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精选4篇】

2023-05-31 03:48:53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写于1983年,首次发表在1983年《何其芳文集》第一卷上。下面是虎知道整理的4篇《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说明: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清新、优美的诗歌,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主要是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的,所以要通过朗读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并结合品味语言来体会诗歌中明快的语言美和诗人的想象,由此来体会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与朗读同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    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上,至于诗歌的涵义也许刚开始并不一定能理解得那么深刻,但随着反复朗读,会逐渐深入理解作者用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等来构成诗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课文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范读诗歌或者配乐朗诵。提问:1、诗中的“我”是谁?2、诗人“歌唱”什么?3、我为什么要歌唱?补充诗人的资料和写作背景。根据老师的提问,朗读诗歌,圈划出有关语句。交流作者的资料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通过朗读诗歌,疏通字词,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品味语言感受想象    教学环节以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特别是诗人丰富的想象,诗中哪些词语运用的好?为什么?  教师活动预设朗读诗歌,找出诗歌中能体现诗人丰富想象力的词语,从“微风、阳光”等词语来体会语言美。 学生活动预设诗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朗读中让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意图提炼主题把握情感诗人在不停的歌唱,他的歌声、快乐和思想还长上了翅膀飞到四面八方,你知道诗人这样写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吗?通过感受诗人的想象,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体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结合作者在特殊年代的生活便于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并激发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拓展探究尝试写作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呢?仿写课文第一节。 思考讨论交流。比如“朝阳、小树、嫩芽”等都是新生的事物,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让学生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提高品味诗歌的能力,进而锻炼创作诗歌的能力。[思路点拨]    对这首诗不宜讲得过多,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抓住“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练习举隅]    1、  熟读这首诗。    2、十五六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

学习诗人丰富的想像力。

(二)能力训练点

指导学生“炼字”。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1.感受诗中新生活的美。

2.品味朴美、清新、明快的语言美。

3.欣赏诗歌所表现的音乐美。

二、学法引导

适当联系时代背景,简要点拨,重点理解“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和诗人把声音比喻成“微风”“阳光”的意义和表达效果。在朗读中体味其中的美。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想像的诗句。

2.难点:形象化的诗句。

3.疑点:歌声“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对这种想像写法的理解。

4.解决方法:多举例子。采用讨论,比较等方法,解决诗中的疑难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朗诵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根据诗歌的特点,本课的学生活动,主要采用朗读法。按个别、整体、部分、师生等形式,有感情朗读体会诗中的感情。

阅读分析何其芳的《欢乐》(见后面参考材料)。

第 1 2 页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篇三

一、目标与要求

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2.理解第二、三节丰富的想象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与导设计

0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抒情浓烈的诗歌。在反复朗读后,体会作者歌唱了什么,为什么要歌唱。还应思考,第三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中;它对表现诗的中心意思和抒情起了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思考着朗读,就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O重点与难点

1.本诗创作的背景。

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2.诗歌赏析。

诗一开头,便指明为少男少女而歌唱,歌唱的对象是“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

“正在生长的力量”,作者这样快乐地歌唱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延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活,为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而感到欢欣、激动。

第二节,作者想象自己的快乐的思想像歌声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去感染更多的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第三节,已整30岁的作者仿佛又回到了少男少女的时代,忘记了忧伤,浑身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梦想和希望。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正是因为延安那种火热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感染。全诗回荡着歌唱革命生活。歌唱青春的昂扬旋律。

O问题与方法

1.作者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因为作者感到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是幸福的,他们的生活充满青春的活力,显示着勃勃生机,使人想到他们就是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2.应当怎样理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积掉了成年的忧伤”?

作者三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新诗,多收集在诗集《预言》里。从三十年代的诗作看,作者由最初敢于表露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间美好的东西的追求,到感到“成人的寂寞”,领略人间的苦辛,诅咒战争,反映了作者关注现实,而又找不到济世的办法。这是国统区里黑暗的现实,使他悲观忧伤。而延安的全新的生活,使他豁然开朗,他顿时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三、学与练设计

①识记与理解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颤(—— 好(——

2.选词境空。

1)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_(停留、停止、停泊)的地方。

(2)轻轻地从我琴弦上_(失去。

失落、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3.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_,我国现代_、评论家。他于1938年,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根据地——___。

①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列这节诗,按要求答题。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巴,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1.本节诗中作者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有什么作用?

2.对“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应如何理解?

3联系全诗,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唱延安崭新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快乐的。心情。 B.为延安的少男少女生活在幸福生活中,而感到无比欢欣和鼓舞。 C.看到延安的充满活力的生活,感到中国充满着希望。 1).看到延安火热的革命生活,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心中多少有些忧伤。 0拓展与迁移

阅读卞之琳的《道旁》,按要求答题。 道旁家驮在身上像一只蜗牛, 弓了背,弓了手杖,弓了腿, 倦行人挨近来问树下人 (闲看流水里流云的): “请教北安村打哪儿走?”

骄傲于被问路于自己, 异乡人懂得水里的微笑; 又后悔不曾开倦行人的话匣 像家里的小弟弟检查 远方回来的哥哥的行箧。

1.诗里写了一个“问路”的情节,问路人问的“路”,“树下人”想问“倦行人”走过的“路”,仅仅是生活的‘潞”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诗里描述了“倦行人”的动作语言、“树下人”的心理活动。你能依此揣摩两人的性格特点吗?

3.试着写一段一二百字的诗歌赏析。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篇四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6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5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3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2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1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实录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同步练习(3)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同步练习(2)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讲解及同步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ppt课件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ppt课件(2)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ppt课件(1)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相关文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5篇06-03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优秀6篇)09-28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6篇】09-20

成长的烦恼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09-19

英语教学教案模板英文版【5篇】11-24

54 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