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优秀7篇】

2023-11-27 09:34:44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壶知道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一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强化上机实验是真正学好本课程的关键,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建议理论与实验课时的比例为1∶2。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我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按照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编写好的一套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第二阶段,练习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上机实验。

(一)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材

实训教材是决定实训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选择适用于中职学生使用的高质量的电算化会计实验教材。讲授会计核算软件知识时,要结合具体财务软件和典型会计业务,模拟某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利用某种商品化财务软件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系统。

(二)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不能只包括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还应该包括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

1.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初始化设置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后正常工作的关键一环。初始化设置的很多内容一旦确定并投入使用,将不能更改,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初始化设置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的具体情况,按照实验的总体设想进行初始设置。例如,准备科目的编码时,教师按照编码的原则、会计业务资料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编制出科学、实用的会计科目体系,确定科目的编码、名称、级次。要确保初始化设置没有问题后才能进入下一步。

2.总账系统的日常账务处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模拟实验资料的日常经济业务逐笔输入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审核、记账、查询。根据资料的具体情况,设置常用摘要、常用凭证,以减少大量汉字输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审核凭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更换有审核权限的操作员进行审核。

3.自动转账分录的设置和生成凭证。这一部分是总账系统的难点,特别是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根据业务性质,有的自动转账凭证要在一些业务处理完毕后才能生成。

4.总账系统的月末处理,主要是结账。

5.工资核算。在做工资系统自动转账凭证编制和传递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自动转账凭证编制工作要在当月工资业务处理完毕,并将工资数据汇总后才能进行,工资转账凭证传送必须在账务系统每月结账前进行。

6.固定资产核算。

7.存货核算。难点是存货的业务科目设置和凭证的生成。

8.编制会计报表。报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会计报表的手工编制方法,熟悉模拟实验资料,这样才能编制出正确的报表系统的计算公式。本部分的难点是报表计算公式的设置,开始时可先采用软件提供的引导输入方式生成计算公式。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报表公式的含义,以便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转换、对比

建议《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与财务会计相应内容模拟实验同步教学,或安排在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之后。

学生在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过程中,已经做出了手工会计核算的汇总表、账簿、报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按照商品化财务软件功能模块,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资料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增加账套、操作员、科目编码、辅助账、查询、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验资料,并分成若干个实验单元,应用于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

把手工会计实验中所用到的资料再改编并用财务软件进行实验,练习了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二、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教学

讲解操作过程方法时,教师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可采用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或在机房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方式进行演示教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可以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全体、群组或单个学生。在广播教学时,学生机完全接收教师机的屏幕,并且键盘被自动锁死,此时学生不能自行操作,只有等广播教学活动停止后,将学生机切换回原来状态下方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边学习边实际操作。例如,在开始建立账套时,一般学生对过程都不是太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在操作演示完后停止屏幕广播,让学生立即操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继续进行广播教学。

在广播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电子举手提问。只要学生机一按电子举手按钮,在教师机屏幕上该学生机就会立即显示一个举手的标志,教师看见后即可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样教师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就可以解答学生的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地将某个操作很好的学生的屏幕及声音转播到其他学生机上进行演示操作,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优越性。它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飞跃。 转贴于

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总结操作方法,归纳实验规律,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验中,对出现的各种软件、硬件及网络故障,教师不能仅着力于亲自对个别故障进行排除,而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障现象,看懂计算机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讲明可能导致该故障的各种原因和故障解决方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在将来的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身边的计算机及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市场上各厂商的商品化财务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在财务软件的操作实验中,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财务软件。学校要有意识地安排两三种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大的财务软件进行重点教学,如用友、金蝶。为了避免出现“老师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通过两三个财务软件的学习,要使学生不仅仅会操作一两种财务软件,而且要掌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原理。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释财务软件操作的一般步骤,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文件或软件的操作手册。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财务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使用得已经相当普遍。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内容可由教师根据所学课程内容适当安排多个题目,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或由学生自主确定相关题目。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课余及节假日进行。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水平较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于单位的、社会的专业需求信息,以利于学生将来就业。

四、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

各省市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已经开展多年,目前有初级和中级,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初级合格证是取得“会计执业资格证”的条件之一。我校已经连续多年在开设本课程的学期中,组织学生参加当地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内容,全部取得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

