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教案(优秀8篇)

2024-01-22 04:49:51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该页是壶知道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找到的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篇一

一、封面设计

《小小的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0单元第1课,为便于以后使用,应该作为封面注明,并能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采用群星闪烁的蓝色夜空作为背景,课文名伴随轻音乐逐字循环出现。

二、渲染情境、歌曲导入

1.一年级的学生对儿歌比较感兴趣,因此,用歌曲《闪闪的小星》导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在群星闪烁的蓝色夜空作为背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在晴朗的`夜空中除了有星星还有什么?看,今天,弯弯的月亮也来到了咱们的教室,多媒体出示船形月亮。

2.唱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乐不知疲的事。因此,学习课文之前,先用多媒体播放儿歌《小小的船》。让学生在歌声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解。

3.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认知,设计让月亮移到右上角,用于出示整篇课文。

三、自主研读,体会意境

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中完全掌握(背诵、唱熟)这首儿歌,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去读,“你们能读得把月亮逗笑吗?对,加上动作。”多媒体出示笑月亮,那一眨一眨的眼睛,一翘一翘的嘴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月亮笑了,好像要欢迎我们去做客,同学们想去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表达、交流。

四、自主识字、探究识字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新颖有趣,在游戏中、在玩乐中识字。因此,首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凸显出来,让学生识记。为了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设计了让生字消失→在课文外出现→可逐字移动,送字回家( “有几个同学不认真听课,生字朋友全躲起来了,咱们赶快叫他们出来好吗?”,“但是却迷路了,谁能把他们送回家?谁还能?”)这一游戏环节,增加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五、深入理解、拓展延伸

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将课文中的图片扫描下来,制作成坐月亮船去月亮上玩的动画,呼应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为课后作业作了铺垫。

《小小的船》课件流程图

一、课件封面

群星闪烁的蓝色月空作为背景,课文名伴随《闪闪的小星》Media音乐逐字循环出现,课名上方显示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册数、章节、课数。

二、课件内容

1.星闪烁的蓝色星空,点击播放歌曲《闪闪的小星》

2.点击按钮出现月亮

3.点击按钮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4.点击按钮月亮移到右上角

5.点击按钮显示课文内容

6.制作笑月亮的动画,插入轻音乐,点击按钮运行

7.点击按钮凸显六个识写生字

8.点击按钮生字消失

9.点击按钮生字出现在课文下方

10.使每个生字可逐字拖放

11.点击按钮群星闪烁的月空,扫描坐月亮船图片从左下方飞向右上方消失,同时,月亮“说”“同学们再见”并显示制作人相关信息。

附:(点击浏览)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

→FLASH课件:小小的船

原创作品

《小小的船》音乐优秀教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随着音乐旋律和歌词展开关于“月亮船”的积极想象。

2、结合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二、课型:新授

三、活动重点:感受歌曲的优美,能边表演边唱。

四、活动难点:

结合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五、教学方法:

六、活动准备:课件、音乐伴奏、小乐器(沙球、小铃、铃鼓等)

七、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练声;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东西,大家想知道吗?那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数到三小朋友看大屏幕。小朋友说这是什么呢?(蜡烛)那咱们吸一口气把蜡烛吹灭怎样?再来一次。有一只小猫它非常的饿,发出5--】3--】1--的声音小朋友来学一学,它看见一盘鱼心里非常高兴,一直喵喵的叫。

(二)基本部分

1、利用画面,引出歌词。小朋友们看着是什么呢?(月亮)月亮像什么?(小船)小船是什么样子的呢?(两头尖尖的)老师可想坐在小船上了,大家想吗?那咱们一起做到小船上。坐在小船上能看见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师结合画面完整说一遍歌词。老师知道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上咱们一起看看他在干什么。

2、欣赏多媒体2遍熟悉歌曲。小朋友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

3、教师教唱,学拍节奏。师:歌曲是怎样唱的?教师范唱2遍幼儿哼唱。老师听到音乐拍手,小朋友看老师是是怎样拍的,拍手、腿、肩的声音高度有什么区别,来大家一起拍一下。

4、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跟着音乐旋律,自己表现动作。师:咱们听着音乐动一动身体怎样,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结束部分

幼儿选择小乐器听音乐演奏。师:这里有许多小乐器,咱们一起来叫一下它的名字,你可以拿乐器听音乐打节奏,注意前奏时不拍。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优秀 篇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里”等4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3、 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准“船、两”等字音,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

