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0篇)

2023-05-09 19:52:16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虎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虎知道将不胜荣幸。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二册P49-5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

设未知数时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布置前置作业。小黑板。小组分工。

教学内容:

一、小喇叭主持

讲数学小故事。

师: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小故事。其实生活处处有数学。好了。同学们打开小研究本,把做好的前置作业小组里进行交流。一会儿派代表起来汇报。

二、新课引入

1、小组内交流数学前置小作业。指生汇报。

“哪个组起来汇报?”

2、谈话: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师(出示例7及右图):这道题已知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比例尺1:800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题思考,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生回答。)

师:那么,根据题意怎样才能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呢?

请同学们先试着在研究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师巡视辅导。)

师: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做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哪个小组到台上来汇报?

老师提个要求,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你们能做到吗?

生1、生2、生3

师: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了实际距离,真不简单!

那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比例式的?

首先解设什么?设未知数时用什么做单位呢?

为什么不用米做单位?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小组里再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认为这个小组做的怎样?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要说的?你还能挑出这个小组的问题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1、生2、生3

师:我们知道了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既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解决来解答,还可以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结果了。

师:那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为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还有要补充的吗?小组里互相说说,遇到不懂的可以提出来。其他同学帮忙解答。

(二)学习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出示“试一试”:明华小学正北方240米处是医院。先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在图中表示出医院的位置。)

师:好了,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互动,师巡视。指生汇报。)

生1、生2、生3、生4

师:你们当中谁用算术方法做的?说说你的想法。

谁是用比例解的?你能说一说根据什么列比例的吗,应该将谁设为x?单位是什么?列比例之前首先要干什么?(单位换算)

生1、生2

师:图上距离求出来后,这道题做完了吗?还有补充的吗?

师: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相应的倍数,也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及性质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结果。

师: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同学们自学课本52-53,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里其他同学帮忙解答。

四、反馈练习

1、练一练。

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做,再小组交流,指生汇报交流。

2、选择:(出示小黑板(1)(2))

读题思考。指生回答。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练习十一第三题。

七、课后拓展

课后找时间测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然后选用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操场平面图。

公开课《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0页——比例尺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房屋平面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初步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平面图后,借助图形放缩的经验和其他学习经验,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化简比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不会感到陌生。但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可能不好理解,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在具体计算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中国地图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1、 如果要绘制我们教室的平面图,需要多大的纸?

如果要绘制中国地图呢?

(学生自由回答。得出结论。)

2、 聪明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物体实际的长度按一定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抓住学生急于认知的心理,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真切感受到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不可能按照实际的长度来操作,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一:(课件出示)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学校要举办一个大型的篝火晚会,想让同学们设计一个舞台。在平面图上如果用10厘米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那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引起浓厚的兴趣,用亲身经验走近数学,探索其中的奥秘。】

(1)读懂题目中的信息。

(学生汇报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根据题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得出10厘米:10米,并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化简比。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自然会想到要化简这个比,必须要统一计量单位,这也是比例尺这个知识点重点强调的地方。】

(3)随学生汇报,板书提炼: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0厘米:10米

10:1000

1:100

(4)揭示比例尺的含义。使学生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设计意图:不把比例尺作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背诵,而是在情景中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与交流后得出结论。】

(5)讲授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即分数的形式。板书。

活动二:(课件出示)(投影仪展示)

师生共同搜集的生活中不同的比例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与研究,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为三点。

① 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

② 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一定是同级单位。

③ 为了计算方便,比例尺通常都写做是前项为1的比。

【设计意图: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使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形式、求法有初步了解,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活动三:(出示教材30页情境图)

(1) 理解比例尺1:100的意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完成2、3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方法。)

(3) 完成4、5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利用比的意义、比例尺的含义等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放手学生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已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怎样求第三个量。

三、 拓展引申,巩固新知

出示一中国地图。

1、 找到自己的家乡。估一估家乡到北京的距离,求一求实际距离。

2、 放暑假时,你打算从------到-------去旅游,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体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对学生的估算和计算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四、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 学了本节课,你有获得了哪些知识?

