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备课教案优秀7篇

2023-10-22 01:10:12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虎知道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备课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 篇一

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我就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呢?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案,又精心制作了第一课时的课件,配上了美妙的音乐。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不过也存在着缺憾:

一、善于捕捉细节,用心体会字词知冷暖。

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与功能,知道了细节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义,真正感受到了“爱如茉莉”。

然而在引导过程中,在问题与情境的把握上还不到位,还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问题与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温暖氛围差点因为问题的思考与困难而破坏。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与问题的交融。

二、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作批注、加标点、读中感悟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不过,让我吸取的教训是,象类似比较抒情的课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学法指导,不要让过多的学法指导冲淡了花香。

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备课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材说明:

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段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了什么是真爱,这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曾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父母相爱吗?(板书:爱?)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爱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含蓄而优美的文章——《爱如茉莉》。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难读的长句子要读好停顿,避免读错词意。

2、检查

(1)记词语。

橘黄色 嗔怪 叮嘱 怔住

掏不出 静谧 浸润 睡眼蒙胧

蹑手蹑脚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缕缕 幽香 袅袅

(2)句子。

那是一个飘浮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

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

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3、指名分节朗读。

4、四大组分角色朗读:“我”、“爸爸”、“妈妈”、叙述。

三、理清文章脉络

1、提问:本文中谁认为“爱如茉莉”?(指名读第四节、第18节)

开始时“我”差点笑出声来,最后却由衷地信服和认同,这在结构上是文章的首尾呼应,而在内容上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改变看法的呢?

2、分段

第一段(1~5)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第二段(6~8)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而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

四、精读第一段

1、文章在一开头就定下了含蓄优美的基调,指名分角色朗读。

2、你觉得哪儿写得真好?读读说说。

3、老师觉得有两个动词用得好极了,特别形象。

(1)示范做“掏”的动作,请学生造句;

(2)指名读第三节用“掏”的句子,问:秘密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3)比较“从她口中问不出秘密”和“从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结: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话是?

这说明?

5、这是因为“我”对茉莉的印象停在4个字上——“平淡无奇”。

爱可以“平淡无奇”吗?“平淡无奇”中也有爱吗?

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对茉莉的印象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平淡无奇,“我”听妈妈提出“爱如茉莉”这一说法时的反应是——(指名读第五节)

2、出示咽下去的那句话“这也叫爱”,指名读并加标点。

二、细数爱的体现

1、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亲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荡出了爱的涟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因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呢?请你概括地来说。

2、爱,往往在细节,在一颦一笑中,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里。接下来我请大家细读课文6—18小节,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请你在底下加点或者打圈。

自读课文,圈画。

3、出示:“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读妈妈的这段话,想想妈妈虚弱地说这段话时,特别要强调的是什么?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在这里,“爱”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

4、妈妈虽然在病中仍然首先想到了爸爸,把爸爸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在爸爸心里呢?(生找出相关词语读读说说)

师小结:把对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

5、师:(课件出示图:我推开病房门所看到的画面)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画面的内容或自己的感受。

生:静谧美好的画面。 生:恬静的画面。 生:温馨的画面。

师:文中是怎样来描述这幅图的,谁来读读。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此时此刻病房怎样?(美好)

(2)作者笔下的阳光怎样?(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探”、“悄悄的”)

(3)指名朗读,读出病房的美好。

6、这一夜,爸爸睡得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么,妈妈这一夜睡得好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爸爸妈妈时刻为对方着想。

7、再读第九小节,爸爸妈妈都没有睡好,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如此美好呢?(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妈妈的“微笑”,这是高兴的笑、幸福的笑。)

小结:为对方的幸福而幸福。

8、齐读第九小节:“妈妈睡在病床上,……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三、读出“爱如茉莉”

1、既然母亲爱父亲,为什么母亲还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爱在心头口难开;爱在心头落实在行动)她的父母对爱是如何理解的?或者是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的?

2、“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妈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进句子中感情朗读。)

3、师:是啊,母亲认为“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更送来缕缕幽香”。这爱可以无声无息,无痕无迹,你留心了吗?

