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0篇)

2023-03-23 02:20:06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虎知道整理的10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一

一、课文导入:

民间每个节日所不同的习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二、人物认识:

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

三、介绍文体: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五、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质疑: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六、分析探究:

老师与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答案允许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七、课文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思想、感情、情节等方面分析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些特点,展示了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

八、作业。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对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三、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预设。)

请选择:亲情、友情、爱情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是呀,爱情是美好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

嫂子

牛郎

老牛

王母娘娘

织女

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

(1)哥哥

嫂子

牛郎

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

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牛郎、老牛

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教学“舔”字)

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

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牵红线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

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4-----6自然段)

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

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

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

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

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

三、小结:

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故事的内容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1—6小节,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交流:

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第三小节

牛郎——善良、心眼儿好(板书)

(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好,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

(2)身世反衬——不抱怨,不怀恨,吃苦耐劳。

(3)坦白,诚实,不隐瞒。

织女——勤劳

善良:喜欢牛郎的心眼儿好,能吃苦。

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天庭和人间比较:

一样辛苦

冷漠无情

真情温暖

禁锢身心

自由

对自由的渴望

对真实的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勇敢:“决心”,意味着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责罚,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在权衡。留在天庭,有锦衣玉食,没有真情和自由;人间,艰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

(相机板书: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对两人是不是想说点什么?赞叹、钦佩、祝福

2、分离——王母

自读课文9—10,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中国情人节。是不是觉得比2月14日更浪漫?

三、质疑,深化

1、质疑

2、相机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像基于现实。)

5、补充,故事古而有之,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是在不断地变化。

大略地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天上的街市》,感受变化。

6、小结: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3、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了。播放《喜鹊搭桥》的对话。

2。课前回顾:

本文体裁是什么?(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些故事大都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探究故事:

(从民间故事的特点入手)

(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简单复习)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孤苦伶仃 结识织女 生活美满 不幸降临 鹊桥相会)

(二)鲜明的人物性格

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2。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你想对——说——。

(三)丰富的想象力

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现实的想象的内容。

(四)表达的情感

师生共同总结。

三、结束: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并呼吁学生仰望星空,许下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作业布置:

把《牛郎织女》讲给家人听,并阅读一则其它民间故事,来校讲给同学听。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四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组成的词语。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 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

1、 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开始就将课堂的气氛渲染起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轻松。]

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思考、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浏览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方式之一,这是新课程阶段目标中所提倡的。]

(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

(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

人物:牛郎 老牛 织女 王母娘娘

生字:嫂 棚 衰 趁 挣 扎 汹 舔 拽

新词:嫂子 牛棚 衰老 趁 挣扎 波涛汹涌

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

“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

课文《牛郎织女》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教学重点

熟悉故事,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

教学难点

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民间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5、故事接龙。

四、探究感悟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多令人羡慕啊,怎么他就能得到这奇遇呢?(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问题提得较大,便于学生大胆思维、主动探究,要求教师的引导更灵活。)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预设:

①牛郎勤劳。第三段、第八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是个豁达的人。一方面是:爹妈都死了、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另一方面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4、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是牛郎的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

预设: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五、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爱好古诗词的你读读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板书

牛郎织女(一)

勤劳

关心他人

乐观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四)作业

1.际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读课文,积累词语,将找出的好词填写在空着的“词语花篮”上。

2.二次默读,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在书上标注提纲,然后小组交流补充。

(二)复述故事

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

[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巩固延伸

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

[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有关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四)作业

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查找其它美丽的传说故事。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七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镇江市实验小学 刘甜

在2013年“江苏省教科院基地学校小学语文学科专项研究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一、读故事内容,感受文章情节的曲折生动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读课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

师: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了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还记得吗。(幻灯:与牛相伴 幸福相守 隔河相望 鹊桥相会)

师:我们知道,这个故事是非常感人的。下面请同学们再去读课文,想一想,您的心情在哪个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幻灯出示读书要求)当你读到哪个情节心情有波动时,记得拿出笔来做个标记,写下你当时的感受。打开书,默读。

师总结:我来把同学们的心情变化总结一下,当我们读到牛郎织女因为老牛的牵线终于走到一起时,我们以为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王母娘娘破坏了他们的幸福,还让他们从此只能隔河相望,此时,我们的心情一下跌入谷底,正当我们极度悲伤之时,故事结尾突然峰回路转,喜鹊搭桥让我们原本悲伤的心情有了一丝安慰!这就是民间故事,她就如同一双灵巧的手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心情的起伏,正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板书:情节曲折生动)

二、再读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有故事就会有人物,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幻灯出示。

