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转化计划【精选9篇】

2023-11-08 21:42:31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壶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9篇《差生转化计划》,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差生转化计划 篇一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存货核算与管理; 问题; 思路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对于煤炭企业来讲,主要包括材料、配件、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就原材料、配件的会计核算来说,由于煤炭企业所需原材料、配件的种类复杂、数量多、金额大,一般采用分大类(如原材料分金属、非金属、一类机电、二类材料、三类材料、火工品、木材、支护用品、劳保用品等九大类;配件分采掘、三机、支架、电器、工矿、选矸、自制、修复、汽车推土机九大类)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通过分类材差率的计算分摊还原其实际成本并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多年来,对于此类存货的核算与管理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提升,计划成本法下的存货核算也显露出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做好存货核算工作,使其更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成本、利润,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笔者结合企业存货核算管理现状及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存货核算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粗浅的探索与分析。

一、存货计划、采购、结算环节有待规范

煤炭企业物资的合理储备是反映企业资金管理、物资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由于煤炭企业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材料、配件的计划、采购、结算等环节往往也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储备的居高不下。具体来说:

1.在存货盘点时,发现有部分单价、金额较高的存货较长时间不出库、不使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计划环节出现了生产需求与计划脱节的情况,由于存货使用部门与供应部门沟通不够及时、全面,在规格型号上出现了误差,部分金额大、规格型号较特殊的物资便形成了长期储备;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上需求时间紧,但此类存货在计划做出之后需要较长的采购时间,而到货之后可能由于地质条件、生产状况的变化又会暂时搁置,从而产生了不必要的储备。

上述问题反映了存货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加强科学考量与严谨管理,一方面要紧密地联系生产,做好计划管理与生产的相辅相成、严格计划申报与制定的管理,做到生产需求信息的及时传递与沟通,做好计划的科学制定与适时修正,理顺、细化计划管理环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采购和领用环节的流程管理,尽可能地缩短采购时间,精简到货流程,保证及时供应生产,才会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2.在存货的核算中,往往存在较大数量的估价物资,影响了储备占用。很多原材料、配件早已投入了生产,但入库手续却长时间不能办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采购结算环节,由于付款方式的不同以及结算流程的不畅,在材料已用的情况下,发票账单长时间不到而产生的估价入库物资,对于此类物资,供应部门需要做好严格的到货验收、繁琐的单独建账估价入库、发票收回后的及时冲估价正式入库等工作,财务部门则需要每月做好大量的估价入库及冲估价核算工作,不仅加大了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及库存管理的难度,而且由于此类物资存在较大数量,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估价物资已涵盖在物资库存的前提下,材差率的计算却不能客观地反映估价物资的材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材料成本差异的合理计算与分摊。

针对上述现象,一方面需要我们客观分析,理顺结算流程,优化结算方式,加强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在采购环节尽量减少估价物资的产生;另一方面,在供应管理与核算环节,加强估价物资的单独建账管理工作,保证估价物资的及时、合理入账与冲回。定期、及时修正物资计划价格,保证估价物资的真实核算,将其对核算与管理的负面效应降至最低。

二、存货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有待细化

煤炭企业由于采用的是计划成本法,需要计算各大类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来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一般来讲,依据会计准则的要求,采用累计材料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即:

材料成本差异率=(年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期累计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年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累计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上述材差率的计算要求在本期累计收入的原材料计划成本中不包含估价材料,但是,前面已经提到,由于结算流程的问题,存在一定数量的估价材料,而相当一部分的估价材料在实际工作中会在未正常办理入库手续的情况下就已投入了生产。计算材差率的材料成本中不含估价入库材料成本,而发出材料成本中含估价出库材料成本,那么估价出库材料的采购成本差异额就没有分摊,成本核算时就缺少了这部分差异额,由此所计算出的材差率以及分配的材料成本费用就有了一定的误差。

为了更合理地反映企业存货成本,笔者认为,将材差率的计算具体细化,以各大类材料的定额材料率(煤炭企业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往往会分析各大类材料的市场价格与计划价格,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分大类材料的定额材差率,以考量各期材差率的计算,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修正)为标准,对估价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合理预估,将估价纳入材差率的计算过程中,就能更合理地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而更真实地核算企业存货成本。

三、存货计划价调整时间及定额材差率制定有待完善

在计划成本核算方式下,存货采购在煤炭企业往往执行的是集团统一采购为主,分公司或分下属矿外采(往往为全部采购额的很小比例)为辅的供应方式,集团采购部门在对材料配件制定分类定额材差率的前提下,各下属单位进行存货的采购、入库、出库、材差分配(各下属单位材差率一般围绕定额材差率波动)等核算,存货计划价及定额材差率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集团成本与利润的真实性。由于存货的实际价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存货的计划价和定额材料率的调整成为非常必要的程序,一般集团会在3~5年的时间跨度内根据市场的情况统一进行一次大的存货计划价调整。但在调整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两次存货计划价调整时间间隔长而引起的存货计价误差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存货价格的变动频率越来越快,以往3~5年的调整间隔已明显不适应存货的价格变动。在两次调价期间的存货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也越来越大,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存货计量误差,企业必须引起重视。

针对此类问题,我们需要在广泛调查,搜集大量的市场价格信息并加以有效筛选、统计、归类分析并做出比较、量化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企业有效的计划价分析修正体系,能够规范化、持续化地掌握计划价的误差变动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程度,做出合理、规范地调整,适当缩短存货调价时间间隔,加大调价频率。