教学难点: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布置黑板,引出“月亮”。

2、 播放关于月亮的儿歌:《小小的船》。

二、 课题。

1、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 认读“船”字。

3、 用“船”口头组词。(帆船、龙船、船长、飞船)

4、 再次齐读题目。

三、 课文阅读。

(一)阅读指导

1、 按要求自读,一边读一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 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 解决生字问题,特别强调“闪、坐、看”三个生字的识记,用这三个字口头组词。

4、 指名读,ppt提示朗读节奏,注意断句。

5、 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儿歌中写的是什么样的月儿?(贴:弯弯的月儿)

(2)、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贴:小小的船)

(3)、小小的船什么样?(贴:两头尖)

(4)、根据黑板卡片提示,背出第一句课文。

2、第一句课文教学:

(1)、两个句子辨析,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叠词的节奏感更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2)、根据叠词“弯弯的”展开想象,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弯弯的事物?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出示图片(拱桥、镰刀、香蕉)。学会用“弯弯的”来形容以上事物。

(3)、比喻句说话练习:弯弯的月儿像——

3、第二句课文教学:

(1)、指名读、齐读第二句。

(2)、要求在第二句中找出叠词短语(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学生想象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像什么?

4、小结练习:

(1)课文中叠词短语连线。

(2)拓展练习:给出叠词,学生填事物。(注意学生所填事物是否贴切,教师相继指正。)

(三)、配乐朗读

1、指名读,注意节奏。

2、齐读。

3、尝试背诵。

四、生字教学。

1、请四名学生摘掉黑板上的星星,发现星星背后的秘密,带着大家读星星后的生字。

2、指导书写“里”,黑板上田字格示范,学生书上描红。

3、口头组词。

五、齐唱儿歌。

小班音乐小小的船教案 篇四

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从而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看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教学理念

1、"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把诗歌描写的意境先推到孩子们的眼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借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

2、在比较句子这一环节中,通过四人组的讨论,孩子们在汇报学习中,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既求异也求同。在这经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中,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生字,2个偏旁"舟、门"。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为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蓝天图:

1、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多美啊!是不是缺了点儿什么?(通过说话,弄清星星与月亮的关系)

2、(贴上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你觉得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想象练说)这么美的月空,教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弹唱歌曲《小小的船》)

3、画美,歌更美!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出示课题)

(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唱一唱,动手贴一贴,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听歌曲的演唱,看着画面再次感受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在读、想、说中感受美

配乐朗读课文

师讲述: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放音乐)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轻轻摆动,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出示星空图)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通过这段绘声绘色的讲述,就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初步体会到月空的美。通过这一环节教学,培养了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师:下面请小朋友在组内轻轻地把儿歌读一读,要求做到:

1、将生字的读音读正确。

2、数一数有几句话,编上号码。

3、议一议:小小的船儿指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来做"你问我答"的游戏:

师:什么样的月儿什么的船?

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师: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生: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谁也能像老师这样问,请小朋友回答?〈生问--生答〉

学生的情绪高昂,争当小老师,争当小评委,在这里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你问我答"这个小游戏,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偷快。这里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三、品词析句,在比较中体会美

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可以吗?这里为什么要加个"只"

比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黑板出示)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体味其中原由,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学生自己体会领悟,这样才能真正的明白。)

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师: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并加上动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乐,先自由演读、再个别演读、最后进行全班演读。

(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象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四、想象作画,趣中求新

1、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画下来吗?先说说你想画什么。(小组交流)

2、创作想象画。

(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太空,幻想着邀游蓝天的情景,联系诗歌内容,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看到的太空美景。一首奇妙无比的诗歌,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进行了美的创新!我想,学生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是获得知识的进程对他本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具有价值的,就是创新。)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这块磁石就在我们老师备课笔记的旁边闪烁着光亮,是拿起,还是放下,教学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果我们的"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那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丢弃了那块宝贵的磁石--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之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美"。就是因为我用"美"贯穿全课,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美;再整体感知,再现美;最后品词析句,体会美。我认为教学不能忽视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

《小小的船》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溢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小朋友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4个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朗读、背诵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第 一 教 时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小星星》这首歌。

你在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同学自由说)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月亮,看星星,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齐读课题)

