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最新3篇)

2023-08-22 00:13:58

妈咪们会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育儿心得,来看下吧。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您,虎知道将不胜荣幸。

妈妈育儿心得 篇一

大约是职业习惯,回家后总是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哪怕并不需要用来写文章。给桐桐播放故事的录放机坏掉之后,开电脑更是顺理成章,因为要随时要应小家伙的要求在上面播放东西。与此同时,妈妈用电脑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其他房间做家务、看书或者陪小家伙,偶尔只是趁往电脑上倒照片或者小家伙到卫生间去洗澡时才偷空到电脑上发个微博什么的。但几乎每天,都是睡前才把电脑关上。

没想到此举让小家伙很不感冒,这是昨天晚上妈妈才知道的。

睡觉前,小家伙对妈妈说:张老师说了,让妈妈毕业典礼时的时候参加时装模特表演。妈妈一听就乐了,跟小家伙解释说肯定是她听错了,时装表演只挑选了几个高个子的妈妈,像妈妈这样的五短身材是没法上台表演这个的。说道这里,妈妈还故意提醒睡觉经常很晚的小家伙:如果你现在老是这么晚睡觉,长大也像妈妈一样这么矮,一辈子没时装表演的机会。没想到小家伙马上来了一句:不时装表演不要紧,那我告诉张老师,妈妈只会打电脑,回家就打电脑,让你跳个电脑舞!

听到这句话,妈妈冤枉的头都大了,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印象-----明明小家伙在场的时候妈妈基本不用电脑写东西了呀,实在要写的话,都是趁她睡觉早起写的。再说,那个电脑每天都要用来给她大声播放背景音频,这么吵,妈妈想写也写不成啊!之所以如此委屈,是因为妈妈最不希望给她留一个电脑妈妈的印象,没想到却偏偏被戴了这么一个帽子,有点莫名其妙。想到这里,禁不住声音高了八度:桐桐,话不是随便说的!妈妈有没有只用电脑不管你的时候?电脑不是用来给你播放音频的么?要不咱们以后不开电脑了,你也不要听音频了!小家伙一下子变得有点不好意思,妈妈还是余怒未消,到外间去关灯了。

关灯的当儿,妈妈突然觉得自己很过分,也许孩子只是随口开个玩笑而已,干嘛这么当真呢,再说,电脑的确是睡前都是开着的状态,孩子的话也不是一点都不着边。如果孩子提个意见就反应这么激烈,以后自己万一有了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孩子还敢提?

越想越后悔,再回到卧室后,妈妈的语气也禁不住软了下来,对小家伙说:刚才妈妈想了,回家就开电脑的习惯的确不好,以后妈妈不开电脑了,你来监督妈妈好不好?说着又转向回家就玩电脑的爸爸:听见没?你也不要开了,对孩子影响不好!爸爸瓮声瓮气地答应了。妈妈又转而对桐桐强调:记住哦,以后你要做好监督工作,谁开电脑,你就管谁!桐桐见妈妈不生气了,瞬间放松下来,高兴地说:嗯,如果我睡一觉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你要提醒我哦。

妈妈没有就此打住,反过来对桐桐说:不过,妈妈不开电脑有一个条件哦,那就是桐桐早点睡,当然妈妈也会陪你的,我希望我们的作息时间能够调整到8点上床。桐桐听了,竟然没有反对,而是很乖的说:好呀,以后我回家就先弹琴,然后洗澡,就准备睡觉!妈妈大喜,因为她的睡眠一直是妈妈纠结的问题,爸爸在这一点上也不配合,现在趁这个机会提出要求被接受,一下子让妈妈看到了希望!赶紧转身对爸爸说:听到了没?以后要八点上床,不准再玩电脑了!爸爸又答应了。

妈妈很满意这个沟通结果,又有点抱歉地对桐桐说:桐桐,今天你做的很对,妈妈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要随时提出来,这样妈妈才能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才能改好。妈妈想做一个能听进去批评,善于改正错误的人,希望你也一样哦,你做错了什么,愿意让妈妈给你指出来吗?愿意!小家伙开心地说。又一个小小的进步,小家伙原本可是经常听不得批评的呵。