出示小诗: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病中仍惦念着要为爸爸包的那顿饺子;

爱是……

4、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并交流。

板书设计:

17、爱如茉莉

这也叫爱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爱如茉莉》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家长之间平淡却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学重点:

1、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家长之间平淡却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谁来说说这茉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赏读体验

(一)、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在字、词、句中体悟出家长之间的爱,并在空白的地方简单写写你的感受,也可以把你找到的语言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同学自读品味。

(三)、集体交流:同学们找到的细节很多,谁先来读一读自身找到的内容?

1、指名读第7小节

(1)、你读这段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在妈妈眼里,自身的病和这顿饺子相比,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3)、那你觉得妈妈在说这段话时,特别想强调哪些字眼?

那妈妈煞费苦心布置的这顿饺子,爸爸吃了吗?

1、指名读第8小节:从这一小节中你读出了什么?

2、重温6-8小节

(1)、听了你们的读书,我也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6-8小节

(2)、你们从他俩的朗读中,听出什么来了?

课文还有哪儿让你品味到了爱的温度?

4、指名读第9小节

(1)、这静止的画面,你是从哪儿看出爸爸妈妈的爱呢?

A、“紧握”:(同学说感受)

B、“坐”、“伏”:(同学说感受)

(2)、你看,就是在爸爸这样的关爱下,妈妈睡在病床上——(引读)你想,妈妈此时此刻,一定是——

(3)、那都是因为有了爱!原来爸爸妈妈内心的爱就体现在他们的神态、动作上。

(4)、此时的病房不再是那么惨白,那么寒冷,你们看——(出示:“初升的阳光……”)

A、阳光探了进来,还可以怎么说?(照、射、洒……)

既然都可以,为什么作者没用照或者射,而用了探?

B、这里还有一句话,更耐人琢磨。(最后一句)同桌互读并交流这句话的含义。

(5)、下面就让我们再次重温这感人的画面,一起走进病房,感受那静静的爱。(配乐齐读)

还有哪些细节也深深地震动了你的心灵?

5、交流10-16小节

(1)、第10小节:“轻轻”、“蹑手蹑脚”(说感受)

(2)、相机出示12、16小节,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

这漫漫长夜,他们是怎么过的呢?联系课文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指名说)

爱就是为他人着想。想象着那一夜,再来读读这两句朴实平淡的话,相信此刻你们对爱的理解会更深刻,现在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一定会感动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从她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在你的生长道路上,你得到过谁的爱?

想想他们关心你的生活细节,在你的生活中,爱是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回想身边的爱,我们再来看茉莉,有什么特别感受?(出示茉莉图片)你已经用心在看了。我想到了文中的第17节,谁来读?

2、幽香钻进了鼻子里,为什么写钻到心中?对这个“钻”字你有什么别样的体会?

3、此刻,作者由心底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齐读)

作者一开始赞同这句话吗?而此刻呢?

四、作业:

1、爱是一道多解的题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真爱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也有人说,真爱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爱的感受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2、同学们,爱在你眼里,又是什么呢?爱在你的家里,又有怎样的表示呢?今天回去,请你把这个《爱如茉莉》的故事,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完成一道爱的3、爱是什么,请你们也来打比如。可以写句子、写段落,或者写成诗歌。我想,作业中爱的比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爱,就是这样丰富多彩。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

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备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2、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题。

2、读文,找出些茉莉的三段文字,答(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二、品味细节,感受“爱如茉莉”

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关注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感受其中流露出的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感受描述的语言。

语言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词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之间深厚的爱

1、那么平淡无奇的茉莉与真爱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认真读课文6-18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并在句子边上写写你的感受。

2、组织交流(相机出示)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小结:爱是出差归来的一碗(饺子)。

(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小结:爱是一份(焦急)的牵挂。爱是(彼此的心心相印)。原来爱就像这平淡无奇的茉莉般,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板书)正如课题所说,爱如----

(3)、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体会到什么?