师:好,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幻灯出示学习目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拿出笔来,默读文章,找到能反应人物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我们就按人物的出场顺序来谈好吧?首先就来谈一谈牛郎。

1、牛郎

牛郎:心眼儿好,能吃苦。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段。幻灯出示第二段。

师:看看文章的第二段,这段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周到。

师:写牛郎心眼儿直接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加入对老牛描写呢? 师:虽然牛郎的生活很不幸,可牛郎的心里却永远装着“善”装着“爱”。请一位男孩子读第二自然段。我们接着谈。

2、老牛

师:牛郎对老牛好,老牛就帮助了他,这就叫知恩图报,这也是人类最简单的情感回应。

3、织女

幻灯织女的句子。

师:我想请一位女生来读一读这个真诚善良、心灵手巧的女子。

师: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从此男耕女织,后来还有了一双儿女,真正过上了幸福相守的生活。这样的画面便是古代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生活追求。

过渡: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是被王母娘娘拆散的,王母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呢?自由读老师出示的这两段。

4、王母

师:同学们抓住的是这些词,是吗?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王母娘娘(幻灯出示字加红)师: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他们呢? 师:(幻灯加红下嫁)下嫁人间就是触犯天条!师:你是怎么理解下嫁的?

师:在课文中,王母认为;织女嫁到人间就是下嫁!一个下字就把人和神地位拉开了,神是高高在上!人是低下的,神仙怎么能嫁给区区凡人呢,是吧?这就是王母生气的原因!

师:我在想啊,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一直是不平等的。这个词就告诉了我们。一个下,使得人有了高低之分,把人变成了三六九等。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感受天条的无情,王母的冷酷!生:(学生读书)再说天上„„

师:这篇文中浅显易懂,主要人物形象我们品读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认识了心眼儿好、能吃苦的牛郎,知恩图报的老牛,真诚善良、心灵手巧的织女,还有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王母娘娘,(幻灯)。其实,在民间故事中,人物角色都是有着代表性的,在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个故事中,哪些角色代表着勤劳善良的老百姓?哪些角色代表着破坏者、恶势力?你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一目了然。可见,这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善恶分明。(板书:人物形象鲜明)

三、感受结尾

师:故事中由于王母娘娘的破坏,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假如,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到隔河相望为止,你满意吗?请说理由。

师:善良的老百姓不忍心看着他们只能分隔两岸、深情守望。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尾。幻灯出示。

师:一起读一读!(学生读书)

我们说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耳相传形成起来的,再读读结尾,联系课文

来看,想一想,老百姓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呢?

师:好的,也就是说这个故事表达的是老百姓的心声。是吗? 师:(板书:故事内容表达愿望)

四、拓展:《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同学们,还想读民间故事吗?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让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好好的感受一下这个故事。

师:下面,我们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组思考、交流《牛郎织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民间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师:这两个故事的结尾分别是什么?这样的情节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能实现吗?(不能)于是,他们就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幻想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了。不仅是故事结尾,你看,那头神奇的老牛,会说话,讲亲情。这不也是人们的想象吗?(板书:大胆奇特的想象)

师总结: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就是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不仅仅是这两个故事,民间故事都是这样的特点。老师把它叫做民间故事的魅力。(板书:民间故事的魅力)我们今后在读民间故事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它的魅力。

五、引导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民间故事殿堂

师:当然,民间故事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板书:省略号)要想更多了解民间故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阅读,去思考,除了我们今天所读的这两篇民间故事,还有两篇《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这四个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出示四大民间故事)其实,中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如果有兴趣可以阅读——

推荐阅读书目——《中国民间故事精选》 主编 曹文轩 江苏文艺出版社

板书:

牛郎织女 人物形象鲜明 民间故事的魅力 故事内容表达愿望 „„

情节曲折生动 大胆奇特的想象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理念】

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文章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交流:

《月光启蒙》中,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还记得那些歌谣童谣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

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真像座大宝库,数不尽的作品如珍珠一样闪烁光泽。走进去,我们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层玫瑰般的神秘色彩。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

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这样板书吗?

4、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爱情?

5、小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似乎向我们暗示这样的爱情故事定会充满波折。

设计意图:课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寻爱情这一主题。从课题入手,确定主题,整体把握文本的基调。

二、相爱原因

1、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快速浏览默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2、交流

(1)互相欣赏、倾心、爱慕(相机分析牛郎和织女的人物形象)

板书:牛郎:勤劳善良(联系课文的1、2自然段)

织女:心灵手巧(联系课文的第4自然段)

勤劳善良和心灵手巧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彼此欣赏让他们走到一起。

(2)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互相欣赏和喜欢,还有一个原因。你发现了吗?牛郎和织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共同的追求,追求幸福,向往爱情)

板书:追求幸福

(3)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走到一起,最要感谢的是——老牛。

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是老牛做媒呢?