2、 怎样画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呢?(长8米,宽6米)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自定比例尺,画出平面图。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的问题,首尾呼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他们倾听、协作、分享、交流。】

五、 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 搜集生活中后项为1的比例尺。

2、 比例尺除了可以用1:100、1/100这样的形式表示,你知道还可以怎样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作为知识的拓展,将旧教材中的扩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知识点给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读平面图,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2、能读懂平面图,能根据比例尺解决和平面图上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读平面图

1、教师谈话,说明一些场所也可以按比例画出它的平面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知道了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画出一个物体表面的示意图。一所学校、一个公园、一个商场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画出它的平面图。

板书:平面图。

2、让学生读某小学的平面图,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信息的机会,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4页,认真观察某小学的平面图。

给学生一点时间观察平面图,再交流。

师:谁来说说从这幅图上,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这是某小学的整体设施平面图

平面图上画了教学楼、语音室,教学楼在学校的西北边,语音室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向。

办公楼在学校的东北方向,图书室在学校的东边,微机室在学校的东南边。

操场在学校的南方,花坛在操场的正北方向……

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

3、让学生说一说比例尺1:2000表示什么意思。然后,教师介绍比例尺1:2000的两种表示方式,并板书出来。

师:谁知道比例尺1:2000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生:1:2000的意思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2000厘米。

师:说的很好!1:2000,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1:2000还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

比例尺=1:2000

或比例尺=

4、参照兔博士的话比例尺的一般意义,并板书比例尺的两种书写方式。

师:根据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还可以得到比例尺的'一般表达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

1、提出:“求校园长的实际距离”的问题,师生合作实际测量后,让学生自主计算。

师:根据平面图上的比例尺,我们知道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2000厘米。想一想,如果要想知道校园长的实际距离,怎么办?

生:需要先量出校园长的图上距离。然后根据比例尺1:2000,就可以求出实际距离。

师:好,请同学们量一量平面图上的校园长是多少。

学生测量。

师:谁来汇报你测量的结果?

生:图中的校园长是10厘米。

板书:图上距离:10厘米

2、全班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说明:学校的长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所以求出厘米数后,要除以100换算成米作单位。

师:校园长的实际距离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因为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2000厘米,现在校园长图上距离是10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个2000厘米,用2000×10=20000(厘米)。

我用2000×10=20000(厘米),20000厘米=200米,所以校园长的实际距离是200米。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实际距离:2000×10=20000(厘米)=200米

如果学生没有换算单位或出现错误,教师给予提示。

3、提出:“求学校宽的实际距离”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释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师:学校的长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所以求出厘米数后,要除以100换算成米。

师:学校宽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测量出图上距离,并试着计算。

学生自主测量、计算,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我先量出宽的图上距离是6厘米,因为比例尺是1:2000,实际距离就是6个2000厘米,用2000×6=12000(厘米)=120(米)。

4、提出“求学校占地面积”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

师:我们已经求出了校园长和宽的实际长度,你能计算出校园的占地面积吗?试一试。

学生计算后交流。答案:

200×120=24000(平方米)

三、尝试应用

1、提出教材试一试中的问题(1),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求学校操场的面积,应该怎么办?然后自己解答,最后交流。

师:根据平面图和比例尺,我们可以算出校园长和宽、占地面积等。如果要求操场的面积,谁知道应该怎么办?

生:先测量图上操场的长和宽,再计算出操场长和宽的实际长度。最后,计算出操场的面积。

师:请大家自己完成。

学生自主测量、计算,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然后,指名交流。

2、提出教材试一试中的问题(2),先让学生讨论一下:要在示意图上标出旗杆的位置,应该怎么办?使学生了解:应该先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平面图和比例尺解决计算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在学校内距南墙30米、西墙100米的位置,竖着学校的旗杆。如果要在示意图上标出旗杆的位置,你知道应该怎么办吗?

生:应该先根据实际距离求出旗杆距南墙、西墙的图上距离,然后在图中测量、标出旗杆的位置。

3、学生尝试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师:说的很好!请大家先试着计算出旗杆距南墙、西墙的图上距离。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做法:

因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000厘米。旗杆距南墙的实际距离是30米,30米中有几个2000厘米,图上距离就是几厘米。30米=3000厘米,3000÷2000=1.5,所以旗杆距南墙的图上距离就是1.5厘米。同理,旗杆距西墙的实际距离100米,100米=10000厘米,10000÷2000=5,图上距离就是5厘米。

因为=比例尺,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0×=0.015米=1.5厘米

100×=0.05米=5厘米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不予介绍。

师:很好,同学们计算出了旗杆距南墙、西墙的距离。现在,在图中测量、标出旗杆的位置。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红红家住房平面图”所包含的信息,再独立完成各小题。

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这是红红家住房的平面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

红红家的客厅在阳面。

在红红家的东南角、西北角各有一个卧室。

师:比例尺1:2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200厘米。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2)(3)两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课外延伸

2、练一练第2题,由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师:我们一起解决了红红家住房中的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课下用1:200的比例尺画出你自己的卧室的平面图。

公开课《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

思考、讨论。

我家的房屋平面图

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图上距离。

2、比例尺=--------------

实际距离。

3、独立完成P30页第2、3题。

4、P30页第4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注意比成相成的单位后再计算。

5、指导完成P30页第5题。

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P31页第1题,说明清楚两地距离一般假设是直线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P31页第2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

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试一试。

练一练。

教学过程: 篇五

一、问题的情景:

1、 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 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如果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窍门)可画上去了?

