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总结最新4篇

2023-11-04 19:19:16

《医疗纠纷总结最新4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医疗纠纷总结】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疗纠纷工作总结 篇一

我院20xx年按照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尽心尽责,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遵守医疗操作常规,完成自我的本职工作,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医疗纠纷,现总结上半年医疗纠纷情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一、基本情景

上半年总共发生和解决的医疗纠纷13例,经济补偿或赔偿共万元,医方原因7例,占53%,患方原因6例占47%,较20xx年同期有所减少(20xx年上半年补偿或赔偿约万元)。产生的原因:1、医方:业务本事、服务态度、沟通、告知不到位、违反操作常规、处理方式不当、其他

2、患方:无理取闹、缺乏医学常识、社会原因。

上半年全部医疗纠纷发生围堵医院和医务人员5次。

二、原因分析

(一)患方原因

一是法律意识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的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当前部分群众的法律知识依然相对缺乏,法制观念比较薄弱,不明白或不愿意经过正常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去解决问题,而寄期望于经过吵闹的方法来到达赔偿的目的,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这是发生医疗事故或医患争执后,患者方经过非正常手段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患者方大多不愿理解医学鉴定,尤其对尸体解剖,患者家属在思想上还不能承受。

三是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偏差。患者方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对医疗

工作的特殊性了解不够,认为病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一旦治疗结果难以到达预期目的,或发生病情恶化甚至患者死亡,就把一切职责归咎于医护人员和医院,导致情绪难以控制,冒然采取过激行为。

(二)医方原因

一是医务人员缺少与患者主动的、必要的沟通。尽管此刻,医院的服务理念正在逐步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转移,但仍有一些医护人员“见病不见人,治病不治心”。当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诊疗行为提出异议,要求作出解释时,医务人员通常只给予简单的回复,强调院方没有职责,从而致使患者方情绪偏激,产生纠纷。这是造成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二是医务人员执业专业知识掌握不够。个别医务人员不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不注重自身业务本事的提高,有时候凭借经验用药,凭借经验看病,过于武断,加上对疾病解释不到位,沟通不全面,从而发生纠纷。

三是部分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执行只是流于背记它的资料,不能将其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有些制度的落实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去做,职责心不强,疏于勘察、核对,导致一些低级错误的发生,例如:清创缝合及一些简单的操作只是简单的跟患者说说,没有详尽的书面告知和取得患方理解后的签字,有的没有给患者带来不好的结果,解释后未引起大的纠纷,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转归不好的,院方进行了高额的赔偿,核心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今后应当引起重视、引以为戒。

四是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只看重“你来看病我给你治病”,大家心里都明白医学是个缺陷科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医治,为此在治疗时大家都会对患者说风险,不注重病历医学文书的书写,一旦发生治疗效果不梦想,

鉴定时病历上头漏洞太多,鉴定后由此导致院方职责。

(三)社会以及其他因素

一是舆论导向的误区。目前社会舆论一般认为患者是弱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后,社会同情的天平大多倾向患者,异常当患者死亡时,社会舆论一般都认为医院有必须职责,而不去确定具体的病例如何。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突出的医患纠纷事件,患者方纠集起亲戚、朋友、同事、邻里二、三十人大闹医疗机构。对此,有些人认为病人在医院出事,家属行为过激一点能够理解。

二是一些群众认识不足。想当然地认为:患者是个人,医院是公家,人家治不好病或者死了人,医院总要赔一点。致使医院迫于来自多方面的社会压力,息事宁人,赔钱了结纠纷。

三是司法程序滞后等。本来经过行政或司法程序解决医患矛盾是最便捷、最正当的途径,可是现有法规的程序规定,由正常行政处理或司法诉讼程序来解决医患纠纷不仅仅程序复杂、旷日持久,并且患者方大多因病因伤治疗无果或死亡,已很难去承受由行政处理或司法诉讼程序。

三、整改措施

1、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把查对意识和医疗职责结合在一齐,贯彻于医疗活动中,使其成为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2、执行接诊制度误诊漏诊常常是由于诊疗经验、技术和职责心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医疗管理有接诊、三级医师查房、会诊及病案讨论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是防范漏诊误诊的重要环节。