二、学习字词,感知课文。同学们,请你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读准课文,并且用“——”划出生字。(边读边划)

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看谁把课文读准了。(同桌互读、互评、互助)

三、自主探究,读懂课文。1.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呢?(同学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全班交流。)

你从哪儿看出来“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2、理解“尖尖的”

你还知道什么事物也是“尖尖的”?(同学举例)

用“弯弯的月儿”像“--------”说话。

3、为什么要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自由发言)

指导说话:我看见了( )。(同学自由畅说)

四、生动扮演,美读课文。1.谁能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呢?指名读、评议。(生读、生评、生挑战读)

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

(同学自由准备)

2、同桌互演互读。齐读。

背诵。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点,巡视指导。

第 二 教 时一、游戏引入,复习巩固。二、想象画面,练习交际。1.把刚才的星星图画一画,把你想象的美妙夜空画下来。

同学画,教师巡视。

2、谁来展示一下自身的作品?

师当记者采访同学,同学简介自身的画。

同学当记者上台采访同学的画。

小组里交流自身的话。

三、展贴作品,小结延伸。把你的夜空图展贴到墙上,互相看看,说说自身的画。

展贴作品交流。

精彩教学片断:

1、为什么要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自由发言)

比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生:多了一个“只”读起来比较好听、读起来比较顺口。

生:有了“只”以后,说明了小女孩只有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生:小女孩除了星星蓝天外什么也看不见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被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吸引住了。

生: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被一闪一闪的星星包围着,她感到天空太美了,她陶醉了。

师: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并加上动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乐

分组尝试读——其他小组评价——指名范读,模仿——全班一起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让老师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过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蓝天上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以外,还像什么?生:这月儿弯弯的,像一条香蕉。生:这月儿小小的,两头尖尖的。

生:这月儿像小船,也像镰刀。

生:这月儿有时候还像细细的眉毛。

师:那小女孩为什么觉得月儿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镰刀呢?

生:老师,我知道了,香蕉只能吃,不能坐。生: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

生:因为月亮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小船也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生:还有天空是蓝蓝的,大海也是蓝蓝的。

生:老师,我还有补充。因为大海很大很大,很广很广,天空也是很大很大,很广很广。

生:说月儿像小船,因为它离我们太远了。

师:说得真好。

教学反思:

我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以说说、读读、唱唱、演演、画画为这节课的主要线索,为同学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扮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整堂课小朋友们始终处于激奋状态,让人感受到课堂上处处流淌着灵性、悟性与人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资料的兴趣。”所以,课的伊始,我就通过教学挂图展示了一幅一弯月亮挂在蓝天上的画面,为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当我问小朋友们“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时,小朋友们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月亮像小船,月亮像香蕉,月亮像摇篮等比喻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出乎我的意料。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上,我先通过范读,使同学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之后,我还和同学一起通过边读边做动作,充沛感知了月儿那种“弯弯”、“尖尖”惹人喜爱的形象。这一节课的阅读我还让音乐贯穿始终。不论是我的范读,同学的自由读和个别读,还有同学的扮演读和想象读,音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得课前,当我一打开《小小的船》这首歌曲时,优美的曲子,一样的歌词,马上就引起了全班小朋友的兴趣。他们有的轻声吟唱,有的随歌曲的旋律摇摆起身子。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哈姆雷特”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一个读者都给自身心中的“哈姆雷特”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此时,课堂的气氛是和谐与开放的,同学的主体地位得以充沛体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得到张扬,童真童趣在自然状态下流露。

回顾整堂课,在欣喜之余也留下不少遗憾,比方在读的指导方面还是不太丰满,有几处当同学谈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其实,本着呵护每个娇嫩生命的天职,我应迅速判断同学读不好的原因,并利用看图读、扮演读、想像情境读、范读等手段让同学在悟中读、读中悟,让每一个同学在每堂课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胜利。让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示,健康的人格得到更和谐全面地发展。

《小小的船》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自己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通过小组合作巩固9个生字,通过小老师引导认识偏旁“门”以及生字的记忆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着用用叠词,读读叠词的趣味,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并能把儿歌读正确。

教学难点

为求做到在读和唱中体会,在读和赏中想象,在读和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过程

一.由唱导入激发兴趣

张老师家有个小宝宝,她叫张思源,她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只要我哼一首歌,她就乖乖睡觉,大家想听听吗?(教师哼唱《小小的船》)