(4)、“你爸爸伏到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这一夜,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度过的:半夜,爸爸还没睡着,他___________;夜深了,妈妈刚想翻个身,可_________;小结:(爱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这样的爱是多么真切无私,就像茉莉般洁白纯净。正如课题所说,爱如-3、文中就有一段淡如茉莉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感人的场景,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静静地感受。仿照大屏幕上的语句,结合所读内容,说上几句爱的感言,并说说理由。这么温馨的画面,我们忍心打扰吗?

指名读

1、读课文6-18自然段,想想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并在句子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抓住“虚弱”“等他吃完了……”体会妈妈对爸爸的关心与了解,同时爸爸也很关心妈妈

感情朗读

(2)抓住“没吃、没听”“直奔”“谎话”“每天”体现了爸爸心中只想着妈妈,一心挂念妈妈,对妈妈也很了解。

接读-----茉莉。

(3)、抓住“一动我就惊醒”

“边打哈欠边说”

“不肯叫醒我”等体会爸爸妈妈都为彼此着想。

(4)抓住“怕惊动他”“手脚麻木”等体会妈妈为了让爸爸休息好,不敢动

填空

接读-----茉莉。

3、有感情地朗读那一段交流并说明理由

(1)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

(2)爱是紧握的双手。

(3)爱是妈妈脸上恬静的微笑。……(抓住“悄悄”“探”阳光也有感情,怕打扰、惊醒这美好的一切。)配乐齐读三、情感升华,体悟“爱如茉莉”

体会课文最后连用两个“爱如茉莉”所表达的情感,在感叹中理解爱的真谛,真爱烙于心间。

1、映子从妈妈住院这件事中,亲眼目睹了这样一种平平淡淡却那么令人回味的爱。此时,她不禁感叹道——引读“病房里……”

2、再好好读读这一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3、小结

这样真爱就像茉莉般散发着缕缕幽香,是那样的情意绵绵,感人至深。(板书)她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了——“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引读。

1、接读——“病房里……”

2、(体会用“钻”字好处)

3、接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三、回味生活,领悟爱的真谛给予学生书写内心,表达情感的机会

1、出示爱的小诗

2、你觉得“爱是什么?”

3、齐读爱的小诗

4、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爱如茉莉”的句子。

2、围绕“爱是什么”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16、爱如茉莉

简简单单

平淡无奇

真切无私

洁白纯净

感人至深

缕缕幽香

《爱如茉莉》第一课时教案 篇五

16 爱如茉莉(第一课时)匡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习“茉莉、幽”三个字的书写,理解“缕、幽”的意思。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清文章脉络,能找出文章重点叙述的部分。4、能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初步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有关爱的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间平淡而真挚的爱,进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2、教师打印本节课需要出示的板书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生说。)2、老师相机板书:茉莉,并学习这个两个生字。3、出示课文中与茉莉有关的词语。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弥漫   诗意4、指生读词,相机教学“缕、幽”,并理解字的意思。5、全班读词。二、浏览全文,找出重点。1、谈话引导,完善板书:爱如茉莉  2、全班齐读课题。3、通过预习,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从哪一个自然段到哪一个自然段,写的都是妈妈病中的事情。生读书找出(6-17小节)。 三、初读感悟“爱如茉莉”。爱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知道什么叫细节吗?生交流。师小结: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可以是一段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束在瓶里静静开放的花朵……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细节,感受文章的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6-17自然段,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画出来。(多媒体播放音乐)生读书,圈画。 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抓住“虚弱”,指导诵读。) 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从多音字“奔”入手,理解爸爸的焦急。) 细节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从“轻轻”和“蹑手蹑脚”这样的细节中,体会爸爸的细腻。) 细节4: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字词知冷暖,文字是有温度的,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度?请通过朗读把这份感动表现出来。) 四、拓展互动“爱如茉莉”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认为爱还会像什么呢? 五、小结爸爸妈妈这样平平淡淡的爱,作者一开始理解吗?你心中的爱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继续读书交流。板书设计: 16  爱如茉莉                  妈妈                                             爸爸吃完再告诉(细心)        真       直奔医院(身影)紧握双手                            爱       睡眼蒙胧手脚麻木也不愿动                       布满血丝的眼睛  教学反思: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也曾经上过《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他在课堂上告诉了学生这样一句话: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映子的这篇散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用它来很好的向学生传达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既然是第一课时,生字词语就不能不上,若上完了生字,课文也只能理清文脉,上个开头;既然是比赛,课堂上就不能没有亮点和高潮,怎样才能鱼和熊掌兼得?这无疑是最困难也是最危险的上法,上得好就是进步,上不好怎么办,但我想,不管怎样,是驴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吧。实践告诉我,今天这节课的设计有可以继续发扬的地方:一、生字词语从关键处教,例如今天的“幽“字。它比较难写,比较难理解,所以在课堂上把它挑选出来,教透。二、在这节课中,我力求体现课标中对高年段的其中两点要求:1、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2、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每一堂课中,不可能把课标的要求都体现出来,但是针对不同的课型,可以有所侧重。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为了突出高潮部分,把重点段落挑出来,从中间教起,而把第一部分的内容放到第二课时。我想不管顺序怎样,只要学生能够在品读细节的同时,习得语言文字,感悟爱的真谛,这就达到了目的。需要改进的地方:预设不够充分,低估学生的能力,教师激发学生情感的语言贫乏,在一瞬间会有这样的感觉,老师感动得不行,但学生仍无动于衷。今后还要努力做好。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 篇六