2.调价所引起的材差率波动问题。由于存货价格变动较大,在两次调价前后,存货计划价及定额材差率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因此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调价前后期间的材差率会有较大幅度的差异,试想在存货库存大的集团企业,把几年计划价与实际价持续产生的差异集中在调价当期去消化,对当期材差率核算的影响有多大?很多情况下是当期的材差率与定额材差率误差较大,在很多期后才能扭转到正常的区间范围,从而使各期的存货计价及成本核算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和第一个问题类似,在完善企业计划价分析修正体系的基础上,在调价的方式上如果能改变较长时间,集中、一次性全部调整为适当缩短调价期间,分期间、分类别调整,定额材差率、计划价就会较顺利地过渡,也会使各期的成本核算较为均衡。

四、积压、待报废等存货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煤炭企业由于井下地质条件的变化,生产技术、采掘方式的改进,会产生一定数量、规格的积压、待报废存货,对于这部分存货的有效管理,关系到企业合理储备的确定,也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合理占用以及存货的正常周转。

在实际工作中,积压待报废物资的处理程序较为繁琐,在较大型的煤炭企业车间式管理的情况下,积压待报废物资需要经过层层上报、核实、审批的流程才能得到正式的处理,这一流程的时间跨度一般较长,加之在存货管理上,积压待报废存货的处置缺乏较规范的运作流程,经过账务处理的积压报废物资在实际中又常常存在处置不到位的遗失、弃置等问题,由此所致此类物资的管理成本较高,很多3年及3年以上的积压、待报废物资长期占库,不仅不利于库房管理,使存货储备居高不下、资产周转速度变缓,而且易造成物资毁损等情况发生。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规范管理,一方面,须对积压待报废存货单独建账,在定期盘点的基础上,加大回收复用力度,加强各单位存货管理部门的沟通,采取相互调配复用等方式,盘活这部分存货,在有效生产再利用的前提下,简化申报处置程序,缩短处置时间,及时处理此类存货;另一方面,强化积压待报废存货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措施,细化回收复用细则,强化处置管理,将这部分存货的管理成本降至最低。

五、小结

以上四点,即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存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点粗浅看法。近年来,煤炭企业的发展已步入国家经济运行的快车道,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加强存货核算与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与首要工作,从源头抓起,正视问题,科学分析,切实改进,做实做细存货核算与管理环节,才能为企业的物资管理与成本核算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核算办法[Z].2008:88-89.

[2] 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44-145.

差生转化计划 篇二

关键词:激励计划 双重系统 飞轮效应

一、实施人才激励计划的背景

笔者所在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亟需变革,其主要问题表现为:第一,门槛过低。岗位等级与员工的考核分数挂钩,累计至一定分值时自动升级。由于较差者和优秀者之间的考核得分差别极小,实际上造成业绩差、甚至没有业绩依然能继续晋升,考核流于形式,严重挫伤优秀员工的积极性。第二,人岗匹配度差。随着岗位细分,各岗位要求的能力差距拉大,即使在初级岗位表现合格,也不一定能胜任高级别岗位,而目前仅对当前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实际上不能作为更高能力要求的证明依据,使人岗不符问题进一步恶化。

二、人才激励计划的内容概述

第一,从绩效考核制度中剥离岗位晋升职能,斩断岗位评级与考核分数的关联。第二,将岗位晋升作为年度人才激励计划的N内容。第三,激励计划以双重系统的运转模式征集任务,组建实施团队和指导小组,并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测量,确定其是否达到晋升标准。第四,激励计划设立高自由度的行为框架,根据组织战略需要和申请者表现持续调整。

三、人才激励计划的理论来源

1.双重系统。该理论在传统的层级制组织外建立一个网状结构的经营系统,专用于战略的设计和执行,以克服层级组织不够灵活、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和快速变革的缺陷。

2.飞轮效应。“飞轮”用来形容积累和突破的关系,在组织中,任何转变都不是一个突发的过程,循序渐进积聚的力量最终能推动飞轮的高速旋转,带动组织职能向预定方向转动。

本文应用上述模型的意义在于,层级组织受官僚制度的影响,难以变革旧有制度,而双重系统可以使变革过程独立于日常运营,在验证变革可行性同时代价极小,是一种温和的渐进式变革策略,但正如“飞轮”一般,通过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创造力,并渗透至组织文化,新的行为模式终将塑造,并替代原有制度。这种飞轮效应是设计该激励模型的深层动因。

四、激励计划的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激励是为了强化有益于组织发展的行为,必须对不同绩效表现采取不同态度,摒弃平均主义思想。

2.均衡性原则。在士气整体低落的背景下,激励应分层次的覆盖大部分员工,且激励程度不宜差别过大。

3.引导性原则。激励具有诱导员工工作动机的特质,好的激励模型应以改善工作行为为目的。

4.明确性原则。一是要目的明确,旨在重塑员工职业生涯通道的上升和迁移机制,构建岗位胜任模型;二是要标准明确,要建立基于效标分析的、可测量的客观评价指标。

五、激励计划实施流程

1.组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由专家和杰出的领导者构成,负责人员筛选、任务、校标制定、过程跟踪(干预)、测评报告撰写及成果提炼等。

2.情境设计。以模拟情境(公文筐作业)的形式开展测评,但要注意以下区别:第一,任务目标选择那些在日常运营环境中解决不畅的问题,而非虚拟任务;第二,强调团队的平等地位,而非职务模拟;第三确保团队中每个人均发挥作用,而非无领导小组模式。

3.明确测评标准。首先,应定义人员的人选标准,有按比例选取、加权选取等多种方法;其次,要结合所选情境的特点,分析其考察的能力类别,尽可能全面的构建岗位胜任模型,最终提出任务目标和评级。

4.人员筛选。应该选择那些兼具能力和影响力、乐于接受挑战、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员工率先参与计划,不仅有勖于提升完成质量,也易于树立榜样作用。

