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推荐最新5篇

2023-12-12 18:26:23

抓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又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推荐》,如果能帮助到您,壶知道将不胜荣幸。

财政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

五河县财政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进一步促进机关效能提高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五河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五办发[2008]9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现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和十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全省财政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着力强化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建立健全财政局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落实机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为全面加强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一)全面清理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梳理财政领域腐败现象易发部位和环节,查找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监管手段上的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财政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清理和审查,并按照“坚持、完善、废止”的要求分类登记,做好制度清理和处置工作。

(二)完善制度体系。坚持改革创新,适应从源头上加大预防腐败力度的需要,针对财政领域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规范财政权力正确行使、消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空间为目标,重点抓好财政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以及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严密有效的反腐倡廉财政制度体系。

(三)抓好制度的创新。针对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规范财政权力正确行使,消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空间为目标,重点抓好财政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严密有效的反腐倡廉财政制度体系。

(四)保障制度落实。加强制度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增强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营造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完善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结合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制度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

三、总体安排和实施步骤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贯穿全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从6月到6月10日结束。通过大会动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全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县委、县纪委关于本次活动有关要求,充分认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1.成立组织。成立财政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党组成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推进办),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担任。

2.制定方案。根据县纪委统一部署,制定《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

3.动员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有关要求,充分认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重

点。

第二阶段:健全制度。从6月开始到10月底结束。主要任务是,结合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清理修订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局反腐倡廉制度,研究制定贯彻执行制度的措施,建立健全反腐倡廉财政制度体系和贯彻执行机制。

1.清理审查制度。各单位、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涉及本部门的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审查,并认真做好分类登记,研究提出今年本部门制度建设“立、改、废”的具体意见,于6月底之前报推进办备案。对需要审定的制度废止、修订和制定,由推进办汇总整理后报局审定。

2.完善创新制度。围绕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认真研究,堵塞漏洞,以开展财政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结合财政工作职能和财政业务特点,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逐步健全符合财政局实际的反腐倡廉制度基本框架。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加强财政监管方面的制度,重点是规范财政收支和拨付使用程序,完善政府采购、规范津补贴监管等制度;研究制定对粮补、稻补、农机补贴、社保资金、救灾抚助资金、项目资金的监管制度重点是资金的拨付、发放和使用环节;制定和完善教育资金使用制度,重点是危改资金和相关教育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3.狠抓制度落实。总结制度执行的经验,针对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健全制度执行保障机制,确保制度落实。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从11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主要任务是,对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考核,巩固活动成效。

1.自查自纠。开展“回头看”,各部门对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任务落实情况全面自查,认真总结成效,及时补缺补差,11月20日之前向推进办报送总结材料。

2.总结考核。全面总结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成效和经验,并将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与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有机统一,纳入到财政局年度效能建设绩效考核范围。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是今年财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各股室、各单位要深入开展思想发动,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活动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反腐倡廉财政制度建设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统筹抓好全局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组织落实工作,围绕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教育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党风监督机制、廉洁从政制度,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财政管理权制约机制、财政行政审批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八个方面,认真清理、完善、创新、落实制度,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各股室、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职责,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抓好事关财政全局、实践急需,条件成熟的制度建立和完善,从总体上推进全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3、规范制度建设

把是否堵塞了制度漏洞,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按规矩办事,有效遏制“潜规则”推动工作开展作为检验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既注重基本制度,又注重配套制度,既注重惩戒性制度,又注重激励性制度,既注重实体性制度,又注重程序性制度,既注重制度的制定,又注重制度的落实,切实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财政部门反腐倡廉建设的水平。

制度建设 篇二

一、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党的制度的特点

㈠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

1.什么是制度?从哲学的角度讲,制度一般是指使事物的内容和本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式。没有一定的形式,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制度通常是指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什么是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就是总结和概括党的领导工作和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以及规律,形成党员必须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以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党员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㈡党的制度的特点。

1.根本性。党的制度是在党的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全党认可的,是党的根本行动准则和依据,体现了全党的意志和利益。