(知恩图报;金牛大仙;牛忠厚、任劳任怨;跟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耕地用牛,拉车也用牛。牛的作用太大了。牛对于农民来说,是劳动中的伙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选牛那是有特殊意味的。)

小结:老牛知恩图报,促成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是他们爱情的促成者。

3、他们的追求换来了恩爱和美满的生活。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仙凡相恋为题材创作的。想不想听一听?(播放并出示歌词和插图)

(设计意图:分析牛郎织女相爱的原因,感受牛郎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以及恩爱美满的生活,分析老牛的意象。)

三、爱的坚贞

1、过渡:多么美满的生活,多么纯真的爱情。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就像歌曲中唱的“夫妻恩爱苦也甜”。可是,这样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短暂。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身份的悬殊,牛郎和织女的相爱不会一帆风顺,故事有了波折。

2、默读课文8-10自然段,边读边想: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从中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不近人情,铁石心肠,残暴专制,蛮不讲理,象征着封建专制制度)

王母娘娘在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反对、破坏者)

3、面对王母的反对与破坏,牛郎和织女有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守?

(1)织女一边挣扎……

(2)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披上牛皮追赶。(体会牛郎的内心的想法)

4、小结:为了追求幸福,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牛郎和织女也义无反顾。

5、感情朗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分析王母形象,感悟牛郎和织女在阻挠面前的坚贞不屈。)

四、表达方法

1、曾经那么幸福的生活、那么美满的日子却遭遇到王母无情的阻挠,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如果不出现王母的阻挠,故事会怎样?(平淡无奇,太平常了)写王母的阻挠有什么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反衬突显出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不屈)

2、王母的阻挠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王母和牛郎织女,他们分别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规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许配凡人,一方面是织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矛盾在这个时刻产生了强烈的撞击,由于矛盾冲突的激化,故事达到了高潮。(出示:高潮)

3、我们的故事就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顺序来写的。民间故事是叙事性的文章,这就是叙事性文章的叙事结构。(板书:叙事)

4、所以说,王母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前文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会来抓走织女?(机会难得,决心,老牛的皮)这些情节的提前出现都是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板书:伏笔)伏笔就是文章中,在前段里为后段做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没有这些伏笔,情节的发展会显得——太突然了。所以说,伏笔一种巧妙而高明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在今后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到前后的联系。

5、齐读8-10自然段

(设计意图: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具体的课例向他们介绍了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体知识。)

五、故事结局

1、过渡:王母的玉簪冷酷无情的拆散了一对相爱的人。(出示第11自然段和插图)谁来读一读?

2、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就写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补充阅读《迢迢牵牛星》(出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教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小结:天河很宽,波涛汹涌,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鹊桥相会

(1)过渡:他们的爱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万物,看,喜鹊来了。

(2)出示插图,为什么是喜鹊?(喜鹊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团圆,被称为相思鸟、恩爱鸟,他们搭起的横跨天河的天桥多么美丽而壮观呀)

(3)其实故事讲到隔河相望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又增加一个鹊桥相会的情节?(表达了同情牛郎织女,永世不见面的残酷,“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写满足了人们的愿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寄托对团圆的向往。

(设计意图:品析故事结局,拓展阅读,了解喜鹊的意象,感受人们创作民间故事的善良美好愿望。)

六、故事的流传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时一个民间故事。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曹植《九咏》写道:”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2、这个故事在汉代之前(公元220年)就形成了,穿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到今天,流传了一千八百年。这是为什么?

感人,哪里感人?

曲折,跌宕起伏。

仅仅是写天上人间的爱情吗?人们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古代劳动人民也和牛郎织女一样——,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故事的起源发展来探究民间故事的魅力。)

七、指导复述

今天我们阅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像《月光启蒙》中的那家人一样,在灿烂的星空下,讲故事,听故事。

要讲好这个故事,要注意什么呢?(出示叙事结构)(开端和发展可以简单的讲,叙事中的高潮部分一定要讲精彩,讲详细。伏笔的地方要交代清楚。)

自由练练。

(设计意图:落实课后的练习,指导复述的技巧,照应前面学到的叙事方式)

八、推荐阅读

我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曲折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最为脍炙人口,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设计意图:课内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走进民间故事的天地。)

九、作业:

1、复述课文。

2、阅读民间故事。

课文《牛郎织女》教案 篇九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怎样回信

一天,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收到一封询问有关语法方面问题的读者来信。吕先生很快地把回信写好,待要寄信时,却把他难住了。

原来,那位写信人在信后面留下的签名写得龙飞凤舞,潦草得无法辩认,吕先生费尽心思,还是没有想出好办法。最后又拿起信端详一番,突然心里一亮,高兴地喊道:“有办法啦!”

