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2023-08-06 08:43:19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4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段落;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文中人物对“给予”一词的诠释。

3、触发学生的真情,让“给予”内化为己有。

【教学重点、难点】

从男孩的言行,从保罗的“两次”误解中,让学生领悟“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话题

1、说说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

索取是快乐的

2、“索取”的反义词是什么?

板书:

给予

(指导读正确。)

3、索取是快乐的,但我们今天的课题却与之大大相反。

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

4、过渡:

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他的真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不信你读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保罗是一下子就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吗?

板书:

……开始……后来……

⑴ 学生准备。

⑵ 交流。

3、让我们再来读一次课文,感受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体会那一个个场景里人物的内心。

(1~7、8~15。)

三、赏读,体会真情

1、读着课文,有一句话让我想到了很多:

出示: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⑴ 他们三人指的是──板书:

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

⑵ 交流“难忘“:

──小男孩的弟弟为什么难忘?

(第一次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小男孩为什么难忘?

(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为什么难忘?

(可能学生会说是因为保罗让兄弟俩得到了快乐而难忘或是他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而难忘。)

2、保罗难忘的只是这个结果吗?我说,不是!我想,让他永远记忆犹新的更会是那晚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了两次错误的想法,是小男孩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他要懂得“给予”。

──第一次错了

⑴ 保罗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有第一次的错误的想法?这错误的想法是什么呢?

⑵ 但是小男孩的回答却让他十分惊讶!

指导读好小男孩的话。

⑶ 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了吗?

体会“不由自主”。

(联系:圣诞夜相当于中国的除夕之夜,他应该快点回家和家人团聚。)

过渡:他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了吗?并没有!因为他又想错了。

──第二次错了

⑴ 保罗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让他有第二次的错误的想法?这错误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⑵ 不过,这回他又错了。小男孩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他的呢?

重点指导读好小男孩的话。

(欣喜→郑重。)

(个别读,齐读。)

⑶ 这回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因为──(引读12自然段)

如果让你在“把”字前加个词,你会加什么?为什么?

(连忙……→不由自主。)

⑷ 多么感人,多么温馨的一幕啊!让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小结:

这个圣诞夜,对于小弟弟,五彩的橱窗、夜景让他难忘;对于小男孩,他送给了残疾弟弟一个最好的圣诞礼物,他感觉自己成了大人;对于保罗,他目睹了一幕人间真情,并在给予中品尝到了一丝甜蜜与快慰,他同样不会忘记这个夜晚。

学到这儿,我们回过头再来看板书,你能加上一个字(板书:( ),!)将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吗?(索取是快乐的,给予更是快乐的!)齐读。

四、拓展,内化真情

是的,索取是快乐的,给予更是快乐的!

你们听,老师有这么一个故事──

1、配乐朗读《爱心树》。

2、此时,你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许多熟悉而又亲切的脸庞?你心里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放在心里,让我们珍视,让我们珍藏,让我们用今后一生的行动来诠释!

五、板书

索取是快乐的,给予(更)是快乐的!

保罗

↙ ↗      ↘

小男孩 →  小男孩的弟弟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由小男孩的行为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由日常场景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是个快乐的孩子吗?你的快乐是谁给予的呢?相机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

二、初读课文,弄懂大意。

1、初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感受给予的快乐。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读书情况,(包括读书习惯、坐姿等)并帮助学生纠正容易错的字音。

2、扫清字词障碍。

(1)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有比较容易读错的字词吗?给大家提个醒。

(2)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给( jǐ)予(yǔ)、兜、羡慕。

三、精读课文,体会主题。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自由说,再互相补充。大体意思为: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的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2、补充句子: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不看课文,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鼓励学生灵活答题,如“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使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等。)

3、出示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让学生为这句话加上表示时间的词。)

4、我们一起来快速读读课文,找找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语句。

5、讨论后,针对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句子1:“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组词。

2、理解感悟课文。

3、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三、教学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高兴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情?(笑)

2、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笑的游戏,看谁最会笑?我来说,你们表演。同桌面对面

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冷笑

(冷笑可不代表笑啊)

3、看着同学们这么高兴,老师也替你们高兴,想想与高兴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

4、板书:快乐

什么时候你会感觉很快乐呢?

是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

5、补充完整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  给予?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师:我们都知道,得到是快乐的,可付出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多读几篇,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想想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

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四、理解感悟课文:

(一)、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读(课件出示)

2、读了这部分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3、 (预设:a 小男孩家很穷  b、小男孩很羡慕保罗的新车)

4、小男孩很羡慕保罗的新车,你从哪看出来?

(1、看见一个男孩……满脸羡慕的神情。  2、哇!我希望……)

指导朗读

5、你觉得小男孩会希望什么呢?

6、看看小男孩想的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样呢?课件出示5~7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段小男孩的话

7、这样的哥哥是怎样的哥哥?

8、指导朗读:“我希望……”把小男孩的这种决心读出来

9、保罗听了小男孩的话感到非常的吃惊保罗怎么会感到吃惊呢?