2.全局性。党的制度不仅与党的工作的某一方面相联系,而且与党的工作的所有重要方面相联系。党的制度是否健全,对党的建设的全局影响极大。

3.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各项制度在实践中一旦建立并为全党所接受,就具有—定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改变。

4.强制性。党的制度对全党每一个党员都具有约束力,并由一定的机构保证其执行。

二、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建设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系统工程,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其中,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㈠党的制度的主要内容

⒈党的领导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与政府、军队、群众团体、派的关系,以及党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活动的规章;二是党内上下级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党委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的规定;三是党委内部实行集体领导的规章。

⒉党的组织制度。主要指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党员的接收,干部的任免、培养、使用和基层组织建设的规章和办法。

⒊党的工作制度。主要指党的日常工作的规章。

⒋党内生活制度。主要包括党内选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和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学习贯彻党内决议等规则和要求。

⒌党的监督制度。包括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的组织的监督,党委成员的相互监督,上下级机关的双向监督,纪委的监督,以及人民群众、派对党的监督的规定。

党的制度的广泛内容,决定了党的制度建设的广泛性。在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成为一个配套的体系。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及时制订、修改、完善包括党章在内的各项党规党法;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党的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某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制度坚决而稳妥地进行改革。现阶段尤其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党内民主制度、干部制度、权力监督制度等制度,切实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来推进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㈡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其他建设的基础。

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统一的整体。而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其他建设的基础,只有把制度建设搞好了,才能使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落到实处。没有健全的制度,党的各方面的建设就无法保证,也就不可能搞好。

2.党的制度建设是发挥党的作用的重要保证。

(1)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党的领导很重要的一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而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必须有一系列可操作的制度来保证。

(2)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才能保证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党实行正确领导的保证。要做到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就必须有一套制度来规范党的领导机关和党的领导者在为民执政牛实行民主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3)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才能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主要的是发扬党的民主作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党的制度作保证。

3.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才能解决党的突出问题。

实践经验表明,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离不开党的制度建设。例如,为了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腐败问题,中共中央颁布并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了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的不良作风,党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在我们党的建设历史上,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根据党的建设实际,制定了许许多多制度,这些制度对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党的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三、切实加强和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把党的制度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㈠健全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

党的制度包括党的基本制度、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是我们党的基本制度;民主集中制度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根本制度;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监督制度等,则是党的具体制度。健全和完善党的制度,必须坚持基本制度,完善根本制度,健全具体制度。

⒈坚持基本制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制度,它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性质,也决定着我们党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它们从根本上使我们的国家制度与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区别开来。实践证明,这些基本制度适合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潜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始终坚持这些基本制度,绝不能搞西方国家那种轮流执政的多党制,或多党联合执政制。

⒉完善根本制度。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所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又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地用新的实践经验来完善民主集中制。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发扬党内民主这件最基础的事情,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健全党委工作制度;处理好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

⒊健全具体制度。要通过对党的具体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领导制度。当前,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理顺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形成一个责权明确、相互配合、有效制约的科学的领导体制;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按照“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要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和任用票决制。此外,还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等。

㈡大力进行党的制度的创新。

进入新的世纪,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际,党的制度建设如何创新?

⒈领导制度的创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领导制度的创新,从长远看,应该在宪政原则的基础上,以党的领导职能的法治化为目标。我国的宪法从根本大法的层面上,规定了党的领导的法律地位,但并没有对党的具体领导方式和行政方式作出规定。因此,必须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执政50多年的经验,借鉴国外政党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党怎样领导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执政党的职能、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明确规定党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群众团体和经济组织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参政党的关系,明确规定党的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的程序,从而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法治化。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组织的领导,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要使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制度,建立健全领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决策、集体领导、科学决策程序,提高党的领导和决策水平。

⒉组织制度的创新。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但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和做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适应新的实际不断创新。因此,必须不断探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所体现的具体制度和做法。比如,怎样把民主集中制同集体领导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结合,取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实效;怎样将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负责制有机统一起来;怎样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等等。

