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精选3篇

2024-03-18 12:46:48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该页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精选3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一

生活的悲伤与快乐,只隔了一层窗户纸。——题记

之前,也曾对《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所耳闻。出于好奇去看了一会,却对片中的印度歌舞烦闷不已,便没有看下去。

五一假期,语文老师布置了亲子观影作业。在妈妈的陪伴下,我再次走进这部电影,全然抛开了之前的偏见,打开了这部电影的哲理大门,当然,只有一点点。

毫无疑问,很多人会把目光聚集在主人公兰彻的光辉下,也有可能会有有心人发现了拉朱的特点,但很少人会去注意贯穿影片始终的旁白——法罕。我想,导演把法罕放在开头,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法汉是整部影片中最像-一个“人”的人。

兰彻是影片的主人公,自然有“主角光环”。但他似乎被神化了,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热爱学习,为别人考取学位,淡泊名利,敢于反抗应试教育。.。.他的成就太多了,以至于他不像是一个普通人。拉朱,家境凄惨,父亲瘫痪,母亲几年没有买过新衣服,姐姐嫁不出去,生活就像是黑白电视,没有丝毫彩色的快乐。所以,他一心求神,畏首畏尾,害怕面对生活,但这似乎又太惨了点。而法罕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亦是临界点。他家境平凡,不是太富有,也不是太贫穷;既不聪明也不笨;父母健在没有大病。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他却是影片中我们所有人的化身,活出了一众普通人的模样。

既然是普通人,他当然经历过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被父母设计了好了未来,隐藏自己的梦想。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还是“世界制造”!

法汉并不是学工程学的料子,他爱好摄影,且摄影技术高超,有自己崇拜的摄影师。但他的人生,他无法做主,一切都在他父亲的计划之中。父亲把家中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他不敢辜负父亲的期望。惟有违背自己的意愿,迫不得已学了工程学,尽管他一点都不快乐。后来,他办到了我们所办不到的事情。在兰彻的鼓舞下,他与父亲讲和了,父亲允许他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业。“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太不可思议了!”相信很多人会这么想,但他真的办到了。

后来,他拍摄出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出版了影集,过得很快乐。这就是法汉的结局,他没有开设学校,没有干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曾拥有巨大的财富,但是他却有了最大的财富——快乐。

是的,生活的悲伤与快乐真的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请勇敢地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请相信一句话:“请用让你快乐的方法活下去,一切都会顺利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二

分享是快乐的!虽然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三遍了,但今天跟大家一起再次欣赏,内心仍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人生是一种经历,生命是一种感悟!让我们感悟、让我们成长的的事情很多,比如一段人生经历、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或者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又或许是一次旅行、一次邂逅!毛主席说过,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俗话也说过,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所以,趁感悟还在,赶快记了下来!

亲情

在这部影片里,有让人感动的亲情!如那位骨灰差点让人倒进便桶的父亲,虽然很有钱,也很有威望,但为了儿子有一个好前程,冒险让园丁的儿子代替自己的儿子去学校考取一个好学位。虽然不赞同这种方式,但是这也是浓浓的父爱!还有那位父亲,当儿子告诉他自己想当摄影师,不想当一名工程师时,他很生气,也很伤心,但却不是强势的争辨,而是默默坐了下来。他也害怕,如果生气后过激的语言会伤害儿子,他害怕儿子也会像他的朋友一样从楼上跳下来。当儿子很诚恳的告诉他,当摄影师收入可能会少一些,但是却会很快乐时,他又一次默默走到那台笔记本电脑旁边,说退了电脑的钱够不够买一台摄影机时,我感动了!这就是亲情!父母亲总是无条件地为我们付出,所做的一切,不管我们当时能否理解,但初衷却都是为了孩子!当我成为母亲后,我才越发感慨,在我们成长的叛逆期,也曾无数的顶撞父母,无论当时能否理解,长大成人后都能明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开心快乐的生活!

友情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交很多朋友,但是关系最铁的朋友不会超过五个!他们三人的友情经历了许多事情,而且在片子的细节也能看出来!一个为了见朋友,不惜冒险装心脏病犯了,逼停了刚刚起飞的飞机;一个高兴兴奋得忘了穿裤子就出门了!他们的友谊也经受住了考验。当院长下最后通牒要么让他退学,要么让他出卖朋友时,他选择了放弃生命!为了朋友,他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愿放弃朋友!这就是友情!正是因为这样一位朋友,他发现了他们父母都没发现的问题!为了让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摄影,为了让朋友放下恐惧轻松应聘找到好工作,他豁出去了,翻窗跑到心爱的皮娅身边表白!而最后,也恰恰是他的这两位朋友,帮他从即将开始的婚礼上抢回了新娘!想起了一位朋友的签名:朋友就是我前言不搭后语,你却什么都懂!想想我们身边,也有这样默契的朋友!当你累了时,他会安慰你;当你想要放弃时,他会鼓励你前行!当你恐惧时,他会陪在你身边;当你有些不可一世,飘飘然时,他会一针见血的刺疼你!这样的朋友,我相信,别说十年,即使我们白发苍苍时,想起他时也会会心一笑!

爱情

爱情,是听从了心的声音!一次偶然的相识,几次突破常规的事情,让她看到他的与众不同,看到他的能力和才华,也让他们相爱!爱情是真诚的欣赏对方,尊重对方!爱也是需要表达的!这部片子里,如果不是为了两位哥们的前途,我想兰彻还是不会向皮娅表白的'!我想他不是不爱她,而是知道自己的现状,一无所有,怕给不了她幸福,所以不敢表白!用了十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叛逆的学生变成了伟大的发明家,他仍然独善其身等待着心爱的姑娘!爱情也需要物质基础!当我们努力修练自己时,爱情也在不经意间来临!

