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2024-03-14 08:09:52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本文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近期公司组织学习了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深深被她的忠诚、公正、是非分明的品格而打动。陈书记的一生是生命的升华,向人们诉说了什么是纯粹的贡献,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如何拓展生命的空间,增加人生的质感,为世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虽然我未曾见过“陈书记”一面,也未曾感受过“陈大姐”的关怀,但通过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让我感受到陈书记身上存在的一种精神“对工作充满激情、不知疲倦、恪尽职守、永不停歇”。让我联想到一句古诗内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对陈书记平凡而又透着伟大一生的真实写照。

陈书记从小就热爱党,参加工作后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国企事业。无论在企业陷入困境还是日常思想接待工作,都能以春风般的态度温暖每一位前来诉求的人员,从不摆出自己领导的架子。尽职尽责做好企业员工的疏导工作,并坚信即使有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以自己坚定的信念铸就对企业对党的无限忠诚。

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陈书记坚持用权为公,执政为民。虽然手中拥有住房分配权,但从没为自己要过住房。在单位期间,从未为自己亲戚朋友安排过工作,也不为任何亲朋好友介绍工程,这与现在部分领导干部的行为形成了显明的对比,用一颗公正廉洁无私奉献之心做到了领导放心、同事信赖、员工拥护、群众满意。

以苦为乐方显党员本色,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以苦为乐的境界,把工作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家,再苦再累毫无怨言。他常说“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从2003年以来,不休年休假每天“白加黑”、“五加二”没日没夜加班。默默无私的为企业奉献,体现出共产党的高风亮节。

陈书记在工作期间,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基层职工的生活,从离退休工人、企业困难职工、失学儿童及需要帮助的员工家属,她把这些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国家干部关爱群众的美德。

虽然现在陈书记已离开我们,但她一生中所留下的宝贵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做为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者要学习她求真务实的作风,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恪尽职守尽心尽力的工作准则,忠诚于企业的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学习陈超英心得体会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宣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宣传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

“赤胆忠心好党员,爱党爱国爱人民,无怨无悔树正气,立德立言又立功„„”,“吴老那放眼未来早抓人才的远见卓识,不拘一格举贤荐才的伯乐风范,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的博大胸怀,敢闯新路培养人才的大家气魄,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在祖国大地争相传颂,他身上体现了民族之魂、时代之美、军人之德、医圣之慧。

我们要像吴孟超同志那样的爱党、报国、为民。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党无比忠诚,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

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祖国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爱他就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他们哺育了我们成长,我们也要立志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生长在党的关怀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群众为亲人,时刻为人民着想。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优秀的党员,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党的宗旨,虽没有光辉的事迹,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向先进者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时刻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学先进,争先进。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无数光环的照耀下,他坦然面对,并没有因为荣耀而停步不前,而是一直在手术台上默默奉献着宝贵的生命。

吴孟超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其乐融融;他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87岁仍每天在手术台上做1至3台手术。他的敬业精神让人惊叹,因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而他却不走寻常路。医院工作占去了他的大半生,他以此为乐。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没有倒下,只要还有活动的可能就不能停下本职工作,为工作鞠躬尽瘁。

吴孟超谨记老师的教诲“医生就是要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坚持不能见死不救的原则,坚持对病人一视同仁,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病人的好评。反观现在很多医生,没有医德,不为病人着想,为的是怎样为自己谋取利益,导致病人花了钱病却不见好。如果那些违背良心的医生能多像吴老学习,我们的看病贵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扩散开来,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得遵守那个行业的行规,不能触碰道德底线。

很多人都想知道,吴老的手术成功率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做得又快又漂亮。分析得知,他不完全是靠技术,更不是靠运气。他真正的过人之处,是他对待每一台手术都极其认真负责。他的成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从古至今,但凡成功人士,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都是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现代社会,像吴老这样的人确实不多了,所以我们要像他学习,学习他的人生态度。

学习陈超英心得体会 篇三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吴孟超,一位从医68年,被誉为“中国外科肝胆之父”,是我国最优秀的肝胆外科专家。现年虽然已经89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医学科技的前沿,依然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那种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杰出榜样。

作为一名医生和老师,看病、治病、做学问、带学生,是我的本职工作。有许多同行,他们做得比我好。我们有不少新的技术,就是向同行们学习的。”吴老昨日在报告会上介绍,回顾他的一生,他常常问自己,如果不是选择了跟党走,如果不是战斗生活在军队这个大家庭,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呢?可能会有技术、有金钱、有地位,但无法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有多深,共产党员的分量有多重,解放军的形象有多崇高。他发自肺腑地感激党、热爱党,发自肺腑地感激军队、热爱军队!“有人问我,你这一辈子不停地看门诊、做手术,会不会觉得很累,有没有感到很枯燥?我的体会是: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做他愿意做、喜爱做的事情,是很愉快的。”吴老说,从拿起手术刀、走上手术台的那天起,看到一个个肝癌病人被救治,看到一个个肝病治疗禁区被突破,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人生的意义。吴老说,回想走过的路,非常庆幸自己当年的四个选择。选择回国,他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他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跟党走,他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

仰;选择参军,他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他这几条路走对了,就是秘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我入党和从医时作出的承诺,我将用一生履行这个承诺!”吴老最后说。

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习吴孟超那种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为他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崇高的境界所折服,他为共产党员立起了标杆。

奉献还是索取、为公还是为私,是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耻辱的分界线。吴孟超用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仁爱情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吴孟超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得到多少名利,而在于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多大贡献。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想干点啥,少想得到啥!”当获得“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时,他问自己:“究竟为党、为军队、为人民做了多少?”当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问自己:“怎样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给予我的荣誉?”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是他忠贞不渝的价值追求;知恩图报、知责思为,是他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是他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撑。

如何对待得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吴孟超以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为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得失观。始终想着

为党添彩、为国争光、为民谋利,就能产生无穷的智慧,释放最大的能量。相反,如果被欲望遮住双眼,被金钱缚住翅膀,必然沉湎其中、徘徊不前,一事无成、抱憾终生。事实证明:个人的得失服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需要,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很好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不懈求索与积极进取中实现人生价值。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淡泊名利,才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望天外云卷云舒”。学习吴孟超同志,就应该像他那样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不为物欲所缚、不为得失所困,在铁心向党、潜心练艺、丹心奉献中收获美丽人生。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吴孟超为自己的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患者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研究科学技术,以精湛的医技为广大患者服务,为事业奋斗终身。

【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最新5篇05-10

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11-19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1500字优秀4篇10-21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心得(优秀6篇)10-09

学习党十八大心得体会【通用5篇】10-09

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优秀4篇)10-10

中青班培训心得体会(最新5篇)10-10

学习态度的心得体会优秀4篇10-0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心得体10-08

学习贯彻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心得10-05

153 4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