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优秀5篇

2023-10-27 07:00:46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这次壶知道为您整理了5篇《《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一

昨天,我们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这是一场壮怀激烈的战役,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面对着装备精良的美国 军队,我们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打出了我国 军威国威。

影片中最让我动容的有两个场面,其中一个场面是:当天晚上,志愿军两个连的战士在高地等待阻击撤退的美军。长津湖当时的气温降到零下40度,志愿军战士穿着薄薄的棉衣,身上覆盖着皑皑白雪。他们依然手持武器,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着歼灭敌人。可他们最终化作了一座座晶莹的冰雕。100多个人的连队,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连被美军称为“常胜将军”的阿克麦瑟,也向我们的英雄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他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人,我们永远也无法战胜他们。”是啊!正如毛主席所说:“洋人瞧不起我们,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

还有一个场面是:在茫茫夜色中,伍连长和战友们反穿着白色棉袄,匍匐在雪地里,身上都背着几公斤重的炸药。第一次行动,美军一下子就打死了三个志愿军战士,还有人负伤了,可是战士们不敢停下来,依然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人又冲上去。就这样,伍连长成功地穿过了美军的阵地,把美军的指挥部炸毁了,可许多战士的生命也没有了。看到这里,我的双手握紧拳头,恨不得要去为志愿军战士报仇雪恨。想想我们现在的繁华盛世,是他们的血肉之躯筑建而成。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作为一名小学生,从今以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

一场战役打出了百年的盛世繁华。当我走出影 院,发现天格外蓝,树分外绿,广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这显眼的自然是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盛世如你所愿。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二

今天,已经很难找到描述这场战斗过程的文字,我们不知道在那么强大的防御火力面前,这些勇敢年轻的士兵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我知道他们心中怀着怎样一种争取胜利的信心,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于是,在那一个曳光弹交织、寒风呼啸不断的夜晚,水门桥再次被炸断,毅然决然的中国军人甚至连原桥的基座都炸得干干净净。

据说,中国军队的一位副师长亲自到附近慎重仔细地确定了战果。他再三从望远镜里确定了已经光秃秃的桥基和两侧高耸的悬崖,然后才进行汇报:水门桥已经被彻底炸毁,"联合国军"已无路可撤——除非他们的上帝来帮忙。

上帝当然不会来,但现代化的工业力量也有创造奇迹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过了那个年代中国军官的想象,但在这里他们最终见识到了。

"联合国军"方面的一流工兵专家很快赶到了现场,在确定了重新架设一座钢架新桥的方案后,一个庞大的系统同时开始运作。一种大型的车辙桥组件被作为架新桥基础结构,每个车辙桥组件重达1.1吨,只能采取空投方式运到桥边。但这么重的组件没有过空投的先例,降落伞是否能承受?数以百计的"联合国军"技术人员以最快的效率在数百公里之外,同步进行了多次试验,并最终从遥远的日本定制了专用降落伞和8套巨大的钢制组件(M-2型钢木标准桥梁),做好空投的`一切工程技术准备。

7日,八架大型运输机(C-119运输机)将八套巨大而沉重钢制组件空投到了水门桥附近。美军用巨型降落伞直接将钢制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其中一套着陆时损坏,一套落到志愿军阵地上,美军收到了6套桥梁。此后一天,在大雪纷飞和冷枪不断中,架桥过程却基本顺利。1天之后,一座可以通过所有重型装备包括坦克在内的全新的钢结构桥梁再度出现在了两座悬崖之间。

远离本上作战的美军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在不断传来的枪炮声中,在北朝鲜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一座悬崖上架设起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车辆的钢制桥梁。

就在这座桥第三次重生2个小时后,“联合国军”的1500多辆汽车和坦克庞大队列也抵达了这里,他们很诧异没有遭受攻击,平安通过了水门桥。

狼狈不堪和疲劳至极的“联合国军”士兵热泪盈眶地感谢上帝:终于从濒临灭亡的险境中逃出生天。

其实,“联合国军”通过水门桥时,附近不多的志愿军曾试图做过最后的努力。但当夜零下40度的低温和“联合国军”空前密度的火力掩护已经超越了他们努力的极限。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看感悟 篇三

