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4篇

2023-08-22 07:36:58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虎知道整理的4篇《《黄果树瀑布》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进行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录音、幻灯片、导游员标示牌、导游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很特别的礼物,请听(放录音:瀑布宏大的声音),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大海、瀑布),这声音究竟来自哪里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快乐读书屋”中寻找吧。

2、感悟交流:

(1)请一名同学读提示

(2)生默读课文,读完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交流感冒。

(3)黄果树瀑布美丽壮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请你用赞美、惊叹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赛读)

(5)出示挂图,边放录像边读(集体读),再次感受它的美丽壮观。

(6)如果你此刻站在瀑布下会说什么?

3、角色表演

请你当一次小导游,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

4、请同学在回到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或不认识的字。

5、拓展延伸练习: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二

导入

1、知道我们今天上哪课吗?预习了?那好,出一道抢答题(不用举手,知道就立即大声说出来。)我带来一张照片,看——请猜一猜我是在哪儿留的影?瞧,你们多聪明!对!——黄果树瀑布。你们刚才说的时候,声调里充满了惊喜,充满感情的语言才好听。既然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一定对黄果树瀑布有了自己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课题。

2、(出示生字词)

3、几生读课文。

精讲

一、看

1、听同学读课文的时候,老师提两个要求:

①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学们,有时候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面。读着课文,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来呢?如果你的眼睛就是一架照相机,你得笔就是快门,你能捕捉到那些动人的画面定格为一张张美丽的照片呢?就让我们仔细地听,勾画下相关的语句。

2、前后四人小组交流,泥都扑捉到那些画面,美在哪里。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a、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速度快、来势凶猛)把泻字换成流子可以吗?为什么?(换成流就不能表现出瀑布的气势)

悬挂:可以看出瀑布的险峻之美。

宽幅白练:可以感受到瀑布很宽,很有气势。

b、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通过对一系列动词的朗读、揣摩,体会“银雨撒金街”的奇趣和壮观。

黄果树瀑布的水,随季节变换出种种迷人奇观。冬春季节水小时,瀑布铺展在整个崖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游人赞美它如银丝飘洒,豪放不失秀美;秋、夏水大时,如银河倾泻,奔腾浩荡,势不可挡,瀑布激起的水雾,飞溅一百多米高。飘洒在黄果树街上,又有“银雨洒金街”的美称。

4、看到这一幅幅画面,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过渡:这是我们看到的黄果树瀑布,仅仅是照片留存在记忆里不免有些苍白,初到黄果树瀑布,作者可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呀,那么听到的瀑布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声音的词句大声地读出来,体会体会。

二、听

1、交流——朗读

a、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体悟“飘”字的精确两个比喻句的鲜明。

b、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千万架:可以感受到非常有气势,大合唱可以感受到声音很响亮且有节奏。

c、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比喻句:作者置身在黄果树瀑布的谷底里,面对着瀑布,为什么说是“四周乐声奏鸣”呢?(因为有回声,书上说“山回谷应”。)

“细胞”是什么?(“细胞”是生命组成的一部分)对,没有了细胞也就不存在人了。

“细胞灌满了活力”是说什么呢?(是说生命充满了活力。)

d、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抓住“久久”“任”“扑上”“打湿”“聆听”等词体会作者如痴如醉的神态。

比喻句:为什么说“胸膛像张开的山谷呢?”(是说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感觉心胸很开阔,很豁达。感觉很受震撼。)

是啊,欣赏了这般美景,我们就忘掉了忧伤、忘却了烦恼、忘却了生活之间本不该有的小小摩擦。我们会由衷地发出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的人生多么富有的感叹。而同时我们又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种感觉好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自己一下子感到渺小起来。(老师充满激情地)

同学们,有这种“豁达”、“震撼”的感受吗?(同学们被震撼了,老师也被震撼了,这种震撼的过程其实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总结

1、望着眼前的瀑布,听着这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会想到哪个词语呢?

