢知识渊博的科普世界!

科普的作文 篇二

我最喜好的一本科普书,当然要算是《神奇校车》了。它是一个系列,包括有《水的世界》《迷失在太阳系》《追寻恐龙》等总共11本,其中我最喜好的非《追寻恐龙》莫属了。

这本书讲述了卷毛教师带着自己的学生们乘坐校车寻觅慈母龙的故事,由于校车太陈旧,在坐的进程中总是早停或晚停,结果他们去了许多不同的时代,见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恐龙。他们走的太远了,一下子离开了三叠纪晚期。在这里,他们看见了正在觅食的腔骨龙,腔骨龙长了一口非常合适吃肉的牙齿,牙齿边缘有锯齿,就像牛排餐刀一样,所以腔骨龙是十足的肉食植物;更让他们惊奇的是看到了像鳄鱼一样的爬行植物,本来它是植龙,和鳄鱼长的非常像。卷毛教师还带领同学们看法了三叠纪时代的植物,有的许多都叫不上名字,比如木贼类植物,苏铁等等,不外银杏倒真是亿万年前就有了,怪不得被称为”活化石“。

第二次,他们离开了侏罗纪晚期,这个时期是巨型恐龙最多的时代。大家刚下车,就看到了困惑龙,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雷龙,它的腿比大树还要粗,真是庞然大物啊!同学们还发现了许多蜥脚类恐龙,这些恐龙中,脖子最长的是地动龙,脖子最短的就是困惑龙了。

接着,他们到了白垩纪晚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要不是他们逃得快,早就被海水淹没了。

最后,卷毛教师和孩子们终于到了慈母龙生涯的时代,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观察植食龙品味食物的样子,突然有几只霸王龙静静地向他们靠拢,同学们吓坏了,真是祸不单行啊,这时别的一边一大群伤齿龙在校车旁边转圈,想弄清楚这黄色的坚硬物体究竟是什么,同学们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想赶快逃离恐怖的霸王龙和伤齿龙,他们一向跑,然后跑上了一个小山坡,结果却意外发现了慈母龙的巢穴,慈母龙们正在给恐龙宝宝喂食,他们的巢穴简直就是一个恐龙托儿所,可是发现慈母龙的不但有同学们,还有伤齿龙,他们也一起跟来了,成群的伤齿龙扑向慈母龙的巢穴,开始了一场恶战。突然一阵汹涌的沙尘暴袭来,所有的恐龙都被厚厚的沙土埋葬了。这下子,所有的恐龙都变成了化石。

于是,卷毛教师带着同学们迅速坐上校车,回到了学校,也终于竣事了他们的一场龙空时代之旅!

看完这本书,我也收获了许多知识,了解了恐龙的许多种类以及恐龙的进化史,以前总觉得科学无非是一些数据和枯燥的内容,现在发现我也很想来一场刺激的恐龙时代历险记啊!

科普作文 篇三

你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人为什么会走?自行车汽车为什么会跑?飞机为什么会飞到天上?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太阳只是一个巨大无边的大火球,从里面到外面,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和表层。表层是是色球和光球还有日冕。太阳的光和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噢!原先太阳上有很多很多氢气,这些氢气的原子核不断发生反应,就像氢弹不断的爆炸,所以总有光和热发出来,太阳发出的光,要8分9秒才能到达地球。

牛顿,爱迪生……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从小就是对任何事都有一颗好奇心,认真做好每件事。所以我们每位小朋友从小就开始认真学好每门功课,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件小事。才能掌握更多得科学知识。

科普的作文 篇四

今天,我很高兴参观鸟类科学展览。

走进展厅,第一眼就看到一只黑色的“八哥”在唱一首动人的歌,仿佛在说:“欢迎你的孩子!”

然后我看到了猫头鹰,绿孔雀,啄木鸟,虎皮鹦鹉,淘气的杜鹃,黄鼠狼,刺猬,麂,小山羊,小野猪,小老虎。这些标本栩栩如生。还有各种色彩斑斓的蝴蝶标本,还有燕子、小猪、小山羊等古老奇特的海星贝壳……尤其是色彩斑斓的龙虾,让人眼前一亮,美不胜收!我眼花了。

