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最新4篇】

2024-02-24 10:09:48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最新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篇一

“折花逢驿使,寄于陇头人。”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都要靠邮差长途跋涉。到了近代,人们有了汽车。人们的交通才变得方便,后来,1948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了,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随时可以收到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这个计划受到各国的重视。如今坐在家中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们见面。“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梦想。

网络它可以引人入胜,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看到世界的宽广;它也能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暴力游戏的危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用来查阅资料,而不应该拿来玩暴力的游戏。

天使般的涵养

网络资源丰富,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

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你的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上网还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网络上可以通过QQ与同学聊天,而且如果你有视频还可以随时看见你的朋友。

恐怖的恶魔

美国的孩子很会利用网络,他们利用网络来学习资料,老师通过网络来给学生授课。而中国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网络的重要性,利用它来做一些没有意义的用途。

据调查中国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专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网络电子游戏是中小学生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沉迷于玩网络电子游戏有很多危害:对视力、神经等造成损害,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因为玩电脑游戏,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过多的话,那么,我们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除非是不用学习一看就会的天才,就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根本时间就不够。

其次,玩电脑游戏,尤其是长时间地玩,对我们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当你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你的快乐中时,你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等你最后醒悟时,已经来不及了!可能还要搭上你曾经拥有过的健康身体。 玩电脑游戏特别浪费金钱,作为学生的我们,零花钱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父母大人所赐,试想一下,谁家的父母愿意很爽快地给钱让我们去上网玩游戏呢?所以,为了能够进网吧上网玩电脑游戏,我们必然会巧立名目向我们的父母索取,要不然就东拼西凑、挖空心思地弄钱,哪里还有心思学习。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正确对待金钱;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2-0067-03

[作者简介]付巧云(1968―),女,天津塘沽人,本科,天津市塘沽一中政治教师,中学特级教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和深化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例如:货币的本质、职能,根据价格变动和收入增减合理安排经济生活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比较和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在共同学习的活动中,体会合作探究的愉悦,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金钱的作用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教学方法

调查法、举例法、谈论法、小组探究法。

四、教具实验

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意图

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做什么?金钱应怎么获得?金钱应怎样使用?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金钱观与本单元内容有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是联系三课书基本内容的纽带。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本单元的知识。

2.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货币打交道。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误区,使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这一问题可操作性强。对金钱的看法,在社会上可谓众说纷纭。收集社会上关于金钱的观点和行为表现,并对它们进行争鸣、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六、探究活动

1.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第一小组的同学负责收集我国古代有关金钱的看法;第二小组的同学负责收集我国近代有关金钱的看法;第三小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第四小组负责收集外国人的金钱观;第五、六小组做问卷调查并汇集调查结果。

2.各小组各负其责,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把整理的结果制作成幻灯片,不是简单地汇集收集的观点、事例,而是要汇报自己对这些观点、事例的看法,以备课堂展示之用。

3.第五、六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事先编写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4.全班探究课后,整理出一份探究成果,制作一期板报。

5.每个小组的成员对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态度、贡献进行评价。

七、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诗朗诵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是天使;取之无道时是魔鬼。

金钱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满足正常需要的金钱是天使,满足欲念膨胀的金钱是魔鬼。

金钱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靠勤劳聚起的金钱是天使;作为培养庸人的温床时它便成了魔鬼。

金钱适度时是天使,失度时是魔鬼。

金钱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当金钱能够拯救人的生命时,金钱站在那儿就成了天使;当金钱葬送了人的灵魂和生命时,金钱就化作了魔鬼。

古往今来,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有人认为钱能通神;有人说金钱是魔鬼,也有人说金钱是天使。那么,金钱到底是什么?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钱应该怎样利用?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同学们调查探究后的看法。

(二)学生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1.第一小组:我国古人对金钱的看法

一清二白、藐视金钱:杨震鲁褒

崇尚金钱 例子:和

正确对待 例子:孔子袁枚张说

俗语、名言 :“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

2.第二小组: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

当然,对于金钱的看法也有很多种。在这里,学生把它们分成了两组:

(1)被金钱片面的表现所迷惑

(2)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

3.第三小组:金钱观与消费观的典型事例

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代表人物(、居里夫人、华罗庚、王衍、捐献者)

错误的金钱观、消费观――代表人物(夏洛克、盗贼们)

小组感悟:我们应养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理解金钱的意义与价值,合理利用金钱,不要被金钱束缚,做金钱的主人。消费观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还受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的限制,同时还取决于地方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的差别。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度消费,避免盲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4.第四小组:外国人的金钱观

美国人的金钱观――举债消费、寅吃卯粮

日本人的金钱观――崇尚现金、忌讳借债

犹太人的金钱观――立足于挣钱而不是攒钱

教师小结:

西方人与中国人金钱观的区别:(1)重视程度的差别;(2)表述方式的差别;(3)衡量标准的差别;(4)消费时间的差别;(5)理财手段的差别。

5.第五、六小组: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每个人的金钱观都不一样,造成差异的因素有年龄、成长年代、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家庭环境、个性、受教育程度等。大多数人都会被金钱左右,或喜或悲。我们应建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在于金钱本身,而在于人们对金钱的态度,要让金钱发挥其正确的职能,服务于我们,而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调查收获:在本次实践课的小组活动中,本组同学搜集相关报刊、书籍和网络资源来制作问卷,并用问卷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汇集、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很好地完成了调查报告。这期间同学们积极完成任务,团结互助,其过程更培养了我们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并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使我们认识了正确的金钱观。

(三)探究评价

探究评价以教师为主,学生也可以参与。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客观公正、充满期待的评价能够激励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1.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理解本单元的知识;

2.逐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四)作业

总结探究成果,出一期黑板报。

八、教学反思

教师对于普通方式的上课驾轻就熟,而对“探究课”则是陌生的,因为其不仅缺乏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而且教学活动的组织极易陷入课堂教学模式的误区。笔者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探究课”比较陌生,通过第一单元“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尝试,感触颇深。

成功之处: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能体现这一点,可以说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充分发挥了积极性,让智慧之花盛开在课堂上。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增长了跨学科综合知识,而且看到学生多才多艺的方面,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受益匪浅。

整节课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对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深化;逐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不足之处:课堂的互动欠缺,形式应更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郑传霞。高中思想政治探究课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12.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篇三

关键词:拜金主义 表现 危害 治理途径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85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分析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在阐述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时强调,要:“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居“三个主义”之首。

一、 拜金主义的内涵

(一) 拜金主义的含义: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看作是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当作人生活动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目的的意识行为,视金钱价值为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是资本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取向。

(二) 拜金主义产生的根源:1、历史根源:拜金主义的滋生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有关,而且也与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有关。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为具有购买一切东西,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所以它被当作万能之物。”[1]所以一切对象的东西西顶峰天物质利益和财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刺激了人对物或金钱的欲望,产生了对金钱的过分崇拜,一切都讲等价交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被看作裸的金钱利益关系。2、现实根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经济是拜金主义的深刻的根源,只要存在商品经济,金钱拜物教就不可避免。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2]

(三)拜金主义的特点:1、金钱至上性。拜金主义者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把金钱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价值,在他们看来“谁有钱,谁就会受到尊敬,谁就能拥有一切”“有钱可是鬼推磨”,金钱有着无穷的魔力,是获得一切的法宝,从而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成为金钱的奴隶。2、贪婪性。贪婪性是拜金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拜金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占有金钱。一种金钱的欲望满足了就会有更大的金钱欲望,这种欲望是一种疯狂的魔望,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欲壑。3、反道德性。拜金主义者看来,只有金钱才有光芒,其他的一切都显得黯然失色。时间的一切是非善恶都以能否获得金钱为衡量,获得金钱的多少为标准,包括人身都可以用金钱来交换,当作商品来买卖。

二、拜金主义的危害

拜金主义的出现绝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相反,它是一种极端错误的社会思潮,危害性极大,若任其发展,将祸国殃民。

(一)从人们自身的发展来看,拜金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把人的地位降到金钱的奴隶,使人们丢失了正确的价值观。拜金主义向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是时代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人民的悲哀。

(二)从社会发展来看,拜金主义泛滥必然使社会成为一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丧失道德、缺失信仰的“动物世界”。 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诚信丧失。我们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政权就会岌岌可危;金钱至上,整个社会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凝聚力,社会发展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三、治理拜金主义的途径

作为一种落后、消极的意识形态,拜金主义对我国社会有着巨大危害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抵制和治理。虽然彻底消灭拜金主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但是并不意味着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对拜金主义就束手无策,事实上我们可以采取诸多方法有效抵制拜金主义[3]。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从根本上消除拜金主义的经济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国的市场经济刚起步,需要我们及时地研究新问题,逐步健全市场管理, 完善市场运作的规则和条例,使经济活动尽快纳入正常运作轨道, 克服不正当竞争,消灭拜金主义赖以产生的土壤。