3、转变服务观念要求我们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

4、严格管理,堵塞漏洞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还是要靠加强管

理、 www.jiaoxuela.com 堵塞漏洞。科室之间的协调、违反制度及操作常规的及时制止等。

5、告知义务在诊疗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活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后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和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尽到事前告知的义务。

6、不要轻易承诺对于病情治疗的预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也不可承诺。

7、医务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保护患者及自我。

8、重视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意义有时候成为权威性书面材料,必须要重视其书写与保管。

9、完善病历和处方的书写是医疗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要不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的教育,严格单位规章制度,把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诊疗活动中,把我院的医疗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医疗纠纷总结 篇二

[关键词] 医疗纠纷;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DF795.4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7-01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trends of medical disputes, Provide the advice to improv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5 cases of medical disputes in one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Patients had no obviously difference in sex and age but area, The age range concentrate in 36~65 years, The urban population take the higher Proportion(69.09%);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most doctors is Master and Doctor, The post of most doctors is senior positional title and subsidiary-senior positional title; the surgery departments make more medical disputes(61.82%); The insignificance of medical technology is the major factor of medical malpractice(52.72%). Conclusion Standardizing medical practices,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s and enhancing skills of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event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Medical dispute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健全,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医患冲突加剧。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赔付金额陡增。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巨大威胁[1]。对医疗纠纷能否及时、妥善的处理,并深入分析纠纷特点,认真查找纠纷原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确保医院科学、和谐、安全、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本文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已结案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提出改善医院管理的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2年度内某医院经医患双方协商或由司法诉讼解决、医院给予患者或家属一定经济赔偿的纠纷55例。由患者投诉,但经医院解释而圆满解决并未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的、患者撤诉的、经司法鉴定认为医院无医疗过错以及法院判决医院胜诉的不在统计之内。

3 分析与讨论

3.1 医疗纠纷患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年龄分布集中,地域差异明显

通过对55例医疗纠纷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患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患者的年龄频数集中分布在36~65岁的年龄段;城市居民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大于农村居民。这与国内相关资料的发现基本一致。此年龄段正值患者的青壮、初老年龄,承担着大量的社会、家庭任务,其因病致死或因病致残产生的成本相对较大,患者家属心理上更难以接受;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法律意识更强,导致维权行为更为多发。

3.2 学历及职称构成

医务人员的学历构成以硕士、博士为主,职务构成以副高、高级职称为主。对55例医务人员的年龄进行检验,平均年龄为(47.63±6.98)岁,年龄频数集中分布在40~60岁的年龄段。在我国,40岁以下医师多为副高职称以下,在诊疗工作中承担辅工作,如书写病历、查房、执行上级医师命令等。在40岁以上的医师中,正高、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比例逐渐提高,其可以独立承担诊疗工作,在手术或重要操作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负有主要责任[3]。因此该年龄段医务人员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较高。

3.3 外科科室发生医疗纠纷频数最高

外科科室发生医疗纠纷频数最高,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涉及科室本身的工作性质、社会、心理等多项因素。外科手术多为疑难病例,并发症多,难度大,发生医疗风险的几率更高;手术作为重大应激事件,易令医患双方产生负面情绪,医护人员会因工作压力对工作产生倦怠,患者因应对突发事件或身体不适也会出现情绪反应,这些均对纠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此外,治疗效果较直观、患者易评价(如伤口愈合、疼痛缓解等)也是外科医疗纠纷数量高的原因[5]。本研究中,外科科室医疗纠纷的发生比例占全院科室的61.82%,主要原因包括医疗人员对手术指征把控不严;医疗人员在实施高风险手术或操作前,对患者的知情告知难以周全,导致患者对治疗措施期望过高而对风险估计不足等,这都导致了外科科室医疗纠纷案件的高频发生。