⒊工作方式的创新。由于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党的领导方式也要由过去的以党代政,转变到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上来。因此,党的工作方式必须创新。党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属于党内范围的事务,就必须按照党的原则解决,属于法律范围的事情,要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属于行政范围的事情,运用行政手段处理,属于经济范围的事情,运用经济手段处理;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工作,保证和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⒋干部制度的创新。干部制度创新的原则,就是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培养好人才,使用好人才。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体制;要优化干部选拔制度,把组织选拔与民主选拔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建立健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制度;要加快人才市场制度的建设,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人才配置。干部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为此还要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只有对党的制度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党的制度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确保党的先进性,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

四、党的制度建设的新要求

㈠强化制度的权威,严格执行党的制度

通过严格程序制定的党的制度,在党的建设中必须强化其权威,严格执行。近年来,有些地方和基层组织,制度建立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制度制定以后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甚至在一些组织中,形式上把各种规章制度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有的还把相关制度印成手册,做到人手一份。然而,真正落实执行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一些组织的“墙画”制度,完全是为了“装点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如此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制度化”,即使制订得再多、再严、再细、再全,也是形同虚设,不仅起不到任何警示约束作用,反而会引起许多不良后果,甚至是付出惨痛的代价。

同志在曾经指出:“当前要严格执行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对有章不循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执行纪律。”

㈡注意制度配套,发挥整体作用

制定制度,要注意配套问题。近年来,制度不配套的情况是存在的,一是制度要素不全。一个完整的制度,应有令、禁、处置三个要素。“令”规定制度作用的对象,哪些是必须做的;“禁”规定哪些是不能做的;“处置”则要解决必须做的没有做,不能做的又做了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从近年来制定的制度看,三个要素中的前两个要素在制度中体现较好,缺乏第三个要素的情况较多。制度缺了“处置”的要素,制度的执行就会大打折扣。二是制度建设中各项制度的配套也值得重视。党的制度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制定制度一定要注意相互配套,不要相互冲突,降低了制度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民主集中制本身,就是与规范联系在一起的。有规范,就有可以遵循的规矩;没有规范,办事情就可能很盲目,就可能没有章法,决策上的失误就难免发生。很多腐败行为的发生,都与决策程序、管理制度的不规范有关。所以,党的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各方面的制度、准则、程序、要求等等规范起来,尽量减少随意、无序现象。程序,同制度、规范一样,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法律上有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分。为什么要有程序法?就是因为光有实体性的法律,还不足以保障法律得到公正、有效、严格的实施。只有将司法活动的程序规定得合理、清楚,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办,严格的执法和守法才能成为现实。同样道理,党的制度建设也应贯彻程序原则。它要求在利益表达、意见集中、形成决定的过程中,都严格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制度的严肃性、规范的有效性。

㈢加强制度教育,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制度是人制定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也得要人去做。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是在全党奋斗目标一致,代表人民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经过党员民主讨论,履行一定程序共同制定的。党的制度的执行有党员自觉的思想基础。但是,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党的教育的结果。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把党的作风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和促进政风、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建设,要“坚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没有通过教育形成思想认识一致为基础,没有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很好的制度也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变了样。加强制度教育,一是要进行民主意识的教育。同志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从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决策工作来说,也就是多谋善断的过程,换句话也可以说,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实现多谋善断的可靠基础和重要保证。”增强民主意识,严格按民主集中制做,对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二是进行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的教育。在党的建设上,我们历来重视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制度建设上也不例外,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抓出成效。进一步在全党形成自觉遵守和执行党的制度的良好风气。三是进行自觉接受监督的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维护和执行党的制度的过程中,既有监督制度执行的权利,又有接受监督的义务。只有全党都共同来维护和监督制度的落实,我们的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更大的作用。

㈣树立制度的发展观,在党建实践中完善发展制度

制度建设 篇三

法治理念“是指人们以法治理想为中心形成的全部观念的总和,是法治实现的精神条件和观念启蒙”[1]。制度意识,是指人们关于制度的思想和观点的总和,包括人们对制度的基本看法和态度[2]。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法治和制度之治的实现程度。一方面,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是法律制度制定的中介,离开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法律制度制定者就无法开展制定工作,正如黑格尔在论述法律意识时所说的,“通过法律意识,也正是法律意识,立法者才捕捉到时代精神,并将之反映到法律文件中”[3]320。另一方面,人们的法治理念、制度意识是学习、执行法律制度的思想和心理保证,是推动人们自觉实施法律制度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具备了内在的、自发的法意识,人们才会绝对地、无条件地遵守法律”[4]。因此,加强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对于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党内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的现状