(二)规范和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消除拜金主义的政治基础。第一,纯洁党政队伍,严惩党内的和权钱交易。治理拜金主义首先要治理好党内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大量事实说明,把从严治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就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就能把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做好。[4]第二,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全部近代法制史都证明: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体制、机制和制度,优化权力结构,逐步形成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格局,第三,发扬民主的作用。民主要求透明,透明必然清廉。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效拓宽监督渠道,逐步形成易于揭露和有效治理腐败的机制,使权力运行置于严格的民主监督之下。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消除拜金主义的文化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帮助人民群众突破“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金钱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拜金主义,关键在党,在干部。各级党组织应当建立和完善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反腐倡廉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绝不拿原则做交易,充分发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加强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消除拜金主义的社会基础。1、反对拜金主义对人们的侵蚀, 关键是加强道德建设。要抓好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倡导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主导媒体必须担负起扬善抑恶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揭露拜金主义的丑恶现象,还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拜金主义。让全社会摈弃拜金主义,倡导义利并重,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抵消拜金主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感染力。2、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是分不开的, 市场经济的运作要求有严密、完善的法律去规范,去能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进而克服由此而带来的政治、思想领域中的盲目和无序状态。3、要坚定理想信念,用崇高理想低御物质金钱诱惑。人们一旦牢固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能自觉地为实现这个远大目标而不怕困难,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为之而努力奋斗。我们应该积极完善社会结构,有效完善社会组织,大力调整社会关系,不断形成社会合力,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创造活力,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有效抵制拜金主义思潮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15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89)

[3]王国敏、李玉峰,论中介拜金主义的有效途径:消除”经济人”假设的不良影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篇四

这部小说集内涵丰富,表现手法新颖,具有四种鲜明的色彩:

第一,现代性色彩。现代性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特质。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而对其现代性却关注不多。就许多少数民族作家而言,那些英雄辈出、经受过血与火洗礼的历史生活是最能承载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的艺术载体,因此,他们喜欢选择历史题材来实现自己对民族生活与灵魂的诗性建构,而在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民族当下的现实生活,忽略了在传统与现代变迁时民族文化所处的维系与改革之间的两难境地。直面现实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而现代性正是先锋小说的重要特征。在长篇小说的的创作中对民族历史生活进行了极为成功的诗意建构之后,梅卓将自己探索的目光拉回到了现代,对准了那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在城市与草原之间游离的现代藏族人的生活。在《麝香之爱》中,她主要展现了那些远离草原,在都市生活的藏族人的生存与情感生活,《麝香》《佳姆萨朵黛》《唐卡》《出家人》《秘密花蔓》《欢愉》《魔咒》等小说都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而《佛子》《果密传奇》《羊年的水命:转湖?洪水》《珊瑚在岁月里奔跑》等展现转海、藏民族信仰意识、民间传说人物和民族苦难历史的作品,也大都是从现代生活的视角去审视和回顾,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在《麝香之爱》中,梅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新奇的、陌生的世界,她笔下的藏族人虽然生活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远离了骏马和草原,衣着时尚,意识现代,但骨子里却依然酷爱酥油和糌粑的香味,酷爱藏民族民歌与艺术,喜欢在藏式酒巴里穿梭,喜欢在宗教中寻求救赎,其性格中有豪爽、率性的一面。这是一群经受了现代生活的洗礼却依然顽强地保留着自己民族特性的年轻人,他们从事着画家、作家、编辑、教师、商人、工人、导游等现代职业,其谋生方式、思想意识、行为举止虽然已与生活在草原上的父辈们大相径庭,但是在文化传统的精神血脉上却是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处在传统与变迁之间的新一代藏族人,身上既有着传统的影子,又有新时代的印迹,是梅卓所塑造出来的青海高原独有的现代藏族人的鲜活群像。

第二,地域文化色彩。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也有地域性,在梅卓的作品中,这二者往往是水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麝香之爱》中,她所展现的藏族人的现实生活是以青海藏族的地域文化和信仰意识为背景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值得一提的是,梅卓在《麝香之爱》中所表现的地域文化不是表面意义上的风俗习惯的罗列和堆集,她挖掘的是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也就是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藏族人特有的文化意识。藏民族是一个十分虔诚地信仰宗教的民族,宗教融入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是其最主要的文化意识。梅卓在《麝香之爱》中较为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藏族人的宗教情怀,如《果密传奇》《羊年的水命:转湖?洪水》《佛子》《魔咒》《护法之约》等处处散发着宗教的神秘气息,在小说中,她或用宗教意识重新解读青海草原上的传奇人物,赋予了他们深厚的藏文化内涵;或将宗教情怀融入人生感悟之中,救赎着现实中的人性沉沦;或以轮回转世、转湖、布施、拜佛等宗教意识和行为为载体,深刻表现藏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可以说,梅卓小说中人物的言说和心理都属藏民族特有,是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藏族人的真实生活和心态的表露,加上小说中不时穿插的对西宁、塔尔寺、金银滩草原等地方风物与藏民族生活习俗的描述,其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但由于作家对藏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文化意识的深刻挖掘和展现,她作品中的地域性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而升华到了民族性的高度,她所展现的其实就是整个藏民族的文化意识与现实生活。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精选9篇)05-04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9篇】04-24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9篇】04-19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4篇)03-30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最新8篇03-17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4篇】01-22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4篇11-05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4篇)10-11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优秀4篇09-30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精选3篇09-07

157 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