5.公布行为框架和准则。对情境任务的方案设计、计划安排、人员分配、进度控制、信息分享、成果形式提出指向性目标,但对其如何实现给予最大的开放性,充分授权。

6.获得成果后,积极采取孵化措施。第一,将成功的团队作为常模参照标准,不断修正人才测评数据;第二,将成功的解决方案制度化,不断修正现有运营模式;第三,将各次计划执行过程整理为研究案例,加入新的激励计划,供讨论和提炼以形成更高能力要求。

六、从人才激励计划入手的原因

1.弥补管理能力的不足。企业过度追求增长,并长期轻视管理,造成管理层在人员数量、能力、权限和影响力上都难以推进自上而下的直接变革。

差生转化计划 篇三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经济贸易激增,跨国经营企业若要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更大的赢利就必须寻求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和费用的方法,如何减少国际贸易税款支出即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税种、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千差万别,为企业开展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都为国际税收策划提供了可能。在科技进步、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的条件下,跨国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资料的流动更为便捷,这为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国际税收筹划”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企业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我国还是个新概念。我国企业要从维护自身整体的长远利益出发,摒弃偷、漏税等短期行为,利用国际税法规则,对生产经营活动事先进行安排和运筹,使企业既依法纳税又能充分享有国际税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优惠政策,以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一、什么是国际税收筹划

国际税收筹划是指跨国纳税义务人利用各国税法差异,通过对跨国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合理的事先规划和安排,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减少或消除其对政府的纳税义务。国际税收筹划是国内税收筹划在国际范围间的延伸和发展,其行为不仅跨越了国境,而且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政策,因此国际税收筹划较国内税收筹划更为复杂。国际税收筹划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一是国际税收筹划的主体是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人;二是税收筹划的过程或措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在税法规定并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精心安排,才能达到的;三是税收筹划的结果是获得节税收益。因此,偷税、漏税尽管能达到税款的节省,但由于其手段违法,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畴。

二、国际税收策划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要进行国际税务策划,首先要对各国的税制有较深的认识。因为国际税务策划的客观基础是国际税收的差别,即各国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税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跨国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和机会。企业只有在全面掌握有关国家税收法规及其具体税制的基础上,兼顾考虑一些其它客观因素,才有可能制定出正确的税务筹划方案。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各国之间税收的差异

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其利益的税收制度的,因而在税收制度上各国存在一定的差别,跨国企业可利用这些差别如选择低税经营、对纳税义务确定标准的差异、税率的差异、税收基数上的差异等进行有效的税收策划。

此外,各国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的开发、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上;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不如发达国家那么集中,税收鼓励的范围相对广泛得多。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往往对某一地区或某些行业给予普遍优惠,税收优惠政策相对要多一些。可见,不同国家税收制度的差异为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提供了种种可能,跨国经营者面对的税收法规越复杂,税收负担差别越明显,其进行筹划的余地就越大。

(二)避税港的存在

避税港是指为跨国经营者取得所得或财产提供免税和低税待遇的国家和地区,为众多跨国投资者所青睐。由于避税港的税负很轻,如百慕大对所得、股息、资本利得和销售额不征收任何税收,也不开征预提和遗产税,因而成为跨国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理想场所。

(三)税收协定网络的不断拓宽

目前,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已有1000多个,我国已与63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所签订的税收协定将会越来越多,这将成为跨国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温床。由于税收协定对缔约国的居民纳税人提供了许多优惠待遇,所以跨国纳税人在选择投资国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国家对外缔结协定的网络情况。

(四)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税收筹划的新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为跨国经营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和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成本,提高了税收负担在公司决策中的重要性,因此也加强了跨国经营进行税收筹划的意识。

从上述分析可知,国际税务筹划的基础就是各国税制的差异。企业只有在全面掌握有关国家税收法规及其具体税制的基础上,加以考虑一些其它客观因素,才有可能制定出正确的税务筹划方案。

三、跨国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一)利用投资地点的合理选择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1.充分利用各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选择税负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在跨国经营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税收负担水平有很大差别,且各国也都规定有各种优惠政策,如加速折旧、税收抵免、差别税率和亏损结转等。选择有较多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必能长期受益,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还应考虑投资地对企业的利润汇出有无限制,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以低所得税甚至免所得税来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又以对外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实行限制,希望以此促使外商进行再投资。此外在跨国投资中,投资者还会遇到国际双重征税问题,规避国际双重征税也是我国跨国投资者在选择地点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应尽量选择与母公司所在国签订有国际税收协定的国家和地区,以规避国际双重征税。

2.尽量选择在国际避税地进行投资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三种税制模式,即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和低税制模式。实行低税制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称为“避税地”,主要有三种类型:(1)纯国际避税地,即没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净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国家和地区,如百慕大、巴哈马等;(2)只行使地域管辖权,完全放弃居民管辖权,对源于国外所得或一般财产等一律免税的国家和地区,如瑞士、香港、巴拿马等。(3)实行正常课税,但在税制中规定了外国投资者的特别优惠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荷兰等。显然,投资者若能选择在这些避税地进行投资,无疑可以免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方式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跨国投资者不同的企业组织方式在税收待遇上有很大的差别,如采用分公司和子公司时:子公司由于在国外是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出现,因而可享受所在国提供的包括免税期在内的税收优惠待遇,而分公司则是企业的一部分派往国外,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但子公司的亏损不能汇入国内总公司,而分公司的亏损则可汇入总公司。因此跨国经营时,可根据所在国企业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例如,在海外公司初创期,由于亏损的可能性较大,可以采用分公司的组织形式,而当海外公司转为盈利后,若及时地将其转变为子公司形式,便能获得分公司无法获得的许多税收好处。

