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破陋习》教案【精选6篇】

2023-05-08 14:41:24

Copyright©2013-2022 语文迷 版权所有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孙中山破陋习》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篇一

教学设计

一、把握人物,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孙中山):这是谁?有关孙中山,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反馈收集的材料)

师概述:孙中山是公认的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伟人,他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废除了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逝世于北京。一代伟人离我们而去,然而他留给我们的却是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有关孙中山的一个故事:

指名读题目,齐读课题:孙中山破陋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能读好吗?自己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出示生字词,先有拼音后无)

挑柴     缠足     痛苦

为啥     受罪     祖宗

妇女     既然     废除    辛亥革命

反馈:1)有:能读几个就读几个?能全部读准就更好了,谁来?

齐读

重点:字音(缠足、为啥、辛亥革命)

字义(为啥、辛亥革命)

2)去:还会读吗?谁来试试?

三、扣第8段,理解题目:

1、这么多的字词都读准了,瞧这个句子,里面有这么多的字词呢?你还能读准吗?出示第8自然段

2、指名读(2个)——读准字音

字音读准了,看看这个句子特别长,怎样读好了呢?示范读(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谁再来读?(2个)——读通句子

齐读

提问:读到这,再看看题目(指题目),孙中山破的是什么陋习知道了吗?(缠足陋习)什么叫破呀?(废除)读了这一段,你就知道了题目的意思,你还知道什么了?(学生反馈:孙中山领导了……)

教师肯定:读书不仅要把字词读准,还要读懂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更重要的还要想一想,努力去提提问题!

再看这个自然段,你想问什么?(引导提问,如:教师点拨—大总统首先废除缠足陋习,正常、慢各一遍,加上为什么,问一问!引导三遍)

前面的课文就回答了你们的问题,自己再读一读书

四、把握“姐姐”,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反馈:课文主要讲了……

3、对,正是妈妈给姐姐缠足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出示句子: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指名读,示范,再指名读

4、缠足这件事的直接受害者是谁?(姐姐)默读有关描写姐姐的句段,用括号做做记号

学生默读

5、反馈: 看看找准了吗?谁来读一读(随机)

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出示这一段,再指名读,注意关键词——再指名读——出示填空题:以前的姐姐                            。

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出示这一段,范读重点短语: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再指名读——补充材料:(脚骨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正常人的脚骨,这是被缠后的脚骨,已经完全变形,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小脚图)看,这就是被缠后的脚,健康的双脚硬是被缠成了残废的脚,站不能站,走不能走,还能下田干活吗?——再看这一自然段,谁能读好呢?——出示填空题:缠足时的姐姐                            。

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出示句子:以后的几个月……歌声,两个“再也没有”变红色,指名读——齐读——出示:缠足后的姐姐             。

6、关于姐姐,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练习说话):

出示:以前的姐姐                    ;缠足时的姐姐                     ;缠足后的姐姐                     。

7、缠足陋习残害了姐姐,就是这件事: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谁来读?

再出示: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再指名读

这些词用得多好啊!好在哪呢?(具体、准确……)

齐读句子: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五、把握“妈妈”,理解课文:

1、缠足伤害了姐姐的身体,也伤害了姐姐的心,其实这件事还深深地刺痛了另外一个人的心?知道吗?(妈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

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你年级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用心去读这两段文字,读完之后告诉我,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看妈妈的神情:“叹了口气”、“含着眼泪”,我可以把这些词语去掉吗?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一个省略号,看看图,站在门外的孙中山似乎听到了什么?他又会怎样想呢?

2、再出示: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是呀!这件事,既包括姐姐的改变,更有妈妈的无可奈何,正是这件事——深深的刺痛了他幼小的心。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们幼小的心。

五、小结课文,课后延伸:

1、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

感谢孙中山,出示最后一段:

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再读这段话,此时,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自由小练笔,反馈!

2、这是我们对孙中山爷爷的由衷感谢!是呀,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缠足这一陋习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可以想象,孙中山在破除这一陋习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课后,我们还可以去——

查阅孙中山破陋习的具体故事。

对,同学们,课后再去查查资料,更近更多地去了解孙中山!