离开电影院后,我的心情依然澎湃,不能平静。荧幕前的中国志愿军们的战斗画面依然让我热血沸腾。我深感即使现在的我们没有被敌人残酷对待,也不能替曾经身披战衣的英雄战士们去原谅。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先辈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你们吃过零下40度的土豆吗?你们被土豆“嘎嘣”断过牙齿吗?你能想象,卧在冰雪下,靠冻土豆果腹的悲壮吗?看完影片,丰衣足食下的我们,应该为浪费粮食而觉得羞愧。

两军交战前,是美军感恩节前夕。一边零下40度,中国志愿军贴着峭壁,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冰冻但不至于硬得吃不下口的黑土豆果腹;另一边,美国兵不只是带着坦克、轰炸机、炮弹来中国的领土,他们甚至打战都不忘带上火鸡、培根、咖啡、高脂肪的饼干巧克力和各类罐头……就是这样,美军还抱怨着天气过于寒冷。如果不是看了历史的资料,你都不相信,这样讽刺鲜明对比的画面,竟然是真实的。

但是这样艰苦的战斗环境,依然不能压住我们决心战胜,赶走美军的气势。毕竟,我们的英雄是坦克、轰炸机等那些先进武器都不能让我们退缩的军队。对于只想舒服打战的美国军队来说,他们当然不能理解“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其实,印象深刻的还有影片里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革命烈士们用一拳拳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们为我们铺下的和平道路上,我们新一代的少年们定要好好学习,不忘历史,励志前行,壮大祖国的未来。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四

电影是根据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拍摄而成,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当时革命先烈面对种种困难时的艰难。当时,长津湖遇上了50年不遇的严寒,在深夜零下四十多度的情况下,先辈们穿着单薄衣服,拿着落后于美军的武器,在一场武装对比悬殊的环境下,依然勇往直前。我能看见,三十敢死勇士冒烟火炮弹,穿枪林弹雨,倒在敌军坦克之下;我能看见,百名志愿官兵匍匐雪地,坚守阵地,钉在雪地高山之上。这又是谁的儿子,父亲,谁的母亲,妻子又在家中等待亲人归来。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有着革命烈士带给我们的安稳生活,有仁人志士创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如今,我们不必担心战乱动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强虎视眈眈,着力打压中国的发展,华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让国人清楚,我们身为中国青年,必当心系祖国,肩扛重任,报效祖国。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篇五

今天我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在此之前我还观看了《长津湖》水门桥是这部电影的后续,都是描述的在1950年__在长津湖战役中发生的`真实抗战之事。

《长津湖》结束后就期待着下一步的到来,水门桥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观看。

《长津湖》开场,伍千里返乡,万里,吹嘘自己打水漂的能力,一下打了许多水漂,而在《水门桥》结尾,完美的石子再现就是思念的化身。

包括谈营长上部电影中的那句:“没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没有冻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也对应了他的牺牲。还有雷公那句:“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这句话也对应了上部结尾中史密斯看见我军将士们被冻死在战场上的感叹。

在这部电影之中,主角是伍千里和伍万里,他们的这种情感,就是兄弟情。暴风雪中的调皮互动,多次出现了捏脸的动作,残酷战役开启之前的叮嘱,危险任务自己上,为的就是希望万里活下来。

这两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千里的担当,也看到了万里的成长。兄弟情也是七连的战士们。余从戎在雪山顶毫不犹豫的掩护队友;平河与千里满含复杂情绪的对视;梅生与千里最后高潮的默契配合。包括上部中的大泪点,雷公之死,这些都明确指向了互为彼此生死的兄弟情,这一点在《水门桥》后半段,备万里的一句话点破:“七连所有战士,都是我哥。”体现了浓浓的兄弟情。最后七连只剩下伍万里一人,从他与司令员的对话中,也看到了万里的成长,司令员给七连授旗帜,这也是在上部之中,司令员早就说过的,要在打仗之后给七连授旗。

这两部电影每次看完后,都会给我一句他的感触,而在每次结束后,我都要等等看结尾有没有彩蛋,可是等了许久都没有。等我出电影院时,看到了外面高楼临立,灯光绚烂,车水马龙,音乐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处处都是欢乐的声音。我心想:这也许就是电影最后的彩蛋吧!

以上内容就是壶知道为您提供的5篇《《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悟500字【7篇12-27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精选8篇】12-26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500字精12-20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600字6篇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精彩9篇】12-05

观看2022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精彩8篇)11-26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及影评【优秀10-28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精彩8篇)10-18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优秀7篇10-16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优秀8篇)10-03

30 18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