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优秀9篇】

2023-03-15 07:55:33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虎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篇《《军神》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⑴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

⑵揭题。理解“神”字的意思。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为上课进行“预热”。抓住题眼“神”字,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谈话,让学生说说对神仙的认识,从而以神仙为话题,将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在对这两个句子的反复朗读中,发现沃克医生评论语言的不同,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产生本课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沃克医生开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人,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三、围绕问题,深入探究

环节一:感悟“军人”特质

句子: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感悟刘伯承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他的从容镇定。

1、伤势有多重?补充资料。

2、从容镇定是什么意思?读读表现刘伯承从容镇定的句子。(可以分角色读)

环节二:感悟“军神”特质

1、拒绝使用麻醉剂

⑴刘伯承是怎样拒绝的?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⑵在这段话中,他最想强调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大脑?——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革命事业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句子。

⑶他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你从“平静”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他深思熟虑,已经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句子。

2、忍受手术的巨痛

⑴手术到底有多痛?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⑵作者是怎么写出巨痛的?(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与神态描写)

⑶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难道手术室里没有一点儿声音吗?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⑷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理解读句子。

3、一直在数刀数

⑴出示句群: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⑵两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⑶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将课文第14、20、21三个自然段整合在一起出示,因为这三个自然段,都强调了“刀”这个字,分别是“一刀刀”、“多少刀”、“七十二刀”。“一刀刀”强调了手术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多少刀”突出了沃克医生的怀疑和震惊,“七十二刀”说明了刀数之多。另外,还可以抓住两个人的不同语气。从标点符号处入手,沃克医生的话末尾分别是感叹号和问号,而刘伯承的话末尾却是句号。引导学生揣摩两人说话的语气为什么不一样,感受刘伯承的崇高精神。

四、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⑴出示中心句: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⑵品读句子,理解这句话中的递进关系。读出惊奇、赞叹与敬佩之情。

⑶补充资料,介绍刘伯承的伟大功绩。

⑷刘伯承为什么能这么坚强?(为了他的信仰,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⑸像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

【设计意图】首先要通过朗读来感悟三个短语在意思上和感情上的递进关系。其次,通过出示补充材料——刘伯承的历史功绩,进一步感受刘伯承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军神,最后,让学生思考: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为什么能这么坚强?通过寻找刘伯承刚毅勇敢的动力源,使人物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由此进一步拓展:像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以此寻找英雄人物的共性,进行了良好的人文熏陶。

五、布置作业,写法迁移

仿写句子。提示:可以写写着急、喜欢、紧张的情景。

【设计意图】课文的16自然段是很有特色的,作者成功地表现了刘伯承的“痛”,却没有用到一个“痛”字,关键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情和动作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本次作业,要求学生根据16自然段来仿写句子,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同时不忘落实语文的工具性要求。

《军神》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勤于朗读,乐于背诵。

2、善于倾听,踊跃发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情导入

1、揭题

2、媒体出示(十大元帅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他们是——(生读元帅名)。

3、指图,这位就是被德国医生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

媒体出示:简介刘伯承

二、初读,自主发现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

3、组织交流,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

2、课件出示词语

伤势镇定担心职员邮局损失一声不吭汗如雨下

指名读,齐读。

3、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刘伯承)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的?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并画下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课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4、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刘伯承。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导学课文

(一)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这么重的伤势到底有多重?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平时你们生病时是怎样找医生的?再读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这番话该怎么说呢?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

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四)导学“术后”部分

1、默读课文。

2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

3、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

4、你觉得沃克医生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内容呢?

5、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指导感情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7、震惊的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可能会怎么想呢?

8、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

9、画出本节中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语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10、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一段。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现在,慈祥的刘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2、出示诗歌,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我们伟大的军神刘伯承吧。(学生齐诵,升华情感。)

赞军神

赫赫壮举显军神,气煞当年刮骨人。七十二刀何所惧,为有钢筋铁骨身。

3、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元帅,建议大家读一读《中华名将――刘伯承》

板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三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  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军神》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了解伟人的精神世界。

2、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交流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3、初读课文,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在我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一个堪称“”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的称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9课《》,就是介绍的这位妇孺皆知的元帅——刘伯承。

2、板书课题

3、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预习课文并交流

1、分小组进行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的话,为什么称他为?

