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3-04-16 16:56:25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这次虎知道为您整理了6篇《早教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早教心得体会 篇一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早教,看到许多家长还是非常重视我们的活动,每次都能看到许多面孔很熟悉的孩子和家长。我们在每次早教活动中,都会开一个集体会议,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分工合作,积极准备自己需要的的材料,大家还会一起准备和寻找。

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们的活动安排都是不一样:

1-2岁的孩子:

我们的活动区域通常是舞蹈房,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垫子、桌面玩具,我们通常将活动室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撕报纸;第二是拉小车;第三是垫上爬。在这三个活动内容中,孩子们对拉小车比较感兴趣,但是孩子拉车是无意识的,而且由于对教师的陌生,所以无法按照教师的指令有目的地拉,而是随意拖拉。因此,老师可以在活动室里创设几条"马路",让宝宝沿着"马路"拉小车。垫上爬的过程中,发现12——24个月的孩子已经学会直立行走,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再去爬,而是喜欢在垫上行走。撕报纸是孩子最不愿意参与的,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小肌肉群未发育好,双手的动作不协调,对他们的活动造成困难。老师及时进行了引导,并指导家长在家中让宝宝进行一些小肌肉群动作的练习。

2-3岁孩子:

这一年龄阶段孩子通常会在企鹅班进行,我们通常进行装饰画粘帖、看图书和小狗跳圈三个内容。参加的孩子还是比较多的。本来想对于这些两岁多的孩子来说装饰粘贴画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孩子操作起来可能会感到有些枯燥。但从孩子参与的情况来看,孩子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剪剪画画还真象那么回事。在"小兔采蘑菇"的活动区域中,孩子们起跳的能力可能还未发展好。这一区域的活动内容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于看小图书,也是因人而宜,有的孩子能认真的翻阅,并在家长的指导下把看的东西说出来。有的幼儿则刚刚坐下,还未看好一页,就走了,从中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影响。相信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的开展,会让我们的家长在平时更有针对性地去关注孩子的发展,促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早教心得体会 篇二

20xx年9月23日到29日我有幸参加了鄂尔多斯计生局组织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培训学习,通过听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的有关讲座,使我对0—3岁早教工作有了更深入、清晰地了解。更让我看到做好0—3岁早教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老教授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让我受益匪浅。做为早期教育的先行者,我国的早期教育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道路,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重担。

这次培训为加快推进了我市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 9月23日至29日,我市计生干部“0-3岁人口早期发展教育”培训班伊旗正式开课,各地区计生办工作人员、社区计生专干及幼儿园教师近300名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特邀请北京李教授和谢教授前来授课。谢教授重点对0—3岁婴幼儿保健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同时还现场解答婴幼儿喂养、发育、保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广大计生干部对人口早期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培训活动现场,李教授系统的阐述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参加培训的广大计生干部还就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教育活动开展可能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教授的经验及教学理念,对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熟悉,形成一套专门的早教管理体系,我市对 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人员的培训,聘请专家、组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0—3岁的早期教育,不同于3—6岁孩子的教养环境,它是能为孩子提供身心安全,有充分自主活动,能激发家长沟通、交流、互动,具有人文色彩的生活环境。同时,它又必须以孩子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为基础,以满足孩子情感为需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机构外的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的,早教中心是起到早教课程的开发研究和为看护者提供早教指导和示范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注重亲子老师的培养,组织各种亲子游戏应简单易学,能在家庭中得以延伸,从而整体推进0—3早教的有效性。我园以已经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早教课程体系,这次的培训更为为我们今后的早教开展起到了引领,少走弯路。此次培训对促进我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社区化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之,非常感谢计生局为我们幼儿园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将把这次学到的好经验带回来,并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尝试、探索切合实际的婴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我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这次培训不仅仅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更是我以后工作的“及时雨”。我将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一种工作动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为0—3岁的早期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早教心得体会 篇三