科普作文 篇五

每个人的肚子上都长着一个凹进去的小坑,由于它长的像眼睛,人们就称它为“肚脐眼”,你注意过这个小小的肚脐眼吗?你嫌弃过这个小坑难看过吗?我曾嫌弃过它,但是这天我了解它的历史,我再也不望恩负义了。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便已经有了这个肚脐眼了,但是当时还多一根脐带,这根脐带就是帮我们输送“食物”的,我们就像监狱里的犯人,等着狱卒送东西,而这个狱卒就是脐带,虽然我们那时都已经长有嘴巴,但是却不能够吃饭,那时如果真的不进食我们也同样会“饿死”,而我们此刻称的“肚脐眼”就帮了我们,因为我们的脐带是和妈妈连在一齐的,它就帮忙我们把营养送进我们的肚子,那根脐带就像草的茎,把营养输进了我们的肚子,让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可我们此刻的脐带怎样没有了呢?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肚脐眼坑,原先我们一出生后就被医生给剪掉了,因为他已经没用了,如果不剪掉,你也就出不来了。

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嫌肚脐眼长得丑了。

科普作文 篇六

我们的地球也就应叫做水球,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地球是个十分璀璨的蓝色星球,它拥有的水量十分之巨大,总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

其中,96.5%在海洋里;1.76%在冰川、冻土、雪盖中,是固体状态;1.7%在地下;余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气和生物体中。因此能够说,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

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蒸发弥漫在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变成水滴、变成云朵、变成雨或者雪降落到地面上。

地球上的水,虽然说数量很大,但是淡水却少得可怜,能够给人类使用的水也没有多少。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淡水也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级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科普的作文 篇七

我一直对蚂蚁很感兴趣,因为群居的蚂蚁很团结,而且又很勤奋。在晴暖的天气里,有时它们会远行寻找食物。从很远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小小的蚂蚁却不会迷路。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呢?我决定通过实验来找到答案。

我对蚂蚁寻路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假设,并分别设计了验证的方案:

1.假设蚂蚁用触角来认路:选择一只正要回巢的蚂蚁,拾起来后用镊子将其触角去掉,然后再把它放回原地,看它是否仍能跟着队伍回巢。

2.假设蚂蚁利用周围景物来认路:趁一队蚂蚁正在回巢的途中,用一个简状的围屏把它们圈住,再用一块平板低放在回巢蚂蚁的上方,使它们不能看见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蚂蚁还可以按原路返回,说明蚂蚁不一定依靠周围景物认路。

3.假设蚂蚁在它们爬过的路上留下一种气味,在返回时利用气味辨认道路:在蚂蚁爬过的路面上,用手指横划一条线,破坏连续的气味。如果蚂蚁还可以按原路返回,说明蚂蚁不是利用自身留下的气味认路;相反,如果蚂蚁发生短时间的混乱,则说明蚂蚁可能是利用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得出了以下看法:蚂蚁是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在它们爬过的地上留下一种气味,在返回时只要追寻着这种气味,就不会误入歧途。也有的蚂蚁虽然不会在爬过的路上留下什么特殊的气味,但是它们能熟记往返道路上的天然气味,所以也不会迷路。

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的身体构造,探究一下使它不会迷路的“特殊气体”到底是怎么发出来的。蚂蚁有六只脚,两根触角。

它的脚呈放射状支撑,一边各有三只脚,支点集中在胸部,与其生着大颚的头部非常接近,这可能是蚂蚁特别有力的原因。在十六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蚂蚁身体力学结构方面的优势。那蚂蚁为何无时无刻不将这两根触角摆来摆去?我认为,蚂蚁的触角特别值得研究,因为它可能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测试仪。

在蚂蚁的身上,最发达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这两根触角。蚂蚁的触角为膝形,工蚁12节,下颚领6节,下唇须4节。雌蚁触角13节,雄蚁触角14节,但是工蚁的触角最为发达。蚂蚁触角的基部最长的一节叫做柄节,其余合称鞭节。鞭节的最尖端的一节,也就是最后那一节,主要用来感受蚁巢的气味;倒数第二节,用来判断同种但来自其他家族工蚁的年龄,即判断对手;倒数第三节,则是用来辨别自己或其他工蚁在路上留下的足迹——特殊气味,也就是信息素,这三节如果去掉,蚂蚁就会迷失方向。其他几节,主要用来感受蚁后、卵、幼虫和蛹发出的信息素。蚂蚁触角的构造与笛子一样,是一根多孔的中空管,蚂蚁无时无刻不将这两根触角摆来摆去,其中的原因便可以清楚了。这种信息素在每个蚂蚁身上都有,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困惑的同伴当成食物运回去。

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科普类作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科普类作文】相关文章

科普的作文【精彩10篇】03-09

科普类作文高中二年级优秀5篇04-27

科普作文400字优秀3篇03-30

科普的作文优秀7篇01-18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文优秀8篇09-26

美丽的家乡农村作文(优秀7篇)09-19

Letter of complaint 投诉信英语作文【09-19

小学生现代诗5篇09-24

我永远忘不了作文600字【优秀5篇】09-29

你是我的一束光作文优秀5篇01-19

11 5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