(4)认真朗读课文。

(5)质疑

2、全班交流预习收获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默读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的句子。

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开头——“试试看吧。”):讲刘伯承在手术前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二段(手术台上——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讲在手术进行中,刘伯承忍受着巨痛,却没有吭一声。

第三段(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完):讲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巨大的毅力得到了沃克医生的称赞。

5、分段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

(1)刘伯承为什么要化名去诊所里看病?

(2)沃克医生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刘伯承是一名军人的?找出来画在书上。

2、出示自学提纲,分小组讨论。

(1)刘伯承在手术前的心情和神态是什么样的?

(2)是什么使他拒绝使用麻醉剂?

(3)在手术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又是怎样的呢?

(4)刘伯承清楚地数出了医生的刀数,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交流学习情况

4、理解沃克医生的一段话,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体会沃克医生敬佩刘伯

《军神》教学设计 篇五

20  军神 自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二、自学引导

1、我主要查阅收集刘伯承的有关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轶事,阅读关于刘伯承的作品。

2、我会读生字词语:

a我会读,能给划线字注音,还会默写下来呢。

沃克   优势   邮局   职员   担心   损伤   刘伯承   缠绷带

土匪   不悦   镇定   麻醉   崭新   擦汗   晕过去

b火眼金睛,辩字组词

担(        )   汉(        )   邮(        )   科(        )

但(        )   汗(        )   抽(        )   抖(        )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能默读课文,知道刘伯承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5、我能自己阅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做批注,包括字词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

(1)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镇定    颤抖    不禁失声

(2)我的理解感悟

①默读课文,我知道哪些语句反映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②“军神”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

(3)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

(3)我的问题。我需要质疑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小组汇报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

2、全班展示质疑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各小组质疑问题:

为什么活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四、拓展阅读

资料袋:            1、刘伯承

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早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和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其后参加领导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无数战役。19xx年,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同袁世凯军作战时,不幸颅顶和右眼负了重伤。当一位德国医生为他做手术时,他坚持不使用麻醉药。医生用手术刀将他的右眼球摘除,再把他眼眶里的腐肉一刀一刀挖去,他忍着剧烈疼痛,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手术后这位德国医生竖起大拇指对别人说:“他不是军人,而是军神!”

2、阅读《中国近代十大元帅》的故事。

达标测试

20  《军神》

三年级    班    学生姓名                 评价等级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yào piàn   shānɡ shì    dān xīn    sǔn shānɡ    zhí yuán

(        )(          )(           )(         ) (          )

二、一锤定音(用“——”划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缠带(cán chán)       崭新(zǎn zhǎn)

承受(chén chénɡ)     恳求(kěn kěnɡ)

晕过去(hūn yūn)      一声不吭(kēn kēnɡ)

三、选词填空

决心    坚决    决定

1、年轻人却(       )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2、大家(       )派王红代表全班参加作文比赛。

3、他下定(        )自己完成这项研究。

四、填空

1、年轻人          ,双手          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              了。

(1)填词语。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

(3)你是从                                       等词语中感受到的。

2、沃克医生不禁             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           的男子汉□一块                 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 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3)这句话中沃克医生把年轻人比作                                ,说明了                                                       。

3、联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军神》教学设计 篇六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所讲的人物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学生答:军神),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提出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军神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呢?)