作者:郭学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

南京市课堂阅读教学竞赛课堂实录——郭学萍《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五年级)

下关 郭学萍

师:首先让我在黑板上写课题,一起读。

师:爱是如三月的春风温暖的春风,大声读 深情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关于爱的文章,齐读课题

师:茉莉都是、生字,哪位同学通过预习已经会写了?

生:生写

师:你是怎么记住的?

师:他是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记住的

生:他写的不规范,上面长一点,下面短一点

师:用形声字的够字方式集注下面的字就容易了

师:出示:陶 揉 胳膊 齐读一遍

师:生字都掌握了,下面就欣赏茉莉花(放课件)

师:喜欢这些话吗?

生:喜欢

师:打开课本,找出描写这些茉莉话的词句圈出来。

生:小声读(播放背景音乐)

师:圈了哪些词语

生:洁白 纯净 屡屡幽香

师:张贴字词小黑板

生:还有补充?

生:平淡无奇

生:静谧  美好

生:清香

师:课文里说是“一古清香“课文里对比一下屡屡幽香,一股清香”一样吗?

师:缕缕的意思是?

生:一丝一丝的

师:谁能完整的说说屡屡幽香的意思

师:还找到那些词?

师:爱如茉莉就是说爱像茉莉一样——一样——(学生跟读)

师:文章比较长,能读通顺吗?考考大家,选一段比较长的段落

生:生读“病房里……袅袅地钻到我们心中。”

师:生活如流水一般,波澜不惊,有一天妈妈病了,平静的水中爱的涟漪

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写了妈妈病中的事情?

生“浏览”

生:6到17小节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6到16小节

师:16小节就是屏幕上显示的,他有没有离开病房?到底是到哪个小节?

师:我知道了,标小节号的时候——没标错

师:你读一读,有没有离开?

师导语:患难见真请,正因为母亲生病了,( 一段很优美的语言,可惜没有来及记全,等待郭老师原稿)爱流淌在每个细节中,大家知道什么叫细节?

师:细小的清洁或环节,可以是感人的话语、温柔的动作、 恬静的微笑、 温馨的画面(出示课件)学生跟读

师:默读6-17小节,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用横线划出来

(背景音乐)学生默读课文

师:下面就请你们选择一个最感动的细节读给同座位听,读出你的感情,读出你的感动。

生:生交流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有同学说每个细节都感人,我都不知道汇报哪个

生:我先读一下第九小节,再给大家讲解释 (女 朗读的很有感情)

师:提醒一下,你除了两个门,前鼻音,其他读的都很好

生:妈妈看到爸爸回来了,很开心,阳光悄悄探进来,好象阳光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师:不仅找到了细节也谈了感受,这就是一副画面,出示

师:谁愿意再读一读这个画面

生:朗读(男)

师:他读的比较平静,感动蕴涵在心中

师:这节有两个词都是表示安静的意思,你们找到了吗?

