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最新5篇)

2023-10-29 15:47:06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下面是壶知道整理的5篇《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妇女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一

妈妈您好: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我祝您节日愉快,永远年轻漂亮。

妈妈,每年“三八”节,我们班上不少同学的妈妈单位都放假,自从您到社区工作这些年,每逢节假日您都加班加点,更别提你们妇女的节日了。在今天这个节日里,我真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想来想去还是给您写封信,就算是我送给您的节日礼物吧。

妈妈您在社区从事的是民政工作,您常对我说别小瞧社区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们的切身利益。您每天都和社区内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群打交道,最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生活困难人群,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有不少孤老人,还有吸毒人员,甚至刑满**人员,*和国家对这些人关心和照顾,以及众多优惠**,通过像您这样的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传递给这些需要关心和照顾的困难人群。

妈妈每天工作到很晚才能拖着疲惫身体回家,您不仅要承受工作的辛劳,还要忍受一些不讲道理居民的辱骂,甚至殴打。前两天,有一位社区居民要吃低保,可他并不符合相关低户条件,这位居民就很蛮横,他冲进社区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朝您脸上就是一顿老拳。那天晚上,您回到家时,望着鼻青脸肿的您,我的眼圈红了,我知道您在工作上又受委屈了,您为了,不让我担心,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妈妈这样也不错,就当一次化妆美容吧。”

妈妈您白天工作很辛苦,很晚上回到家里都能听到您洗碗,拖地和洗衣服的声音,我是一个很不爱干净的人,穿的衣服一、二天就要洗,衣服全是油垢。您常讲,每次洗我衣服都想哭,太难洗了。每年冬天,您常在冰冷的水里洗衣服,双手生了冻疮,开了血口,双手变粗糙了。

妈妈,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生病的时候,您整夜守护着我。就拿不久前寒假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肚子钻心的疼,您急忙帮我穿好衣服,见我疼的不能走路,妈妈二话不说背着我下了四楼,由于深夜,家门口打不到出租车,妈妈咬着牙背着沉沉的我,在寒冷冬夜,艰难的走了好几站路,才在一个路口打**一辆出租车,经医院诊断是小肠出淋巴结肿大,从医院挂完水,回到家已是早晨,一夜未眠的您,给我喂完药后,便匆匆地上班去了,妈妈由于,平时我在学校调皮好动,有时招惹小女生,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投诉,每当这时,您总是赔着笑脸,向人赔礼道歉。现在我想着这些,心里不是滋味,妈妈我以后再学校一定要少犯错误,不让你为我错误买单。我在一年年长大,我会学会照顾好自己,让您少一份负担和牵挂。

妈妈,当我写完这封信时,您还没有回家,我只好把信放在您枕头上,当您读着这封信时,我已进入梦香,希望我这份节日礼物,您看后能喜欢。

您的儿子肖XX

狼文言文 篇二

作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狼文言文 篇三

南方多没(mò,潜水)人,日(每天)与水居(相处)也,七岁而能涉(趟水),十岁而能浮(浮水),十五而没矣。夫没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夫没岂苟然哉?()

有得于水之道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南方多没人”,而北方“未有不溺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南方多没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北方“未有不溺者”是因为: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在衡先生,和蔼有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提着灯笼)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热(点燃)。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旧称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未耶?”陈讶其语,漫(随意)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畏?”曰:“畏啐(吹气)。”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耶?”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

(选自《金壶七墨》)

1.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张(睁大)目怒陈曰

B.就(趁着)火吸烟

C.陈悟为(成为)鬼

D.人何足(值得)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暮行郊野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字数不多于10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陈在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县官智断撞车案

有贵公子驾车出游者,策马驰驱,自矜便捷,适与五套大车①相撞击,公子颠踣②于车前。因挟③父兄势,控诸县官。官廉④,得其情,谓之曰:“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罚令出赀⑤,为贾人修车费。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

〔注〕①五套大车:用五匹马拉的大车。②颠踣:跌倒。③挟:倚仗。④廉:讯问,查访。⑤赀:同“资”,钱财。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①公子颠踣于车前()

②为贾人修车费( )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策马驰驱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适与五套大车相撞击_____________

③控诸县官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挟父兄势,控诸县官

(卖油翁)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B.官廉,得其情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大车果撞小车

未果,寻病终

D.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

人不知而不愠

4.对这段文字有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子仆于前”和“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两句中的“前”都是名词作动词。