孙中山破陋习 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6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生齐读课题:《孙中山破陋习》

2、通过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孙中山破了什么陋习?(缠足陋习)

3、孙中山为什么要破缠足陋习?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弄懂的问题。

二、精读感悟:

(一) 学习第1自然段

1、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孙中山的姐姐。板书:姐姐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姐姐。 (出示第1自然段)

2、学生认真阅读。

3、通过读书,大家了解孙中山的姐姐了吗?谁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出示句式:从“        ”这句话,我知道孙中山的姐姐是一个    的姐姐。  指名说。    (  爱劳动、不怕吃苦、活泼可爱等)

4、 如果你有这样一位好姐姐,你喜欢她吗?真的?老师只要听你们读读这一段就知道了,谁来读?出示。指名读 ( 哦,是真的喜欢 )齐读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1、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到你们是真的非常喜欢这样一个活泼能干的姐姐。就是这样一位好姐姐却因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而变得痛苦万分,什么事呢? 生答,师板书:被迫缠足

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2~7自然段,并按要求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要求:用“——”画出孙中山看到的情形;

用“——”画出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

用“﹏﹏”画出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

3、学生按要求阅读课文。

4、交流:

a、(1)谁来说说孙中山看到的情形?指答。

(2)出示第2小节,齐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中哪个情景最伤孙中山的心?

(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3)姐姐为什么如此痛苦?抓住重点词“长长的”、“一道又一道”体会,读好这句话。 板书:痛苦

(4)你知道哪些关于缠足的情况,出示小脚图。

(5)指导读好这段话。知道了这些情况,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这一段读好呢?

出示。各人试读,指读,齐读。

b、(1)看着这样的情景,孙中山和妈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争的。

(2)出示3—6小节,指读。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会。男同学代表孙中山的意见:女孩子不要缠足。女同学代表妈妈的意见:女孩子要缠足,双方各自说出各自的理由。

(4)辩论。

(5)通过辩论,你们更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

△     缠足确实让姐姐非常痛苦,姐姐再也不能下地干活,从此再也听不到姐姐的歌声了。  板书:坚决反对

△     妈妈在说话时叹了一口气,显得无可奈何,从妈妈的神情语气中看出,妈妈也不赞成缠小脚,但是她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很深,没有办法摆脱,她也是一个受害者呀!

6 争论的结果怎样?

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哪一句好?从“含着眼泪”这个词语,你看出了什么?

△ 因为妈妈知道孙中山说话有理,却不能照着他的话去做,心情很难受,用“含着眼泪”这个词语,写出了当时妈妈无奈的心情。

5、分角色朗读。△     孙中山:生气、坚定的语气

△     妈妈:  无奈的语气

6、还是孩子的孙中山虽然心里又急又气,却毫无办法。他被妈妈推出了房门。看,出示图:

①     分析画面。

画面有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的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站的是什么人?他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

②     小结图意:

画面上有孙中山和他妈妈两个人。屋子里坐着的是妈妈,她正在给姐姐缠足。屋子外面站着的是孙中山,他眉毛竖起,两手叉腰,头部侧向一边,好像在听着他姐姐的哭喊声。

7、

当时不管孙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对都无济于事,姐姐照样被迫缠了小脚。此后的几个月,出示第7自然段,引读。“再也没有——再也没有——”可见,缠足陋习给姐姐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孙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

出示比较: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好?

△     下面一句多了“深深地”和“幼小”两个词语,比上面一句好,它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打击的程度很深,将永远不会忘记。

(三)学习第8小节

1 过渡:孙中山发现,是缠足陋习夺走了姐姐的快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

,孙中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缠足陋习,给包括姐姐在内的千千万万的中国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引答)

这可是什大快人心的事,同学们再读这一自然段。出示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被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被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傅老师也许早已被缠足。缠足陋习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到孙中山手上才废除,这对解除妇女的痛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时,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出示铜像图

2、

废除缠足陋习这件事反映了孙中山反对封建陋习的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孙中山先生推翻清朝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他的形象多么高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四、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五、  板书:

孙中山破陋习

姐姐     被迫缠足    痛苦

孙中山  坚决反对    废除

(搜索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篇三

教学第一自然段,我紧紧围绕第一句话设计一个总问题:孙中山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姐姐?让学生从“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体会姐姐的能干,从“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体会姐姐的活泼,从而明白姐姐是那样能干、活泼,所以孙中山喜欢自己的姐姐。

教学第二至第七自然段,重点引领学生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让学生想想姐姐当时承受的痛苦,以至于改变了姐姐的活泼的个性。让学生从姐姐的前后变化中体会封建陋习是多么害人。另外,体会母亲也是缠足陋习甚至更多封建陋习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习的受害者,但他们像母亲一样对封建陋习盲从而无奈,而孙中山却对封建陋习憎恨与抗争,从对比中体会孙中山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

书中要求学生了解更多的封建陋习,我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有:封建社会女子要做到“三从”,未嫁之前一切听父亲的,包括婚姻,出嫁之后一切听丈夫的,丈夫死后听儿子的,没有自己的自由。封建社会女子如果婚姻不幸福,不能离婚。有的丈夫死后,妻子要陪葬。女子不能和别的男子说话、交往。男子必须留一根长辫子,等等。

孙中山破陋习 篇四

说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孙中山的资料,开展访问老人的活动,进一步了解缠足恶习的危害。

4. 掌握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说教学重点:通过文本阅读,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说教学时间:二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屏幕出示孙中山铜像:同学们,你们说说这是谁?指名学生说说。

理解“辛亥革命” ,板书课题:孙中山破陋习

(1)齐读课题,教“陋”(lòu),查字典理解“陋习”的意思。

(2)再读课题,谁已经读懂了课题的意思?看看课文哪一段能帮助我们理解课题的意思?(课文最后一段)

(3)还有谁听懂了什么?板书:缠足(及时正音)谁知道缠足是怎么一回事?