以后我们家里,谁发现对方有缺点,都可以指出来,不管大人小孩,只要说的对,就要听。你说的对,爸爸妈妈是大人,也要听你的;爸爸妈妈是大人,说的不对,你也不要听。我们只听正确的话,不看是谁说的!,妈妈接着说,这些话,是说给边上的爸爸听的。因为这家伙总是仗着自己是大人,听不得孩子的意见,还老是用听大人的话来规范孩子。桐桐非常赞同妈妈这句话,强调说:嗯,以后爸爸说的不对,我也不听的!你们做的不对,也要听我的!呵,就要这个结果。

为了落实好昨天晚上的约定,今天一早小家伙起床后妈妈又跟她合计了一番如何在把上床睡觉时间提早到八点后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可以15分钟用来弹琴,15分钟用来洗澡,30-60分钟用来做喜欢做的事情等等,小家伙都有点蠢蠢欲动了,后来妈妈又跟爸爸商量着怎么把坏掉的播放机修好,这样就不用开电脑给小家伙放音频了,爸爸倒也配合。

期待新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晚间生活!

妈妈育儿心得 篇二

我家宝宝性格比较外向、活泼开朗,爱和小朋友玩,在同龄人中讲话数较早的,且表达比较清楚,这与小的时候妈妈、奶奶带着她,总是和她讲话,总带到外边玩耍有关系的。

在对待宝宝的教育问题上,我们的宗旨是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她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注重性格塑造,既重视智商培养,也重视情商的发展,让她健康快乐成长。

一、全家共同努力,培养习惯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三代人住在一起,对宝宝虽然都很宠她,但不溺爱。自从她上幼儿园起,我们就很重视她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首先告诉她每天要做哪些事,比如早上七点二十分起床,然后穿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由爸爸送去上幼儿园,下午回来玩一会游戏,晚上六点半看《智慧树》栏目,然后再看会书、或者画画,八点二十分准时洗漱准备睡觉。时间久了,她自然就养成了每日生活习惯。这期间,全家人无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保持意见一致,给她以强大的约束力。在学习方面,除了她在幼儿园的时间外,我们安排三个时间段来教育她,一是每天早晚上下幼儿园途中,早上她爸爸开车送她会播放幼儿教育方面的碟片给她听。放学途中,奶奶或妈妈会询问她今天在幼儿园学了哪些东西,让她复述一遍,并从中指导她,帮助她加强她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二是每天放学后至睡觉前这段时间,我们会读故事、让她看电视(少儿节目)、画画、练习舞蹈、和她一起做活动(玩逻辑狗、搭积木、拍皮球、骑自行车等),一方面增长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锻炼身体,培养情操。三是双休日和节假日这个时间段,我们一般会抽出时间带她出去到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地去玩,或者带她出去旅游。一方面开阔她的眼界,增长见识,另一方面通过让她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她的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这期间,我们会利用她爱问问题、好奇心强的特点来引导她,不能就随她玩。

二、做好表率作用,冷静处理问题

作为三四岁的小孩,正处于好动期,而且模仿力特强,很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对此,我们在家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她在的时候。比如要求她从外面回到家和饭前要洗手,我们每次都是带着她一起做,让她知道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做的。偶尔如果哪个大人没有做,她就会指出来,这时我们就会很认真地接受她的批评。有时我们在家做家务,她也会主动过来帮忙。作为孩子,都有闹情绪、发脾气的时候,对此我们采取的是坚持原则,讲道理冷静处理的方式。比如宝宝在外面看到她想要的东西,非要大人给她买,不给她买就又哭又闹,这时不可心软改变立场,宝宝要什么东西时,如果是又哭又闹的话,不管这件东西是不是她很想需要的,这时候不能给她,给她的话是鼓励她,到后边哭闹成了一种武器。还比较小的时候带着宝宝到超市,看到卖糖果的摊子,赖在那里不肯走的,我们坚持不买,把在那里哭闹的宝宝拎了出超市,后边还有一次,是抓到一粒糖果要往嘴巴塞,我反对,说没买单不能这样子,再到后来就不这样了,只是跟妈妈商量,买一些好不好,这个时候,买了会很高兴,不买也没很大情绪了。有时候,宝宝实在顽劣,弄得火冒三丈。若没有及时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择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她一顿。结果,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也可能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看到父母能够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这对宝宝是很好的榜样教育。