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是较为薄弱的。由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专制体制,法律主要是统治者制定出来统治子民的,因而社会本质的治理方式是人治,这造成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缺乏法治理念。正如郭亚丁教授所指出的,“任何政党的建立和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文化‘包围’着政党系统,政党系统体现着文化的特质。”[5]371-372中国共产党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在井冈山时期,就指出,群众乃至于一般党员的头脑中,还深藏着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6]184。建国初,董必武也指出,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人民群众守法意识差,党内的守法情况也令人担忧。[7]342在探索如何执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曾经注重法律与制度的建设。例如,为了进行法治,亲自主持,精心制定了“五四宪法”;为了实现党内的制度之治,党的八大郑重地修改了党章。但是,由于长期的人治传统影响,在1957年前后,当国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党内治国理政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到“”时期,更是完全用人治取代法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种状况虽有很大改变,但仍还存在不少问题。彭真在1985年7月的一次讲话中就说:“有的人没有当‘长’的时候对民主和法制还觉得重要一点,当了什么首长就对民主和法制不那么热心了,甚至有点嫌麻烦了。”[8]534为此,邓小平1986年明确地提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9]177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指出,“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10]。因而,党内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淡薄,至今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党内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一是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建立或完善制度,因而导致制度供给不足;二是即使勉强建立制度,也不遵守、不执行,导致制度无效,或者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或变通执行;三是对制度的实施结果漠不关心,缺乏进行制度监督的意识和责任感。总之,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薄弱,极大地影响到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正如所指出的,“我们虽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但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再好的法律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会形同虚设。”[11]

三、以积极的宣传教育加强党内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

孟德斯鸠曾经说:法律教育“我们做公民”,教育可以培养共和政体所需要的公民的政治品质[12]29。因此,积极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培养党内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针对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开展宣传教育

培养党内制度意识,首要的是要解决当前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正所谓“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只有认识问题解决了,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确立。当前,党内存在一些对法治和制度治党不正确的认识,妨碍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的加强,亟需予以解决。一是认为制度治党麻烦,成本高。确实,制度治党是强调依法而治的,是强调证据和程序的,在制度正常运行中,由于凡事依据制度,凡事依据程序,让人觉得麻烦,成本高。但是,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人治给组织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有时是灾难性的,相对于一般的制度治党成本,简直不可以道里计。新制度经济学也认为,制度的一大功能就是节约,制度将所有可知信息的结论载于其中,只需人们遵守就可以了。正如诺思指出的,“随着专业化增长所引起的相互依存网络的扩宽,必要制度的可靠性意味着我们能够相信离我们个人知识日益遥远的结果。”[13]596因而,制度治党与人治相比,人治无疑更“麻烦”,成本更高。二是认为法治和制度治党缺少人情味,影响和谐。我国传统上很重视人际关系中的人情,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优点。不过,法治是当今举世公认的有效治理方式,我国也已经将依法治国定为基本治国方略。法治、制度治党和人情之间确实存在冲突,但是,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回避制度设计,能尽可能减少法治和制度治党对人情的伤害,例如,法律创制中亲属“沉默权”、“拒证权”的引入,就是借鉴;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缩小人情调节人际关系的范围,同时认真厘清情与法的界限,情与法、制度之间的关系也不会纠缠不清。制度治党,是否会破坏和谐呢?万事开头难,严格的制度治党,初始时可能确实有人难以适应,但一旦法规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就能够起到“以讼止讼,以刑去刑”的效果,从而最终实现和谐,而不是破坏和谐。三是认为既然“最好的制度都要靠人来实施”,制度治党归根到底是人治。这种认识的错误,与陈旧的制度观有关。一项法规制度,除了包含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还包含实施机制。实体性制度规定做什么,程序性制度规定怎么做,实施机制是保障制度实施的激励、约束措施,它保证制度得到贯彻执行。有时,一项制度的实施机制有很多,如靠道德约束实施,靠思想觉悟自觉遵守实施,靠上级、同级或下级监督实施,靠权力、权利和利益相关人监督实施,等等。制度能够由制度主体自觉实施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做到这样,也总能从权利和利益的需求出发,设计出实施机制。因此,最好的制度都要靠人来实施是强调人的思想觉悟在制度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说制度的实施全然依靠觉悟的人,因为很多时候制度实施依靠的是权利和利益相关人的监督。所以,认为制度治党归根到底是人治的认识,是由于其制度观陈旧,片面理解了“最好的制度都要靠人来实施”这种说法。当然,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还须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更为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彻底解决了诸如以上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制度信仰才能最终确立起来。