(4)他们说得准吗?听查过资料的同学说说。(教师及时补充)

(5)好好的一双脚,偏要使其变形。民间有一句谚语“裹一双小脚流眼泪一缸”。当你了解了“缠足”后有什么想法?

4.对,这不合理、不文明的习俗就叫“陋习”。现在,理解了关键词语的意思,你现在能说说题目的意思了吗?(学生发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前,我先要询问一下:回去预习课文时读了几遍?(问几个学生)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下面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各自把课文读一遍。

2.不知生字词掌握得如何,我来检查检查。出示生字词。

sūn chái chán tòng shá jì

孙 中 山 挑 柴 缠 足 痛 苦 为啥 既 然

zuì zǔ fèi fù hài

受 罪 祖 宗 废 除 妇 女 辛亥 革命

(1)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意思: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哪些理解词义的方法?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己去想办法理解词语意思。

(3)相互交流

三、继续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指名读课文,要求:不漏字、不添字,把字音咬准。

2.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四、理解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孙中山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姐姐呢?同桌交流。

(1)说话练习:孙中山的姐姐真是一个( )的姐姐。(不怕吃苦、爱劳动、能干、关心弟弟、活泼可爱等)

(2)谁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孙中山喜欢姐姐的原因。

3.指导朗读: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姐姐,你高兴吗,你喜欢吗?

五、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重点指导:缠 痛 罪

3.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2、学生交流

板书:姐姐  活泼   能干

3、引读:因为姐姐既活泼又能干,所以孙中山……

板书:孙中山   喜欢

二、引读课文第七段

过渡:大家已经知道孙中山有个既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看看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1、自由轻读第七自然段。

2、学生质疑,老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

⑴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⑵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细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2—6段

1、师生齐读:妈妈要姐姐缠足,这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第四节,“妈妈……姐姐……

2、同学们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板书:痛苦   流泪

4、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

(1)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

(2)谈话促读,你回去从家人那了解到缠足是怎么回事吗?抽讲,老师补充(用4到5米长的布条,把5个脚指头捆绑在一起,好长时间都不能拿下来,让本来直得的骨头慢慢长弯,很痛很痛的。走起路来就极不方便。)自读体会,学生齐读。(把体会到的用读表达出来。)

(3)再读第三节。难怪姐姐会如此的痛苦,让我们在读中体会,读好课文。

5、师说: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穿的小鞋呢?(课件出示)

6、启发想象:看到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7、学生交流。(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摇摇晃晃)

8、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心疼什么?

(板书:生气   心疼)

9、师:于是他同妈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说到争论,各自一定有争论的理由。那么,让我们同桌两个一起读读课文的4--5节,读完后,同桌两个讨论一下,并把孙中山生气的理由和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画出来。

10、学生交流。

(1) 孙中山生气的理由:生读。

也就是说:还能下田干活吗?就是不能下田干活。

(2)指导朗读:你能读好吗?你能把生气、痛苦的语气读出来吗?

(3)那妈妈坚持要为姐姐缠足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读句子。

问:妈妈看到姐姐这样痛苦,心疼吗?(心疼)母女之情,是多么珍贵的亲情啊!你怎么知道的呢?(叹了气、我也知道、可、被人家笑)噢,这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许女孩子不缠足还嫁不出去呢。妈妈心疼,却无可奈何。

(4)指导朗读,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11、这种理由真不可思议!同学们这就是陈旧的封建思想,孙中山能接受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12、妈妈是含着眼泪说着,并把孙中山推出了门。

13、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擒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1)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没有办法。

你知道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所以,我们读到这,稍微要停顿一下,给人有回味的余地。

(2)齐读第二句。

14、读3--6节。让我们一起来,把孙中山又生气又心疼和妈妈无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

15、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孙中山,此时他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6、学生交流。(姐姐……妈妈……自己……)

17、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板书:没有笑脸   没有歌声)

18、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那一句话最能反映此时孙中山的内心。点出“深深地”、“幼小的”他虽然小年纪,但永远不会忘记。