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让我们一起回到1916年,在一场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斗争中,年仅24岁的刘泊承率四川护国军,率先攻下了丰都,不幸右眼受伤。当时袁世凯悬重赏要捉拿这为川将军名将,他只好在一家外国人开的诊所里治疗,于是就向一场特殊的手术,大家想知道吗?》请打开书本。

二、初读感知,谈感受

1.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交流你感受最深的内容(①沃克医生的感情变化②刘伯承很勇敢,爱国,拒绝用麻醉剂,一刀刀割掉,需以后继续为祖国作贡献。③很坚强,堪称军神,您们是怎样体会神的?什么都不怕,超乎寻常的人是神)

三、梳理问题,确定重点

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想问问同学们,沃克医生为什么会露出惊疑的神情?根据内容,你觉得本文应重点研究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最能概括?(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四、研读交流,提炼主题

紧紧围绕最有价值的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体会感悟,然后再指导他们有感情的饿朗读课文。

1.抓住课文第13自然段,讨论交流读后感受,理解刘泊承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感受其高尚品质。

2.朗读第14自然段,理解沃克医生第二次发愣的原因。抓住“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中的“再”字让学生学习7—9自然段,理解沃克第一次发愣的原因。

3.小结;从沃克医生两次发愣的表情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阅读理解第18—21自然段的内容

(1)抓住“数刀数”、“七十二刀”等关键词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病人的坚强意志(播放课件,轻轻地数数刘伯承做手术的刀数)

(2)出示课件并朗读沃克的话:“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勘称军神!”

(3)播放《青年刘伯承》中的有关片段,感受手术时的气氛,再次体会病人坚如钢铁的意志。

(4)分角色感情朗读

5、谈感受:望着这只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的手,你想说些什么?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伟大军神的名字---刘伯承。

五、总结延伸,强化主题

1、请大家读读课文,走进刘伯承,当你亲眼看到刘伯承做手术的经过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联系我们所看过的影视作品和学过的课文想一想,你心目中哪些任务还可以被称为“军神”,让我们再次借用沃克医生的话来表达对所以军神的崇敬之情!(齐读)

六、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搜集有关刘伯承元帅的英雄事迹,并结合字的实际情况,筹备《学英雄,颂英雄》的主题班会。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七

之五

佚名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习准备

课前,将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有关书面材料(故事)张贴在教室里,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刘伯承元帅的纪录片、电影、电视片。

三、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在速读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2、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从沃克医生的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课文写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开始沃克是“冷冷”的,当发现伤情后,闪现出“惊疑的神情”,“目光柔和了”。病人拒用麻醉剂时,沃克“眉毛扬了起来”表示不理解,他听了病人一番话后,“再一次愣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刀数的时候,沃克“惊呆”且“大声嚷道”,“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当他知道病人是刘伯承时,沃克“肃然起敬”。沃克医生的这些变化,都是由刘伯承引起的。课文这样写,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在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品质。不能孤立地理解沃克的变化,而应该从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第二学时

1、朗读本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人物对话。本课人物对话语言简单,但朗读时要把握好语调。刘伯承的话可用舒坦、平静的语气来读,以示作为军人的刘伯承的镇定、沉着、坚毅;而朗读沃克医生的话要结合他神态、情绪的变化加以灵活处理,如开始他的话用疑惑的语气读;手术时他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用关切的语气读;手术后,他的话用充满敬佩的语气读,以示对刘伯承的赞扬。二是课文中描写沃克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要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经验,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结合课文内容,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些内容,谈谈读后的体会。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将军。

5、课后可举行《军神》课本剧表演。

小学语文《军神》优秀教案设计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2、学习课文,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三、学法:

学习时,按照“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线索把握法)抓住刘伯承将军在治疗过程中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感的变化,感受刘伯承将军意志的坚强,理解“军神”的深刻含义。

四、教法:

合——分——合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请大家把书翻到53页,请问谁能把林则徐这两句诗大声读出来?(生读)师简略讲这两句诗的背景意思。看这一页下面的两个小圆圈写了什么?(生读)同学们千万别小瞧了这两个小圈圈,这可是我们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金钥匙,下面让我们带着这金钥匙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军神》!请大家跟我齐读课题:军神!教师板书课题《军神》