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的,就是这首《小小的船》,这首歌是由叶圣陶爷爷写的一首儿歌《小小的船》改编而来。叶圣陶爷爷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写过许多童话故事和儿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这么美好的儿歌老师当然要推荐给大家了,咱们今天就来学学这首儿歌。(板书:小小的船)

说说你见过哪些船?看来生活中我们对船已经有所熟知,难怪船的偏旁是舟字旁呢,因为舟就是小船的意思,(板书:舟—舟字旁),咱们一起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不知道这首儿歌要带给我们的是怎样一条小船呢?赶紧把书本翻到76页,咱们得通过自己的学习把儿歌读正确了,所以老师要在大家读之前提几点小小的要求:

1、圈出咱们要认识的9个生字,圈完之后拼读两遍,如果找不到或是不会拼读,可以请求同桌或老师的帮助。

2、读完生字之后,请把儿歌读一遍,读不通顺的请你多读几遍,要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你是否认识了儿歌中藏着的9个生字呢?老师来测一测:

小船弯弯坐下只有看见闪亮星星蓝天

看来短短几分钟,通过自己的学习,还不能全部认识这些生字,那咱们四人小组合作来学习吧!

请大家在合作时做到以下几点:

1、请组长当小老师领读,如果组长读错了,请组员来纠正。

2、请组长开火车检测组员的识字,如果他还不认识,请其他组员来帮助。

拿到大星星字卡的组员请举手,有个字待会请你们派代表来教教大家,组员可以一起商量下怎么教这个字,也可以按照老师后面给的提示进行交流。

弯:弯的偏旁是什么?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坐:读的时候注意什么?怎么记住这个坐字?

闪:读的时候注意什么?闪的偏旁是什么?给闪找找朋友?

见:笔顺怎么样?写时候得注意什么?(教师板书)

教师补充说明见字:见是这样简化而来(出示甲骨文),所以这个上部分其实就是代表眼睛的意思,而看和见的意思一样,表示的都是看到和见到,大家瞧这个看字的目的上部分,其实就是手的意思,用手遮光远望,咱们也来做做,谁也有这个动作?

在小组长的帮助下,小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是否进步了?老师想再来测测(检测四人小组的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认识了这些生字之后,想把儿歌读正确那就不难了,所以还要大家再读儿歌,读完之后请大家完成两个任务:

1、找一找这小小的船到底指什么?

2、数一数儿歌共有几句?

这小小的船是真的船吗?那指什么?

大家都知道月亮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圆的,一种是弯弯的,哪种形状的月亮像小船呢?(板书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和小船又有什么相似之处?

原来这是一条月亮船呀!如果让你来摸一摸,你摸到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如果让你来闻一闻呢?

就是这么一条小小的,黄黄的,摸上去可能是软软的,闻起来可能是香香的月亮船(贴图片)你想不想坐一坐?来,赶紧上船,老师带你们去夜空溜溜!(出示夜空组图)

配合图片:如果我们把夜空比作海洋,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我们乘着这只月亮船,飞向天空去遨游,瞧呀,无数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睛,好像在欢迎小朋友去探险呢!

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无边无际的夜空,我们所能看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们虽然我们坐不上月亮船,等我们长大了坐上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做一次真正的遨游吧!

你发现黑板上的四个短语,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同样两个字放在一起,不仅把事物的特点放大了,而且读起来还非常有趣味,谁来读读?请你当小老师读一读。请你像这样来填一填:

()的太阳()的小草()的小路

小白兔真可爱,有一双()的眼睛,有一对()的耳朵。

肯德基真诱人,有()的冰激凌,有()的汉堡。

瞧,两个字叠放在一起读,有趣味多了,咱们一起来读读它们!

老师终于知道张思源小朋友为什么一定让我唱这首歌了,这家伙,原来天天晚上跑到月亮船,去夜空遨游呀!你想学这首歌吗?那先让我来听一听你们是否读正确了?

谁来读?

谁再来读?

谁来评一评两位同学的朗读?

请你来当小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读,不过老师得先问问你儿歌共几句?

最后一句是个长句子,只要有了正确的停顿,读起来就不会感到累,看看老师给大家划分的停顿,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谁再来读好最后一句?

四.学习写字

听小朋友读得那么认真,有颗小星星急着跟大家来见个面,“日”它要考考大家,日加

一笔可以成为哪些字?(出示:白、田、电)

这三个字是日各加了哪些笔画而成的字?