(二)创新内容进行宣传教育

传统的法治和制度治党宣传教育工作,内容较为单一、枯燥,一般来讲无非是遵纪守法、遵守党的规章制度的教育,这是一种单纯的遵纪守法教育,对培养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来说,效果有限,因而必须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要注重基本的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党内基本的法治精神宣传教育,其内容包括:法规制度裁决是解决党内矛盾的第一途径;制度在党内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和至上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不得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基层党员、干部有监督制度执行的权利;当制度的权威与领导干部个人意志冲突时,制度的权威高于领导个人的意志;制度的创立必须遵循正当的程序,等等。只有在党内大力开展这些基本法治精神宣传教育工作,党内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才会是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才能牢固树立起来。二是要多宣传党内典型人物。对党内典型人物的宣传,能表明党的价值导向,引领舆论潮流,引发党员干部的模仿行为。当前,我党对党内先进人物的宣传,其典型事迹大多是热爱人民、无私奉献、埋头苦干、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改革创新、扶贫济困等,而很少有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实施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事迹。我们曾经把《列宁与卫兵的故事》列入小学语文课本,但在我党宣传史上,这样的宣传是很少的,这不能不说是党的宣传工作的缺陷。要增强党内制度意识,就要大力宣传以制度创新解决问题、自觉遵守、执行国家法律、党内法规制度的先进党员干部。三是要注重对党员权利制度的宣传。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创造权利[14]874-875,党员权利要靠党的制度来→www.huzhidao.com←肯定和规范。不仅如此,党的制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党员权利的肯定与否,制度不对党员权利进行要求,党员也就无法产生对制度的需求,党的制度要获得党员的普遍遵守和执行,就必须全面、严密地规定党员权利,有力保障党员权利。因此,党内制度意识培养,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宣传党员依照党的制度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党员维护自身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党员关注党的制度,进而增强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

(三)创新手段进行宣传教育

党的宣传教育手段陈旧,势必降低新鲜感,使人厌烦,达不到宣传效果。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党的宣传教育手段不能进步,就是退步,因此,党的宣传教育手段、形式必须与时俱进。在增强党内法治理念、制度意识的宣传中,手段、形式创新的空间是很大的。一是要对党员进行参与式教育。让党员、干部广泛参与法规制度建设活动,是培养党内法治理念、制度意识的重要途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民主立法不能仅仅被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主动地弘扬主流价值观念。立法过程要成为公众了解法律精神、接受法律观念、认可法律规范的过程;成为各个法律关系主体自觉接受法律约束的过程。[15]韩国在推进民主化培养民主意识的进程中,就非常重视对公民的参与式教育[16]。党的制度建设有必要借鉴这些形式,尽量多地扩大党员对国家立法和党内“立法”的参与,在法律制度创制过程中培育党员、干部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二是要通过多种媒体传播公正司法和党内裁决过程。现实中典型案件审理的全程传播,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起到了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际案例的展示,传播了其中蕴涵的法治精神和理念,树立起法律的权威,确立起人们对于法治的信仰,从内心产生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近年来,我国法院通过微博等形式对一些大案要案的庭审进行了全程直播,大大增强了党内法治理念、制度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公正司法和党内裁决的多种媒体传播,是培养党员法治理念、制度意识,实现制度治党的有重要意义的手段,必须加以充分利用。三是要更多地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宣传制度治党。当前,宣传党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文学艺术形式有很多,但是,以制度治党为题材的文学艺术宣传却不多见。文学艺术作品,一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故而能引导生活;二是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三是可以通过塑造的典型形象,充分表达所要表达的主题。因此,在党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影视剧、纪录片、小品、相声、书法、绘画、歌曲等文化艺术形式,通过精心选择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塑造感染力强的艺术形象,使党员、干部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与制度治党的教育,从而增强党内法治理念、制度意识。四是要以仪式教育增强法治理念、制度意识。仪式即“举行典礼的形式”,是由人们在正式场合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和穿戴所构成的整体。情感沟通和社会构建是仪式的两大主要功能,通过仪式的情感沟通功能,能使“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一组象征形式而融合起来,变成同一个世界”[17]3。这种沟通,净化了人的灵魂,升华了情感。通过仪式的社会功能,能充分展示社会观念,唤醒集体意识中最本质的要素,保证信仰的产生和稳固,建构社会权威,“为维护信仰的生命力服务”[18]541。可见,仪式教育很适合用于法治理念、制度意识的培育。中国自古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中,仪式的滥用破坏了仪式手段本身,以致当前党的各项活动中,仪式的运用是很不充分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而,党在进行制度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应当注意加强对仪式教育的利用。党内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的培育,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定要进行系统规划,周密部署,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作者:罗朝晖 王静文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参考文献