3.4 医疗技术水平不足是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中,全部为死亡病例以及发生严重损伤或并发症病例,无治愈或好转病例,这说明疾病的转归结局是医疗纠纷发生与否的主要依据。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较为多元,本研究中,以操作不当、诊断错误、手术指征不当、用药不当等医疗技术层面的原因为主,占到所有原因总数的52.72%。科技的发展,使得医务人员过多地依赖现代化的诊疗仪器,医院的市场化发展,医务人员趋利性明显,更多的医务人员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使得业务能力大打折扣[6]。此外,沟通不足、院内感染、病历书写缺陷等原因在医疗纠纷中也较为常见。提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改善医疗安全管理,强化医疗质量控制,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法律教育和业务培训

高资质医务人员分工复杂,责任明确,风险客观存在,医疗纠纷也难以避免。对此,医院可以通过学术讲座、案例教育、学术交流、知识考核等形式,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法律法规、法律实务、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使医务人员了解医疗纠纷易于发生的环节,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应重点加强临床医师工作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地开展技能培训,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多途径地培养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7]。

4.2 加强对重点科室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医院应重点加强对外科科室的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控制。制定法规政策,定期监督检查,保证外科科室在实施高风险手术之前,做好患者的知情告知,确保知情同意书的及时有效;重点落实手术风险评价制度,对于高难度手术,确保科室能对病情状况、切口类型、手术级别、麻醉方式、患者自身耐受程度等因素做出综合考量,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替代方案。科室方面应当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病历检查、院内感染控制等。阶段总结,持续改进,不断规范医疗行为。

4.3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通过对55起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直接和间接由医院感染引发的有6起,占纠纷案件总数的10.91%。医院感染情况复杂,包括传染病源接触后感染、术后感染、输血后感染、侵入性操作引发的感染、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的感染等。这提示我们应根据纠纷案件发生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管理,切实防范医院感染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必须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更新隔离设施;重点加强对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高危科室的管理[8]。

4.4 加强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当前极为敏感的社会关系。55例医疗纠纷案件中,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医疗纠纷占10.91%。因此,医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职业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学习法制法规,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重视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取得患方理解、支持和配合。

4.5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奖惩措施,保证医疗安全

55例医疗纠纷的材料中存在大量的因医务人员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例如误输液体、病历存在缺陷,支架型号不匹配等。此类问题是由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引起的,应当杜绝发生。医务人员应当强化责任意识,从行动上遵守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9];科室内部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完善风险评价机制,对于医疗纠纷易于发生的高危环节,层层把关,级级落实;医院方面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期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机制,落实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造成医疗缺陷人员的处罚,使医务人员服务有内容、考核有指标、奖惩有力度,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医疗纠纷防范意识[10]。

[参考文献]

[1] 冯俊敏,李玉明,韩晨光,等。 418篇医疗纠纷文献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3,9(33):77-78.

[2] 刘同亭,薛源。 某三级甲等医院107例医疗纠纷分析[J].西部医学,2011,5(23):5.

[3] 周旭昊。 某医院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1:26.

[4] 赵玉芳,张庆林。 医生职业倦怠研究[J]. 心理科学,2004, 27:1137-1138.

[5] 罗秀,王轶。 某综合医院医疗纠纷之实证研究[J]. 重庆医学,2013,42(16):1846-1847.

[6] 王美玲。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兰州大学,2009:10.

[7] 卢莉,卢捷湘,彭伟莲。 某大型综合医院非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560-561.

[8] 王莉,府伟灵。 医院感染引发医疗纠纷防范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61-563.

[9] 马艳萍。 在医疗纠纷病案常出现的问题[J]. 中国医院管理,2006,26(5):58.

医疗纠纷工作总结 篇三

xx年,我院认真做好xx年纠纷防控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了医疗纠纷防控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安全防范意识、防范意识和风险意识,取得了较好的防范成果。现将本年度纠纷防控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加强了队伍建设

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全,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的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安全及职业道德教育,每周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

二、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杜绝医疗事故隐患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各项核心制度。全年无医疗纠纷发生。

三、加大力度对医疗器材的管理

我院的医疗器材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手术审批、使用、保管、使用不当。为了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疗纠纷防范,我院在每年xx月的医疗工作会议上,都要求各科室及时将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传达到每名职工,使每名职工都了解医疗纠纷的严重性。

