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精选7篇)

2023-05-19 08:00:47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信息技术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2.通过分析图片中所包含信息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感知信息的游戏,体会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感知、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辨别生活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数鸭子”,提出问题:

(1)儿歌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有什么特点?

(3)赶鸭老爷爷有几只鸭?

教师总结:从儿歌中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除了儿歌,在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呢?今天就一起学习《生活在信息中》。

(二)新课讲授

1.身边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

(1)第一幅图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第二幅图片呈现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

(3)第三幅图片中是什么物品,有何作用?

教师总结:除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号、现象和消息都包含着信息。

2.形式多样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如交通信息、天气信息等,信息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开展“我做你猜”游戏,游戏规则:同桌为单位,一人选择合适的方式“描述”题卡呈现的词汇,另一人根据“描述”猜测题卡内容。

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者如何知道需要描述的内容呢?

(2)可以使用什么方式描述题卡内容?

(3)游戏中的信息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的?

教师总结: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除了通过动作、声音、文字呈现外,还能通过气味、视频、图像等形式来表现。

3.应用广泛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而信息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善于利用信息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教师发放与信息应用相关的故事资料卡,提出问题:

(1)资料卡中展示了哪些故事?

(2)草船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为何能取得胜利?

(3)石油勘探的工作人员怎样发现石油?

(4)农夫播种农作物有何规律?

教师总结:信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古代战争时期、现代科研、农务种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信息的价值,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提高

开展“真假信息”活动,活动规则: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信息并判断信息真假。

教师点评,点评要点:观察能力强,信息获取全面等。

【图片描述:小男孩的手机收到彩票中奖100万的短信。包含信息:中奖100万、短信发送号码。信息真假判断:中奖信息来源不明确,是假的】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信息的表现形式,学生回答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

四、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教案 篇二

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教学目标:

1. 学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三、新授

1、教学“矩形”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四、练习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信息技术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识目标:了解作文集排版的一些基本要求。

技能目标:不同Word窗口间文本的“复制”、“粘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积累资料与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学会欣赏他人,正确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

不同文章通过“复制”、“粘贴”合并成一个文档。

教学难点:

文档内容的“复制”、“粘贴”及粘贴前要指定好插入点位置。

课前准备:

教师将每位学生的作文发送到每一台学生计算机上。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准备引入

1、打开前几次课上的作文。

2、教师展示前几次课中学生优秀的作业。简单的点评。

3、如果能将它们合成一个文集那多好啊!

学生找到作文自由浏览。

设下疑问,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合成作文集

1、想一想,怎样才能将几篇文章合起来?

2、教师演示。

3、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1、学生试着做。

2、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合成作文集。

3、学生操作,并指3、4名学生演示反馈。

1、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学生演示的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体现了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给予其表现的机会,提高其积极性,比较直观,而且其他学生也容易接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三、美化作文集

运用前几次课的学到的本领,把作文设置得更加美丽。并且查一查有没有错别字。

学生美化、完成作文集。教师个别指导

综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四、参观作文集

1、教师展示优秀作业

2、要求:

(1)找出每一个同学的一个优点或你没有掌握的技能。

(2)让同学给你提提建议。

1、参观本小组内的作文集。

2、学生反馈演示,并提出建议。

优秀作业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与发展。

五、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让学生自己谈谈学到的知识,是知识的系统化和梳理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概括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初步认识了WORD,学会了在WORD中修改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色彩等文字属性,并完成修饰了各自的作文。所以,学生在制作自己的作文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提倡多样性,肯定学生作品中的每一处个性化的地方。对于已完成的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肯定优点,并推选出做得好的作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画鸡眼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脚

画鸡嘴

涂颜色

图 2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图 3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如图4:

图 4

全课总结(略)

〔教后记〕

信息技术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及其作用。

2、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文字的格式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排版文字。

课前准备:

1、排版好的Word文章供学生欣赏。

2、如果学生机没有光驱,将“万里长城”拷到网络中或学生电脑中。

教学过程:

1、介绍Office:Office97(Word97/Excel97/Powerpoint97/outlook97/Access97)是微软公司的办公系列软件。我们平时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软的产品。

2、Word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图文混排。可以通过欣赏Word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

3、Word的启动。

4、Word的基本界面:Word的基本界面和写字板很相似,因此在这里,完全可以简单带过。

Word中的文字录入、编辑,凡和写字板一致,教材上都写得非常简单。

5、Word中的字体格式设置:Word中的字体格式设置要比写字板非富得多,这里可以给学生稍作介绍;

6、动态效果文字:这是Word的一个十分出色的地方,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Word的积极性。

7、这里应留一定的时间,学生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摸索一下,看看他可以发现Word有哪些功能。

8、文件的保存:教材上是打开光盘上的文件进行修改的。文件是只读的,所以要用“另存”的方法,并提醒学生记住保存文件的文件是什么。

信息技术教案 篇六

用电脑来录音

一、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录音机的录音。

二、教学任务:怎样使用录音机来录制自己的声音

三、教学重点、难点:混合音的录制

四、教学方法:交流协作、任务驱动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听歌,某同学在获得全校“小歌星”比赛一等奖。他想永远记住这美妙的时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用电脑把自己的获奖歌曲录制下来,制成光盘。你也想录制自己的歌声吗?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吧!

