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优秀4篇)

2023-08-27 07:54:10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篇一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通讯。讲述的是20xx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我国政府派出专业救援队前去支援灾区救助,我国国际救援队出色完成任务。

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观点。有些人说从他们速度很快中体会出来,有的人说在那样危险,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救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知道。但学生不能深入找到关键的语句或词语来说明问题,如“余震还在不断发生”认真、细心”等;学会找关键词句,这是今后要加强训练的一个方面。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过程:

一、感悟地震

1、播放5.12汶川地震影片,让学生感受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2、质疑:刚才看到的影片让你想起了什么?

3、过渡引入学生观看震后惨状组图:“是啊,这就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实况。震后是什么样子呢?”(播放组图,了解震后惨状)

二、导入课题

1、引入“救援队”:强烈的地震使汶川,美丽的城市,漂亮的楼房,们宁静的生活状态就在5月12日14时28分定格。哭声四起,亲人离散,骨肉分离,一片废墟……此时,那些埋在废墟下的尚存生存希望的人急需得到救援。于是,武警官兵,消防战士,还有群众自发组成的救援队(板书“救援队)立即展开了救援工作。

2、引入“国际救援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一经播出,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集汶川,很多国家派出他们的国际救援队(板书:国际),支援中国抢险救灾!(播放国际救援队帮助汶川抢险救灾的感人场面组图)

你看了画面,想对这些国际救援队说什么?

3、引入“中国国际救援队”:其实,我们国家也有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他们也曾经帮助过其他国家进行地震抢险救灾(板书:中国),这个队伍……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了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一、初入课文:

1、播放课文“震后……载誉返回祖国”这部分朗读。

2、听完他们的故事,你觉得他们代表我们国家在这次救援中表现得怎么样?(相机会完善课题,板书:真棒!)

二、深入学文:

1、质疑:为什么你们觉得他们表现得“真棒”呢,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很棒”?

2、默读课文3、4两个自然段,找出能说明他们这个队伍表现得很棒的语句。

3、汇报: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

“他们一下车,就……”

“有的队员用超声探测仪……”

“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负责的范围,但……他们带着搜索犬在废墟中来回搜索。”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

4、课件出示以上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朗读。

5、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总结出他们表现得“真棒”的原因:

不顾疲劳、行动迅速;工作细心、装备一流;不怕困难;尽心尽责

三、过渡(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学习课文第一段。

四、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过渡引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载誉”。

3、小结: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为我们国家争了光,赢得了荣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五、情感升华、回归主题:

1、播放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地震后进行援救的图片。

2、你想对这支队伍说什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3、假如你是一个阿尔及利亚人民,你亲眼看到了这支队伍在展开救援工作,有人问你“中国这支队伍怎么样?”,你会说什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一、教师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很棒!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也很棒!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都能放下自己的一切,奋不顾身投入抢险救灾,他们都是我们最最值得尊敬的人!

二、结束语:灾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边,爱无国界!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怀着满腔人道主义精神的人,我们这个世界才处处充满了爱!

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和中国国际救援队展开救援时的情景组图,结课。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简析】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 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1)学生品析。

(2)感情朗读。

★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1)学生口述。

(2)理解分析。

(3)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4)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5)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1)学生理解分析。

(2)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qing写话。

3、交流。

附:课文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来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篇四

今天,学习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文章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过课上交流前参的资料,学生了解了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个组织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而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正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把资料袋的。内容也放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之后学习这篇课文,无疑使孩子们更具真实感、更能深刻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的辛苦和伟大。学习文章时首先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共鸣,能够结合语境理解重要的词句。然后课中研讨时交流:你通过哪些语句看出来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这个问题在课前参与中,我已经布置孩子预习然后画出具体的语句了。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通过课堂中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比较准确的画出具体的语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在课文学习的最后,公志琪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次的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有没有参加救援?”此问题一出,学生纷纷发言,xxx说:“当然参加了,去了好多人呢。”xxx说:“肯定参加了,外国有难都去了,中国发生了灾难更得救援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孩子们对于地震的关注和了解是超过了我本来的想象的,他们对于焦点事件也有了他们自己独特的理解,在灾难面前他们也在学习和成长着。

中国国际救援队很棒,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也同样出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5篇11-21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优秀5篇】08-31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08-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8篇)01-26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知识04-06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设计【优秀7篇】09-18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309-27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09-20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优秀710-29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10-18

41 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