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7篇)

2024-03-16 07:16:40

传统的产品质量概念 ,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 ,产品的使用价值越大 ,产品的质量就越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找到的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7篇),仅供参考。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一

在当今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不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否则,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现代成功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次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岗位工没有把好质量关,而且知道自己的错误后隐瞒自己的错误,让质量事故更进一步的扩大化。

像这样的事情,细想一下,作为我们称重的一名普通岗位工来说,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实事求是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具体说来要注意一下几条:

1、首先要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当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向作业长汇报。当出现错误不要隐瞒实情,不要一错再错。让失误控制到最小化。不至于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2、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

3、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严格把好质量关,比如挂标牌的时候,认真关注每一包盘卷的质量,如有问题及时汇报给作业长。

4、作为称重岗位的一名普通的岗位工来说,应该把每一包盘卷的标牌的所有信息,都要核对准确无误后才可以悬挂标牌,每包盘卷的标牌如同它的身份证一样。所以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

有时缺陷虽小,但往往造成大的事故。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在于一块不起眼的塑料泡沫存在质量问题。所以在现实社会中,大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积极的改变我们的质量观,当我们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正确的质量观时,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繁荣更加的和谐。生活中保护自己,从而把握好我们的质量关,生活中我们要奉献自己,从而我们要拥有好正确的质量观!

通过对这次质量事故的学习,让我对质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意识上更有所提高。所谓质量观,是生活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质量的认识和对质量问题的观点。它决定了我们质量态度和行为的价值取向。落后的质量观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从而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甚至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先进科学的质量观,必然会使我们的质量提高一个台阶!

希望通过学习,让我们的质量意识,质量观,从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要引以为戒。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二

这次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岗位工没有把好质量关,知道自己的错误后隐瞒自己的错误,让质量事故更进一步的扩大化、

像这样的事情,细想一下,作为我们称重的一名普通岗位工来说,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实事求是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具体说来要注意一下几条

1、 要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当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向作业长汇报、当出现错误不要隐瞒实情,不要一错再错、让失误控制到最小化、不至于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

2、 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

3、 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严格把好质量关,比如挂标牌的时候,认真关注每一包盘卷的质量,如有问题及时汇报给作业长、

4、 作为称重岗位的一名普通的岗位工来说,应该把每一包盘卷的标牌的所有信息,都要核对准确无误后才可以悬挂标牌,每包盘卷的标牌如同它的身份证一样、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

通过对这次质量事故的学习,让我对质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意识上更有所提高、所谓质量观,是生活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质量的认识和对质量问题的观点、它决定了我们质量态度和行为的价值取向、落后的质量观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从而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甚至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先进科学的质量观,必然会使我们的质量提高一个台阶!

希望通过学习,让我们的质量意识,质量观,从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要引以为戒、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 篇三

一、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

1、建筑材料及建筑制品质量不良

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例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的裂缝或产生脆性断裂破坏,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结构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甚至于出现裂缝导致构件或结构破坏;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良导致渗漏、耐热度差、流淌等质量缺陷。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质量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人的因素

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施工理论知识而造成事故的情况也很多。例如:

(1)由于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采用不适当的回填基坑方法,而造成基础位移或基础裂缝。

(2)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如某单屋厂房为预制地梁,施工时用预制地梁的钢筋现浇成连续梁,造成地梁在支座处附近出现裂缝。

(3)对预制构件使用和施工时的受力区别认识不清。如预制桩使用时为受压构件,施工中为受弯、压弯、拉弯构件,施工操作稍不注意,就易使桩开裂或折断。其他如柱、屋架都有类似的问题。

(4)对砖砌体在施工中的稳定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如山墙在大风或脚手架震动下倒塌。

(5)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整体稳定认识不足。如装配多层框架接头混凝土没浇或浇后强度还没达到要求,就施工上层结构而造成事故。

(6)对悬挑结构的倾覆或折断问题缺乏认识。常因拆模过早而发生事故。

(7)对模板或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造成模板工程结构方案不合理,安装不当,刚度不够,整体稳定性不好,而造成楼板、顶板、大梁倒塌。