教育最完美的离婚

这部片子,最让我震憾的,是对教育体制,以搞笑的方式,在人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引发我们深思!那位老校长的教育方式,真像是我们中国教育方式的缩影啊!那几位父亲也像极了中国的父母!人生就是一场赛跑,充满了竞争,如果不努力就会抛在脑后!人们只会记得第一名,没有在乎第二名!只要成绩好,就能考一所好学校,就能拿到一个好学位,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就能有一个好前程,然后就能结婚生子,有好的社会地位!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已经被体制化了,没有觉得哪不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兰彻却从不像我们一样,循规蹈矩地上学,循规蹈矩的考试,循规蹈矩的踏入社会工作。他打破常规的思想显得别局一格,与众不同。他喜欢学习,哪怕没有人付学费,偷了别人旧校服去学校听课。因为他热爱工程学,所以他每年是第一名,因为工程制造是他兴趣爱好所在!而且他将知识能化繁为简,并且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他从不放弃差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服务生,只要你热爱学习,他都会帮助你!他办的那所学校太棒了,让孩子们走出枯燥书本,走出教室,发挥想象,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让孩子们从小就爱上发明,创新创造!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学校,我都会把孩子送过去的!

这些都提醒了我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出人投地,报一大堆他根本不喜欢的所谓的兴趣班,花了不少钱不说,孩子还不领情,上得还很痛苦!与其说是为了培训孩子各种兴趣爱好,不如是说是为了把大人眼中的所谓高雅的兴趣,将来出人投地步入成功人行列的想法,过早的填鸭式的强行灌给了孩子!我想起了在哪看过的一则小故事:一位妈妈在厨房洗碗,她让五岁的儿子去把扔了一地的玩具收拾起来,而孩子却像没听见似的,在一旁边不停的蹦蹦跳跳,一边跳还一边说:妈妈,我要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一下子蹦到月球上去!他的母亲没有像大多数母亲一样骂他不听话,不帮忙干点活儿,而是看着儿子,笑着说:好啊!但是你要记得再蹦回来哦!教育,有时就在身边!不要用我们所谓的经验,所谓的正确答案扼杀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事业

很多人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有些人却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结合起来,由衷地热爱它,最终将它变成自己的事业!如果不喜欢,学起来,做起来会很痛苦。学习如此,事业亦是如此。就像那个摄影师,他喜欢的是动物摄影,从进校门第一天就拿着相机拍小狗。生孩子时也用相机记录下那么感人的一刻!内心充满恐慌,也会影响发挥。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当他死里逃生,重新活过来,也想明白后,他能轻松上阵,坦然面对得失,坦然面对自己,这样的状态最终打动了面试管,也让他找回了自己,重新站了起来!我也联想到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人,一边拿着工资一边抱怨着!工作是一天,不工作也是一天,开心工作是一天,抱怨工作也是一天!我们为何不让自己快快乐乐地工作,喜欢上它,爱上它,去发现它的规律,去破解它的奥秘,然后找到方法,结果就是一种惊喜!也能证明自己,对自己也是最大的鼓励和奖励!利人利已,助人助已,何乐而不为呢!喜欢它,爱上它,就能将工作转化动力,最终转化为事业,并且会快乐的干出好成绩!当然,喜欢但别恐惧,因为内心有太多的恐怕就会影响正常的发挥,学习考试如此,工作面试亦如此!

我也想起了有些伙伴,很在乎那位客户,害怕自己去会讲不好,\www.huzhidao.com\搞砸了,以至于不敢去跟他谈,需要主管陪同。这也是因为内心恐惧太多,当你放下一切,心态平静,坦然面对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尾的一句话,我很喜欢:当你追求卓越时,成功将会找到你!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三

这应该是我第三次看这个电影了。

影片讲述的三位主人公成长的经历每次都会感动到我,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成功的结果,而是他们在阴云密布的重压下如何突破阻碍,破茧重生。

其中最耀眼的那个人,叫兰彻。他似乎什么都不怕,所有的规则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在大家都在不择手段追求成功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沉浸所爱,活得逍遥自在,一边做自己喜爱的事,一边静静等待成功走上门。从第一次看开始,我就对有一幕印象很深刻:兰彻瞎编了两个词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寻找定义。显然这是不可能找到的,在大家灰心丧气的时候,兰彻却反问:“你们在知道要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过那种兴奋、激动的感觉吗?”

每次我自己都会被这个问题带入沉思。

整个电影有好几个巨大的转折,第一个是他的两个朋友发现兰彻当初是在代替一个富家子弟学习。大家上学都是为了学历为了学历背后的辉煌人生,而只有兰彻是单纯想学习,简单的就想要那些知识。第二次,是在十年后发现兰彻原来是一个蜗居乡村学校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经典名言“追求卓越,成功自会找上门”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但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兰彻,不会在人生路上那么早就发现自己的特长,可他身边的两个伙伴改变,也许是我们大部分人会面临的。

毕竟兰彻从头到尾都没有变,真正在成长的,是他的那两个朋友。

在他们两人中,有一个人是有自己很突出的特长,但被规则和期待压的喘不过气;另一个是其实很有能力,但是身上担负了太多的恐惧。他们在兰彻的帮助下,终于鼓起勇气,直面内心的恐惧,越过规则的束缚,走向适合自己的人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9篇】03-28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4篇03-15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优秀4篇)01-14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6篇)12-24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3篇)11-23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6篇)11-21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10篇09-17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000字(精彩508-23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200字精选4篇08-08

看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优秀8篇)07-19

30 26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