四、做好各项工作

1、医疗安全是医疗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大医疗安全的管理力度,我院成立了医疗安全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医疗纠纷防范预案。

2、加强了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抓好医疗安全,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治安科、药事科等相关科室,明确了各科室的具体职责,落实到科室,使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我院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加强了医疗安全的管理。

4、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医疗安全,我院制定和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

5、严格落实门诊登记制度。

四、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了医疗保卫工作的防范能力

为了加大医疗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医疗保卫工作的防范能力。今年来,我院对全院医疗人员开展了医疗保健教育学习班。

五、做好门急诊工作

今年来,我院积极配合上级医疗部门的相关工作,加强了急诊病人的诊疗过程,对危急病人及时进行救治,使医疗安全得到了保证。今年我院无一例医疗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大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培训

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做好病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我院的医疗保健工作在县卫校及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有了明显提高,为我院的医疗保健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八、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是防止医疗事故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我院加强了医疗安全教育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的认识,增强了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医疗安全工作的意识,提高了医疗安全的防范能力和应变能力。

九、存在的问题

6、医疗安全存在着安全隐患,医院领导班子重视医院的安全工作,但是由于医疗保健工作的特殊性,医院有一些重要的医疗设备,如:设备不能及时发放,出现故障。

7、由于医院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各项业务工作开展难度大。

标签:

医疗纠纷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发[2022]4号)和《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及纠纷处理工作的通知》(卫发[2022]1号)要求,我院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医疗质量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医德医风教育、整改措施,不断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防范医疗风险、防范医疗纠纷的能力,有效地控制医疗纠纷,现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我院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质控方案,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订了《关于实行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医疗质量考核力度,制定了《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条例》、《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办法》、《中毒以及特殊人群医疗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医院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管理规定》、《医院感染控制规定》、《关于实行无菌操作技术的通知》、《医疗机构病毒交接记录、处方书写规定》等相关文件制度,明确了各岗位责任,使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对临床医师技术水平的提高,制定了相关培训计划和措施。

2、制订《医疗文书书写规则》,明确了《诊疗文书书写规范》、《处方书写规范》、《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医疗机构处方书写规范》、《医务人员医疗事故责任追究规定》等制度及相关规定的内容。加大了对临床医师技术水平考核力度和考核力度,制订了《处方书写规范》、《临床科室处方书写规范》、《临床输血管理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病历书写规范》、《病案检查及处方书写规范》等处方,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质量。

4、规范诊疗行为。我院制定了《临床输血管理规定》,明确了各岗位责任,制订了各项管理规范。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输血准入制度,严格控制临床输血的不合理及不合理,降低了输血性差错率,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5、加大了新增项目检查力度。我院新增项目为中西医结合防痨技术、中医中药特色优势专科,并在xx年xx月xx日至xx日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临床应用专项检查。通过检查,提高了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效益,有利地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治疗水平。

7、加强医疗安全。我院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制定了门诊、急救室、病房及抢救室的安全保证制度和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度,强化了医疗安全意识,确保了医疗安全。

8、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我院制定了《医疗机构病案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医疗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并按要求做好了相关材料的上报。

二、加强医疗,提高服务质量。

9、加快门诊及危重症病人的管理。我院在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业务,新开展了危重病人抢救、病人转诊、院内急救等多个重点项目,如:中医诊断、急性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危重症患者处方评价等项目。

10、加强医疗服务规范管理。加强医疗质量检查,加强对医疗行政、医疗收费、医疗服务、医疗安全及防范医疗纠纷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不出问题。

11、加

以上内容就是壶知道为您提供的4篇《医疗纠纷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医疗纠纷总结】相关文章

医疗纠纷工作总结(优秀10篇)05-01

医患纠纷工作总结【精选6篇】03-06

医疗纠纷工作总结【优秀3篇】11-01

医疗纠纷总结4篇08-09

处理医疗纠纷工作总结(优秀3篇)05-27

医疗纠纷工作总结最新5篇03-15

医院处理医疗纠纷工作总结最新5篇10-04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主题班会总结优秀6篇10-20

网页设计实训总结心得优秀5篇01-04

2022党员民主评议个人总结(优秀6篇)02-05

106 3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