(三)选择有利的资本结构和投资对象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企业的经营资本通常由自有资本(权益)和借入资本(负债)构成,各国税法一般规定股息不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税后利润中分配,而利息则可作为费用列支,允许从应税所得中扣减。因而,企业要选择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的适当比例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如企业选择融资租赁既可以迅速获得所需资产保障企业的举债能力,而且支付的租金利息也可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减少了纳税基数。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跨国经营者应着重了解投资国有关行业性的税收优惠及不同行业的税制差别。

(四)利用关联企业交易中的转让定价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转让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之间内部转让交易确定的价格,通常不同于一般市场上的价格,转让定价可以高于、低于或等于产品成本。国际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往往受跨国公司集团利益的支配,不易于受市场一般供求关系约束。由于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可利用高低税收差异,借助转移价格实现利润的转移,以减轻公司的总体税负,从而保证整个公司系统获取最大利润。

(五)通过避免设常设机构来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常设机构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和作业场所等。它已成为许多缔约国判定对非居民营业利润征税与否的标准。对于跨国经营而言,避免了常设机构也就避免了立刻在非居住国的有限纳税义务。特别是当非居住国税率高于居住国税率时,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而,跨国经营者可通过货物仓储、存货管理、广告宣传或其他辅营业活动而并非设立常设机构来达到在非居住国免税的义务优惠。

(六)通过选择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会计方法的多样性为税收筹划提供了保障,跨国企业应选择符合国际税务环境的会计核算方法。为减轻对外投资建立的公司的税务负担,跨国企业要注重对东道国税务会计的研究,巧妙地使用各种会计处理方法,以减轻税务或延缓纳税。如平均费用分摊是最大限度地抵销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方法。

除此之外,各项基金的提取、会计科目的使用与会计政策都是税务筹划的内容。

四、企业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跨国纳税人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气候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税收环境制定国际税收计划,其根本目的在于纳税负担最小化。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在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深入了解各国税收制度及相关信息

要了解各国的税收制度、税种、税率、计税方法以及在各国的经营形态、收益的种类、经营内容、税收地点以及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民俗等,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和税务安排。

(二)要有多个备选方案

跨国经营企业应全面分析情况,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地设计多个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三)要有全局观念

跨国企业应站在全球宏观角度看问题,追求每项税负最小化并不等于整体纳税负担最小,追求税负最小不等于收入一定最大。如某国税收情况于己有利,但该地的经济环境和地理环境却很糟糕,利用它反而因小失大等等。

差生转化计划 篇四

[关键词]澳大利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9-0057-03

澳大利亚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达的国家。2011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排名第13位,人均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但是澳大利亚各地区之间在自然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西北部广大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因此,地区间的财力分布很不平衡。为了维护联邦政府的统一和共同利益,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

一、 澳大利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框架

(一)各级政府职责明确,事权财权匹配。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管理体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十分明确,并且合作程度较高。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税金的收取和分配,并处理涉及全国利益的外交、国防、移民、高等教育、就业和社会福利等事务;州政府补充联邦政府的活动,管理或提供多数公共服务;各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职责不尽相同,主要负责城镇规划、建筑标准的监控、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公共健康与卫生、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娱乐休闲设施等。需要指出的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财权和职责是分开的,联邦财政在全国财政分配中居主导地位。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并不适合每一个国家,不过,对于幅员辽阔、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澳大利亚而言,则十分必要。由联邦政府集中大部分财力,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可以拉平各个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有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面细致。为了进一步缩小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2007年7月,澳大利亚引入了商品和劳务所得税(GST),旨在建立联邦对州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商品和劳务所得税为中央税,由联邦统一征收,全部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由联邦补助委员会按照均等化原则,在权衡各州收入能力和支持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分配方案,由国库部确定各州份额,在各州之间重新进行分配,州政府自行安排这笔资金,联邦政府不予干涉。这项改革使州政府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大提高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并对缩小地区间差距产生了积极效果。[1]除一般性转移支付外,联邦政府还有对各州的专项转移支付,由联邦政府制定资金用途,一般用于特定目的或项目,不得挪作他用。

澳大利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公式最多、考虑因素最复杂的制度。在安排转移支付时采用因素法进行确定,充分考虑财力差异和公共服务成本的地区差异。选择多种因素用统一公式计算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并根据特殊的影响因素,调整标准的合理开支和合理费用支出水平,差额量就是需要补贴的数。联邦政府要为收支差额支付转移支付金额。如果缺乏联邦政府的财政性资金,各州所获得的转移支付补助将按同比例减少。均等化的转移支付作为联邦政府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好地体现了联邦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

(三)设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专门机构。为了更好地、统一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澳大利亚专门设立中央联合部。该部是联邦政府近年来新成立的一个机构,是从家庭与社区服务部分离出来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公民的公共服务机构,其职能就是为全澳洲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在中央联合部成立以前,澳大利亚居民享有的各种服务,分别由政府不同的机构来提供。比如,政府对盲人提供的特别服务,由健康部门负责;而再就业方面服务和培训,由家庭与社区服务部负责等。居民一般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样的服务,可以从哪里获得,等等。成立中央联合部就是让它把以前分散的政府服务,集中起来进行管理。中央联合部有庞大的雇员队伍和遍布全国的网络,它通过电话、邮件和电子邮件形式,与全国潜在的服务对象进行联系,并经常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在澳大利亚的很多危机事件中,中央联合部都组织了支援队伍,提供各种可能的服务,真正体现了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的要求和澳洲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性,为保障澳大利亚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2]

二、 澳大利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成效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收入、高税收和高福利的国家,其公共服务体制深受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影响,与文官制度“二位一体”。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早在1902年、1922年和1999年就通过了三部《公共服务法》,确立了澳大利亚的公共服务体系、职责和管理内容。