四、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但他从小就有一个决心,就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来看看,经过努力,最后有没有成功。

1、自由读最后一节。

2、问:成功了吗?(成功了)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给点掌声。

3、师小结: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引读)……

(板书:首先废除)

五、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书:大快人心。)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

2、演示铜像图,请你对孙中山爷爷说说心里话,用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六、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许多的陋习存在着,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陋习,同学们能列举一二吗?生自由发言后师归纳。

面对我们身边的这些陋习,你们打算怎么做呢?生相互讨论后交流。

七、作业: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描红习字册。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就是讲他这方面事迹的。

二、揭示题意:

(1)揭示孙中山先生像

(2)简介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与广东香山县,1905年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晚年,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3)“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破”是破除、废除的意思,“陋习”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连起来说,就是孙中山废除不好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

1、学习生字词语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缠足痛苦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语,指点辨认读音。

(3)了解词语,重点理解词语。

缠足:旧时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两脚,使脚骨变形,脚尖小,以为美。辛亥革命后,缠足的风气才逐渐废除。

废除:取消、废止。

刺痛:使人受到打击而感到痛苦。

(4)抽卡片读生字词语。

3、各人轻声读课文。

4、指点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

2、各人用钢笔描红

五、作业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学生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就是2——8自然段

第三部分就是第9自然段

3、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姐姐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3)小结:这个部分主要讲了孙中山小时侯有个能干的姐姐。

(4)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指名读

(2)这七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3)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 流泪)姐姐为什么这么痛苦?

出示:妈妈正在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

(4)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a 分析画面

画面有哪几个人?屋子里坐着的是什么人 ?她在干吗?屋子外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态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b 小结图意

(5)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到怎样?他向妈妈出什么意见?妈妈怎么说的?

齐读3,4自然段

孙中山反对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

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他妈妈怎么回答的?

妈妈为什么叹气?妈妈为什么不能 这样做?

(6)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怎样同妈妈争辩的?他争辩有用吗?齐读5,6,7自然段

出示: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因为妈妈虽然觉得孙中山说的有理,却不能照他说的去做,心理也很难受,用“含着泪”能表示出妈妈当时的心情。)

(7)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样?齐读8自然段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幼小的心。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将永远不会忘记。)

(8)小结:这部分讲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9)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业

1、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继续精讲训练

第三部分

1、指名读

2、“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自答:辛亥革命的“辛亥”指的是1911年,这年武昌起义成功,清政府被推翻。

3、“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孙中山什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件事表现孙中山反对封建陋习的革命精神。缠足陋习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到孙中山手上才废除,这对解除妇女的痛苦起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4、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年的愤怒关键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请看这副图,他的形象多么高大,他的胸怀多么宽广。

5、小结

这部分讲的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的陋习。

6、齐读第三部分。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侯看到姐姐被缠足带来了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了缠足的陋习的事,表现了他对封建陋习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三、听说练习

1、默读课文:借助板书,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2、指名讲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3、同桌交替听说。

四、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chan zuo   shou zui   kong xian

(      )  (       ) (        )

2、比一比,组词

痛(   )柴(   )份(    )

通(  )些(    )分(    )

3、在下面句子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 )知道缠小脚不好,不该去做。

(2)姐姐缠足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生气( )心疼。

(3)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 )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授后小记: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篇六

之一

陈琴

教学目标 :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收集了解有关缠足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检复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孙中山破了什么陋习?(板书:缠足)

3、孙中山为什么要破缠足陋习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弄懂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孙中山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姐姐呢?同桌交流。

3、说话练习:孙中山的姐姐真是一个的姐姐!

4、指导朗读。

(二)、理解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并讨论:孙中山为什么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你从中体会到些什么?妈妈的理由是什么?

2、读议交流第二自然段

(1)、引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课前搜集:你对缠足了解多少呢?

(3)、补充阅读《镜花缘》片断(描写缠足的片断)

(4)、再读第二自然段,你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5)、指导朗读。

3、读议交流三至八自然段

(1)、分角色读妈妈和孙中山的对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2)、观图想象说话:

孙中山被妈妈推出了房门,他,心想。

(3)、引读第八自然段

(三)、理解第九自然段

1、(过渡并引答)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缠足陋习。

2、想象一下,废除缠足陋习后,人们会是怎样的表现?

3、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孙中山

缠足陋习

大快人心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孙中山破陋习》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相关文章

《孙中山破陋习》实录片断、发思、点评02-02

《孙中山破陋习》【优秀7篇】01-29

孙中山破陋习优秀9篇04-01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知识04-06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设计【优秀7篇】09-18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309-27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09-20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优秀710-29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0篇10-18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优秀710-13

41 1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