咱们先来写好白字,一起书空白的笔顺,说说写白字要注意什么?

摆正坐姿,检测一尺,检测一拳,检测一寸,认真书写。

五.教师小结

老师小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对着夜空总能产生许多幻想,李白对着夜空思念故乡了,叶圣陶爷爷对着夜空坐上了月亮船,你对着夜空又会想什么呢?今天晚上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

小朋友们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儿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小朋友们,再见!

《小小的船》教案 篇七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1、比鲜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备惺芮缋室箍盏拿览觯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识字写字

1、笔蹲帧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船、弯、看、见、闪、蓝”是前鼻音;“船、闪、只”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可以将生字隐藏在课件中的小星星里面,以“说说这些星星叫什么名字”的方式呈现生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如:

会意识记:“土”代表地,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坐。

熟字加偏旁:“人”+“门”=“闪”。

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找反义词:弯──直;坐──立。(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有些字不宜拆分识记,如,“船、弯、蓝、看”,要整体识记字形。

(3)结合“闪”的教学,学习偏旁“门”。

(4)生字的巩固。将本课生字编成一段短文(没认过的字要注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如: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游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爱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

2、毙醋帧

写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下笔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让学生在自己描红的基础上对要书写的字进行比较,发现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白、田、电”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见”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起笔时要低于撇。

(二)朗读感悟

1、闭馄韵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美丽的插图,读好有修饰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

2、币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让脑中的画面丰满生动起来,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3、毙∽楹献餮习,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

(三)课后练习

启发想象,完成课后练习。要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四)实践活动

1、笨吻叭醚生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2、比醚生观看一段有关月球知识的录像。

3、弊橹小小辩论会: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吗?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鼻氪蠹也赂雒沼铮骸坝惺甭湓谏窖,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背鍪究挝牟逋迹和学们,这幅夜景图美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欣赏《小小的船》)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苯裉煳颐且学的课文就是这首歌词,大家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彼娜诵∽榕浜隙粒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敝该读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狈拧缎⌒〉拇》曲子,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鼻嵘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4、庇斜砬榈乩识量挝摹

(四)趣味识字

1、保ㄖ谱骺渭时,在星星图后隐藏生字)师:闪闪的星星多美呀,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老师点击课件上的星星,星星上显示出生字,学生抢读。)

2、蹦隳芨嫠咄学,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吗?(四人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3、苯岷嫌镅曰肪常巩固生字。(内容见教学建议中的“小短文”)

(五)写字

1、苯淌Ψ缎矗提示要点:“白、田、电”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毖生描红,并认真临写。

3、闭故居写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六)课外作业

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月球知识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www.haozuowen.net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小小的船》教案 篇八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认识2个偏旁“舟、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晴朗夜晚星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和价值。

一、激趣导入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

出示课件: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学生猜谜。

师:你们喜欢看月亮吗?平时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最后定格在屏幕上的是图象。

师:大家看,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可爱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师生共同写“小小的”

师:谁能把课题读读?(指名读)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少了一个“船”字。)

师:这个“船”字可神气了,只有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它才愿意出现。(生读“船”)

师:能告诉我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吗?

(生分别说出识字的方法。)

师:小朋友记住的方法真好,大家把课题完整的读一读。

(生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儿歌。(出示课文课件)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课文,教师范读。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你们想不想把它读好?

师:要想读好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想什么办法记住它。

(学生说说认字的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办法读读它,遇见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师:在刚才的朗读中,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边读边画生字宝宝,你也能像他一样把生字宝宝圈一圈。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吗?(生圈生字,读生字)

师:谁能说说课文里的生字宝宝有哪些?

你画得可真正确,和老师画的一样呢!(出示课件)

师:请小朋友看到大屏幕,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读一读。(生齐读生字)

师:生字宝宝从大屏幕中跳到了老师的手上,哪个小朋友还能喊出它的名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生字宝宝给你们加大难度,它把音节朋友藏起来了,还能认出它们吗?

