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

2023-03-06 08:16:47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中彩那天教学设计】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 20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4 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同时结合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演讲,导入新课

教师激情导入:“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信念,一个贫困的家庭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时,他们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彩那天》这篇文章,用心去感受诚信的魅力。(板书课题;强调“中”的读音、“彩”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学习词语:拮据、器重、梦寐以求。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利用扩展课题的方法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中彩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

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学习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体会“我”中彩之后的兴奋与激动,并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启发疑问:再读第四、五自然段,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神情严肃的父亲,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2)父亲为什么不让“我”上车?

学法指导:通过人物的外表去表现人物的内心。(表达时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去表现人物的内心,阅读时可通过描写人物外表的句子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此环节设计旨在指导学生从读中去领悟表达方法,做到以读促写。)

3.以第六自然段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父亲”遇到的道德难题是什么?

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

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学习第七至第八自然段,引导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

2.针对学生阅读中的困惑,老师和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

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

4.学生再读书,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

2.用“精湛”“梦寐以求”写一句话。

3.课外收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父亲”是怎样面对的?他有着怎样的矛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出示词语,读一读)中彩、梦寐以求、兴奋、迷惑不解、道德难题、财富。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二、精读品味

1.默读第七至第八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父亲”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难在什么地方?读书后小组进行讨论。

2.由学生发言(出示句子):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 字。

指名读,适时进行评价。(我听出来了,看了又看,才终于看出,你很会抓词,读出了画面。)

3.为什么会有淡淡的“k”字?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汇报:现在你就是文中的“父亲”,说说此时你的想法。(可能想:“我做了记号,又把它擦了,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奖虽然是自己抽的,中奖的彩票却是库伯的,大奖还给富裕的库伯,自己还是贫穷,如果不还,自己的良心会不安。”这正是“父亲”的道德难题。)

自由读,个人读。

4.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虽然库伯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     );虽然我拥有了汽车,但是(      );虽然(      ),但是(      )……

填后读一读,再结合课文中的几句话读一读,想一想,你能理解父亲了吗?

(1)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去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3)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4)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5)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想象写话

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父亲、母亲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课外延伸

诚信就像是美丽、纯洁的花,在喜欢它的人的精心呵护下,灿烂地开放着。这里老师采撷了几朵,我们一起来好好欣赏:

(出示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配上音乐。)

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写一个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有关诚信的故事。

(以上作业二选一。)

六、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诚实?信用?财富

中     起因:(神情严肃)

彩     经过:(道德难题)诚实守信

那     结果:(特别高兴)

天     结尾:受益匪浅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简析:

《中彩那天》是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本文是通过记叙父亲中了彩以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归还轿车的故事,赞扬父亲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设计理念:

本文中父亲的内心世界是矛盾而丰富的,学生通过潜心会文,走近父亲,了解父亲情感的变化。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悟父亲做出抉择时矛盾的内心世界,最终诚信还车的高尚精神世界。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创设各种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悟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理解“道德难题”。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有关诚信的故事,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理清脉络。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我”的家庭经济的拮据现状和父亲对车子的梦寐以求。

第二课时

一、开心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你中了一辆轿车,你的心情会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欣喜若狂、心花怒放、欢天喜地……)

二、潜心会文,走近“父亲”

师:是啊。文中的父亲做梦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子,当他真的中了一辆汽车的大奖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一)、学生认真默读课文3--9自然段,把描写父亲情绪的句子画一画。(学生边读边画)

(二)、交流找到的句子,了解父亲的情感变化,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师板书:神情严肃 特别高兴)

1、“神情严肃”的父亲

a、感悟父亲的“神情严肃”。(课件出示课本插图)

师:别的人中了奖都是欣喜若狂、心花怒放、欢天喜地,为什么“我”的父亲却是这样神情严肃呢?(生:因为父亲中奖的彩票不是自己的,而是他帮库伯捎的,他不知道是给库伯还是自己留下,心里特别矛盾,所以神情严肃。)

b、理解父亲的“道德难题”。

师:什么样的题目才是难题呢?说说你对本课中“道德难题”的理解。

(生:让人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题目,在本课中是指父亲在要不要归还车子之间艰难选择。)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此时此刻父亲面临着艰难的道德抉择,所以说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其实,任何人面对如此大的利益诱惑,也会很难作出果断的决定,都要面临“道德难题”的考验!