(8)对施工中楼面超载要领不清或根本没有,其主要原因还是对结构设计理论不太懂,对楼面设计活荷载没有量的认识。因此,构件、材料随意堆放,稍不注意就要出现超载的断裂、倒塌事故。

(9)脚手架或井字架设置不当。有的外脚手架和井字架失稳倒塌;有的里脚手架的构造和布置不合理,造成楼板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10)不懂得对施工现场原有建筑物的保护和采取保护措施。如有的在基坑开挖时,破坏了已有建筑的地基;有的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法,造成已有建筑地基下沉加大等。

3、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有纯技术问题造成的,但通过大量的事故调查研究和分析得知,绝大多数的事故的发生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有技术管理问题和施工组织管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下列几方面:

(1)工地上缺乏熟练的、称职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技术人员更换频繁。

(2)没有建立各级技术责任制,技术工作没有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造成一些工作重复劳动,甚至出现一些无人管的真空地带,而造成事故。

(3)图纸不经会审,仓促施工。例如,建筑图与结构图有矛盾,以及建筑结构方案与施工条件有矛盾等。如果这些矛盾没有妥善解决就仓促施工,往往酿成事故。

(4)对“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的认识不足或根本没有,使施工组织设计成为应付检查和对付上级的材料。因此,施工中没有将经过推敲和反复对比而确定下来的施工方案和各种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加以实施和落实。

(5)技术交底不认真或交底不清,如在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施工方法时,不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也容易造成事故。

(6)施工顺序错误。例如,靠得较近的相邻基础,不是先做深基础,而造成开挖深基础时破坏浅基础的'地基等。

(7)未经设计同意,乱改设计。例如,柱与基础连接节点、梁与柱连接节点任意施工,改变了原设计的铰接或刚接方案。

(8)不按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结构中不按规定位置和方法留设施工缝等。

(9)不按有关的操作规程施工。很多破坏的砖柱、砖垛,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砌筑质量不好,上下通缝,包心砌筑,砂浆强度不够。检查中发现破坏面都在通缝和内外包心处。

(10)没有按规定对进场材料和制品进行检查验收。钢筋进场不按规定抽样见证试验,造成错用。

(11)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缺乏操作、试验和测量等方面的监督或者监督不严。

(12)季节性措施不力。冬施混凝土养护,有时不进行严格的热工计算而单凭经验或测温不及时、不准确都可能使混凝土受冻而强度遭破坏等。

(13)土建与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配合协作不好。例如,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有些大而刚度差的构件,只考虑了预制方便,使运输、安装困难而造成事故等。

(14)没有认真进行中间交接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例如,基坑(槽)开挖前,不对测量放线进行复查;基础施工前,不认真验槽等。

(15)出了事故后,不认真调查事故的全部情况,没有认真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和进行必要的计算,就匆忙处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例如,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后,不调查分析,就用水泥砂浆抹涂,而给结构留下严重缺陷。

(16)出了事故后,不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的原则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事过境迁”,无案可查,使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质量检查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坚持原则,一丝不荀。对不遵守施工工艺,违反操作规程等忽视质量

的行为,应立即加以纠正,必要时应通知有关负责人令其停止施工作业。各级领导都应尊重质检人员的职责,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对由于质检不严或不支持原则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质量检查员,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令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1、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和分类

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复杂性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即使是同一类质量事故,而原因却可能多种多样截然不同。所以使得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其性质、原因及发展,确定处理方案与措施等都增加了复杂性及困难。

(2)严重性

工程项目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其影响较大。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则会留下隐患成为危险的建筑,影响使用功能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建筑物的失稳、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3)可变性

许多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出现后,其质量状态并非稳定于发现的初始状态,而是有可能随着时间进程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有些在初始阶段并不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和纠正,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质量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时,一

定要注意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或加强观测与试验,取得数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向。

(4)多发性

建筑工程中有些质量事故,在各项工程中经常发生,而成为多发性的质量通病。因此,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当发现工程出现质量缺陷或事故后,监理工程师首先应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停止有质量缺陷部位和其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时,还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所需的资料