(男生代表和女生代表抢读,全体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

师:谁能给这些生字宝宝交个朋友。(学生给生字组词)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生字宝宝奖励你们几个小游戏呢。

进行你演我猜。一名学生表演,大家猜他所表演的字。

师:这几个小朋友表演得真棒!瞧!黑板上的小星星都开心的笑了。在每颗星星的下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谁答对了,它就和你回家。(生上台进行摘星星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带回家去了。课文妈妈也想见见你们,快读读它吧!(生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知课文

师:刚才读了课文,哪位小朋友眼睛最亮,发现课文有几句话。

师:你喜欢哪一句?(指名回答,喜欢第一句)

课件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弯弯的月儿”什么样呢?我们一起画一画吧。

(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纸上画。)

教师出示“弯弯的月儿图”,让学生边指边体会“弯弯的”“两头尖”。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弯弯的事物?

(学生说“弯弯的香蕉”和“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船”等。)

师:看!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

出示对比句:

弯的月小的船,小的船两头尖。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请你再来读一读,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体会“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写出了月亮弯弯的可爱的样子。)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体会后两句。

师: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仰望。只见蓝蓝的天空,无数颗星星一闪一闪的,还有一轮弯弯的月亮,多美啊!让我们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这时你看到了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宝宝可调皮了,它急着和你见面,想让你们写写它。

出示卡片“见”,学生和老师共同写“见”,写是要注意笔画“竖弯勾”

师:生字宝宝非常满意,它又跳回课文中了,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这么弯的月儿,这么美的星星,这样蓝的天,你觉的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儿歌呢?

(生有感情的读课文)

师:我发现许多小朋友都能把课文背出来了,我们带上动作一起把课文背一背。

(生背课文)

四、课后延伸

师:孩子们,这么可爱的船,你们想不想上去坐坐?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想象你看见了什么?

如果学生回答看见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师随机让学生与美景对话

如果学生回答看见杨利伟叔叔。教师再一次提供对话平台。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小小的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能像杨利伟叔叔一样乘着飞船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评析】

“自主对话”从“认字”始

刘晓燕曹国琴肖艳

“自主对话”四字,曾一度令我疑窦重重,甚至望而生畏,杨丽娜老师执教的lt;lt;小小的船gt;gt;,很好地诠释了“自主对语”在一年级的识字课中的应有之义,核心精神,即学生想学,愿学,能学,在这种前提的激励与支持下,展开与教师,与同伴,与课文,与自然,与社会的尝试对话。

一、以情渲染,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场

“生字宝宝”、“课文妈妈”是执教老师词不离口的两个词汇,如此极富童心童趣的语汇散遍全堂,俯拾即是,如:“这个‘船’字可神气了,它要你们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它才愿意出现”、“快看了,你们划的跟老师是一样的吗?”教师深谙儿童心理的语言,让课堂奏响平等、民主、自由的和谐之音,师生之间相知、相融,对话有了蓬勃生长的绿洲沃土。

二、以“趣”引领,自然无痕现自主

开课伊始,教师以激趣导入,成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文学生与生字,儿歌对话埋下伏笔,出示课题后,教师为分散识字难点,随课题识“船”,教师先不写,让学生读,发现“船”字未写,让学生大声喊“船”字,读准字音后终于露面。在这一系列的猜、看、读中,生字印象得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然萌发。

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让小朋友“用自己喜欢识字方法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进一步唤醒了学生学习主人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还有巩固识字的猜字游戏,学生个性化的表演,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思维因子,学生认真观察、紧张思考,自然深化了对生字的记忆。

三、以“理”导法,领航深层自主对话

“读儿歌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再次被唤醒、强化,随后的识记生字环节,教师不失时机地肯定,小结了学生们的识字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明确了手中既有的记字方法,同时点燃继续发现创造的无限热情。

四、以“思”架桥,开启与文本、自然社会的对话之窗

“闪闪的星星像—————

蓝蓝的天像————————”

一个句式,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一石二鸟,这可以理解为学生与文本的拓展对话,一种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广义对话。

“闭上眼睛,想想你看见了什么?”学生插上想象的双翼自由翱翔在广袤的太空,与神奇的自然世界自由对话,随着太空图,课件出现了杨利伟的形象,我觉得这个环节大有深意,无形中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同时在他们的心里,也一定埋下了一颗渴望探索自然奥妙的种子。

【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教案】相关文章

《小小的船》优秀教案【优秀15篇】05-24

《小小的船》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04-02

小学语文公开课《小小的船》教案(优秀701-22

小小的船优秀教案优秀3篇01-21

小小的船教案(优秀10篇)11-12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54 2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