基础教育方面。澳大利亚实行以世俗教育、义务教育和免费制为特色的全民义务教育制度。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便制定了《全民义务教育法》,并成立了相应的主管部门。[3]1960年以后澳大利亚的教育才真正起飞。1973年澳大利亚学校委员会出台“薄弱学校计划”,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更多的经费、技术和师资等方面的帮助,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计划实行的重点是城市的经济落后地区,而农村地区得到的资助较少。为使更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得到发展,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1977年提出了“贫困农村地区计划”,联邦政府拨款411万美元,用于资助六个州和北部地区的农村学校。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联邦政府对该计划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1982年联邦政府为农村地区计划拨款790万美元,1994年增加到1470万美元,2000年又增至2000万美元。从2001年起,农村地区计划成为了联邦政府目标计划中的一个子项目,每年政府拨款约2200万美元。为了使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各州政府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用以评定符合接受基金资助的学校。自实行农村地区计划以来,农村学校的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城乡学生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2003-2006年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门的高中毕业考试年度报告显示,农村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2003年获得最高分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43%,2006年这一比例上升至53%。[4]

医疗卫生方面。经过83年的不懈努力,澳大利亚联邦于1984年建立起最大的公立卫生服务计划,即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计划,成功建立了一个全方位、广覆盖、兼顾社会公平和效率、较为完善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建立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澳大利亚全民均可享有医疗服务保险,获得公立医院的免费服务,同时又鼓励公民自愿购买私人医疗保险,联邦政府给予其30%的补助,形成了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主、私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资金80%以上由政府供给,10%-15%是私人医疗保险筹资,农民自费比例仅占6%-7%,城乡医疗保险服务的差别较小。20世纪90年代末,联邦政府依托综合性大学设立专门为农村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学校,带动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而言,澳大利亚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基本是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要形式。在偏远地区,由当地政府或社区建立小型护理中心以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在较大地区,一般有一所政府兴办的规模较大的公立医院以满足住院医疗服务,还有用于急诊的急救系统。不仅有救护车,还有直升救护飞机,随时可将病人送往大城市抢救。[5]长期以来,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差别待遇,基本实现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养老保险方面。澳大利亚是福利国家,加之人口较少,政府十分重视养老问题,政府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养老金。早在1909年澳大利亚就建立了全民养老制度,即“家计调查型”基本养老金制度。由联邦政府为全体国民提供最低退休收入保障,通过当年的总税收支付养老金费用(包括个人税收、公司税等),统一发放给所有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目的是为低收入的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个人的工作记录与能否领取政府养老金并不挂钩,但前提条件是公民必须接受严格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即“家计调查”。虽然“家计调查”养老金制度覆盖面很广,但保障程度却较低,约为工人平均工资的25%。[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澳大利亚逐步形成了目前的养老金体系框架:联邦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和自愿的个人储蓄,包括自愿的职业养老金。在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系中,联邦政府不仅从经济、健康、生活环境与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普遍保障,而且特别注意制定对特殊老年群体的保障政策。各级政府保证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的资金投入,在居家和社区护理项目资金提高上向农村倾斜,帮助农村重点开发急需的照护服务项目。根据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服务成本较高的实际,在资金平衡上注意增加拨款支持等。上述政策较好地缓解了农村老年护理服务供给相对短缺的矛盾,实现了城乡养老护理服务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澳大利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澳大利亚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通过财政均等化的手段实现的,而财政均等化又主要是通过均等化转移支付来实现的。我国地区之间经济收入差距是地方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重要原因。受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财政体制影响,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譬如,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受到的中央财政援助往往高于欠发达地区,这不仅不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且使地区收入差距有加大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两个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个人将无法享有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尽管他们支付的税额基本相同。[7]因此,通过建立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将国家财政资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精确到各个地区的每一个公民,从而使我国财政制度的重心转移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8]

(二)设计专门机构负责推进均等化转移支付。一个合理有效的行政组织机构是一项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基本前提。澳大利亚由联邦拨款委员会(CGC)专门负责操作均等化转移支付。这是一个中立而独立的咨询机构,它对各种意见独立作出判断,负责向联邦政府提出均等化分配方案等。因此,联邦拨款委员会在澳大利亚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保证了转移支付的公开公正和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当前,我国还缺乏这样的专门实施机构,因此,需要加紧研究设计。当然,关键还是如何通过机构设计使这样的专门机构在有效运作的基础上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三)调整优化转移支付形式的结构。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澳大利亚通过不断探索,逐渐建立起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在实施转移支付过程中,澳大利亚曾加大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但当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增加之后,澳大利亚发现其均等化效果明显下降,随后便将重心放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上来。这一经验表明,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专项转移支付能较好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转移支付固然能推动地区的发展,但长期来看,它不利于各地区的财政收入均衡,特别是在制度不规范、实施过程不透明的情况下,这对一些地区来说是不公平的。尽管我国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资金比例正在逐步加大,但是总的来看仍然较低。2009年还不到财力性转移支付的30%,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的作用有限。与此同时,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仍居高不下,而且缺乏规范的管理。为此,我国应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将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通过统一标准进行均等化转移支付,平衡各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以取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海涛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9.

[2]中澳管理项目赴澳工作访问团。澳大利亚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7(12).

[3]高小平、林震。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发展与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4][5][6]樊丽明、石绍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3.76.78.

[7]谷成。基于财政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J].财贸经济,2010(6).

[8]张兆鹏。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借鉴――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1(9).