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主要面向社会上的普通会计人员,考试的范围、内容、难易程度与校内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差距。考试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对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较低要求。因而该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对校内《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掌握的情况。因此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不能照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考试内容,而应根据学校专业教学目标和社会需要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五、调整考核方式

过去采用的主要依据理论试卷评定学期成绩的方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上存在较大的弊端。应该调整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采取按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成绩,重视实验考核。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应特别注重实验内容,侧重能力的考核。在平时的实验中,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注意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实验部分可利用计算机考试软件,自动评定成绩。实验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应不少于50%。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在会计业务核算与会计实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如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谈几点想法与体会。

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强化上机实验是真正学好本课程的关键,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我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按照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编写好的一套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第二阶段,练习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上机实验。

1.1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是决定实训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选择适用于中职学生使用的高质量的电算化会计实验教材。讲授会计核算软件知识时,要结合具体财务软件和典型会计业务,模拟某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利用某种商品化财务软件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系统。

1.2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不能只包括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还应该包括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

1.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初始化设置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后正常工作的关键一环。初始化设置的很多内容一旦确定并投入使用,将不能更改,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初始化设置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的具体情况,按照实验的总体设想进行初始设置。例如,准备科目的编码时,教师按照编码的原则、会计业务资料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编制会计科目体系,确定科目的编码、名称、级次。

2.总账系统的日常账务处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模拟实验资料的日常经济业务逐笔输入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审核、记账、查询。根据资料的具体情况,设置常用摘要、常用凭证。审核凭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更换有审核权限的操作员进行审核。

3.自动转账分录的设置和生成凭证。这一部分是总账系统的难点,特别是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根据业务性质,有的自动转账凭证要在一些业务处理完毕后才能生成。

4.总账系统的月末处理,主要是结账。

5.工资核算。在做工资系统自动转账凭证编制和传递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自动转账凭证编制工作要在当月工资业务处理完毕,并将工资数据汇总后才能进行,工资转账凭证传送必须在账务系统每月结账前进行。论文大全。

6.固定资产核算。

7.存货核算。难点是存货的业务科目设置和凭证的生成。

8.编制会计报表。报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会计报表的手工编制方法,熟悉模拟实验资料,这样才能编制出正确的报表系统的计算公式。本部分的难点是报表计算公式的设置,开始时可先采用软件提供的引导输入方式生成计算公式。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报表公式的含义,以便学生理解并掌握。

1.3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转换、对比

学生在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过程中,已经做出了手工会计核算的汇总表、账簿、报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资料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增加账套、操作员、科目编码、辅助账、查询、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验资料。

把手工会计实验中所用到的资料财务软件进行实验,练习了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2.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教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可以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学生。在广播教学时,学生机完全接收教师机的屏幕,并且键盘被自动锁死,此时学生不能自行操作,只有等广播教学活动停止后,将学生机切换回原来状态下方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边学习边实际操作。例如,在开始建立账套时,一般学生对过程都不是太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在操作演示完后停止屏幕广播,让学生立即操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继续进行广播教学。

在广播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电子举手提问。只要学生机一按电子举手按钮,在教师机屏幕上该学生机就会立即显示一个举手的标志,教师看见后即可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样教师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就可以解答学生的提问。论文大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地将某个操作很好的学生的屏幕及声音转播到其他学生机上进行演示操作,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它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飞跃。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1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总结操作方法,归纳实验规律,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验中,对出现的各种软件、硬件及网络故障,教师不能仅着力于亲自对个别故障进行排除,而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障现象,看懂计算机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讲明可能导致该故障的各种原因和故障解决方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在将来的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身边的计算机及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财务软件的操作实验中,为了避免出现“老师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学校要有意识地安排两三种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力大的财务软件进行重点教学,如用友、金蝶,通过两三个财务软件的学习,使学生不仅会操作一两种财务软件,而且要掌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原理。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3.3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财务软件在企事业单位使用得已经相当普遍。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水平较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于单位的、社会的专业需求信息,以利于学生将来就业。

4. 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

各省市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已经开展多年,目前有初级和中级,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初级合格证是取得“会计执业资格证”的条件之一。论文大全。我校已经连续多年在开设本课程的学期中,组织学生参加当地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内容,全部取得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

5. 调整考核方式

过去采用的主要依据理论试卷评定学期成绩的方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上存在较大的弊端。应该调整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采取按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成绩,重视实验考核。

