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的礼仪【通用6篇】

2024-04-16 06:10:00

见面问候的礼仪,见面问候是我们向他人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见面问候虽然只是打招呼、寒喧或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却代表着我们对他人的尊重。本页是敬业的小编老李帮大家整编的6篇“问候”的礼仪,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问候”的礼仪 篇一

不会问候破坏自己形象

一位先生给远在俄罗斯留学的王姓朋友打电话。这位朋友居住在一个俄罗斯人家里。因为这位先生不会俄语,他打电话时,听到俄罗斯主人接起电话时,就一个劲地叫:“王、王、王”。俄罗斯主人听到如此问候,非常生气,事后问他的王姓朋友:中国人打电话都这么没礼貌吗?俄罗斯主人由此对他的王姓朋友也产生了看法。实际上,这位先生说一句英语的“哈啰,好阿油”就能解决问题。

问候不敬让对方反感

“喂,你给我找一下某某某。”一位先生有急事给某客户打电话,拨通电话后,高声地让接电话者去找人。正好那天接电话者心情不佳,听到这种电话心情更是不爽。而且接电话者也知道他要找的人正在开会,这时也不能接听电话。于是接电话者不高兴地说:“他不在。”随即挂掉了电话,这位先生也不知道客户到底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才能打电话找着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知道造成这一结果的唯一原因是打电话忘了“客气”。

总结:问候是交流的基础

如今在生活中,电话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成为交流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频繁的形式。问候又是交流中的重中之重。它就像是一个人出门要化妆、要整衣冠一样,是展示一个人形象的。第一步。如果不会问候,会让自己的整体形象受到破坏,而且影响到电话交流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一听他(她)的话就不爱听,都懒得跟他(她)多说。所以人们应当高度重视问候,同时学习一些问候的技巧,学会得体适度的问候,为彼此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候”的礼仪 篇二

第一天拜家人;初二初三,拜婆婆,舅舅,公公等。直到第16天。这个习俗从宋朝就开始流行了。《东京梦花录》第六卷,宋代孟渊描写北宋在京时的云:“十月一日,开封府放关三日,士人自早相庆。”到了清代,新年礼仪得到了升华。阿清顾铁青在《贾青录》中描写“男女不如父母,主率不如幼。他们向邻居和朋友表示敬意,或者停止送孩子祝贺他们,这就是所谓的“新年快乐”。岁末不相逢者,此时亦相拜。”一般来说,在同龄人中致敬新年就够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第一天早上,晚辈起床,要给长辈拜年。当然,长辈拜完之后,肯定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给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给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自己的长辈。一般来说,你的邻居长辈也会给你“压岁钱”。

其次,过年探亲。第一天或第二天一定要去公公婆婆家,带礼物。进门后要向佛像、祖像、牌位三鞠躬,然后依次向长辈鞠躬。

坑是一个礼貌的新年。如果给朋友拜年,只要一进门就给佛像磕头。如果你和你的`主人平起平坐,你只需要交出它。如果年龄比自己大,还是要主动低头。主人应该从座位上下来帮助你,甚至说你没有礼物,以示谦卑。一般情况下不要坐太久,寒暄完就走。师傅拜完了,改天也要拜。

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发短信,发贺卡,礼节性的打电话,打电报,这些都是拜年的新形式。送贺卡的时候,也会送自己的名片。

见面问候礼仪 篇三

问候的内容:

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

直接式:

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问候的'态度: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

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而且一定要专注。问候的时候,

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问候的次序:

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注意事项 篇四

1. 态度真诚,言语得体:礼貌用语要使用得当,自然,真诚,为彼此的交谈建立和谐的气氛,避免粗话和过分的赞美。

2. 对象:不同的人应该使用不同的问候语。在社交场合中男女是不同的,彼此熟悉程度也不同,问候语的语气、语言、话题也应不同。

3. 场合: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问候语,庄重场合要更加谨慎。

问候礼仪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 篇五

闲谈是社会和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下面就来说说问候礼仪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千万别错过。

问候看似简单,其实一个人品格,往往在一见面就能看出来。因此,商务人员在社交场合的问候语应多用,善于运用礼貌用语,这是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手段,是显示个人风度和能力的必要途径之一。

问候型

1.礼貌问候。如:“你好”,“早上好”,“节日快乐”等。

2.思念问候。如:“好久不见”“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你了!”等。

3.关心问候。如:“最近怎么样?”,“最近还好吗?”等。

4.友好问候。如:“生意怎么样?”“你在干什么?”等。

言他型

“今天是个好日子”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话,可以打破尴尬的局面。这个是初次见面较好的问候方式。

触景生情型

情景问候语是一种基于特定谈话场景的临时性问候语,比如他们刚刚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

赞美型

最简单的就是赞美;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需要真诚和赞美。

攀认型

在初次见面时,问候的交流和对某种关系的认可,一见如故,立即转化为建立联系、发展友谊的机会。在沟通的过程中,善于寻找机会,挖掘双方的共同点,在情感上拉近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欣赏型

这是对初次见面的人表示尊重、钦佩、热情和礼貌的表现,寒暄或礼貌用语的使用要根据环境、条件、对象和双方的感情来选择和调整。

礼貌、礼节与礼仪 篇六

礼貌是指人们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侧重于表现人的基本品质。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表示问侯、致意、感谢、祝贺等惯用形式,如生日祝贺等,礼节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体态等方面的体现。

礼仪包涵礼貌与礼节,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这种规范与准则是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

礼仪的作用:内强素质,外强形象。具体表述为三个方面:

1、提高个人素质

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个人修养及其表现。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烟、不在大庭广众前喧哗。

2、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

3、维护个人和单位的形象

商务礼仪最基本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

个人形象六要素:

1. 仪表。重点是头部和手部:鼻毛不要过长、无异味、无异物;男性头发不要长于7厘米,做到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2. 表情。三点要求:自然;友善;良性互动。

3. 举止。关注两点:举止文明,如不当众整理服饰;举止规范。

4. 服饰。最关键问题是选择搭配到位:符合身份,和谐美感。

5. 谈吐。涉及三点:压低音量;慎选内容;礼貌用语的使用。

待人接物。为综合性要素,有三点基本事项:诚信为本;遵纪守法;遵时守约。

【“问候”的礼仪】相关文章

问候礼仪基础知识(最新8篇)08-30

问候礼仪(优秀6篇)07-15

见面问候礼仪【最新5篇】05-12

明天要远足仿写句子(精彩5篇)09-30

四季仿写句子一年级5篇09-30

青蛙写诗仿写句子6篇11-17

二年级找春天仿写句子【经典8篇】10-04

仿写神州谣的句子(优秀6篇)10-20

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经典8篇】10-12

大班幼儿爸爸妈妈寄语6篇09-24

118 10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