差生转化计划 篇五

关键词:计划成本分配法;改进;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按照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在各受益车间和部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方便、直接,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同时也便于分析和考核各部门单位的经济责任。

一、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常规做法

是先按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供应量,在各受益对象(包括各辅助生产单位在内)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再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待分配费用加上辅助生产单位内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为了简化分配工作,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调整计入管理费用,不再分配给其他各受益对象。

[例]某工厂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 69 440元,供水车间35 000元,该厂确定的计划单位成本每度电为0.64元,每吨水为3.9元,该厂本月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如下:(1)供电车间用水800吨(2)供水车间用电12 000度(3)产品生产耗电80 000度,耗水6 000吨(4)车间一般耗用电12 000度;用水1 000吨(5)厂部管理部门耗电8 000度,耗水3 000吨。

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

供电车间分得水费=800×3.9=3 120

供水车间分得电费=12 000×0.64=7 680

产品生产分得费用=80 000×0.64+6 000×3.9=74 600

车间一般耗用分得费用=12 000×0.64+1 000×3.9=11 580

厂部管理部门分得费用=8 000×0.64+3 000×3.9=18 260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 12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 680

一一基本生产成本74 60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 11 580

管理费用 16 820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1680 (112000×0.64)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42 120(10800×3.9)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差异:

供电车间实际总成本=69 440+3 120 =72 560 (元)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12 000+80 000+12 000+8 000)×0.64 =71 680(元)

成本差异(超支)=72 560-71 680=880 (元)

供水车间实际总成本=35 000+7 680 =42 680 (元)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800+6 000+1 000+3 000)×3.9

=42 120 (元)

成本差异(超支)=42680-42 120=560 (元)

根据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成本差异的计算结果,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 440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88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560

上述分配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属于调整分录,不论是超支差异还是节约差异,账户的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在登记账户时,超支差异用蓝字表示补加,节约差异用红字表示冲减。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由于预先制定了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需分配一次,简化和加快了成本计算和分配工作。同时,通过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差异,可以查明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和部门,排除了辅助生产单位费用超支和节约的影响,也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和部门的经济责任。

二、计划成本分配法改进――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简化了计算,但计算差异的过程不太易于理解和掌握,实际费用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在计划成本制定偏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势必对企业的管理费用造成太大的波动,不利于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对于计划成本法的改进可以把计划成本法与一次交互分配法联合使用。仍以上例编制分配计算表如下:

第一步按计划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水费=800×3.9=3 120

供水车间分得电费=12 000×0.64=7 68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3 120

――供电车间7 6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 120

――供水车间 7 680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按实际的劳务供应量分配费用。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69 440+3 120-7 680=64 880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费用=35 000+7 680-3 120=39 560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64 880÷(80 000+12 000+8 000)=0.6488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率=39 560÷(6 000+1 000+3 000)=3.956

通过计算各受益单位分得的费用为:

产品生产=51 904+23 736=75 640

车间一般消耗=7 785.6+3 956=11 741.6

厂部管理部门=5 190.4+11 868=17 058.4

借:生产成本 一一基本生产成本75 64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11 741.6

管理费用17 058.4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4 880

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9 560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方法即避免了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额的过程,又可以使计算分配的结果更合理和准确,对初学者也更易于掌握。

参考文献:

[1] 于富升 黎来芳。《成本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差生转化计划 篇六

在实行计划生育的30年间,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源紧张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上则逐渐凸显出严峻的态势。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显著下降,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由于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的突出,加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一系列和计划生育政策初衷违背的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困扰着我国社会。

1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人口性别比

11出生性别比合理区间

人口结构的重要指标就是出生性别比,这一数值通常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合理区间内上下波动。如果人口性别比长期超出这个范围(无论高低),就很容易因性别比失衡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造成相当大的阻碍。[1]

关于出生性别比,最早提出这一理论并给出合理数值的人是格朗特,他于17世纪提出这一理念。格朗特认为,人力性别比的合理范围在14∶13左右,也就是10769。但是出生性别比不可能一成不变,并且不同地区的出生性别比也会有差异。当时格朗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区间,而在20世纪,联合国正式划定出生性别比的标准值区间,也就是最低102,最高107。

12我国出生性别比现状

我国目前具有性别失衡问题,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但相比于其他也具有类似困扰的国家来说,我国的问题尤为严重,无论是经历的时间还是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我国都极为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相对来说还能够基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但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就开始持续升高。在2010年的调查中,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806。即使相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有所缓解,但依然严重超出正常范围。

13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失衡

一方面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或者说至少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强行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大量女性新生儿被无端“消灭”,导致我国出现出生比失衡的情况。因我国对生育的控制较为严苛,人们一般不能自由选择生育的空间,不能通过选择子女数量的方式满足自身对性别的需求,流产情况就开始大量出现,最终人们会选择新生儿的性别。[2]

另一方面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键因素。有学者指出,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当中,也有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情况,例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他们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只是降低了新生儿的出生率,但这和出生性别比并没有直接联系。他们坚持认为,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很少的案例是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由于反例数量太少,因此以此证明计划生育对于出生性别比没有影响,会显得有些不合逻辑。对此,有关学者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得出以下结果:生育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出生性别比就会升高025。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出生性别比偏高,至少是一个关键因素。

2计划生育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21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采取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所用全部模型分别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首先以出生率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变量,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运用规定的效应模型。第二,在模型中加入代表计划生育政策的虚拟变量PO1、PO2和PO3,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第三,当计算模型出现异方差或序列相关问题时,应运用FGLS将错误数据纠正,消除界面出现的各项异常数据,以免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22分析结果

据研究结果来看,在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由于计划生育而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偏效应基本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如果是在市场化还未健全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不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会一直减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机制的健全,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市场化制度还不健全的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会显著缩小家庭的规模,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男性在成年之后能够为家庭获取更多财富,创造更多价值,因此相比于城市来说就具有收入增长的优势。[3]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农村地区男性比例上升的情况下,人口结构会发生严重失衡,对于农村的长期发展又非常不利。另外,为了避免高额返款,通过流产的方式选择性别就成为很重要的手段。