(2)精读课文,给出阅读要求。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2、思考: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神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师:同学们自由读,可以边读边思考,在书上用直线画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用波浪线画出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a请三位学生汇报

b预设学生回答的没有规律

(3)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的回答都没有顺序,特别凌乱。通过阅读我想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在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事情发展。我们可以按照这篇课文的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术后后”来梳理,这样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教师板书:手术前

c再请同学回答,教师引导。

重点体会人物对话描写

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

沃克:愣住了再一次愣住了

重点品读: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2、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些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d同样的方式学习手术中

板书

刘伯承:一声不吭抓破床单

沃克:双手颤抖汗珠滚滚

重点品读:

1、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创设情境,假如你在做这样的手术会是怎么样的,进一步和刘伯承的一声不吭形成鲜明对比。

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再一次身临其境体会感悟军神。

化身央视记者采访在手术现场的同学

e学习手术后板书

刘伯承:说出刀数

沃克:惊呆肃然起敬

重点品读: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4)总结拓展

“英雄壮举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诗中的英雄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他没有神仙的法术,没有超凡的'本领,有的是一个军人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如果你是刘伯承,接下来你和沃克医生之间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请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续写故事。

《军神》教学设计 篇九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2、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么,《军神》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点评:真实的照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点评: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习惯。)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

(惊讶、激动、美、崇敬……)

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

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学生问题预设:沃克什么会惊呆了?为什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点评: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同时,个性化的学习,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解读“军神”内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表达,老师相机点拨,把握重点。)

(点评: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老师因势利导,更不可缺。老师、学生、文本的再次对话,使学生对自己获取的信息印象更为明晰,更为深刻。)

⑴就诊时,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①“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②“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③从沃一开始的“冷冷”到“目光柔和”。

……

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足以说明刘伯承的伤势严重;而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从容镇定,可见他的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正是他的坚强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

(出示刘伯承这次负伤前后经过的资料,让学生的体验更加强烈、明晰。)

(点评:有意识地给学生提示阅读的价值取向,渗透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之上。)

⑵手术前,抓伯承与沃克医生关于“拒绝麻醉剂”的对话,进行体会。

(大屏幕出示: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这组对话。)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在读中体会刘伯承为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时的坚毅;体会沃克医生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

(出示刘伯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不朽功勋的资料)

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此刻他将为此付出──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他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点评: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蕴含在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⑶手术中,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手术台上”的片断。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刘伯承承受的剧烈疼痛,去体会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再反复朗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从文字中再现画面。

⑷手术后,抓住“72刀”,体会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小心使自己受伤的经历,老师相机引出:据医生介绍,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这样的对比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2、此刻大屏幕再次出示重点句,师引读:“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生齐读!)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生再读)

3、老师小结,升华情感,再读重点段。

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们。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更让我们每个人难忘!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永远记住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

(生再读第16和第17自然段。到此,学生对“军神”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点评:教学紧扣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并辅之以撼动人心的电影片断。画面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刺激着学生各种感官,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对军神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再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回到语言文字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此刻,无论是军神的光辉形象,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深刻入学生的心灵。疑问迎刃而解,可谓水到渠成。)

五、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抓沃克医生前后情绪变化的关键词:

“冷冷的”──“肃然起敬”

是什么让沃克医生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刘伯承的钢铁般意志!)

2、从“冷冷”到“肃然起敬”,沃克医生的心中充满了敬佩!那么此刻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

(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为了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刘伯承的表现,还用了大量的语言去表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从侧面进行烘托。课后,请同学们从文中画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六、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军神》这个故事,知道了“军神”是人们对刘伯承的由衷赞美。还有人称刘伯承为“武神”“编外参谋”“教书先生”,那么这些称呼的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查阅刘伯承的相关资料,看看他的其他称号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点评: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此环节设计与开课遥相呼应。)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9篇《《军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军神》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优秀4篇)01-09

《军神》教学设计优秀5篇01-07

苏教版第五册语文《军神》教学设计优秀10-07

《军神》教学设计优秀6篇08-12

小学五年级《军神》教学设计10篇05-06

《军神》教学设计【优秀5篇】03-06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知识04-06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设计【优秀7篇】09-18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309-27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09-20

41 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