试问,这是个什么办法?

答案:

吕先生把信上的签名剪下,贴在信封上,然后根据来信人的地址把信寄出去。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这个民间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赞颂了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鞭挞了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牛郎织女》(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第26课《牛郎织女》(一),知道了这一课是以牛郎的童年、成人、结为夫妻为线索写的。大家可能很想知道他们结婚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牛郎织女》(二)

二、齐读课文,思考变化:

1、师:带着这个问题,师生共同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语气,读出感情。

2、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主要是以谁为线索写的?

生:织女。

(板书:织女)

3、师:那么他们结婚后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生:首先是他们婚后生活挺美满。

(板书:婚后生活 挺美满)

师:“挺”是什么意思?

生:很。

②师:是从哪几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生:(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要求学生必须把话说完整。)

③师:齐读第1、2自然段。

④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

生:怎样“美满”(或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美满”?)

生讨论:(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

生归纳:从五个“喜欢”,可以看得出牛郎织女结婚后生活美满,这五个“喜欢”具体是:

a、喜欢人间的生活;

b、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也喜欢;

c、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

d、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

e、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⑤师:比赛读这五个“喜欢”,赛一赛谁能读出“美满”。

可以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或指名读等。

⑥师:读得真好!这美满的生活是人间生活,是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

生:“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以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⑦师:所以……

生:所以织女有时也发愁?

⑧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发什么愁?

生:(愁的是)怕失去自由的人间生活。

4、师: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生: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他们被无情地分开。

(板书:被王母娘娘抓走 无情分开)

②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3——6自然段。

③师: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与同桌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能读出王母娘娘的这种无情。

④师:绝大多数同学真的读出了这种无情,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

⑤生:织女为什么被抓走?

生计论:

生归纳:织女被抓走的原因有:

a、王母娘娘为门风。

b、为她的尊严。

c、为发誓把织女捉回来。

d、给织女顶厉害的惩罚。

⑥师:怎么理解“王母娘娘”、“门风”和“顶厉害”的“顶”的意思?

生1:王母娘娘: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生2:门风:家规。

生3:顶:最。

⑦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怎样抓走?

生计论:

生归纳:

a、(王母娘娘)她亲自到牛郎家里。

b、她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

c、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跌倒了。

d、她就带着织女一起飞起来(到了天上)。

⑧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可以提示:面对这种情况,牛郎会干些什么或怎么做?)

生讨论:

生1:归纳:他赶紧披上牛皮……飞起来了,到了天上。

生2:这是第5、6自然段的内容。

师:默读第5、6自然段。

⑨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牛郎怎么可能会“飞”?

生2:因为牛说:“我死了以后,你可以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见特别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这对你会有帮助。”

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是神话故事。

生3:牛郎、织女虽然都到了天上,但却被天河分开了。

5、师:最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生:织女抗争,喜鹊搭桥让他们七月七日会面。

(板书:抗争 鹊桥会面)

②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7——8自然段。

③师:自由读这一部分。

④师:结合课文,观看插图,展开想象。

三、归纳思路,复述课文:

1、归纳思路。

①生1:课文的思路是:织女的婚后生活——被王母娘娘抓走——抗争。

②生2:按照老师的板书思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课文复述,字数不超过100字。

③人人自由复述课文。

④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课文。

2、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

①生1: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

②生2:人人自由复述第26、27课。

③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这个完整的故事。

四、谈体会:(以阅读提示中问题谈)

师:谈体会,可以谈寄托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理想?也可以谈赞颂了什么?鞭挞了什么?

①分小组讨论。

②推荐几个代表发言。

③选一两名学生全班交流。

五、课后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一些民间故事读一读。

附板书:

婚后生活 挺美满

织女 被王母娘娘抓走 无情分开

抗争 鹊桥会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10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牛郎织女》教案优秀6篇03-24

2024年牛郎织女优秀教案【优秀9篇】02-05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优秀8篇】01-15

《牛郎织女(一)》教案【优秀3篇】10-18

牛郎织女教案(精选6篇)08-21

六年级语文《牛郎织女》教案【优秀8篇08-09

牛郎织女的教案精彩6篇05-05

《牛郎织女》教案(优秀8篇)04-19

《牛郎织女》教案优秀3篇01-15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54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