三、注重品德教育,培养情商发展

当前,情商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我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父母。父母应承担在培养孩子发达情商、健全心灵方面的重任,把孩子培养成高智商、高情商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家从宝宝能讲话时,就培养她从小懂礼貌,见了长辈要开口问好,学会恰当使用“对不起”、“谢谢”等这些礼貌用语。鼓励孩子关爱她人、帮助她人。比如在街上见到身体残疾的乞丐,我们都有意问宝宝:“你觉得她可怜吗?”宝宝会说:“嗯,她好可怜”。我们就启发她,那你应该帮助她呀。然后给她一些零钱,让她送到乞丐手上。久而久之,她在街上见到乞丐都会主动要求我们给她钱去给乞丐。还有在家让宝宝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做一些整理她的书籍、玩具、鞋子等小事情,培养她劳动观念,懂得劳动的辛苦,让她明白父母养育她们是多么不易。当她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鼓励她要坚强,勇敢地克服困难。比如我家宝宝刚开始练习画画时,画的不怎么行,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画的好被老师表扬时,她就有点泄气不高兴,学习兴趣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就安慰她,不要紧,要刻苦练习,要有耐心不能急,你一定行的。在我们的鼓励下,她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画的水平比以前也进步了很多。另外我家宝宝在学习舞蹈时也是这个情况,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小孩,要让她做压腿等舞蹈基本功,确实很累,她起初怕苦所以很多动作总是不规范,于是我就每天晚上抽二十分钟时间帮她一起练舞蹈基本功,培养她吃苦的精神。

另外,我们常常鼓励她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和小朋友们分享,遇到小朋友有什么困难,鼓励她积极去帮助别人,培养她集体主义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和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发生了矛盾,我们会跟她说要谦让一点,有什么事和老师家长说,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小朋友,不要和小朋友打架。还有一点就是,宝宝现在年幼,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能明辨是非,这时如果家长不及时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误导。因此,我们在对待她的日常言行和其她社会现象时,都会明确地告诉她这是对还是错,是善还是恶,让她的脑海里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事又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

妈妈育儿心得 篇三

宝宝饿了、累了都会发脾气,所以首先要确保孩子发脾气是不是饿了或累了。

受了挫折。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宝宝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一些事情的愿望,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尝试、努力做某件事情后仍旧失败,这种挫折感会让宝宝大发脾气。

3~4岁的孩子,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还不够平衡,兴奋过程超过抑制过程,情绪表现便会强烈一些。

很想表达情感、愿望和需要,但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很有限,而哭闹比他说的话要响亮得多,于是就哭闹。

对自己的行为不会控制,成人对他说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他也试图“听话”,但控制不了,往往就会哭闹,甚至说:我就要,你别管我!

在生病期间,家长特殊对待,病好了,特殊对待取消了,但在他头脑中并没有取消,也会闹。

亲子性格不协调,如果父母亲是外向的、大方的,而孩子是安静的、害羞的,父母想把他们推向自己的样子,也可能使孩子发脾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您,是虎知道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优秀14篇】06-15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优秀6篇)05-21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通用3篇03-10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精选3篇01-06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及感悟(7篇)12-02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8篇09-04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3篇】11-26

幼儿园家长育儿心得【优秀8篇】10-26

妈妈育儿心得5篇10-13

2022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精选6篇)10-02

158 2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