《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应特别注重实验内容,侧重能力的考核。在平时的实验中,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注意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学习态度,使考核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 实训课 教学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对动手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的操作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来获得的,而提高计算机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更是中职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学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计算机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应技术的人才而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是非重要的。那么怎样上好计算机实训课呢?根据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实际,结合我个人的具体情况,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备好计算机实训课是上好计算机实训课的前提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实训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因此,实训准备工作应针对学生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趋向、技能操作等方面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和剖析,做出正确判断,进而确定实训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介应用、教学方法等教学内容。计算机实训课备课要明晰学生的层次、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使实训教学突出共性,不能忽略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制定合乎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训教学方案。

例如,可根据男生和女生的就业需求不同,发挥男女生各自优势,进行不同的专长性技能培训,使其能学有所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制订计算机实训课提纲

实训课提纲是对实训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实训课提纲主要包括授课项目、实训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主要环节、技能难点和重点,以及评价方法;实训课提纲是教师授课过程中遵循的教学步骤,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在实训提纲中要明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布置实训内容和步骤,对于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训后的思考题也要给予提示或指导。学生必须在实训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实训,完成各项实训任务。教师也要按实训提纲的要求进行布置、检查、评定学生实训的完成情况。

二、充分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计算机实训课

的保证

计算机实训课的课前准备工作相对于其他课来说显得更加繁杂、细致和重要。所以计算机实训课前准备要充分具体内容包括:硬件环境的准备;软件环境的准备;安全环境的准备;组织和管理准备;教师和学生的准备。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不容易,有效的办法是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制度:教学媒体准备要制度化、技能操作用物准备要标准化。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是上好计算机实训课的关键

实训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文化课、专业课有显著的区别。实训课开始,教师首先要提出本次实训的目的要求,其次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然后讲解实训的操作步骤,最后强调关键操作的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提高实训效率的方法。讲解时内容应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讲解以后,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时,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定要提醒全体学生注意并演示正确的操作和提出防止不良操作的方法。必要时教师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实训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亲自进行演示讲解。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练好基本功。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自操作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学生操作是实训课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动手操作,要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四、计算机实训课的课后总结

实训课快结束时,教师要对这节课进行归纳、总结,对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关键技能点进行适时点拨。通过实训课,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和程序都有了新的认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训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计算机实训课,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要认真分析它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抓好每个环节,计算机实训课就能够获得成功。搞好整个计算机课的教学,也就有了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张凤梅。对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科技教育,2009,3.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四

0 引言

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介质来处理会计实务的一种方式,它巧妙地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实务的处理效率和正确率。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及,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会计电算化相关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学科也需要不断改革,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电算化操作娴熟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大大小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度、课程实践环节薄弱、缺少多媒体教学环节、任课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单位也纷纷设置会计电算化这一岗位,因此一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会计电算化技术娴熟的会计人才是十分受企业欢迎的。因此,各个高校也纷纷把会计电算化设置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培养适合社会时代要求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时代潮流。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以及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了解,从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给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改革方案,以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探讨。

1 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目前的学生课业要求较重,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总课时有限,往往是理论课加实验课的模式,并且理论课的课时与实验课相比一般接近2:1,甚至更高,这样学生的财务软件就会仅限于总账学习、报表制作、工资的分配和固定资产等一些十分常见的模块,再加上课时较少,也只能对财务软件进行简单操作,这种操作往往也是最基本的,没有深入、综合和系统地去接受训练,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强,技能不够高。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参与

现行阶段,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课堂上教师会对软件进行一定的演示,教师仍然是占据主导的位置,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对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极为不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碰到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总之,这种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3 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本身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讲授水平和能力,还要对课程中的财务软件及计算机操作十分熟悉,但是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加上会计理论更新发展也十分迅速,教师对新知识的更新速度往往不能及时的赶上,他们的知识体系仍然落后,知识结构老化,这些都影响自身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另外,目前教师大多直接从学校毕业招聘走进教师岗位,没有在基层企业全程参与过电算化工作,本身实践能力就不强,碰到软件问题自身也不能迅速的解决,这样就会使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2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具备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一些调整,重点是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比如适当地增加会计电算化的总课时,并有倾斜地偏重实验课时,比如可以将理论学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调整到1:2。同时,还要突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仿真性,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发挥实验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贴近。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增加企业使用比较多的应收、应付款、成本管理、存货管理等模块,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2.2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