3、 让生猜想:(出示学校平面图)图上操场的长和实际长的比,还会是1:1吗?大约是几比几?

4、 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

二、问题解决:

5、 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 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 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 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 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 练习:

(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 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 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 分数的形式 线段形式)

三、问题的应用:

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求实际距离。

(1)。出示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抽一生板演)

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x=105000000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

(2)。分析讲述: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方程解。

(先设x,再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一般都统一为低级单位厘米。

(4)怎样设x,。教师指出:设未知数时,单位要与已知单位统一,后再化聚到问题单位。

(5)尝。试练习第57页试一试。

河西村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0千米,图上距离是5厘米,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汽车站到县城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和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路比例尺。并能根据一定的比例画出物体表面的示意图其实比例的应用还有很多,你知道富区离齐市有多远吗?你知道富区有多大吗?你知道水立方有多大吗?画一张小小的示意图,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运用知识,分层练习。

1、课件出示幸福小学新建校园示意图,组织学生根据地图测量有关数据,展开教学。

2、①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写在黑板上,并说一说比例尺的意义。

②将找到的比例尺互化。

③组织学生根据地图测量校园长、宽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求出其实际距离然后求出校园占地面积,就此展开练习教学。

④师生交流,总结点评。

3、课件出示学校平面图,各小组分别选择一个建筑的平面图,根据有关的数据,求出这个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教学楼、操场、办公楼、语音室、花坛、图书馆)

①想一想,议一议,根据问题应该先求什么?

②解答。

③师生交流,总结点评。

本组练习题主要是训练学生在熟练掌握公式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并融会贯通,使学生会进一步理解与巩固知识。

第三组:综合运用、深化发展

请根据下列描述,先算出有关数据,再按1:2000的比例尺和绘图要求画出旗杆的位置。

旗杆的位置离学校南墙有30米,离学校西墙100米。

①学生解答

②师生互动交流,并加以个别指导、点拨并分析、评价。

本次练习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三、作业

1、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的有关数据求出富区到齐市的实际距离的应用题,并解答。

2、利用网络收集水立方的相关信息,根据比例尺1:2000求它的占地面积,并画出示意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体会?

公开课《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48—49页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理比例尺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重点和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我先学

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并完成表格。

要求: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

(3)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宽

二、课中学习:

1、小组汇报。

(1)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是多少。

2、集体交流。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

(2)什么是比例尺呢?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强调: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

(4)比例尺可以怎样表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4、教学第48页中的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1CM:5000000CM=1:5000000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把一块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10厘米,宽画了5厘米。

(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2、课本P55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公开课《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

脑筋急转弯

师:坐公共汽车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一共要用5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沙市红星路爬到荆州火车站却只用了40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师:对了。蚂蚁爬的是从沙市红星路至荆州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

①橡皮长5厘米

②圆规长11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师:咦?怎么不画了?

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

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及关系式)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师:下面每位同学算出自己的比例尺。

(生独立计算后汇报结果,师板书)

师:同样是1米的米尺的线段图,为什么它的比例尺却不一样呢?(缩小的倍数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前所说的最后一道脑筋转弯的题目吗?原来坐车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的火车站实际距离约是18千米,而蚂蚁行的是30厘米的图上距离,怪不得只要3秒呢!那么,你能求出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做前先交流)

师:大家交流一下,谁能告诉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说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首先写出比,再把单位统一起来,最后化简比。(板书1. 写出比。2. 单位统一。3. 化简比)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让能说说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的方法是怎样的?

对应练习:

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

(2)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比例尺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比例尺?

生1:大型建筑。

生2:房屋装修。

师:根据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种说法说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让学生说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三、认真比较,深刻理解

1、比较比例尺,揭示数值比例尺的意义。

师:像1:1000000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你。能说说比例尺1:100000000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万倍。

师: 你还见过怎样的比例尺?(出示中国地图)引出线段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师: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1厘米:60千米

=1厘米:6000000厘米

=1:6000000

小结:

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把线段比例尺转换成数值比例尺只要把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简就可以了。

3、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米尺的实际距离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我们还求出了它的比例尺是1:100等,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要把实际距离放大后再画在图上的呢(有)

(出示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

师:这是同学们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他是把蚂蚁放大后画在书上,图上蚂蚁长6厘米,而蚂蚁实际长6毫米。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尝试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指名板演)

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图和图纸,介绍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纵观这节课所认识的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相同吗?化简后的比例尺带不带单位?

