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阅读答案(3篇)

2023-11-29 08:35:32

《翠鸟》为菁莽写作的一篇散文,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录音由梓君朗读。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翠鸟》阅读答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翠鸟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翠鸟的样子,感受翠鸟的美,体会写法。

2、知道翠鸟怎样捕鱼,感受捕鱼时动作敏捷。

3、知道翠鸟住在哪,懂得要保护鸟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产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翠鸟样子美,知道怎样捕鱼,感受捕鱼时动作敏捷。

教学难点:

知道翠鸟怎样捕鱼,感受捕鱼时动作敏捷。

教学准备:

翠鸟图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继续学习《翠鸟》一课。

二、 师:同学们喜爱翠鸟吗?可是我没见过翠鸟,所以特别想知道它长的什么样。想请同学们也转换一下身份,当一当翠鸟,向我介绍介绍你们长的什么样,好吗?小翠鸟们,要想介绍好你的外貌,应该注意什么?(板书:外貌)

生:大家就得先把把第一自然读好!读熟!

师:读书,要静下心来读,读进去。

(学生自由读。)

师:看,你们最漂亮的照片,快看着照片来准备吧!

生:(看照片说。)

哪只小翠鸟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

生:我是一只小翠鸟……

师:其它小翠鸟说说,他把你们漂亮的样子介绍出来了吗?

落实: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介绍时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突出颜色鲜艳。

如果能介绍出来,但没有语气,师说:你长得真漂亮,可有些不自信,哪只小翠鸟能自豪地介绍出来?

(看图,自己再准备准备。)

生:(指图)我是一只美丽的翠鸟。颜色非常鲜艳。我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上面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一双眼睛非常明亮,红色的嘴巴又细又长。一双小爪子红红的。 )

(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我都被你的自我介绍吸引了。可爱的小翠鸟们,你觉得自己哪里最漂亮?

生:(小翠鸟们的回答。并且说出原因来。例:因为我的眼睛灵活透亮,所以才容易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我的羽毛颜色多鲜艳,我才这么漂亮。)

(师:小翠鸟们,哪句描写你们漂亮的羽毛的,快找找。找到了吗?读出你们美丽的样子。读出你们漂亮的眼睛。)

或:你能读出来吗?

生:自读。有语气。

师:看来你们对自己漂亮的外貌很满意,但你们看这段文字,没有把你们的漂亮写出来,怎么办?

(出投影片)你们自己先读读,填一填。

哪只小翠鸟能把描写你们颜色漂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指名填)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 ),绣满了( ) 。背部的羽毛像( )。腹部的羽毛像( )。翠鸟小巧玲珑,一对(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一双( )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水边的苇秆。

师:你们这么漂亮,快读一读,让我们都能听出来。

(生齐读。)

师:小翠鸟们,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作者是怎么把你们的美写出来的?都用了哪些方法?

落实:

(1)作者对我们进行了认真观察。

(2)作者抓住了我们颜色鲜艳的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突出羽毛颜色的美。

(3)作者把我们当作人来写,(拟人的写法。)表达了对我们的喜爱之情。

黑板纸:

1、认真观察

2、先概括后具体

3、拟人的写法

4、按顺序介绍

师:以后在写小动物外形的时候也可以用上面的这些方法。

二、 师:这些鲜艳的色彩搭配起来,把你们打扮的太美了!

你们好像还有一个名字,叫……?(叼鱼郎)看来你们捕鱼的本领一定很高,我很想知道。请大家看书,哪些词句让我看出你们捕鱼的本领高?边读边用笔画一画。然后按顺序说说。(板书:捕鱼)

(出投影片,学生说到哪句,就出现哪句。并且练习朗读。)

( 例)生:“……”这句话就是在说我的捕鱼本领高。“疾飞,一眨眼的工夫”你看,我飞得多快呀!还能急停,动作很轻,恐怕惊动水中的小鱼。

师:小翠鸟说的真好,你们飞行的时候那么快,那么轻盈,快来读读吧!

(学生自读)

生: 还有这句“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一动不动”是生怕惊动了小鱼。

“尽管小鱼是那样的机灵,只悄悄把头露出水面吐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我们多机灵呀!比机灵的小鱼更机灵。

师:真是目光锐利的小翠鸟呀,你能读读吗?

(生读2、3两句。注意指导)

生:“有时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句也是说我们捕鱼的动作敏捷。

师:你们捕鱼时的快速、敏捷真让人佩服!自己大声读出来!

(生自读)

师:小翠鸟们,你们已经捉起小鱼,贴着水面飞走了,还要这句话吗?去掉吧!(投影闪)

“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生: 不行,这句话从侧面突出我们捕鱼时动作敏捷,飞的快。

你们飞的快还和你们体态小巧玲珑、有一双灵活透亮的眼睛和一张细长的嘴有很大关系。

师:在我眼前仿佛看到你们捕鱼那精彩的一幕,你们一定也很自豪吧!快来看看吧!你们都在做什么?

(出图片,生简单介绍。)

师:你们可真棒呀!一边想象刚才的画面一边自己有语气地读一读这部分!

(生自读。)

三、师:你们捕鱼的本领那么高、动作那么敏捷,真喜欢你们,真想到你们家去做客,欢迎吗?(板书:住处)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能再详细说说吗?。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师:小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师:好,各位小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会让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谢谢各位翠鸟们。

四、亲爱的同学们,咱们也回到课堂上来吧!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得那么漂亮的吗?(按顺序观察;抓住颜色的特点,突出颜色的美丽;把翠鸟当人来写,拟人的写法,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翠鸟》阅读答案 篇二

创新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正向我们涌来,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重建,使不少的教师感到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茫然无措。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明显,一则,仍然存在教师“预设框框”,让学生往里“钻”的现象;再则,出现教师过于忽视“导”,一味强调学生主体,结果学生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没达到的现象;其三,出现教师将以往讲授的地方或要提的问题写在投影片、课件中,变换形式的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以上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学生当然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就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正所谓“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悟”尤为重要。何为“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引而不发,跃入也”,既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自读自悟,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教师的“导”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一点尝试。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二、迂回式的诱“导”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形成思维定势;其二广开思路。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使学生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教师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她不同?”“还可以怎么想?”“从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由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开始,学生都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三、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此句的写作用意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翠鸟捉鱼的动作时,为何要将苇秆和水波也写进来?”使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理解文字内容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上深入。

四、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在教学《翠鸟》一课中,当学生读到有关翠鸟及小鱼动作的语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翠鸟这时会想些什么?”“小鱼为什么悄悄地露出头,它在想什么呢?”。丰富的想像为学生理解翠鸟及小鱼的动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教师问了这么一句:“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离奇的小故事。这种启迪式的暗“导”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将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可见教师“导”的妙处所在。

五、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小象的动作、阿玲的笑及晨雾颜色变化的描写,使学生边读边领悟到文章中人物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一边读一边思考。

教学《翠鸟》一文中翠鸟捉鱼动作的特点时,教师不是告诉学生其特点,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发现和归纳出翠鸟捉鱼动作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导”“研”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读书,如何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用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巧妙的“导”的设计是指引学生自读自悟地最佳途径,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师的“导”,不仅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教师“导”的艺术,将是我们要致力研究的问题,愿每一位教育同仁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

翠 鸟 篇三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他。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翠鸟》阅读答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翠鸟》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翠鸟》阅读答案(精选9篇)03-03

翠 鸟(优秀8篇)06-24

《翠鸟》(优秀5篇)04-12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优秀6篇)09-28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6篇】09-20

54 2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