农村地区更偏好男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方面。由于男孩拥有更好的体力,能够更好地完成体力活,因此经济回报会远高于女孩。此外当家庭规模较大时,由于乡村地区经济较落后,家庭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就会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但如果家庭规模逐渐缩小,那么这样的差距也会随之缩小。如此一来,在家庭的幼儿成年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就会因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就不会非常明显。再者,由于家庭规模变小,门当户对的思维理念就会被一定程度破坏。通过婚姻家庭重组的方式,财富能够被更合理地转移配置,这也有助于减小城乡差距。另外,由于家庭规模在缩小的初期,农村家庭规模缩小的程度对比城市居民来说更大,因此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计划生育政策能够有效减小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政府预见,而是无意引发的。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计划生育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淡化。[4]随着市场化的继?m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偏效应开始转为正数,也就是说,计划生育在这一阶段,已经起不到积极作用,而是在往消极的方向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最大的作用就是限制子女的生育数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需要政府的强制措施,甚至很多家庭根本没有兴趣生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正在成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差生转化计划 篇七

[关键词] ERP;成本计算;方法;优化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08

[中图分类号] F275;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13- 03

0 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制造模式的不断变化,成本计算方法也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成本计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是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成本计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于是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便出现了,那么具体如何选择这些方法去进行成本计算,哪种方法更适合于人们的需要呢?

在这些众多先进的成本计算模式中,ERP系统绝对是最为先进,最适应于各类企业、各种情况的计算方法。当然,这不是说只需要ERP系统就可以了,ERP系统也不是个万能的系统,还应该注重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以更好地为成本计算服务。但不可否认,ERP系统的贡献是无可代替的。

现代企业中ERP模式的成功应用,在企业资金管理领域的控制和分析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ERP的实施应用也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

运用ERP模式来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可以克服很多传统模式的缺陷,传统模式的缺陷主要有:成本计算比较延后,比正常生产延后;计算时工作量大,不宜进行简单统计;不容易实现对各个关键环节的控制。

既然ERP模式在成本管理中如此重要,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对传统模式进行优化的呢?下面简要谈一下ERP环境下成本管理中计算方法的优化。

1 ERP系统和成本计算

1.1 ERP系统

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由美国的Gartn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提出的。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最初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

1.2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就是对实际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由于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经营性质和经营项目各不相同,各种不同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成本的具体计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而进行成本计算,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实际情况而定。尽管ERP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系统,但是在具体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这一种方法,因为需要计算的内容往往都是很复杂的,所以在具体运算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尽管如此,ERP系统也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主要取决于ERP系统自身的优势。

1.3 ERP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滚加法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运用 ERP 系统进行成本管理。

我国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规定了3种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这3种基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不赘述。本文重点介绍ERP中常用的滚加法,在介绍滚加法的过程中会涉及这3种基本方法。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在成本计算方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各个环节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最优化。并且现在企业生产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成本计算的要求,这时ERP系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ERP的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进而对整体成本进行规划与计算。ERP采用的是一种标准成本体系,这一体系兴起于20世纪早期,它也是一种成本计算模式。标准成本体系的特点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ERP的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称为滚加法,滚加的结构和依据就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它是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然后从底层到高层逐层累计,在这一过程中,成本的计算过程与生产制造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

ERP 的成本管理模块能够对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得到各种决策支持信息,还可以根据其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确定成本对象,按步骤、品种、批别进行成本计算。

总的来说,ERP 可以提供每一批、每一种产品每时每刻的成本信息,而在手工核算时,要想了解这样的成本资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原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 ERP 中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由此可见ERP滚加法在成本计算中的重要性。

2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方法的优化措施

我们已经知道了成本计算中 ERP 系统运用的诸多方面,那么ERP系统具体是如何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呢?

要想知道ERP环境下成本计算是怎么被优化的,首先要了解成本计算的方法有哪些。

2.1 成本计算的方法

因为各个行业成本计算的方法和侧重点都不同,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所以本文以机械制造业为例浅谈成本计算的方法与优化措施。

2.1.1 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关键是计算各机械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中应该计入成品成本的部分。正因为这样,所以计算时需要正确地将各机械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在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而对这项工作而言,其关键又在于准确理解广义在产品的含义,正确确定广义在产品的数量及其约当产量或其定额工时。

2.1.2 逐步结转分步法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是将各个生产步骤所耗用的成本,综合之后再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原材料”或 “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半成品成本的逐步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结转。因此,逐步结转分步法,又有按实际成本逐步结转法与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逐步结转法之分。按实际成本逐步结转法是指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该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而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因为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的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按计划成本逐步结转法是指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来进行核算,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

成本计算方法最先进的还是滚加法,其主要应用于ERP环境下,下面会详细介绍。

2.2 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基本数据应该包括采购需要的成本和其他费用。这些基本数据的准确性是成本计算准确性的重要保证,也是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关键所在。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成性,该特性使得在ERP平台上工作的人们能够拥有同样的资源和消息,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套数据。在ERP的成本管理系统中,这套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一旦这套数据出现差错则可以在源头纠正,避免了各个环节都需要纠正的麻烦,省时省力,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2.3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优化措施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成本计算模式中,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大的缺憾在于成本计算不及时、工作量大等,并且也不利于各个环节的统一控制和协调计算。ERP环境下的成本计算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

2.3.1 利用滚加法及时计算成本

在ERP系统下,成本计算是如何达到及时有效的呢?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一下。在制造业中,制造费用是一种间接成本,是难以直接计算的一种成本,也就是说这在传统的计算模式中是无法计算的,但在ERP环境下却可以及时计算出来。因为在传统模式中,要对制造费用先行归集,再定期分摊,而归集和分摊比较困难。因此,制造费用的计算和分摊都有某种程度的滞后,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而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下,则可以完全及时计算出成本,因为在ERP系统中存在着制造费率这一过程,它是事先计算出来的,计算出制造费率之后就可以将费用分摊到各工作中心,然后再乘以需要花费的工时数,然后利用滚加法,制造费用的计算和直接费用的计算就会同步进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