从孩子满10个月开始参加葆婴的DQ168训练营,到现在孩子一岁半了。很多朋友和同学都问过我一个问题,早期教育培训班对于孩子的发展帮助到底有多大?其实我在当初报名的时候也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总认为希望给孩子的。完全是从家长最原始的初衷出发的。那么经过了8个月的时间,现在我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个问题了。

从孩子的变化开始说起吧。

第一阶段课程的。时候,我家孩子是属于比较活跃的,刚刚开始去训练营的时候,他就似乎是游离在班里的一个成员。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是在自己跑来跑去,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根本就不会跟随着我们大人的步伐。而且总是能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当时我很烦恼,因为我的思路是成人化的,认为只有跟着训练营安排的游戏内容,那么这个活动才是有意义的。而训练营的却一直在鼓励我,她说她并没有认为这样的孩子有什么不好,这只是他的个性而已。等到上到了第二阶段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能够很配合游戏的节奏。而且能够听从的指令去做事情。我记得第一次,他听到的指令,让他坐下,他竟然就乖乖的坐下了。那时候的感觉是孩子很乖。当时别提我的心情是多么高兴了。

到了第二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增强,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了。我看书上说,一般孩子到了2岁才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而我们家的在满一周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知道家里的衣服物品是属于谁的,并且有意识的不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了。跟着问题就出来了,有一次他的表哥来我家玩,我就把他的玩具给小哥哥玩,他就表现很不高兴,而且和小哥哥抢玩具。抢过来竟然就把玩具丢在地上。我觉得他和从前那个什么东西都分给别人吃的时候不一样了。现在他开始独享了。这时候我记得在训练营的时候,又讲过让小朋友在一起分发玩具,把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玩,那就是在有意识的训练孩子去分享。然后我就给我家的孩子讲,你还记得在训练营的时候,让你发玩具给其他小朋友吗?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发玩具,我就让他把玩具分给小哥哥,分给爸爸,分给爷爷等人。他这次就没有再拒绝了。而且再拿出新的玩具的时候,他就主动递给小哥哥玩了。

第三个阶段课程刚刚上了三节,最让我觉得他很棒的就是,正月十五那天的那节课,老师发了一张黑白的图片,然后讲图片上物品的名字,然后我就指给他看。我们就说了一次,然后就问他,他竟然就能把说过的都指认出来。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现在我对于早期教育培训班的认识,和当初完全不一样了。家长不能指望一周两个小时的课程就能把孩子培养的和别的孩子有多么的与众不同。早期教育培训班,提供的是一种早期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孩子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掌握。只是早晚的问题。而早期教育培训班,会指导家长什么时间是孩子掌握什么技能的关键期,在关键期训练孩子,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过了关键期,就可能要付出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早教心得体会 篇四

每次更新角色区的游戏,我们都要绞尽脑汁,希望能设计出有创意又能激发孩子爱心的游戏,就这样“动物收容所”产生了。动物收容所,顾名思义是收养流浪的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并要照顾它们喂食、清洁,健康护理,这游戏要有三个内容:“给小动物喂食物,卫生清洁,做小医生给小动物检查身体”。动物收容所的毛绒小动物按编号摆放在柜子里,旁边柜子里有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有淋浴液、洗发水、梳子、吹风机、剃须刀,还有小医生需要的注射器、听诊器,药品等医疗用品。当孩子们了解动物收容所的内容后,很快的选择了这个区域。

(一) “动物收容所”的布局

因为游戏的内容有点多,我们也探讨了这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游戏简单顺利,只取一、两种形式就可以了,但孩子们也会逐渐失去兴趣,也无法真正参与“动物收容所”那种奉献爱心的行为。可三种形式内容又太多,如何能有秩序地开展呢?开始我们选择了上午清洁、喂食物,下午开设小医院给小动物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但也容许孩子们可以在其他时间给小动物喂食。