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必须分析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决策,这就要以充分的、准确的有关资料作为决策基础和依据,一般的质量事故处理,必须具备以下资料:

(1)与工程质量事故有关的施工图。

(2)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资料、记录,例如建筑材料的试验报告,各种中间产品的检验记录和试验报告以及施工记录等。

(3)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1质量事故情况表。包括发生质量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情况、○

有关的观测记录、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是否已趋稳定等等。

2事故性质。应区分是结构性问题,还是一般性问题;是内在的○

实质性的问题,还是表面性的问题;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

3事故原因。阐明造成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应附有说服力的○

资料、数据说明。

4事故评估。应阐明该质量事故对于建筑物功能、使用要求、结○

构承载力性能及施工安全有何影响,并应附有实测、演算数据和试验资料。

5事故涉及的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 ○

(4)设计、施工以及使用单位对事故处理的意见和要求。

4、事故处理的结论

事故处理的质量检查鉴定,应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必要时还应通过实际量测、试验和仪表检测等方法获取必要的数据,才能对事故的处理结果作出确切的结论。检查和鉴定的结论可能有几种:

1事故已排除,可继续施工; ○

2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

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

4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时应有附加的限制条件,例如限○

制荷载等;

5对耐久性的结论; ○

6对建筑物外观影响的结论; ○

7对短期难以作出结论者,可提出进一步观测检验的意见。对于○

处理后符合规定的要求和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可予以验收、确认。

预制钢筋砼基础断桩原因分析与处理

一.工程概况

某项目工程建筑面积4393m3,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桩基础。地坪绝对标高为277.6~277.93m,地貌形态属长江Ⅱ级防地,地层结构大致分为4层:新近人工填土0.45~2.50m,以粘土为主混杂卵石,碎石,植物根等杂物;粉质粘土厚1.25~3.60m;卵石层厚8.65~12.00m,卵石成分以花岗岩为主,含大量粘性及砾石。上部为强风化,N120击数为1-4击,下部为中风化状,N120击数为5击以上;基岩层为侏罗系泥岩,表面强风化,揭露的最大面厚度为0.20m。

各土(岩)层容许承载力【R】建议值为:

粉质粘土【R】=120KPa

卵石(1)【R】=180 KPa E0=900 KPa

卵石(2)【R】=350 KPa E0=1600 KPa

泥岩 【R】=220KPa

卵石(2)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基桩尖平面处土的容许承载能力「Ri」为350 KPa,各土层桩周围容许摩擦阻力为20 KPa。

根据地质条件,该建筑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以卵石

(2)作为桩尖持力层,深度为自然地坪下7~8m。为了解决库存预制小桩,设计选用200×200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桩。原剩余桩规格较多,最长6m,不能满足使用,只能利用尖持桩与接桩进行组合,以满足深度要求。桩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设计单桩容许承载能力为294KN。

二.桩基础施工概况

该工程设计采用桩297根,施工桩架采用自落式小型桩架,锤重1.2T,设计要求成桩贯入度控制最后3阵(每10击为1阵,下同)小于或等于25mm/阵,施工实际贯入度控制最后3阵小于或等于20mm/阵正式打桩前分别在具有代表区域③×C、③×D、⑨×B、⑨×E、15×D、15×F6个承台基础上各打1根桩,通过探试桩探得的实际入土深度为7.5~9m,与地勘时间相比深度增加0.5~1m。通过对桩的重新调配在尽可能利用原剩余桩的情况下,预制加工补充部分桩。正式打桩后在15×E轴线处出现第一根断桩。后出现多根断桩,经施工,管理,设计现场分析研究,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断桩原因分析

1、出现断桩的特征出现断桩大体上有3种情况:

A. 当桩入土5m左右时贯入度保持在4~5cm/阵时持续时间

较长(约8~10阵),突然贯入度聚变加大到8~12cm/阵或更大,桩出现倾斜而断裂。

B. 接桩后,接头部位还未入土,在接头下部出现混凝土破裂断桩。

C. 装入土3~4m后突然倾斜,扶正后又出现倾斜且贯入度陡变,判断已断桩。

2断桩原因:

A. 土层中土质变化大,桩打在大而坚硬的卵石上或不明障碍物上,由于桩的断面小,侧向刚度差,桩受挤压而断裂。

B. 桩身的弯曲度过大或接桩不直,在反复集中荷载作用下,当桩身承受的抗弯强度超过混凝土抗弯度时即产生断裂。

C. 桩接头部位构造存在着缺陷。由于主筋骨断面变小,混凝土保护层超厚,使桩的有效面减小);接头处主筋,箍筋,网片筋集于一处,浇灌混凝土时不易密实;箍筋,网片筋容易产生位移,从而使该部位出现缺陷,形成薄弱环节。从该部位断桩分析,上述为主要原因。

D. 桩接头焊接不规范,不平整,空隙处钢板末垫实焊接,施打过程中连接角钢变形使接桩便宜而断裂。

E. 桩接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钢筋传递到接头下部桩身上,由于钢筋受热快膨胀大于混凝土,便混凝土保护层受拉产生裂纹形成缺陷导致桩的断裂。

F. 桩在施打过程不规范,如锤的落距过大,桩架不正等原因将桩打断。

四.断桩处理

出现断桩后在分析断桩产生原因的同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补救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在设计承台范围内能补桩的,尽可能在承台补桩

2、 在设计承台范围内不能补桩的加大承台(如图3示)。

承台加大后钢筋直径按原设计提高一个直径级别。扩大的承台面积在满足传力的情况尽量使承台面积最小,这样可以减轻承台本身自重和承台上填土重量,相应地提高桩的承载力。五.桩的检测

该批桩施工完成后,由四川省煤炭地质工程桩基础检测站进行检测,方法采用JGJ93-93《基桩低应变动测规程》中反射波和动力参数法进行检测为1%且不少于3根的原则,该项目应抽检3根桩。由于该项目基础断桩较多的特点加大抽检比例额,共抽检工程桩20根,抽检比例为6.73%,抽样方法分区域随机抽样,对补桩有所择重。被测基桩分布见平分布示意(图4),其中桩号右下角加字母B的为补桩。检测结论:被测桩桩身结构混凝土强度和单桩竖向向允许承载力均可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良好。从结构施工到交付使用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未见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良现象。

六.预防措施与改进建议

1.施工前熟悉地质资料,查清地下障碍物,并进行认真清理。

2、桩在使用前检查桩的外形尺寸,发现弯曲超过规范或桩尖不在纵轴结上时不得使用。桩的组长比应控制在不大于40.

3、桩制作时保证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接桩保证接头处主筋顺着,确保桩的有效断面不被削弱。

4、保证砼配合比正确,振捣密实,强度均匀,特别要注意两端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的浇捣,保证钢筋不走样变形。

5、桩的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发现桩的质量超过有关验收规范时不得使用。

6、接桩要保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焊接桩必须对称焊接,接头缝隙用薄钢板塞满焊劳。

7、基础设计采用钢筋砼预制桩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整桩,如用小桩(200×200)尽可能用在深度6m以内。

8、桩在施打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发现如下问题立即停止施打,将问题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

A.贯入度聚变;

B.桩身突然发生倾倒,移位或严重回弹;

C.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四

近期,公司发生了一起质量事故,给公司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作为一名与公司紧密相关的员工,我深感此次事故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失误,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考验。通过此次事故,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事故发生后,我首先想到的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我深知,质量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如管理漏洞、员工意识不足、流程缺陷等。因此,我开始深入剖析这起事故,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

在反思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更多的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对质量控制的忽视。我们过于追求产量和效率,而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同时,员工的质量意识也有待提高,只有每个人都将质量放在首位,才能确保产品的零缺陷。

此外,我还意识到,事故发生后,如何迅速应对和妥善处理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及时与客户沟通,积极解决问题,减少损失。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协作,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这次质量事故,我更加明白了质量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质量的把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为公司的稳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质量事故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公司一定能够克服这次困难,实现更高的质量标准和更好的发展。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五

近期,公司发生了一起质量事故,这起事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和深刻的反思。作为一名质量管理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这次事故让我更加明白,质量管理不仅是一个流程,更是一种态度,是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未来负责的态度。