(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是想要做一个能给予弟弟新车的哥哥。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高尚,所以……)

10、齐读1~7自然段

(二)、学习8~11自然段

师: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不由自主地提出要带小男孩出去玩玩

(课件出示8~11自然段)

1、读了这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a、小男孩要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b、小男孩让弟弟看看保罗的新车  c、小男孩也想送给弟弟一辆新车)

引出小男孩的话:(课件出示)

2、指名读

(1)保罗在听到这句话前是怎么想的?

(2)小男孩仅仅是想送给弟弟一辆新车吗?

指名读 体会感悟  (你等着,……那些好东西了)

师:小男孩不仅要给他弟弟一辆新车,而且还要给弟弟带来一生的快乐。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也是快乐的。所以说——齐读课题

3、保罗再一次被小男孩的言行所深深震撼了,他是用什么行动来表示他的这份感动的呢?

(三)、学习12~13自然段

课件出示12~13段

1、指名说 随机读的12段

2、保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a、他想帮小男孩提前完成他的心愿b、他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随机指导读13段

3、文章中除了保罗体会到了给予的快乐,还有谁也体验了给予的乐?

生说师板书:

板书:哥哥 保罗

小男孩  弟弟

4、师:所以说——齐读课题

5、师:在那个难忘的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课件)

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4、同学们理解的非常精彩,那么你有没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呢?

(课件)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课外延伸:

(课件)

1、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2、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3、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因为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他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他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的美好!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快乐”。孩子们,我们都有一个五彩斑斓、快乐的童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感到快乐?(生交流)

2、大家都说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是快乐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文中的人物的对快乐的感受却是这样的,教师补充板书:给予是快乐的。

3、指名读题,读好“给予”。齐读课题

4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付出)

二、初读课文

1、我们都知道得到东西的时候是快乐的,那么付出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2、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中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仔细地思考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人物,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师小结: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出示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指读、齐读句子。

4、保罗和这个男孩及他的弟弟只认识了短短的一天,三人却在一起过了难忘的圣诞夜。男孩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保罗又是怎样一步步懂得“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4自然段,想一想保罗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相关的句子划一划。

2、交流句子:

(1)保罗看到的:

圣诞节前一夜,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指读)

(看到男孩“走来走去”、“伸手轻轻地摸一下”、)看到了男孩的动作。

(“满脸羡慕的神情”)带着羡慕读。

看到男孩在自己的车旁走来走去,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以为男孩希望——?

这就是保罗所看到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齐读。

(2)保罗听到的:

①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不用花一分钱?”

男孩(         )地睁大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不用花一分钱?”

(惊讶、惊奇、疑惑)指名带感受读。师引读

②面对男孩的疑问,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指读。师引读。

面对男孩的感叹,保罗以为男孩希望?

怪不得保罗会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出示句子)

但是,保罗——错了。

3、可是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出示句子、指读。

男孩的是想当怎样的哥哥?

(小男孩也想像保罗的哥哥的那样,能够给予弟弟一些东西。)

4、这样的回答,真让我们感到——惊讶。

是啊,男孩的回答不仅令我们惊讶,也同样令保罗感到惊讶,他惊讶男孩小小年纪,心中想到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什么,而是想着能给予别人一些什么。面对这一切,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也对这个小男孩充满了感动和好奇,于是他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坐上了他的新车,去兜了一圈。

5、过渡:车开了一段路,男孩向保罗提出了一个要求。

出示:车开了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谁来做一做这个男孩。

面对这样的一个男孩,此时的保罗会怎么想?

句子: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保罗以为——?

但是,这一次,保罗又错了。

4、这一次,男孩的言行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外呢,你来用心看一看。师配乐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你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生交流。看到男孩的动作。(跳、跑、背、放、紧*、坐)看到……看到……

把你看到的画面转化成文字。指名读、齐读。

5、原来男孩不是为了在小朋友面前神气一回,而是为了告诉弟弟——引读:

“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他是在向弟弟承诺——引读

6、我们又一次被男孩自然朴实的话感动了!兄弟俩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互相依偎,脸带微笑,这时,听了哥哥的承诺,弟弟又会说些什么?

(谢谢你哥哥,我很快乐。我爱你哥哥。你真是我的好哥哥,我期待着这一天,我相信你一定会送我汽车的。我长大也会送你一辆车……) 圣诞节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向往、憧憬的,但对于身患腿疾的弟弟来说,他不能像常人一样行走自如了,他只能从哥哥的嘴巴里知道一些,如果有了车,就可以切身感受街道的美丽和热闹了。

7、有这样的哥哥真是一种幸福,你愿意当这样的哥哥吗?(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这段话中间蕴涵的是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这个难忘夜晚中,你觉得谁最快乐?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为能够给予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传递了快乐、传递了关爱,他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7、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这难忘的一课,我们时不时地体会到了给予的快乐,你有过帮助别人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说话练习: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写话练习:

曾经,因为(          ),我快乐。

8、小诗:

给予是一个关注的眼神,

给予是一只搀扶的手臂,

给予是一句关切的话语,

给予是(           );

给予还是(           )。

四、小结:

1、是啊,给予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2、课外链接:《给,永远比拿愉快》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优秀9篇)05-27

四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01-26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优秀3篇12-07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08-04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优秀7篇)05-22

《给予是快乐的》的教案优秀4篇04-20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优秀9篇03-18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优秀9篇】03-15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4篇)03-11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精选10篇】02-07

54 1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