(二)准备录音

用电脑录音,必须具备的硬件是:声卡、麦克风和音箱。同学们检查一下你用的电脑是否有这些硬件呢!

请同学们播放一段音乐检查你音箱的声音是否正常。

(三)录制声音

1、打开录音机

用电脑录音还需要录音软件,我们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软件“录音机”录音。“录音机”软件简单、实用,它可以录制、混合、编辑和播放声音。单击【开始】à【程序】à【附件】à【娱乐】à【录音机】,启动录音机程序。“录音机”程序窗口如下图所示。

“录音机”既可以录音,又可以播放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单击“录音机”菜单:【文件】à【打开】,就可以播放指定的声音文件。打开指定的声音文件

【试一试】打开你的电脑中的一个声音文件,并播放它。

(四)录制声音【操作步骤】

第一步:单击菜单【文件(F)】à【新建(N)】,新建一个录音文件。

第二步:单击录音按钮后。对着麦克风说话,开始录音。

第三步:单击按钮,停止录音。录音结束后,单击按钮播放录音。

如果要保存录音,单击菜单【文件(F)】à【保存(S)】。录完声音请同学们检查你的声音是否正常。

注意:每次录音都只有一分钟,如果超过一分钟的录音,声音还没录完,再次单击录音按钮,“录音机”将接着刚才的录音继续录。

任务一:请同录制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并保存到D盘。阅读P62-63内容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打开你读的古诗插入背景音乐。(音乐在文件接收柜内)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信息技术》教案 篇七

第九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算法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算法的概念;

2.知道两种算法的描述方法—语言描述法和流程图的区别

3.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算法的描述

2.难点:算法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

讨论、讲解、操作相结合。

五、教具:多媒体电脑配合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算法的概念

【教师】请同学们将下面问题的解决步骤写出来

【问题1】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一次只能渡过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2】展示课件:写出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的解题步骤。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展示】

【问题3】如果让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展示】

1、让计算机根据a、b、c的值,求出△(delta);

2、让计算机判断△(delta)的值;

3、让计算机求出x1;

4、让计算机求出x2 。

5、让计算机输出x1、x2的值

【教师】由此可以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而对于计算机而言,这种解题步骤就称为算法。

【课件展示】算法的概念:

我们解决问题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并正确的列出各个求解步骤。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求解步骤叫做算法。

或:

计算机处理程序的过程与我们平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也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一定的操作序列。而这样的操作序列对于(虎知道☆www.huzhidao.com)计算机而言就是算法。

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克努特教授(d.e.knuth)提出了“计算机科学就是研究算法的科学”的著名论断

二、算法的描述

1、语言描述

【算法描述1】描述交换两个杯中液体的算法

〖学生〗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动态显示交换过程。并展示文字描述。

【算法描述2】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

【教师】讲解计算机内部对于数据存储的原理。即按地址保存。

〖学生〗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展示文字描述。并配以教师的讲解分析。

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中间变量m,其算法如下:

① 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m;

② 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x;

③ 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m→y。

【算法描述3】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

〖学生〗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先设置一个变量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a、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 进行比较,若c<min,则将c的数值送给min,最后min中就是三个数中的最小数,< p>

【课件展示】展示文字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语言描述的特点:易于理解和接受。但对于复杂的问题描述太麻烦。

【教师】请说出下面这句话的含义:“这个人连老张也不认识”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描述有时有岐义,但计算机解决问题时每一步必须有清楚的定义,不能有二义性或模棱两可的解释,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描述算法

2、流程图

【课件展示】算法2、3的描述流程图:

【课件展示】

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组几何图形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图形上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和符号表示具体的操作,并用带有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图形符号

名   称

含    义

起止框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框

表示输入输出操作

处理框

表示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判断框

用来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满足决定执行两条路径中的某一路径

流线

表示程序执行的路径,箭头代表方向

连接符

表示算法流向的出口连接点或入口连接点,同一对出口与入口的连接符内必须标以相同的数字或字母

【课件展示】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

(1)第一个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语言描述法、流程图、程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算法的特点,并初步理解。 算法的特点

有限性:算法中的运算次数是有限的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必须有清楚的定义,不能有二义性或模棱两可的解释。

输入输出:可以没有输入量,但必须有输出

可行性:每一个操作都是可执行的,都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第二个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语言描述法、流程图、程序)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qb将这两种算法实现。

【思考题】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大数。请分别用语言、流程图、程序进行算法描述。

〖学生〗学生上机操作实践

【教师】教师辅导

【教师】总结、下课。

上的过程中,发现虽然讲得内容少了,学生也掌握了,但时间太少了,可能是我想刚开始讲编程,想让学生学一点,懂一点,记得一点,可能再上时应先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语言为好。

变量相对于常量来说有点难度,学生只要掌握数值型变量,而字符串变量只要尾部加上$,学生掌握的情况还不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信息技术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课教案【优秀15篇】05-23

信息技术教案最新11篇04-12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优秀6篇】03-01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3篇】03-01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精选9篇】02-26

信息技术课教案最新5篇01-24

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01-16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精选7篇)01-02

信息技术课教案优秀7篇09-05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活动教案【优秀7篇】08-15

54 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