开放的第一天,孩子们走进了“动物收容所”,颢源抱起了小猴子,在脸上贴了贴,轻轻地上下抚摸着,思儒走了过来,抱起一只小兔子说:“我喜欢小兔子,雪白雪白的,颢源你看,”明正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颢源看了他一眼:“你又跑,差点撞了我,”“嘻嘻,我怕人数满了,原来就你们俩呀”,明正气喘吁吁,来到柜子前,看了一会儿,很慢很慢地托起一只小乌龟,说:”它好乖啊,我最喜欢小乌龟了,我来照顾它,”颢源:“它们都是在街上流浪的,被捡回来,好可怜,”明正:“你们小女朋友真傻,这是布做的,不是真的,”颢源:“我知道,谁不知道是布做的”。思儒拿出了几个塑料盆,把小动物放进去,拿出洗浴液的瓶子象征性地挤了挤,洗了起来。一会儿,人越来越多,人数很快就满了,几个后来的孩子张望着,站了一会儿,走开了。孩子们在柜子前端详了一会儿,有的开始取出小动物的食物,喂了起来,有的则拿出了医疗器具开始听诊,本来清晰的空间变得混乱了。颢源:“老师说上午给小动物洗澡清洁,喂吃的,下午才做小医生,给小动物检查身体、治病,你们怎么都拿出来了?”思儒:“地方都不够,子涵你做小医生,把东西都放在我们这边了,这么挤,怎么给小动物洗澡啊,”子涵:“可是,小动物也需要看病”说完头也不抬地做她的事。

场地真乱,我走过来,再一次讲明规则,劝开设小医生病床的孩子等下午再活动,可以先给小动物洗澡,不然地方太挤,大家都玩不好。子涵和给小动物看病的孩子很不情愿,嘀咕着说上午也会有小动物会生病的,但还是收起来了工具。

第二天早晨,子涵依然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听诊器,一些孩子们绕与兴趣地抱着小动物排队等待。虽然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但是没有秩序,场地也不够。子涵看到我走来,躲避了我的目光,继续工作。

老师们发表意见,说形式太多,内容少一点就好了,但也有人认为只是单纯一个动物医院或清洁护理,如何能激发孩子们对收容所的动物的爱心和责任心?难道角色游戏只是作为区域活动的一种形式吗,我们如何把形式扩展到去启发一个孩子的心灵,我认为这才是重要的,当然怎样顺利地开展游戏更为重要。于是我们又想出一个办法,稍微扩展了角色区的空间,布置两张桌子,一张做清洁洗浴用,一张摆放小医生的病床、医疗用品,给小动物喂食只需要站在柜子前,直接拿出食物喂就可以了,而且孩子们玩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地选择兴趣比较长远的游戏,不需要每一样都尝试了,空间也会逐渐省略些了。

这下,“动物收容所”井然有序了,孩子们忙碌的很认真。

(二)游戏的色彩

孩子们在“动物收容所”游戏表现很投入,有些地方我们会做一些指导,比如小医生如何检查身体、看病,如何使用药品,或者在旁边默默关注。

一天,子涵在给小熊打针,打完针之后,她脱下自己的外套,我走过来对她说:“子涵,你里面的衣服穿的不多,为什么脱外套,别冻感冒了,”子涵冲我笑笑,没说什么,但在我跟别的孩子说话的时候,又悄悄脱下了外套,我刚想制止,发现她把外套盖在了小熊的身上,并自言自语的说着:"给小熊盖上被子,她感冒了,“我问:“子涵担心小熊冷吗?” “是啊,老师,小熊生病了,它没有妈妈,”“我做小熊的妈妈”,秀艺跑了过来,手里拿了一根吸管,在食品柜里找着,我说:“秀艺,小熊爱吃的东西都在食品柜里呀,你在找什么?”秀艺翻出了一个奶盒,把吸管插了进去,来到小熊的身边,把吸管递进了小熊的嘴里,“小熊喝奶?”我问,“是呀,我的小熊是宝宝,才刚生下来呢,没有牙齿,不能嚼东西,要每天喝奶,不然长不大的”。我们给小动物准备食物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它们爱吃的东西,亲手用布缝的挺精致,以为很丰富了。