[1]马宗正.宗教法文化中的神学法治理念———兼及伊斯兰教法中国本土化对当代回族穆斯林法治理念构建之理想[J].西北民族研究,2005(1).

[2]陈洪军.提高制度意识强化党性修养[R].青岛日报,2007-03-31.

[3][俄]拉扎列夫,主编.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王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渠涛,李旺,王志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邓小平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7]董必武选集[A].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彭真文选(1941———1990)[A].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A].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人民日报,2009-9-28.

[11].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R].人民日报,1996-2-9.

[1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商务印书馆,1987.

[13]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A].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5]尹中卿.民主立法的功能和实现形式—民主立法问题研究之一[J].新疆人大,2007(5).

[16]祝小宁,贺嫚.韩国培养民主意识的成果及经验探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1995(3).

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过去一年中,我们食科一班在团支部、班委会的领导下,在全班三十名同学的积极努力下,在班级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班风学风建设、集体活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班级选举制度、班级决策制度、班级财务制度。在班级工作中力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将整个食科一班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班委会争取每个同学能了解班里的工作,一方面能够协助班委搞好工作,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大家为班集体服务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同时提高我们的班级凝聚力,使班级始终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发展姿态。

思想是旗帜,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召开班委会、班会要同大家打成一片,了解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并随时向辅导员老师汇报情况,从而力求在思想上永远保持乐观向上。同学们积极关心班级工作,并且积极主动组织安排班级活动。

在班风建设上,我们拟订了班训:“敢于创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引领未来。”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个人才能,展现每个同学的才华。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班同学在学习、文体活动竞赛等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获得院级辩论赛第二名、院级优秀班集体以及院级文学知识竞赛三等奖。在班级干部的积极带动下,我班形成了团结、奋进、热情、创新的良好风气,整个班级感情融洽,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班里还组织了几次集体郊游,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有更多的接触,增进大家的情谊。

在学风建设上,同学们在经历过初入大学的迷惘后,开始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投入到紧张的大学学习中,自我定位、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约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结伴上自习,共同探讨问题、相互鼓励、经常交流学习心得蔚然成风。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在英语四级考试中,过级率达到过级率达到(其中全班31人,参加考试24人,通过22人)。上学期期末成总体情况保持良好,平均分90分以上有2人,80分以上有19人,位于年级前列。

在抓好班级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开拓视野。班干部定期召集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多项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反应也很热烈。比如组织大家游石燕湖、烈士公园之行,争取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参加到班级活动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后我们还会坚持搞好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感和班级的向心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全班三十一名同学同心协力,取得了以上各方面的成绩。当然,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我们坚信,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克服所有的困难,再创佳绩,更上一层楼。

制度建设论文 篇五

医保制度的伦理内涵浅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必然成果,诚如xxx所说:“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是一对孪生体,不搞好社会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医保改革也相应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