在事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参与了事故调查。通过现场勘查、数据分析和人员访谈,我逐渐了解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这次事故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了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在反思过程中,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是制度不完善,还是人员执行不力?通过深入剖析,我发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质量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二是对生产过程的`监督不够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三是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导致部分员工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次事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关乎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质量管理人员,我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三是注重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每一位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事故,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我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也希望公司能够加强对质量管理的投入和支持,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六

通过对xx公司系统各类事故的学习和分析,根据自身实际,xx组织全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事故的发生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不按规定严格履行工作程序,违反《安规》有关要求。工作人员自我保护、互保意识不强,存在违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松懈。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三、现场查勘不到位,没有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四、现场执行安全措施不到位。在现场作业时未按要求落实、检查措施执行情况。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当前安全形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切实做到“三不伤害”。 因此,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班组安全基础管理。

班组要利用每周的安全活动认真学习《安规》及各上级公司每期的《安全简报》,增强全班人员的安全意识,认真吸取他人事故教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技能。班组要规范技术交底,规范施工现场作业指导书。

二)继续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

要求全体人员尤其是负责人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班组要继续深入排查平时工作中的危险点,危险源。要加强作业过程中危险点防范措施的监督。比如,遇有不停电工作,必须增设专责监护人等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三)加强作业现场的管理。

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作业,坚持施工现场的“5S管理”。坚持作业标准化、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三化”工作,使施工现场达到公司要求的“安措规范,施工有序,环境整洁”的安全文明施工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风险,促进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

四)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认真学习公司制定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开展自查工作。坚持制定的抢修制度,做到通讯畅通,随叫随到。提早储备充足、可用、安全可靠的工器具、材料,并设专人保管。同时,班组要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提高全班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做到遇险不乱,处变不惊,应付自如,防止事故扩大,减少财产损失。

总之,通过这次事故反思大讨论的学习,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扎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严把每一个细节、卡控每一个环节,不断夯实安全大堤,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七

几年前,我在一家制药公司担任质量负责人。对公司发生的一起药品生产质量事故,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公司生产部为加快生产进度,在洁净厂房和生产设备清洁消毒不彻底、尚未拿到质量部出具的环境卫生监测报告且未取得QA清场合格放行的'情况下投料生产,导致产出的一批头孢拉丁颗粒微生物限度超标。

事故发生后,公司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商讨对策。我提出,由于头孢拉丁受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影响极易遭到破坏,采取任何灭菌措施都无济于事。但为了减少损失,公司还是决定把这批物料运到北京进行辐射灭菌。事与愿违,经辐射灭菌后,这批物料颗粒外观发生显著变化,公司质量部在进行稳定性考察后得出结论——物料必须销毁。这次事故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如今,我仍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也经常会反思当年那起药品生产质量事故的教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国内部分药品生产企业把GMP文件只当作一种形式,一旦通过认证,便将文件束之高阁,GMP执行不力,直接导致岗位操作的随意,给药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隐患。

“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就是说,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单靠事后把关必然会增加质量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公众用药安全。因此,GMP管理的重心应由产品最终检验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在此,我想提醒同行们,在实施GMP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各种操作规程和管理规程的培训,严格执行各种GMP文件。尤其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物料、关键工序,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放行规程,决不能为加快生产进度而违反规定。要做到不合格的物料不得进厂;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清场或清洁不彻底的生产设备不得投入使用;待验或监测不合格的生产环境区域不得投料生产;未经QA放行的任何工序不得继续;不合格成品不得出厂。

新修订的药品GMP今年就要发布施行了,其内容与原版相比有较大变化,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硬件、软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企业,要始终如一地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药品质量风险,对公众健康负责、对企业自身负责,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质量事故心得体会(优秀5篇)03-30

事故反思心得体会优秀6篇09-20

质量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精选9篇04-22

2022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精选6篇)10-02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9篇】11-16

对哲学与人生心得体会(5篇)09-30

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优秀10-14

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优秀509-27

大一思政课心得体会【精选7篇】10-14

新兵入伍心得体会(最新5篇)10-10

158 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