生:静谧

师:这么恬静的画面你们愿意破坏他吗?

师:谁再来读

生:生读

师:这么安静的环境里,妈妈睡在……导读这小节,

师:文章的细节就像电影中特写镜头,聚焦,这里有个最感人的细节,找到了吗?

生:我觉得是妈妈紧握着爸爸的手,“紧握”

师:可以看出其实爸爸为什么用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呢?答案就在下文,读一读

生:我看出“爸爸边打哈欠”……我看出爸爸特别爱妈妈,照顾妈妈,什么事也不让妈妈做

师:欠 连读的时候应该读轻声,齐读

师:此时妈妈正睡在病床上,妈妈此时真的睡着了吗?

生:因为妈妈不让爸爸代替他做任何事

师:我们再读读下文,答案就出来了

生:“爸爸在系数……

师 :你从哪个次看出妈妈根本没有睡着

生:“惺惺然“

生:是“清醒含笑“说明妈妈根本没睡着

师 :通过妈妈的言语就知道妈妈为什么没有睡着

师 :读书要注意上下联系

师 :如果我们把妈妈的话和爸爸的话连起来读,你一定有新的发现,分角色朗读

师 :告诉我你感受到什么

生:说明了他们互相关爱着,

师 :补充一点,可以看出来,妈妈很关心爸爸,妈妈不敢动,让爸爸多休息

师 :爸爸关爱着妈妈,妈妈想着爸爸,当我推开病房门,看到……(生齐读)

师 :这就是爸爸妈妈互相关心,互相牵挂,从上文哪些地方也能感受到?

师 :第八小节 直奔医院 看出什么

生:补充,这是的爸爸是出差回来,很累的,心有灵犀想着妈妈

师 :妈妈对爸爸的牵挂呢?从哪个细节能看出来?

生:“吃饺子……“

师 :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看上去是那么平淡武器,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就连初升的阳光也感动了,谁来读?

生:生读

师 :谁来把这个画面美美的读一读呢?推荐读书最好的一个同学来读

生:配乐朗读

师 :病房里那茉莉显得……袅袅的清香钻到我们心中。钻是什么意思?

生:印在心里了

生:是不知不觉地

师 :爱如茉莉已经深深 印在作者心中,更加感动,再读那小节

师 :“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如果加标点,怎么加?

师 :为什么加感叹号

师 :我觉得有两层意思,本身洁白,包含着浓浓的情谊

师 :出示“爱的小诗”  师朗读

师 :这样的爱作者一开始理解吗?

感谢小营小学的孩子,描红临写

生:“老师 一会见”

听了郭老师上课已是第3次,印象深刻的是她个人的语文素养,诗一般的语言,热爱语文的激情,与学生构建和谐课堂的驾驭能力,让我佩服之佩服!

今天这节课一个“美”字贯穿教学始终。文章选的美,和她本身散发出的气质很吻合,美美的语言诵读这美美的文字,“缕缕幽香”与“一股清香”得比较,表现的是简约的美;一个“细节”的理解,渗透的是感动的美;一个“聚焦的镜头”放大了“爱”的美;一个“紧握”,前牵后连,表现出深入研读教材的美;一段“整合父母亲的对话”,表达了了整体的美;一个“直奔”的画面,凸显了想象的美;一个的“阳光”地把握,突出了设计的美;一个“钻”字的体会,渗透了用心的美;一串诗歌的改写,升华了中心的美……老师的语言,美的动心,美的动情!