c、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当父亲知道帮库伯捎的那张彩票中奖了的时候,父亲做了什么?这两种声音又是怎样影响着父亲的?(以辩论的形式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种声音,我要车……

另一种声音,我还车……

2、“特别高兴”的父亲。

师:真的是“理越辩越明”啊,经过同学们的模仿辩论,“我还车”的选择最终占领了道德高地。文中的父亲就是这么想的,你们真不愧是他的知音啊!同时也说明同学们对于这一“道德难题”的正确解答!面对爱车虽然有万分的不舍,但父亲最后还是……(给库伯打了电话,叫他来开车。)父亲和库伯在电话中怎样说呢?

a、同桌模拟电话过程。

b、全班交流。注意表现出库伯的吃惊和敬佩,父亲的轻松,如释重负。(通过学生评价进行渗透,教师不可硬塞给学生。)

c、感受一家人如释重负、轻松愉悦的心境。

师:同学们,电话打通了,这一辆崭新的轿车已经不属于这一家人了,他们没有沮丧和难过,而是……(特别高兴)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高兴吗?为什么?(因为父亲战胜了私欲,选择了诚信。)那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完这一自然段,一起分享这一家人的快乐。(课件出示相关自然段)

师:一家人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饭,父亲会说什么?“我”和母亲会对父亲说什么呢?

d、理解“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师:是啊!父亲的轻轻一拨电话的时刻,成为我们一家最富有的时刻。(同学们齐声读最后一段。)

师:为什么说这个时刻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因为我们拥有了无价的诚实守信的精神财富。)

师:同学们,有时看似失去,其实却收获了许多。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家庭。正像他母亲说的……(课件出示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齐声读。)

师总结:同学们,这是一个拮据的家庭,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富有的家庭,在巨大物质利益的诱惑之下,他们终于果断地选择了诚信。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鼓掌)诚信犹如一颗闪亮的恒星,穿越时空,仍熠熠生辉。此时此刻我和同学们沐浴在这温暖的光芒中,愿美好的种子能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三、阅读拓展,升华认识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故事?

师: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四、积累语言,内化情感

1、 课后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

2、小练笔:库伯把车子开走以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场面。请同学们写出来。

简评:

本节课抓住父亲情感变化“神情严肃,闷闷不乐--特别高兴”这一主线,创设情境,通过辩论、模拟打电话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感悟父亲内心深刻的情感变化,感受父亲这一抉择的不易,从而深刻理解“道德难题”,化解了文中的难点。让学生想象库伯开走轿车之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场面,这一设计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诚实、守信所带来的轻松、快乐、安宁!以实际的场景向学生诠释着课文的中心句: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理念:

1. 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创造,前提就是疑问。通过学生自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积累疑问——质疑疑问——解决疑问等过程的情感体验。

2. 合作学习:

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的强烈渴求和形成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中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促进的效果。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文中的疑问,再反馈给教师,教师起一个指导者的角色。

3. 情感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感受到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参与。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课文,结合实例,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笔财富“的哲理,并能说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困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意思。

2. 回答课后的问题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造句。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 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笔大财富”这一句话的哲理。

2. 说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困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意思。

3. 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与思想感情。

教学前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2. 卡片若干张

3. 小旗子若干面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课内预习,完成预习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获过奖呢?获奖时你们高不高兴啊?(生齐回答:高兴)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篇课文里的主人公是不是也一样高兴吧!