B.“自矜便捷”的意思是:自我炫耀(马车的)轻便快捷。

C.贵公子自己惹了祸,却倚仗父兄权势,到县官那里去告状。

D.县官根据惯性作用的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分清了是非,公正地作了判决。

5.这案子看上去很难处理,但聪明的县官经过仔细的思考和周密的分析,推断出是小车撞了大车。请从原文中找出县官推理的过程,并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县官推理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①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①信:确实、的确。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

①与家犬杂畜( )

②将舐其喉 ( )

③伪睡以俟( )

④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将寐,犬又如前

B.将舐其喉

乃杀之而取其革。

C.不使前也

犬又如前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伪睡以俟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处补上省略的词语。

①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②()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蒲松龄在《狼三则》的第二则中写到:“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讥讽嘲笑了狼的狡猾。那么这段文字又写出了狼的什么特征?作者对狼持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三人成虎与曾参杀人

【甲】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乙】费人有与曾子⑤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战国策・秦策二》)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hándān):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⑤曾子:名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去: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议:诽谤

C.曾子之母曰 之:结构助词,的

D.投杼逾墙而走 走:行走

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尚织自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则短文的内容各自包含了一个成语。其中出自甲文的成语是____________,出自乙文的成语是__________。

4.两则短文表现的中心非常相似,你能将它概括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然:这样于:从

2.①向会潜水的人求教,而寻求他能够潜水的方法。

②按照那人的话(到)河里面试验,没有不淹死的。

3.“南方多没人”是因为:日与水居,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北方“未有不溺者”是因为:生不识水。

4.无论做什么事,都是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意思差不多就可以)

(二)1.C

2.①傍晚在荒郊野外行走。

②确实不欺骗你们,我是和鬼接近的人罢了。

3.陈在衡不怕鬼

4.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人。如:当他知道他们是鬼的时候,他没有慌张,而是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从他们自己的口中套出,整治他们的办法。

幽默风趣的人。如:当鬼怒视而问他的时候,他笑着告诉他们:我是和鬼接近的人。

(三) 1.bógǔ

2.①鞭打②正好、恰好③之于

3.A4.A

5.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如果)果真是大车撞了小车,公子应当跌倒在后面,现在公子跌倒在前面,这是小车撞了大车。

(四)1.①养 ②咬 ③等、等待④遗留、留下、招致

2.D3.①狼或两小狼 富人 ②富人狼或二狼

4.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更不只是野心了。

5.阴险、狡猾、恶毒。 本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提醒人们对狼的凶险保持警惕。

(五)1.D

2.①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但是三个人说有就成了真的有老虎了。

②曾子的母亲还是很镇定地织着布。

3.三人成虎 曾参杀人

狼文言文 篇四

[关键词]里耶秦简;迁陵公船;司空

8-134简文如下:

廿六年八月庚戌丙子,司空守敢言:前日言陵汉阴狼假迁陵公船一,袤三丈三尺,名曰,以求故瓦。未归船。狼属司马昌官。谒告昌官,令狼归船。报曰:狼有逮在覆狱己卒史衰、义所。今写校券一牒上,谒言己卒史衰、义所,问狼船存所。其亡之,为责券移迁陵,弗属。谒报。敢言之。九月庚辰,迁陵守丞敦狐却之:司空自以二月(假)狼船,何故弗蚤辟,今而曰谒问覆狱卒史衰、义。衰、义事已,不智所居,其听书从事。庆手。

简文中提到竟陵汉阴人狼“假迁陵公船一”,学术界对“公”的说法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狼向迁陵县借一艘公船。然邢义田先生提出不同观点,他认为楚在迁陵本已置县,依楚制,县有公,所以简文中记载的“狼假迁陵公船”应理解为狼借的“迁陵公”的船(1)。笔者认为,刑先生的思路固然正确,可在该简中理解为狼借迁陵县公船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一)“司空守敢言”

该简文记载的是迁陵县司空守向迁陵守丞上报的情况。秦代司空除了掌管土建工程、役使罪犯劳作之外,还负责各种公物的保管与借贷事务。如《睡虎地秦墓竹简・司空律》载有对外出借、收还官府车辆、牲畜的规定,借用期间损害官府牛车要受惩处并进行赔偿,“其主车牛者及吏、官长皆有罪”。(2)

另外,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宗正“属官有都司空令丞”。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汉书补注》引何倬曰:“船既司空所主,兼有罚作船之徒役皆在此县也。”又《汉书・地理志上》云:京兆尹有“船司空”县,王莽时改称“船利”。里耶秦简中也能看出一二。如,司空曹记录:船计,器计,赎计,赀责计,徒计,凡五计。史尚主。(8-480)司空课志:……舂产子课,船课,……(8-486)上述两条简文都可以看出,无论是统计船的数目,或是考察船的情况,都属于司空的工作。另J8-1510载:“谒令司空遣吏、船徒取”(3)同样应证了这一点。从上述记载可以推断,各类“船事”应当归属于司空管辖范围内。所以狼借船未归,由司空守上报迁陵守丞,就可得知狼借的应该是公船,将此事上报迁陵守丞正是司空的职责。

(二)船“名曰(?)”