这节课充满了诗意,这就是语文,这是郭老师眼中的语文,是郭老师心中的语文,是郭老师追求的语文……

《爱如茉莉》优秀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本为本,只有超越文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目标,以仔细研读为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感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都蕴含着朴实的父母之爱,并学习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身边普通而又平凡的“爱”。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3、抓住文中重点词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架起读写的桥梁,使学生学会观察、体味并抒写身边的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小

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茉莉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学习了这一篇文章,这两组词语是写茉莉的,请你来读读。(读出理解,读出诗意)

2、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茉莉花,这还是茉莉花。

3、生活中有一种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但它散发的缕缕幽香却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课文介绍的是一对普通夫妻间的爱,他们的爱就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读题。

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1、生活本是平淡如水的,但母亲住院却在这平淡中荡出了爱的涟漪。快速浏览全文,你从哪些事情感受到父母间如茉莉般的爱。

2、如果你完成了就用你那清醒含笑的眸子看着我。

真爱就像茉莉花一样,星星点点散落在文章中,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交流。

三、精读细节,感受真爱

同学们,爱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一句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让我们用心去读第一件事,找一找,哪个词哪个句最让你感动,说说理由。

(一)出示6-8小节

1、妈妈的语言

小结: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她的表现是煮一碗饺子,她的表现是用虚弱的声音嘱咐。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练读。

2、爸爸的动作“奔”读音?意思?此刻,爸爸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医院)你还从这个字读出了他什么心情?似乎看到了什么?

3、一个字我们读出了爸爸的焦急,读懂了爱就是爸爸匆匆赶往医院的脚步,这就是会读书。让我们一起读出爸爸焦急的心情。

(二)读9-17节,找一找,哪句话让你感受到这份爱,哪个词让你分享到这份爱。

交流。1、第9节。“紧握”让你体会到什么?

“恬静的微笑”说明什么?

还有更温馨的字眼吗?“阳光探了进来……”这时就连阳光也多情了,她只是悄悄的'探了进来,她也不愿打搅这场面。让我们将这静谧、温馨的画面永留心底。齐声朗读这一段文字。

2、第十节。“蹑手蹑脚”、“轻轻”,动作那样平常、自然,就像茉莉一样的爱,淡淡的,有着缕缕幽香。

3、出示对话:妈妈的语言、爸爸的语言(12和16节)

爱需要付出。妈妈不敢动,爸爸不敢睡,你体会到什么?(爱是彼此间的体贴入微)

四、总结拓展,延伸真爱

小结:本文描写了夫妻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归于平淡的爱。生活中有许多种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让你打个比方,以你的理解,爱是什么样的?

4、细微处体现真爱,对话中回味真情,用我们的心去朗读10-16节对话部分(分角色)。

总结: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是那么普通平凡,但是却又是那么的真切感人。(板书普通平凡、真切感人)

5难怪作者要说(出示第17节)钻进我心中的究竟是什么?

6、细节中流淌着深情,细节中洋溢着真爱,目睹这问心的一幕,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最后一节。)

让你给这句话加标点,你会怎么加?读。

可作者却像说话一样自然。许多时候,不仅文字能表情达意,就连标点也有着作者的温度。就让我们与作者的心共同跳跃,一起去赞美吧……(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拓展,延伸真爱

小结:本文描写了夫妻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归于平淡的爱。生活中有许多种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让你打个比方,以你的理解,爱是什么样的?

交流。

结语:我们不渴求人世间所有的爱都如茉莉,爱可以如茉莉一样幽香缕缕,爱也可以如玫瑰一样热烈奔放,爱更可能如柠檬一样甜中带酸。愿大家都做一个懂得感受爱、珍惜爱,并学会付出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四、作业

用心观察同学和父母生活中的细节,感受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备课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小学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备课教案】相关文章

爱如茉莉教案【4篇】12-25

《爱如茉莉》教案【优秀7篇】11-30

《爱如茉莉》教学案设计优秀6篇11-30

《爱如茉莉》教案(最新8篇)11-09

《爱如茉莉》教案(优秀6篇)11-07

爱如茉莉教案(优秀5篇)10-31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教案【10-09

爱如茉莉教案最新5篇10-08

《爱如茉莉》教案(优秀10篇)09-15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优秀8篇08-04

43 2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