电算化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学生听老师讲,这种情况下的教与学是分离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然而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却是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着重的强调学生在整个电算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电算化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有计划地将具体的案例情境融入课堂中去,让学生去切身地感受到实际案例,不断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对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3 建设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首先,作为教师个人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能熟练掌握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其次,学校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创造条件,如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来校给会计电算化教师举办技术讲座,以了解财务软件的变化及新增功能;选派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安排教师深入电算化应用好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还能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便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社会需求。

3 结论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五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形成性评价 应用探讨

评价工作是考核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化,高校传统的考核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计算机教学工作的考核需要,因此,对形成性评价进行应用,是当前很多计算机教学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实施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对形成性评价的关注度较低。

在传统高校计算机教学考核模式中,总结性评价是经常采取的评价模式,很多教师在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进行了完整考量,使得教学评活动过多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依据。另外,很多高校使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成绩考核,这样的仅凭一张试卷完成的考核活动,难以对计算机学习的全面成绩进行完整呈现[1]。在新课改推行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的评价要求。另外,简单的评价模式使得学生的关注重点仅仅放在考试领域,忽视对计算机技术具体应用的关注。在缺乏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模式当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很大程度的压制,使得学生只能按照单一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内容的学习,忽视对计算机技术延展性知识的关注。在考核模式较简单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了解受到影响。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必须围绕考核标准进行构建,使得评价考核体系不能适应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要求。

(二)评价考核体系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

计算机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核,而且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完成学生的教学考核任务并不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只有学生将计算机教学的活动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生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2]。单一的总结性考核体系,使得教师很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标准化考试的考核模式也难以科学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由于现在一些高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模式较简单,使得学生只能根据考核需要进行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一些高校虽然拥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制,必须适应标准化考试的需要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

二、完善计算机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健全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形成要求执行评价性工作的人士能够科学设定评价指标,因此,设置评价指标的人员要加强对学生常规学习活动的关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要求进行细化处理,使评价指标能够促进形成性评价机制的合理构建。教师在推进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关注,尤其要认识到学生尚处于初步学习阶段的实施,使评价指标的制定具备较强灵活性,避免简单的设置基础性评价标准而无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控制[3]。教师要对形成性评价机制进行规范化处理,不能简单凭借主观意愿对学生进行评分,而是要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形成性评价机制的基础性原则进行逐一落实,使每一项评价指标都能做到有据可依。教师要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主体进行明确,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评价体系中,并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标的设立,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并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发展中的调整。

(二)提升学生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认可和支持。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保证学生对学习活动具备较强的重视程度,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结合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具体需求,对学生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以便加强对计算机教育活动的重视[4]。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体系融入学生的自主学习领域,引导学生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考核,并对学习方法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反思,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判断能力。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进行改良,以使学生可以更大程度上掌握自主评价能力,并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工作进行配合。教师要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意义和执行方法进行说明,避免学生将形成性评价作为一项形式性任务,使学生参与形成性评价工作的配合中。

(三)构建反馈机制,提升评价价值。

教师要在制定评价机制之前,对学生进行评价机制具体执行方法的说明,使学生及时了解评价工作的具体执行方法。学生要结合实际的执行标准,对评价体系的价值进行判断,使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学习档案的规划设计,并将规划活动拓展到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方面[5]。教师要对评价机制的时效性做出判断,使学生能够在获得评价信息之后,将信息使用于计算机学习活动当中,保证形成性评价工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促进作用。教师同学生就评价体系的情况进行全面合作,使学生可以按照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实践,并从实践当中深刻体会到形成性评价的具体价值。教师要根据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模式,对反馈机制进行完善,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在达到基础性任务的前提下,对学习的全过程信息进行总结,并按照规范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提交。教师务必确保形成性评价工作的实际意义,避免学生对实际学习情况的反馈流于形式,以便学生充分提升对评价工作的关注,对真实的信息进行全面反馈。

深入分析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评价需要,并对计算机专业的评价性活动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梅。基于形成性自我评价的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0(1).

[2]杜承达。形成性评价的本质及其对教育学的影响[J].考试研究,2010(1).

