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优秀4篇)

2023-07-13 08:31:51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虎知道为您整理了4篇《《认识长方体》》,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的认识》 篇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3、书练习五第一题。(略)(如有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让学生拿出实物那样摆放后再回答)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5、

若分别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会怎么样改变?(课件分别演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6个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2条

8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几何初步认识知识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小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拼组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动手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摆放不同位置,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长、宽、高的理解。由于加强动手操作,使学生丰富感知,积累了空间观念,形成概念。

二、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我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然后用和乘4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重视想象,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想象是学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如让学生根据图形想象长、宽、高的长度分别发生变化后,会引起长方体的形状怎样改变,既使学生认识到长、宽、高和长方体大小的关系,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的认识》 篇二

[教材简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体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直观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关系。

[教学准备]

每生带一个长方体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物体(课件呈现),提问: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说明: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的直观经验,通过交流不断积累长方体表象。]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察物体,理解直观图。

(1)师激疑: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生试着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

汇报交流,达成共识: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

相机呈现长方体直观图(动画演示: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2)认识面、棱、顶点。

观察直观图,说说从一个角度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不能看到?

结合长方体直观图,师向学生介绍: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课件同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结合直观图中棱和顶点,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些面(或棱)在此相交得到的?

在小组里互相摸一摸,指一指长方体物体的面、棱和顶点。

[说明: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演示,理解长方体的直观图,认识它的面、棱和顶点,这样既遵循了他们的认识规律,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2、探究长方体特征。

(1) 分小组研究长方体特征,填写长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

长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

顶点

研究小组:

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课件出示研究提纲)

①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

②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师提问:

①面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是如何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②棱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你们又是如何发现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

③顶点怎样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交流方法,同时配课件演示。

引导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认识长、宽、高

师: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课件演示)

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情况下的长、宽、高,告诉学生不管相交于哪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题。

[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交流反馈时老师又一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如何发现的,目的是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3、探究正方体特征。

课件演示长方体渐渐变成正方体,认真观察,发现了什么?

(师述: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由于长、宽、高都相等所以称棱长)

根据刚才研究的方法,请你们小组讨论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填写正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

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说明:让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他们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4、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三第3题。

独立完成每小题,再交流反馈。

[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征,所以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通过讨论交流,来总结和概括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整理成表格,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渗透子集思想。表格的设计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给人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三、巩固运用 拓展创新

1、练习三第2题。

借助直观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先同桌有条理地指一指、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说说相关面之间的关系再独立把有关面的形状和长、宽有条理地写下来。

2、练习三第4题。

(1)先判断课本中摆出的几个图形中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每个图形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2)每个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摆出的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棱长)。

3、练习三第5题。

[说明:练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梳理知识 反思总结

你认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总说明]

1、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所以在本节课中,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2、把教学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方法(观察、数、发现的方法)、数学思想(子集思想)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认识长方体》 篇三

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索的兴趣。

准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

过程: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

2.认识长方体的面

(1)      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序的数。

(2)      汇报自己数的情况,让幼儿介绍数的方法(怎样数不会漏掉?)

(3)      每个盒子都有6个面,6个面它们都一样吗?

(4)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小结。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      除了这些面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      给顶点用一点点油泥做一顶小帽子,一边戴帽子,一边数一数有几个顶点(幼儿不知道是顶点时不要直接说顶点)?

(3)      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顶点8个。

3.认识长方体的棱

(1)      除了这些面和顶点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      用记号笔画棱,一边画一边数棱有几条(幼儿不知道是棱时不要直接说棱)?

(3)      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

(4)      教师小结这种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叫立体的。

4.了解长方体的体积

(1)      摘掉帽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什么?

(2)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明显的盒子问,如果里面装满东西,哪个盒子装的多?

(3)      我们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教师用米进行演示)

5.延伸

我们用牙签把盒子打开,看看有什么变化?(面、顶点、棱还在吗?)

《认识长方体》 篇四

一、片段实录: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体,并学习正确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2、在观察及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不同。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彩色正方体摋子一个,长方体魔盒一个,长方形卡片六张,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七彩蛇的摋子(复习正方体)1、小朋友,这是七彩蛇送给我们的“摋子”,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呀?(正方体)2、说一说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呀?(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3、游戏:抛摋子(1)教师发出指令:“预备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出声数数;(2)幼儿拍手时要求不出声,大家整齐拍出数字,增加难度。(二)认识长方体1、今天,七彩蛇又给你们带来了另外一个礼物,想不想看呀?我们一起说:“一、二、三”。2、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礼物是什么样子的呀?(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1)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样长的;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一样大的。(2)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是一样长的;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一样大的。3、完成“颜色、形状标记图”(1)看一看,数字1住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家里呀?①在相应的颜色、形状格子中打上“√”;②出示数字1长方形图片。(2)依次观察数字2—6,出示长方形图片,完成“颜色、形状标记图”。(3)观察“长方体展开面”①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②看一看:这六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③比一比: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都一样大吗?(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一样大,四个长方形一样大,两个正方形一样大)4、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1)呀!四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加上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就变成了这个漂亮的礼物。猜一猜,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2)小结: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方体。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面有长方形、正方形,是大小不一样的。(教师边说边演示六个面)(3)幼儿讲述长方体以上特征。(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三)游戏:找找长方体1、你们看,(课件)现在七彩蛇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找一找,这几张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2、过程中出示实物,认识“六个长方形面的长方体”。(四)制作“六个长方形面的长方体”1、今天你们的表现真棒,七彩蛇要给你们颁奖啦!(课件)(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2)看一看:这六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长方形)(3)小结:这六个长方形也能变成另外一个长方体呢。2、现在请你们去动手做一做,看看这个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人手一份制作)(播放音乐)(五)延伸活动1、七彩蛇送给你们的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呀?2、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长方体的呢?今天回家后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认识长方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认识长方体》】相关文章

长方体的认识(优秀6篇)04-08

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优秀4篇)10-12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4篇02-1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02-2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11-30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优秀5篇)03-13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0篇)09-2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冀中的地09-27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优秀4篇)10-08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9篇09-29

43 1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