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强制性的国家制度的制定,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制度和怎样推行这项制度,属于制度伦理的范畴。再一个是医疗保险机构和参保人员之间关系,则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属于契约伦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理伦和实践上的矛盾,因此提出来同大家一起来探讨。

第一:制度伦理

社会保障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制度,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制度性质,都有一个社会保障的问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此前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搞市场经济,医疗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首先,从国家伦理来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压器。从制度确立来看,一方面反映了国家为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而作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意愿。

其次,从个人伦理来看,医保制度体现了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敬重生命、保障生命,乃是人之为人的最低限度的生存权利。197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一个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也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所以,医保制度体现了一种最基本的也是至上的伦理原则,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不可作庸俗化的理解的。

从上可见,无论是从制度制定者,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医保制度都体现出了社会道德伦理内涵,特别是在具体实施中,它体现出了互助共济,风险分担的社会关系,参保人员特别是重病患者在这种关系中自然享受社会救助。所以,从制度上看,它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关怀,从社会关系上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尚。

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往往是很难实现这种普遍的伦理意义的。

首先,医疗保险制度不是无偿的公共福利,不是“阳光普照”,单位不缴费,个人不缴费,就不能获得参保主体资格,相应地也就不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待遇。因此,这种医保制度只青睐有支付能力的且愿意参保的企业和人群,而那些不愿参保的企业内的职工或低收入缴不起费用的人员,只能在“医保局”的大门外望之兴叹。

这个矛盾和现状反映了医保制度伦理实现的有限性,也即其表现出的不公平。这个不公平除了上面提及的收入阶层不公平外,还有城乡不公平,地区不公平。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会员国卫生系统的公平性进行评估,中国排名第188位,倒数第4。这个排名给我们最强有力的启示应当是: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努力实现医保制度对社会全体人员的惠利。

任务艰巨,时间迫切。副部长xxx说:“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不仅仅是量的扩大,而且也是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实现大数法则的内在要求,也是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包容性的内在要求,不仅仅是扩大基金支撑能力的业务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这段讲话不仅说明了医保改革的业务要求,而且也指出了医保改革要实现的制度的伦理目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第二:契约伦理

契约,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契约制度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已有,政治活动中,各诸侯国订立的盟约,就是一种政治契约。商业活动中,各种地契,借贷契,卖身契等均是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契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范围很小,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契约的作用也逐渐发挥出来,经济生活逐步契约化,并引起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契约化。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契约经济。契约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

就医保法则所界定的参保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来看,其实际内容也即是医保机构和参保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从理伦层面上讲,它是一组承诺,是就医疗活动中缴费与享受,权利与义务的双方的一种约定。契约一旦形成,双方就应履行契约所包含的法的规定性,这种信守就是契约的伦理精神。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医保在诸多方面没能体现这种伦理,并因此成为制约医保改革的路障。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契约双方的合作关系决定契约者必须遵守双方共同的约定,也即欲使契约生效,双方必须协作。但我们在医保实践中,看到了许多不合作行为。

例如医务人员在为病人开方治疗中,开出大量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之外药品,增加参保人员的负担(医药费)损害参保人员利益,败坏了医保声誉,严重影响了参保职工与医保机构的关系。

又如医务人员(定点药店)与参保人员“合作”,改头换面以药换生活用品,或非参保人员冒名使用参保人员的证历挂号就诊住院,造成基金流失等。以上两例都是违背契约伦理的复杂形态,这种不协作行为,其破坏性切不可轻视,它直接影响医保基金的安全健康运行。

结语

对社会保障(包括医保)作伦理学的思考,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是我们的目的,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怀是医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5篇《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推荐》,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推荐】相关文章

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总结【8篇】05-01

制度建设情况总结通用4篇01-24

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最新7篇】12-23

社区党建2022年工作总结(4篇)11-26

部门年度党风廉政工作总结【通用7篇】10-16

个人自我批评总结优秀10篇12-02

两会安保工作总结(优秀5篇)01-12

2022年街道纪工委工作总结【最新9篇】11-16

干部个人思想工作总结优秀5篇10-04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5篇10-06

102 4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