简文中提到狼借的船“名曰?”,对于该字的校释存在多家说法。生先生认为从图版上看,这个字象“棹”,可能用作动词,是划船的意思。细审图版,该字木旁清晰,右上为西,尚存轮廓,故应释为“”。该疑字应是船名,而非动词,这就涉及到秦代公物管理的问题。

秦政府十分重视公物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出土了一系列严密的法律规范公物的管理,如《仓律》、《厩苑律》、《效律》、《金布律》等。《睡虎地秦简・工律》规定:“公器官久,久之。不可久者,以漆久之。”公物必须做相关标记,以明公、私之别。另外,对公物的相关数目和情况也必须登记在簿。综上,笔者推断,简文中提到该船“袤三丈三尺,名曰”,对船的长度和名字有明确记载,即是官府对公物管理的体现。

(三)校券

校券一词,在出土秦简中出现数次,《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179号简载:“何谓‘亡券而害’?亡校券右为害。”《商君书・定分》:“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即后有物故,以券书从事。”《史记・平原君列传》:“操右券以责”等这类记载很多。古时契券从中间分为左右两半,右券起债权凭证及核验凭证的作用。8-134简“其亡之,为责(债)券移迁陵”中的责券应为右券。

结合睡虎地秦简中对于百姓向官府借用公物而产生债务关系的规定,可进一步分析8-134简。《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百姓假公器及有债未偿,其日足以收责之,而弗收责,其人死亡……令其官啬夫及吏主者代偿之。”《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有债于公及赀、赎者居它县,辄移居县责之”;“公有债百姓未偿,亦移其县,县偿”。《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中也有相关记载:“假器者,其事已及免,官收其假,弗亟收者有罪。假者死亡、有罪毋责也,吏代偿。毋擅假公器,者擅假公器者有罪”。8-134简记载,竟陵汉阴人狼借船未归,狼是司马昌官手下的人,所以知会昌官令其归船。昌官上报狼已被逮捕,其人在覆狱己卒史衰、义那里,将校券交至衰、义,问狼船在何处。如果船已丢失,将债券移交至迁陵县,可见简文描述的这一过程与秦律中法律规定的百姓假公器的程序基本一致,由此也可得知狼借的应是公船。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注释:

(1)邢义田:“手、半”、“曰曰”与“迁陵公”――里耶秦简初读之一,简帛网,2012年5月7日

高中周记 篇五

昨天下午,我在妈妈那儿玩了好长时间,一直到夜深人静。

妈妈在丽苑花园小区开了一个小店。那附近的一个湖、一个学校、朦朦的细雨、淡淡的夜色、寂静的街道和清甜的空气就是昨天下午它欢迎我的全部。附近的风景虽然不是最好,但是幽静夜幕、清爽空气够以让人飘飘欲仙了。这种淡雅、没有压力,修身养性般的生活出现了……

啊!怪不得自古以来的庙宁都要远离喧闹的人市,原来他们对于这种生活早已是恋恋不忘了。我记得,我们班的国瑜说我是一个宅男,的确!从初中开始我出去的次数少了,因为我真的很讨厌那种忙碌并且充满压力的生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喜爱**探险。我虽然知道在家中闷着脱离现实确实不是什么好办法,这种过日子像是加快了生命的步履,但似乎又没有我向往的地方——可能就只有我心中的幻想了。在那儿我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并非要像和尚一样处于寂静的深山老林!只要在生活中一边善于去发现美,一边保持心身的自然畅快,积极投入生活,那么生活就会变得优雅起来!我们向往的生活就会飘然而至。

夜深人静,我躺着呼吸自然!憧憬着未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优秀10篇)09-21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优秀810-27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篇02-13

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优秀5篇】09-26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优秀10篇)09-28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优秀4篇)09-2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10-0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10-17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5篇】10-14

道法的教学计划(5篇)09-20

124 1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