[3]雷燕瑞,杨登攀。高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生过程性评价探索[J].职业教育,2011.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六

计算机平面教学课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跨领域学科,计算机平面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多个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

计算机平面教学主要是进行平面图形、图像的设计方法、设计技巧以及文字的编辑、修饰的教学。

(2)教学方式

计算机平面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以及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教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是计算机平面教学的基础工具。

(3)教学目的

计算机平面教学目的主要是以实际操作、实际应用为主,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是计算机平面教学的重要目标。

(4)教学效果评估

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的评估仍然需要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最终体现为学生计算机平面设计能力的提高,但是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评估难以进行有效量化。

(5)教学基础

计算机平面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决定了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平面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则需要较为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否则根本无法完成计算机平面教学。

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更加适合知识的传授,计算机平面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教学特点差异性较大,直接决定了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计算机平面教学需求。

2.计算机平面教学课程涉及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美工应用等多个领域,使得计算机平面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计算机平面教学更加抽象,学生对于计算机平面教学知识的接受更加困难,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不适应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大大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切实提升计算机平面教学质量,成为计算机平面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论文尝试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计算机平面教学过程中,为计算机平面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3.基于案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就是根据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有助于启发学生,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计算机平面教学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案例教学的特点能够较好的满足计算机平面教学需求。针对计算机平面教学特点,提出如下基于案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模式,具体示意图如下:

基于案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如下三个关键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分析计算机平面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要从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中提取适合教学的案例,计算机平面教学的案例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选择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时要兼顾真实性和典型性,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在准备案例的时候可以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提炼出典型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岗位准备适合案例;平面设计课程可依据情况划分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数码影楼等多个工作岗位;同时由于计算机平面教学较为抽象,教学案例需要难易适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另外,前期准备阶段还包括教师、学生的准备,教师主要需要熟悉教学目标、教学案例以及相关平面设计教学理论;学生则需要熟悉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并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在前期准备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基础、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三个层面,结合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多方面启发学生的创作和设计思路,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证,使学生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考察和社会实践,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任课教师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有效引导学生,最终切实形成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3)案例教学改进提升阶段:主要是在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基础上,对案例教学进行改进提升。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难以进行有效量化分析,所以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计算机平面案例教学实施后,需要进行深入的案例教学巩固,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再次练习计算机平面案例。同时,任课教师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案例分析,寻找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教学案例,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相应测试,实现对计算机平面案例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4.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设计

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是计算机平面案例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案例库的设计需要兼顾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深入结合计算机平面教学目标。以计算机平面教学目标为指导。深入分析教学关键知识点以及平面设计操作难点,以案例库的形式整合计算机平面教学设计实践内容,以社会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案例库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案例练习适应实际岗位。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要兼顾教师和学生,教师负责计案例库总体设计方向的把控,并向学生提供典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参考,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与针对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3)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要丰富多样不断更新。计算机平面教学的复杂性、学生主体的多样性要求教学案例库要丰富,教学案例需要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案例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学生规模进行自由选择,满足不同场景计算机平面教学需要。同时,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要结合市场需要不断更新,保持教学案例的生命力。

(4)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丰富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资源如果不加以整合、归类,便难以发挥其资源优势,反而成为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选择的障碍,需要按照案例类别、案例时间等维度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归类,为任课教师选择教学案例提供便利,提高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选择效率与质量。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医科院校 计算机室 筹建

作为一所医科院校,学校对计算机室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一直很重视,尽量将计算机室保质保量地建设完工,作为一名计算机室的管理教师,需要在计算机室建设过程中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才能保证今后的实验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室的功能和作用,根据以往计算机室的建设情况,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1.计算机室前期建设要求

1.1建设前期,需要考虑建设几间计算机室,每间计算机室的面积大小(要能满足每学期上实验课的学生人数),将计算机室的间数和具体面积提供给施工方。

1.2核算出每间计算机室所有设备的总用电量,适当增加一些,然后将每间计算机室的总用电量提供给施工方,请施工方在计算机室建设过程中预埋好相应瓦数的电缆线,安装好总空开和分控开关。

1.3黑板的长度比讲台小,宽度适中,黑板的底部距离讲台1米左右,位于房间的中部,安装在侧光墙面,不要安装在背光墙面。如果室内有柱子,就要将黑板往另一边移,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内容。

1.4讲台的尺寸要根据房间大小,合理设计,同时考虑教师机和学生机需要摆放的位置和面积大小。根据使用情况,讲台可以在建设计算机室时修建好,也可采用木质的讲台。

1.5计算机室内必须安装遮光窗帘,因为学生上机时,如果计算机室内的光线太强,学生看不清显示器上的内容,特别是靠窗坐的学生,长时间上机,会让学生的眼睛感觉很疲劳,因此需要安装遮光窗帘,使室内的光线稍暗,让学生能看清显示器上内容,眼睛也舒服些。

