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3-06-07 20:58:51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 篇一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孟继高

《难忘的一课》(第十册)是一篇讲读课文。不少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贯穿全文的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阅读,并获得了成功。但我想。假如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对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愿意带着课题走进课文呢如果学生真的有了这种需要,我们不防就此一试,即从课题入手,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

先分析课题:中心词“一课”——言事;题眼“难忘”——传情。由课题可知,课文集叙事抒情于一体。再从教与学方面来分析:教者看到课题会推测,文章叙述了什么事抒发什么情学生读了课题,至少会产生如下猜想:这“一课”讲了哪些事为什么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综上所述,依据文情和学情,可以形成这样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三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点评:阅读教学从何处入手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章中去,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上文提出的“指导学生阅读”,其用心也在于此。]

一、感知难忘事

1.检查预习后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什么地方作者经历了什么事

2.让学生速读课文,分别找出“上课”和“下课”的有关段落,并想想这两部分各讲了什么事(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

3.让学生再读这些段落,然后讲讲这两件事。

[点评: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重在让学生“感知”难忘的事情。环节2的教学,渗透了篇章结构训练,同时也为落实本组训练重点“详写和略写”埋下了伏笔。]

二、揣摩难忘心

1.探情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让学生默读3-16自然段,找出这些故事情节的有关重点句段,然后说说这些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点评:这一环节看似是在第一板块基础上的回复,实则是在把学生的视点引向作者的情感生长点,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作者的情感变化线。有了这个环节的铺垫,学生方能顺畅地入境动情。]

2.溯情思:紧扣文中的三段故事情节,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求,从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涉及到下面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相机进行必要的诱导、点拨和讲解。

问题1:一个中国人,而且是教师,自己祖国的文字写得很“吃力”,自己祖国的语言“讲得不好”,这是为什么而作者说,“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问题2:“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老师、学生对这个陌生人坐进教室跟他们一起朗读,本应会感到“惊奇”,为什么没有感到“意外”呢能否改成“大家都很惊奇”呢

问题3:参观小礼堂,听了教师的介绍,“我”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此时此刻,你想对中国台湾师生说些什么

问题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别的话”可能是些什么话你能替作者说出来吗把同学们所说的与作者的这句话相比较,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问题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每一次“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可以让学生用“先是……接着……最后……”的句式概括回答。

[点评:“溯情思”这一教学环节,凭借问题情境,把课文的语言和思想、作者的行为和内心、学生的言语和思维有机地融于一体,并且通过抓事情的因果联系(如问题1,必须联系上下文)、词语的辨析(问题2)、句式的比较(问题4)、问题的归纳(问题5)以及创造性想象和情感体验等方式方法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文章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作者的不同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之情。]

3.释情结:这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点评:落实了这一环节的教学之后,学生对“为什么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过一问题,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知道了课文说的什么的基础上,还可以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

三、吟诵难忘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材规定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点,也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共振、情感共鸣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呢

一是确定读的重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其所处的三个段落是读的重点,这句话则更是朗读的重中之重。

二是选择读的方法。可先来个‘精彩回放”,让学生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再次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那一段段动人场面,增强情感体验。接着可从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指导。如对文中第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有位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把“中国’作为重音,第一个适当加大音量和音长;第二个音量适中,但增加音长。“爱”字后面应有短暂的停顿,以便把“中国”读得饱满、深情。为什么应这样读呢因为这是在参观了小礼堂之后,墙上的画像,激发了作者对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精神的强烈的自豪感,把“中国”作为重音,并通过“爱”字后面的停顿加以突出,才能把这种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最后可激励学生联想在日本统治下中国台湾人民的悲惨历史、联想现在全中国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急切心情,创造性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三是保证读的时间。有了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才能充分地读,才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趣。

[评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本教例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力求获得如下效果。

1.突出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 是依学生对课题质疑中提出的问题而确定的,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也因此拉开序幕。整个教学过程 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俗学习,自得学习”。

2.注重层次性,即“引导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结构方面,构建了三个板块,从“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诵”,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阅读过程。就拿“吟诵”来讲,学生要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懂并不难,但要读出文章的“情”却不易,所以把它安排在阅读过程的最高层次上。在培养同读能力方面,从“课文讲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思维途径,一步一步地阅读理解,同读能力一步一步地提高。

3.夯实综合性,把听、说、读、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训练、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尤其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以求收到“综合训练,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对“意外”的品味,对课文在后一句话的深究,对文中空白处(“别的话”)的增补等,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是大有裨益的。

4.发展创造性,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与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但创造思维如果没有创造性的“机会”,也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本教例的设计中,已为学生创设了一些创新的机会。如“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求”,还有创造性地想象、创造性地朗读等等。教师创设的这些“机会”,为学生创造性阅读开辟了一片“绿洲”。学生拥有这片“绿洲”,自然敢想、敢说、敢创造,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自然“活”起来了,而且一定能“活”出高效率、高效益。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二

一、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

年轻的(     )   一笔一画地(     )  祖国的(    )

一遍一遍地(    ) 熟练的(     )      大声地(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 )里

1.每天放学,刘玉(     )看书,(      )打乒乓球。

2.(      )仔细观察,作文(     )能写具体。

3.(      )他不定来。我们(     )是要通知他。

4.奶奶(       )满头白发,(      )行动十分利落。

三、我会缩写

1、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敌人被战士们赶跑了。

战士们赶跑了敌人。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2.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被我紧紧地握着。

五、我会用词造句

真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能按顺序排列句子

(  )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  ) 校园里很静。

(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单元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探讨、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创设情景,使学生如情入境。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1、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在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二、合作交流

(一)、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都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听了一位——的老师上了一堂课。课的内容只有一句话:————————。课后我又参观了——————。我觉得这堂课上得——,让我———。

2、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二)、浏览课文,找到中心

1、出示浏览要求: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2)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

“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三)、单元组合作学习

1、教师出示合作要求:1)四人单元组交流批注感受;

2)组内达成共识,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次。

2、教师了解选择情况,适时引导。

3、单元组合作要求:1)组内用喜欢的方式朗读选择的部分;

2)找出能够体现中心句的词语;

3)读一读这些词语,你的感受是什么?完成大卡。

4)时间为8分钟。

4、学生汇报展示,生生互评。

5、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点评。

6、学生有感情的齐读选择的部分。

(四)、写一写

1、假如你就是作者,在那样的情景中,你一定也会感动不已。就让我们用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

出示教师写的例子,老师已经写了一段,请一生读。请用精炼的诗一样的语言写,你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句,也可以合理想象。我写的是开头一部分,你可以接着往下写,刚刚研究那个镜头的就可以写写那个镜头。

2、学生练写。

3、全班交流分享。

(五)、巩固延伸

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文章《最后一课》中这样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的,祖国的语言就象征着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了法兰西人民被剥夺学习祖国语言前夕的故事,同学们课余可以去看一看。

(六)、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作业完成:

1、爱诵读的你,不妨给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爱阅读的你,不妨读一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或者一些台湾作家的作品如: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3、爱写作的你,不妨将课堂上的一节小诗创作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4、爱唱歌的你,不妨听听学学有关台湾的歌曲比如:《鼓浪屿之歌》、《我的中国心》等

5、爱思考的你,不妨写下你的读后感悟和思考。

6、爱探索的你,不妨了解一下台湾的地理和历史资料,然后把它余同学们分享。

(七)教师总结全文,全班感情朗读。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 、板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03-21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最新5篇11-17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10篇】05-09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优秀5篇)04-29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03-23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6篇03-19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02-20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54 1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