2. 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自读、默读来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会的字词,应学会查字典或问教师,初步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 读写本课的生字,进一步理解文中的词语意思以及有关课文内容的重要词语。利用多媒体和写有生字的卡片来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记忆,也便于利用卡片来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能力。

4. 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5.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不要求统一。

父亲将不属于他的奖品还给了库伯,但因父亲的抉择使我们这贫困的家庭感觉到无比的富有,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6.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解释课文的词语并用其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引入课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下《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人公很幸运地得到一辆汽车,但却没有拥有到它,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2. 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课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较为重要的疑问板书在黑板上。积累学生的疑问便于学生之后的合作学习。

3. 带着疑问全班齐读一次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易于从文中找出疑问的答案。

4. 小组合作学习。

尝试找出刚才学生所提出疑问的答案,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回答、交流问题的答案。

5. 辨答交流。

(1)分小组,进行答辨。

师:父亲正面临一个什么道德问题?如果请你帮父亲拿一个主意,你觉得该“还”,还是该“留”?认为“留”的插上一面红旗,认为“还”的插上一面绿旗。

(2)小组讨论,寻找依据,找出“留”或“还”的理由。

(3)大胆提出学生自己的观点,教师板书于黑板上。

(4)通过对比了解父亲的思想感情。

(5)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6)理解:汽车开走了,父亲为什么还高兴?原因是什么?

“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里的“财富”是什么?

理解了这里的“财富”就更易于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彩那天是“我”那贫困的家最富有的时刻。处理方法主要是由学生感悟,教师只从旁引导,不直接说出答案。

(7)齐读有关段落的课文。

6. 小结课文。

父亲将汽车还给库伯,因为他坚信“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一大笔财富”。而我在成年以后,也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7. 布置作业。

(1)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过道德难题呢?是如何解决的?

(2) 收集课外资料:看看还有没有关于战胜自我的材料,下节课学生交流。

板书

14中彩那天

中了汽车                       父亲神情严肃?

想与父亲共享                被赶下来,

要我滚开

汽车开走                        父亲显得特别高兴?

父亲打电话时               是我那贫困的家最富有的时候?

留 还

理由          梦寐以求 “k”      生活拮据 人穷志不穷      没人知道   要有骨气

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词语的理解并能用“安慰”、“梦寐以求”等词造句。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主要采用小组朗读或个人朗读,适当指导学生的朗读,注意轻重音与停顿。

3. 学生之间交流,谈谈自己的道德难题的经历。可让学生发表自己若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时,自己会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

4. 资料交流。让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传阅,并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感受。教师可选取学生资料中的某一则事例,让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

5. 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资料,写一篇有关道德难题的作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字数约100字。

6. 课堂小结。

《中彩那天》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 20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4 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同时结合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以《幸运大抽奖》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体谅中奖者心情如何?

3、师板书课题“中彩那天”,指导“中”字读音。

4、齐读课题。

5、理解课题。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利用扩展课题的方法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中彩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

1、创设情境:假如我有一辆汽车 我会 。

2、启发疑问:再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中彩以后, “我”和父亲的心情一样吗?

(2)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学法指导:通过人物的外表去表现人物的内心。(表达时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去表现人物的内心,阅读时可通过描写人物外表的句子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此环节设计旨在指导学生从读中去领悟表达方法,做到以读促写。)

3、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可以让父亲把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

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

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

2、针对学生阅读中的困惑,老师和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

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

4、学生再读书,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5、用“因为……也许我可以……”“就算……我也不能……”“那是因为……”来说“父亲”面临的难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初步阅读课文,使我们了解了父亲的为人,下一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父亲将是怎样经历中彩以及诚实归还奖品这一历程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父亲”是怎样面对的?他有着怎样的矛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出示词语,读一读)中彩、梦寐以求、兴奋、迷惑不解、道德难题、财富。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二、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想一想,“父亲”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难在什么地方?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读书后小组进行讨论。

2、由学生发言(出示句子):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 字。

指名读,适时进行评价。(我听出来了,看了又看,才终于看出,你很会抓词,读出了画面。)

3、为什么会有淡淡的“K”字?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汇报:现在你就是文中的“父亲”,说说此时你的想法。(可能想:“我做了记号,又把它擦了,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奖虽然是自己抽的,中奖的彩票却是库伯的,大奖还给富裕的库伯,自己还是贫穷,如果不还,自己的良心会不安。”这正是“父亲”的道德难题。)

自由读,个人读。

4、为什么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后显得特别高兴?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5、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虽然库伯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 );虽然我拥有了汽车,但是( );虽然( ),但是( )……

填后读一读,再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你能理解父亲了吗?