2、求比例尺时,通常要做什么?

3、化简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项和后项一般是什么形式?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小结看书。

2、练习: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出示一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米,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二)判断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六、谈学后体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 篇九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

脑筋急转弯

师:坐公共汽车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一共要用5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沙市红星路爬到荆州火车站却只用了40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师:对了。蚂蚁爬的是从沙市红星路至荆州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

①橡皮长5厘米

②圆规长11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师:咦?怎么不画了?

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

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及关系式)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师:下面每位同学算出自己的比例尺。

(生独立计算后汇报结果,师板书)

师:同样是1米的米尺的线段图,为什么它的比例尺却不一样呢?(缩小的倍数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前所说的最后一道脑筋转弯的题目吗?原来坐车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的火车站实际距离约是18千米,而蚂蚁行的是30厘米的图上距离,怪不得只要3秒呢!那么,你能求出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做前先交流)

师:大家交流一下,谁能告诉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说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首先写出比,再把单位统一起来,最后化简比。(板书1. 写出比。2. 单位统一。3. 化简比)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让能说说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的方法是怎样的?

对应练习:

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

(2)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比例尺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比例尺?

生1:大型建筑。

生2:房屋装修。

师:根据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种说法说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让学生说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三、认真比较,深刻理解

1、比较比例尺,揭示数值比例尺的意义。

师:像1:1000000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你。能说说比例尺1:100000000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万倍。

师: 你还见过怎样的比例尺?(出示中国地图)引出线段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师: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1厘米:60千米

=1厘米:6000000厘米

=1:6000000

小结:

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把线段比例尺转换成数值比例尺只要把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简就可以了。

3、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米尺的实际距离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我们还求出了它的比例尺是1:100等,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要把实际距离放大后再画在图上的`呢(有)

(出示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

师:这是同学们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他是把蚂蚁放大后画在书上,图上蚂蚁长6厘米,而蚂蚁实际长6毫米。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尝试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指名板演)

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图和图纸,介绍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纵观这节课所认识的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相同吗?化简后的比例尺带不带单位?

2、求比例尺时,通常要做什么?

3、化简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项和后项一般是什么形式?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小结看书。

2、练习: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xx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出示一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米,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二)判断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六、谈学后体会。

比例尺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内容

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 比例尺(课本第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大家将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长8米、宽6米)

2、请画好的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有不一样的请你贴上来。

3、按大小分类。(讨论后说明随意画的长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图)

4、讨论:将这么大的教室画到图上你采用了什么办法?(缩小)。为什么这些图有大有小呢?

5、分别请同学说说自己画的设想。

6、在同学们贴上的纸上介绍图上距离、(画在图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学们量出的教室的长8米,宽6米就是实际距离。同学们缩小的倍数就是你这幅图的比例尺。请你写上自己的比例尺。

7、板书课题。“认识比例尺”

二、新课展开

1、自学课文

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56页,初步接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说明:我们所缩小的倍数,一般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改写自己所画的图的比例尺。

2、出示中国地图(投影)

<1>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

讨论:比例尺1:30000000表示什么实际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000000厘米)。

<2>观察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电脑演示放大效果)

介绍线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与数值比例尺比较。(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的,便于估计)。

<3>你能从地图上大致的估计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吗?小组讨论、反馈。评价各种计算的方法。板书: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4>同学们,阳春三月正是春游的好季节,假如我们602班准备两天的行程出去旅游,请你设计一条合适的路线。(拿出自己准备的地图,四人小组讨论)

<5>小组反馈,评比优秀方案。

3、再次认识比例尺

<1>出示一个手表的零件,这些零件如果要你画出来,你觉得有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吗?

<2>电脑课件演示。

<3>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说说与一般的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4>根据讨论板书:

比例尺 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 如1:30000000

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 如200:1

<5>引导讨论要将钢笔或杯子的设计图画出来,你选择怎么样的比例尺?

补充板书:

把实际距离按原来的大小画出来,比例尺就是1:1

三、练习

1、(练习纸)课本p58。5

2、(练习纸),电脑出示:

上图是按1:500画成的,先测出图上长度,再计算梯形的实际面积。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10篇《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比例尺教学设计【6篇】10-10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优秀6篇)09-28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6篇】09-20

成长的烦恼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09-19

英语教学教案模板英文版【5篇】11-24

54 1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