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最新8篇

2023-02-09 12:55:43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8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故都的秋教案】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体特点。

自主鉴赏文章的抒情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析文章重点段落,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以景显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自己赏析文中优美词句,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提高自我语言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文章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对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提高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难点:

把握文章写景的主体,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反复朗读法、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老舍先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生活经验上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写景物的句子,并给这些景图拟小标题。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文本,对文章中的景物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的漏下来的日光”中的“数”字写出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明确了使学生明确了“数”字写出了作者悠闲、清闲、惬意,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来赏析文中各幅景图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的?同时注意作者的语言和用词。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指导的方式,来明确作者在每一幅景图中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雨后寻常北京人的对话显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迟归。”这句诗表达的孤独寂寞之感与文中郁达夫所表达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来明确在结尾处写到南国的秋是为了与文中北国的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的秋的悲凉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一起赏析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这北国的秋是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彩画,画中还带着丝丝悲凉,是郁达夫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画中有情,情中有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作业:

描绘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或一个你喜欢的季节,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悲凉

叶落知秋图

秋蝉啼叫图

秋雨洗城图

佳日果树图

庭院秋景图

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7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解题

让学生分析题目,看看有什么疑问和发现

参考:(1)文体,写景抒情散文。(2)中心语是“秋”,是一篇写秋景的散文。小结: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呢?——抓住题目的内涵。

四、深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一)解决预习问题

1、作者对故都的秋持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向往、眷念、热爱。(我的不远千里……,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征?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文章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的秋景?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学生自由发言。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

参考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十分钟)

五、合作探究

1、文章是怎样具体表现“清、静、悲凉”的特征的?

下面请同学们以我们的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仔细品读,看看文中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展示北国之秋这一特点的?然后公推你们小组的一位同学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提示:同学们应注意圈出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和传递声音的事物,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五幅秋景图,体会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参考:

(庭院秋晨)

所写景物:

1、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2、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

3、牵牛花的蓝朵。

4、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明确:1、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

2、再看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没有混杂物;

3、再说牵牛花的花色,蓝色,冷色调,给人感觉清透。

这此景物都共同突出一个“清”字。

景: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明确:以有声衬无声。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景:一椽破屋,破壁腰。

提示: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衬托凉意。

小结:这幅画可概括为——庭院秋晨。作者通过借景抒情(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的手法,把对秋的感受与景的选择可以说达到交融合一的境地了。

(秋槐落蕊)

明确: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小结:一叶知秋,岁之将暮,悲从中来。

(秋蝉残鸣)

明确:衰弱的残鸣、啼唱、嘶叫。

小结: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秋雨话凉)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明确:

①“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秋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更凉在心里。

②“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十五分钟)

六、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①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虎知道】显景的方法。

拓展:《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②文章描写的主体是故都之秋,作者为何在开头和结尾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

文章通过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③刚才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接下来这个自然段,大家考虑它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议论。

问:那么,作者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理论上深化文章的主题,在于“喻理”“明旨”。

小结: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不散”,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都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明白作者不管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手法,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十三分钟)

七、延伸拓展(任选一题)

1、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写一篇读书笔记。

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或郁达夫散文研究

2、通过这篇散文的学习,尝试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江中的秋》或《家乡的秋》

(两分钟)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三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 、静 、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 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 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 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 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 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 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三、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院

2、秋槐

3、秋蝉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都之秋的。(幻灯1)(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5分钟)(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幻灯2)

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幻灯2)。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幻灯3)

明确: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请两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幻灯4)

明确: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枣树。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幻灯5)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第三段)

3、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详细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幻灯6)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互相交流)

明确:(1)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幻灯6)

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2)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幻灯6)

(3)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幻灯6)所以虽然这些景物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四、深入探究“秋味”

(一)清

1、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3、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4、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美丽扶疏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幻灯8)

5、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幻灯8)

明确: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蓝色比较清静(幻灯8),而紫黑色太低沉、太压抑(幻灯8),红色热闹、温暖(幻灯8)。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远洁净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这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北山》(幻灯9)。“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

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

②落蕊轻扫,

③秋蝉残鸣,

④都市闲人,

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习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故都的秋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鉴赏要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感受:清静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绘秋:清、静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③秋蝉的残声悲凉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⑤秋树的奇景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深

议论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括(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故都的秋教案】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秀7篇】02-24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6篇】02-0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最新7篇)01-31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优秀8篇】01-02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7篇】12-21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4篇10-16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9篇07-27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6篇)03-24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最新5篇)09-19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54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