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优秀4篇】

2023-12-26 09:02:00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小学数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1、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分工。

加强对小组的分工,一般以序号进行区分。同一序号的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的位置也应固定。便于各科教师进行教学,同时要明确分工后学生的责任情况。主要包括组长,负责对本组的成员进行管理,收交各类作业,组织全组人员认真有序地开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活动;记录员,记录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发言员,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后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监督员(监督小组成员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强调组长的职责,让组长带领组员全面参与小组合作。

2、培养合格的小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小组合作只是徒有虚名。由于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在一年级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制力差,贪玩好动。这些都对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如果没有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选拔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要选拔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发言比较积极,有管理才能的学生当组长。然后,要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先在班上明确组长和组员的分工,再单独对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每个小组长就是一名“小老师”,他带领组员进行小组学习。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让组长对本组进行有序的安排。

3、力求每一堂课都有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要备好每一次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短小精悍而目的明确的合作学习单。尽量做到内容丰富、活动面广、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尤其是小组合作的初期阶段,自己千万不能只是随意转一转或在前面等,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各个小组的行位,问一问,有没有困难,看一看合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帮助小组解决问题,把小组合作中好的方法推广一下。比如,籁旋组的杜陈一主动性较差,在合作学习中很是困难,李红他们怎么也教不会,我看着她有几次都泄气极了,嘴噘着,眼垂着。我就走到他们组,问他们有没有困难时,他们组总是提起杜陈一,我也知道困难,我当时就想,如果让我教他也是很困难的,,何况孩子们啊!我就和他们组一起想办法,让他们组三个人开火车读时都带着杜陈一读。这还不算,我经常在班上表扬他们组,表扬多么籁旋尽职,表扬杜陈一进步了。后来合作时再看孩子们的表情没那么沮丧了,杜陈一也不那么消极了。他们组的合作方式也在改变,变成几个人帮一个人了。在他们组的带动下,其余组也积极性十足,我只要感受到了,就表扬他们,这样,不仅让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也激发了他们合作的积极性。现在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基本上都能做到齐心协力。合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4、要保证学生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小组合作的时间一定要充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了赶时间匆匆结束。要根据合作时的情况决定结束的时间,真正让合作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实现优势互补。尽管我们班现在的学生合作时间比较长,往往一次小组合作都要浪费十多分钟,但是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所以,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我一般会在每一节课上设计一次小组活动并尽量保证这次活动的时间,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小组合作的效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5、利用小组比赛,激发小组荣誉感。

小组比赛,就是小组团体和小组团体之间的比赛,这样能增强团体意识,激发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按照学生的座位排列。分别命名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小队。同时制定小组长绘制对标,每节课,各组同学进行比赛。颁发绿色小星作为奖励。

在小组比赛时,我经常采用小组成员全部参与比赛的形式,只要有一个人不能通过比赛,该小组就视为失败,不能加星。比赛的内容丰富多样:如口算哪组算得最快,作业哪组最认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最好等等都成为学生竞争的项目。。这样,小组合作再加上比赛,使上课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也促使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受到制度的制约。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凭经验进行教学,很少坐下来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每一节课,很难相互之间学习。就个人而言,也很少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理念,,教育杂志堆积如山,却很少去翻阅它。心想:教学很容易,不需要费多大的力。其实不然,不管教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不管教小学,还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教学都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没有理论学习,就得不到进步,就很难去培训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进入了这个专题学习后,我发现同行们有不少我想都未想到的好做法,都为创建高效的课堂献计献策,很有学习的价值,这些理念都是先进的,与时代同步,给来不及学习的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二、我们要努力构建高效的课堂。

1、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2、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在设计教学环节更多的要考虑如何施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少些花哨,多一些实质,少走弯路,多走让人轻松的路。每一个教学环节要有机地连串起来,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的设计是准确的。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也要注意老师的引导作用。因为一味的让学生自主发展,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也会走入迷途,一头雾水,如果一味老师的引导,就没有了学生主动的学习。这样的课堂也将是效率不高的课堂。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一定要合理才能发挥它的效益。

3、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提问的技巧与艺术,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经过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的我们更加要不断学习,每一节课之前要去充分思考如何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效率,而课后我们还要去反思这节课的效率如何,并作出日后教学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有不断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单价数量金额

保鲜膜5.3815.38

立白洗洁精4.7914.79

农夫果园饮料3.3013.30

三笑牙刷1.411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3.30-1.41

5.38+3.304.79-3.30

4.79+1.41+5.38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专项练习。夺

8.35+4.65=21.37-8.37=

16.74+5.238=3.4-0.56=

10-4.8=6.42-4.2=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难点: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花卉展览吗?

生:喜欢!

(课件出示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

师:这是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浓缩

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施天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和花卉展览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解决问题(二)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和文字部分)。

师: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红色闪动条件和问题: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还多20万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问:题目中是怎样说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间的关系的?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草本花卉的盆数;

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20。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等量关系式,看看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数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数是未知的。

问:能根据上面的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试着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学生试做后,指名板演。

解:设木本花卉有x万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师:这道题做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20×6+20=120+20=140

师: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数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

解答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板书答语)

师:刚才我们根据草本花卉的盆数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你还能根据另外的两个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数吗?请试一试。

学生试做后,指名汇报,板书: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程解决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容易找。

三、完成练习,巩固深化

1、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再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

找等量关系的,又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是怎样检验的。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2)小题和第3题。

五、总结学法,谈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得到这些收获的?

以上内容就是壶知道为您提供的4篇《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9篇05-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3篇)05-13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7篇】04-13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04-13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04-13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9篇】12-26

小学数学教案【4篇】12-26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9篇】12-22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优秀9篇)11-25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6篇)10-27

38 2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