6、出示课文最后一节,结合母亲的教诲,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想象写话

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父亲、母亲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课外延伸

诚信就像是美丽、纯洁的花,在喜欢它的人的精心呵护下,灿烂地开放着。这里老师采撷了几朵,我们一起来好好欣赏:

(出示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1、失信就是失败。

—— 左拉

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也就没有了生命。

——大仲马

3、诚实是这么美妙的东西,重金难买。

——会冶

4、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了。

——莎士比亚

五、布置作业

1、从网上、课外书中搜集有关讲诚信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续写《中彩那天》。

六、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诚实+信用=财富

中 起因:(神情严肃)

彩 经过:(道德难题)诚实守信

那 结果:(特别高兴)

天 结尾:受益匪浅

《中彩那天》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和守信的珍贵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对“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的深刻领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大家见过彩票吗?如果所买奖券号码跟抽奖出的号码相同,可以获得奖金或奖品的就叫中彩。

2、假如有一天你中彩了,你会怎么样?(生交流)课文中的主人公也“中彩”了,却给他带来了烦恼?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中彩那天》(板书课题)

3、出示课题:中彩那天 注意读准第一个字“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分节轮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

3、根据提纲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4、教师小结:对于叙事性的文章,可以采用抓住文章六要素的方法,进行课文的复述。

三、学习课文1—2段。

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谁来告诉老师,主人公那时的生活情况怎样。(拮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2段)

1、学生齐读课文,找出能体现人物生活拮据的词句。(我们家六口人就靠着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父亲对汽车的渴望(梦寐以求)

2、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2、复述课文。

二、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中彩以后,“我”和父亲的心情一样吗?找出有关的词句。

2、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四、集体交流自学情况。

1、体会父亲的反常表现。

(1)默读课文4、5小节,用“—”划出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

(2)中彩后应该高兴,可父亲一系列的神态、动作却很反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引读:“当我回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却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难道我们中彩的道德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2、过渡:难道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相信作者的迷惑也正是我们大家的迷惑。默读课文第6—8节,思考:究竟是怎样的道德难题?父亲是怎样处理的?

▲“留车”的理由:

(1)库伯是有钱人,而我们家生活拮据。

(2)父亲梦寐以求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3)库伯先生的彩票是父亲捎来的,父亲不说谁也不知道。

(4)两人都把此事忘了。

(5)彩票上的“k”字很容易擦去。

▲“还车”的理由:

(1)父亲在彩票上做了记号,说明父亲就很诚实。

(2)不想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

(3)跟母亲常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有关。

3、为什么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父亲反而“显得特别高兴”?

五、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文最后一节,自由读。谈谈理解。

2、教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像可敬的父亲一样,多一些诚实的面容,多一些守信的品质。我相信,每个人拥有了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六、课堂练习,完成课后小练笔。

提示: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5 中 彩 那 天

留车?

道德难题 还车!(诚实﹢信用﹦财富)

还车?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篇六

知识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情感目标: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围绕重点句质疑的方法。

2. 让学生明白,抓住重点词理解重点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难√虎知道★www.huzhidao.com√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1. 动画激趣,演示中彩过程和场面。

2. 以中彩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可是课文中却是另一番情形来导入新课。

* 初读课文:

1. 把课文读通读顺。

2. 围绕重点句提出问题。

* 以重点问题为线索,理解课文。

1. 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道德难题?”

2. 组织合作探究学习:父亲是把车子留下来好,还是还给库伯好呢?学生依据课文中的句子谈自己的理由,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

3. (1)学生在思辨的基础上理解了这为什么是“道德难题”,找到父亲在面对难题时内心充满矛盾的句子。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让学生说一说父亲在擦k字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体会父亲的矛盾心情。

4、在内心充满矛盾的时候,父亲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5、思考:父亲为什么在有充分的理由留车的情况下,为什么又没有留?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和“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

6、向学生推荐《假冒奶粉》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出示名言。

五、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道德难题          留?

诚实守信          还?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6篇《《中彩那天》教学设计》,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04-13

《5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3篇】02-10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4篇09-03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9篇)08-23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4篇】08-13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3篇】08-03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教案【优秀309-0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10篇10-12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11-1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09-24

42 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