2.3.2 滚加法对工作量进行了简化

在传统模式中成本计算的工作量很大,这无形中就给成本的计算加大了难度。

我们以逐步结转分步法为例,谈下传统模式中的工作量。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一种分步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又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这是按照其半成品成本项目在下一步骤成本反映的不同而划分的。而在ERP环境下的成本计算则完全没有那么复杂。ERP系统中成本的计算主要运用滚加法。在滚加法中,按照层次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层累加,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得成本的计算更加简单。同时,因为ERP系统中所用的资源是同一套数据,也就是源头只有一个,这样能够确保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了重复计算的麻烦。

2.3.3 在各个环节中的举措

在ERP环境下,成本的计算突出强调了计算过程中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在ERP系统中通过其事前计划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规程,对于各种费用开支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样在以后的环节中就有了依据,从而限制了高消耗和不必要的损失;有了计划在执行中就必须进行控制,这就是第二步事中控制需要做的,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不能完全按照事前计划来处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我们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执行,及时发现计划中的不足,及时弥补,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从而更好地降低成本;最后需要做的就是事后分析,事后分析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对最后的实际成本和规划中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企业效率,节约成本,以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优化措施还有很多,这只是最主要的方面。在当今企业成本的计算方面,ERP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结 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了解了ERP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具体的优势,综上所述,在这些众多先进的成本计算模式中,ERP系统绝对是最为先进,最适应各类企业、各种情况的计算方法,当然,这不是说只需要ERP系统就可以了,ERP系统也不是个万能的系统,还应该注重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以更好地为成本计算服务。但不可否认的,ERP系统的贡献是无可代替的。ERP系统在成本计算方面的优点已经很明显了,作为当代最为先进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尽管现在我国有很多企业正在运行ERP系统,但不论是应用程度还是规模都远远不够,只有更深入地使用ERP的各个功能才能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进而为企业自身的利润创造做出巨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国金。 ERP环境下标准工序成本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0(8).

[2]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M]. 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王纹,孙健。SAP财务管理大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差生转化计划 篇八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1人,绝大多数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基本适应小学的生活。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有自觉性,上课认真听讲,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作业认真完成,书写漂亮规范,喜欢读书,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一些,作业要靠督促完成,书写不够规范,不过我有决心有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去,为高年级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二、转化措施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建有效高效课堂。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针对本班实际抓好教学工作:

1、根据本班学生现状,在教学中抓好两头,带动中间,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精心设计教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3、重视写字指导,加强坐姿与执笔姿势的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4、经常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差生转化计划 篇九

1.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是教学法,这样他们才能举一反三,甚至闻一知十;学生不是仅学知识,更是发现知识,学会学习并且善于学习,才能避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耗费了时间却学而无果的现象。

2.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地理教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我在教学中也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进行整合,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地翻新,但有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设计课前预习:设置可测评性强的课前预习问题,发给学生预习学案,帮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预习,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听讲与回答教师问题。

(2)设计新课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真实生活事件、新闻等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进行新课导入。

3.加强教研,提高个人教学能力

通过积极教研,研究课标,考纲,钻研高考试题,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的脉搏;研究教学的先进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知识的把握和习题的选择设计,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加知识和理论的积累和储备,积极扩充教学资源渠道,逐步缩小与课程要求的差距。

二、注重教学难点

地方时的计算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难点。要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首先要对经线的划分了解清楚。

(一)首先注重经线的划分

东西经的划分:以0°经线为起点,以东(即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经,以西(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西经),向东向西经度各划分出180°。东经用E(east的首写字母)表示,西经用W(west的首写字母)表示。东西经180°重合。据此,东经度越往东数值越大,西经度越往西经度值越大。

(二)其次是地方时的计算

1.概念:因经度的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计算

(1)基本原理: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或每隔15′相差1分钟,每隔15″相差1秒钟,每隔1°相差4分钟)。越往东,地方时越早,即“东加西减”。

(2)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分三种情况:

①若两地都是东经度,则将经度值大的写在东侧,经度值小的写在西侧,然后求出两地的经度差(大的减小的),然后依据以上计算原理转化为时间差,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求出所求地的的地方时。

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9时,求160°E的地方时?

则120°E 160°E

9:00

经度差:160-120=40,转化为时间差:40÷15=2小时余数10°,10×4=40分钟,即时间差是2小时40分钟,又因为所求点在东侧,所以应该用已知点的时间加上这个时间差,即所求点地方时为11:40。

②若两地都是西经度,则将经度值大的写在西侧,经度值小的写在东侧,然后求出两地的经度差(大的减小的),然后依据以上计算原理转化为时间差,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求出所求地的地方时。

例2.已知120°W时间为9时,求90°W的地方时?

则120°W 90°W

9:00

经度差:120-90=30,转化为时间差:30÷15=2小时,即时间差是2小时,因为所求地点在东侧,所以应该用已知时间加上这个时间差,即所求点地方时为11:00。

③若两地一为东经,一为西经,则将东经度写在东侧,西经度写在西侧,然后求出两地的经度差,然后依据以上计算原理转化为时间差,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求出所求地的地方时。

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12:00,求120°W的地方时?

则120°W 120°E

12:0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9篇《差生转化计划》,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差生转化计划】相关文章

差生转化工作计划【精彩7篇】01-24

差生转化计划范例【优秀10篇】11-27

差生转化计划优秀8篇06-09

差生转化工作计划优秀6篇05-07

转化后进生工作计划优秀3篇03-03

差生转化工作计划6篇02-06

差生转化工作计划最新7篇01-30

差生转化工作计划(最新6篇)01-30

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优秀8篇)11-09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通用8篇)11-17

129 1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