小萱给小狐狸洗了澡后,用吹干机吹了毛发,从生活操作区找来了很多丝带、发夹等饰品,她给小狐狸扎起来蝴蝶结,戴了发夹,最后,把一块红纱布丝带展开了,披在了小狐狸的头上,“小狐狸打扮的很漂亮”我说,“是的,老师,因为她今天要做新娘子了,"

我们给孩子准备的角色区活动材料有时只是为孩子的想象服务的,孩子的思想会让它们变得有生命,有色彩,变成美好的事物跟他们的小心灵对话,当材料成为孩子想象的翅膀时,才会使游戏有了美丽斑驳的色彩,所以,即使有了充分的材料,还要设计可能发生的情境,让孩子们去创造。

早教心得体会 篇五

短暂的四十天里,指导师与各位精英讲师一起重新认知自我,学习婴幼儿心理和大脑发育特点,深度剖析大脑神经发展科学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学等儿童性格教育基础理论,掌握执心教育独特的“教玩乐”教育体系,同时针对教案、排课系统、市场活动策划等进行基地实践,于一言一行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专业、有爱、合格的早教指导师。

早教从业者应时刻不忘初心,以身作则,肩负起社会责任。在执心教育,每一位指导师在正式上岗前,都需要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前理论学习、总部集中统一培训、中心实习三个阶段,保证全国各中心指导师授课质量的稳定性和标准的统一性。

同时,为指导师提供健全晋升机制及科学全面的提升平台,从线上线下提供系列培训指导,定期组织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评比活动,全方位帮助每一位指导师真正理解早期教育、走进孩子的内心,在同等高度下给孩子最适合的爱与教育。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一号工程”。在执心教育,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致力于为0—6岁儿童及家庭提供专业、科学、高品质的早期教育服务。执心教育以感官、运动、语言、图形构建、艺术、英语、情商、财商课程为特色,帮助孩子培养26大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拥有幸福能力。

坚信在未来,每一位热血的执心教育人都将用爱与责任传播专业的早教,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培养具备20年后社会需求的强竞争力人才。

早教心得体会 篇六

20xx年7月13日到19日我有幸参加青岛市教体局组织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培训学习,通过听早教专家的有关讲座,使我对0—3岁早教工作有了更深入、清晰地了解。更让我看到做好0—3岁早教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专家们的经验新理念、新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做为早期教育的先行者,我国的早期教育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道路,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重担。

这次培训为加快推进了我市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7月13日至19日,我市“0—3岁早期教育”培训班在青岛幼儿师范正式开课,各地区幼儿园教师400多名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感触最深的的是董卫星和董蕴老师的课,董卫星老师重点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同时还现场解答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育、保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我对婴幼儿早期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培训活动现场,董老师系统的阐述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董蕴老师就《婴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有关做了生动细致的讲述。

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教授的经验及教学理念,对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熟悉,形成一套专门的早教理念,0—3岁的早期教育,不同于3—6岁孩子的教养环境,它是能为孩子提供身心安全,有充分自主活动,能激发家长沟通、交流、互动,具有人文色彩的生活环境。同时,它又必须以孩子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为基础,以满足孩子情感为需要。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机构外的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的,早教中心是起到早教课程的开发研究和为看护者提供早教指导和示范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注重亲子老师的培养,组织各种亲子游戏应简单易学,能在家庭中得以延伸,从而整体推进0—3早教的有效性。这次的培训更为为我们今后的早教开展起到了引领,少走弯路。此次培训对促进我园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社区化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之,非常感谢教体局和我园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将把这次学到的好经验带回来,并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尝试、探索切合实际的婴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我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这次培训不仅仅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更是我以后工作的“及时雨”。我将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为一种工作动力,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感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为0—3岁的早期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6篇《早教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早教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幼儿宝宝早教训练个人心得感悟与收获【05-30

2024年参加早教培训心得100字优质【精03-22

2022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精选6篇)10-02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9篇】11-16

对哲学与人生心得体会(5篇)09-30

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优秀10-14

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优秀509-27

大一思政课心得体会【精选7篇】10-14

新兵入伍心得体会(最新5篇)10-10

强军兴军心得体会(4篇)10-09

158 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