1.6上网信息点的安装,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上网查询信息和资料。

2.计算机室各项设备采购要求

计算机室前期建设完工后,下一步就是采购各项设备。

2.1地板:计算机室内的地板可以采用抗静电地板和水磨石地板两种。

选择抗静电地板,首先要核算出计算机室的总面积,根据总面积计算出需要的抗静电地板的数量,选择有一定厚度的抗静电地板,至少达到35mm左右,能承受一定的重压,地板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发生变形和断裂。

选择水磨石地板,一般要在计算机室前期建设要求中写清楚,请施工方直接将地板磨成水磨石。

2.2稳压电源:首先核算出计算机室所有设备的用电量,加上稳压电源本身的耗电量,适当增加一定的冗余,购买相应瓦数的稳压电源,以保证稳压电源对所有设备的正常供电,起到稳定供电的作用。在购买时,应选择性能稳定,在当地有良好售后服务的厂家。

2.3空调:根据计算机室的面积,选择相应马力的空调设备,最好选择品牌空调,在当地有售后维修点的厂家,便于空调的维护管理。

2.4教师机和学生机:根据计算机室需要开设的实验课程,明确需要什么配置的教师机和学生机,尽量和当地的、有信誉的、大的电脑供应商联系,选择品牌电脑,一方面保证电脑的质量,另一方面电脑硬件出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和更换。

2.5计算机室的电脑桌椅:计算机室内,学生使用的电脑桌椅应选择质量好、经久耐用、稳定牢固、不易变形、造型简单、颜色柔和的桌椅,每张电脑桌要有一定的宽度,能摆放显示器和学生的一些学习用品。教师使用的电脑桌椅可根据教学情况,自由选择,注意占地面积不要太大,够用实用就行。

3.计算机室各种设备的摆放要求

当所有设备和电脑桌椅采购完成后,下一步就是将各项设备进行合理摆放,安装到位,注意整个计算机室布局的美观和实用。

空调安放在教师和学生很少经过的地方,排水管的出水口接到可将冷凝水引到花园或污水沟里的上方位置。

交换机柜与稳压电源摆放在远离学生上机和出入的范围,远离教师讲课时走动的范围,避免师生无意接触到设备;同时远离靠窗位置,避免下雨时,雨水进入设备。

根据每间计算机室的学生人数,合理设计教师电脑桌椅和学生电脑桌椅的摆放和布局,教师在讲台上书写时,学生要能看到黑板上所写的内容。

计算机室内要有适量的中间过道,不仅方便学生出入,而且教师在学生旁讲解操作时,不会影响到靠近的同学,让学生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上机学习。

当所有的设备到位后,就要将计算机室内各种电源线和网线全部理顺在线槽内,线槽的安装则是根据地板的情况来确定。如果是抗静电地板,就将线槽放在抗静电地板下,一直延伸到机柜下,从机柜底部引入机柜内部,电源线可穿管与稳压电源连接。线槽安放在抗静电地板下,教师和学生进出时不会踩踏到线槽;如果是水磨石地板,就将线槽直接安放在地板上,线槽上面加盖板,并用螺丝钉固定好,便于日常的检查和维修。

4.计算机室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结合

筹建计算机室,完成以上三个大的步骤,基本上就完成了计算机室硬件方面的配置,软件方面则只需要根据每门实验课的内容,安装相关的教学软件。教师机除了安装教学软件外,还要安装教学演示软件,这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教师上课时,如果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时,学生在学生机上就可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也可以在教师机上播放教学视频,每个学生在学生机上也能看到。

我院作为一所医科院校,设置的课程中需要进行上机操作的有:《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医学检索》。因此在计算机室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计算机室的综合使用。如果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存在几门课程要使用计算机室,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求也基本一样,就可使用同一计算机室,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错开这几门实验课的上机时间,综合使用计算机室。

5.计算机室的专业性建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优秀5篇】04-22

计算机老师个人工作总结【优秀7篇】12-04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精选9篇09-16

初中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优秀10篇07-21

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总结优秀5篇07-06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优秀9篇07-06

最新计算机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优秀3篇06-20

计算机教师个人工作总结(7篇)05-30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优秀5篇】05-22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怎么写优秀9篇04-28

102 4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