2、望着眼前的瀑布,听着这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浓缩所成一句话: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3、望着眼前的瀑布,听着这訇然作响的瀑布声,虽然她不及庐山瀑布的长,但我们仍会想到李白的那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望着眼前的瀑布,听着这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不仅仅是作者被震撼了,连徐霞客也陶醉了:

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5、就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陶醉你身边的老师。

总结:大自然多么纯朴、富有,她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给我们带来了“烟台的海”、“庐山的云雾”、“九寨沟”,还有“黄果树瀑布”等等,她用自己无限的生机来陶冶我们的性情,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震撼着我们灵魂,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滋养,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健康地成长。

《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预习要求。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

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

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

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

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赏析的语句,教师加以整合之后,指导揣摩。如:

1、文中反复出现“潮湿”、“抚摸”两个词:“潮湿”强调黄果树瀑布的主要特征;四次出现“抚摸”一词,从触觉方面突出作者与瀑布的亲近感。(或者谈“震耳欲聋”、“魂飞魄散”所表现的听觉和心理上的震撼)

2、“像落汤鸡一样”全身湿透的感觉:所表现的并非大煞风景,而是亲近瀑布的惬意欢愉之感。

3、“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几个动宾短句排比,突出表现亲近瀑布时痛快淋漓的感受;水声、潮湿本来是不能被“呼吸”的,但此时水声、水气太强烈了,使人感觉呼吸着的不是空气,而是水声和水气,这样表达更直接地显示作者对瀑布体验和感受,也更有诗意。

4、“这里是瀑布的声带,惟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瀑布的声音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声音比在外头更加强烈,因此用“声带”作譬十分准确形象;“惟一”、“任何”、“哪怕”等句突出了瀑布声音的宏大和美妙,也表现瀑布的鲜明“个性”:狂野任性,目中无人,纵情地唱着自己的歌。

5、“水和落水者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味首得救。”“死亡”指的是现实中所面临的危险,即可能成为落水者;“得救”指的是与瀑布零距离接触而产生的对瀑布的真切体验,即心灵上得救了,感受到了瀑布那雄伟宏大的生命和力量。

6、“但我抚摸了黄果树瀑布,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前一个“湿透”是通常意义的,物理性的;后一个“湿透”是夸张的比喻,形容情感和生命完成被瀑布所浸染,是心理性和抒情性的。

(五)课后作业。

1、文中写了几个黄果树瀑布?这些瀑布有什么不同?(“阅读练习”三)

2、阅读本教材《同步阅读文库》(八上)吕游的《站在黄果树瀑布上》一文。

第二课时:

(一)比较拓展。

1、讨论:《观第五泄记》中袁宏道对瀑布的观感与本文作者的观感有哪些相同之处?

两文都极力描写瀑布的声音之大(震耳欲聋;闻疾雷声)、姿态之伟(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水态愈伟)、水气之湿(呼吸着潮湿;以面受沫,乍若披丝)和心理之惧(魂飞魄散;心悸、撼山掉谷)、发现之喜(一阵激动、另一个瀑布在我生命里复活了;疾趋、犹不忍去)。(讨论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原文句子加以说明。)

2、本文与《站在黄果树瀑布上》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你从比较中能得到哪些写作上的启示?

学生可各抒己见。于坚的集中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表达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在艺术性、创造性上更胜一筹;吕游的不少地方描写过于概括,如堆砌磅礴、大气、雄壮、神奇、壮观绝美等词,感染力较一般,但他另辟蹊径地写寻源所见,获得“平凡与伟大只差一瞬间”的人生感悟,这是可取之处。

(二)课后作业。

1、完成《伴你学语文》(八上)中《黄果树瀑布》的作业。

2、预习课文《绿》,要求做到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

课时 篇四

一、复习检查:

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 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 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 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三、赏读全文:

1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 填空《虎知道·www.huzhidao.com》: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四、作业:

1 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 造句。

3 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黄果树瀑布》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黄果树瀑布》教案】相关文章

《黄果树瀑布》 教学案例(优秀3篇)04-05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8篇04-02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6篇)12-28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5篇)08-28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9篇)08-23

《黄果树瀑布》教案最新5篇06-25

《黄果树瀑布》教案精选10篇06-05

第6课《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6篇05-25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6篇05-03

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优秀4篇)10-12

43 1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