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案精选7篇

2023-12-15 12:23:15

物理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想要学好物理,需要知道一些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会总结知识点,除此之外老师的教案也很重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7篇《高一物理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同一的电磁场。

2、了解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及赫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贡献。体会两位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伟大的预言

说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那年,麦克斯韦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诞生,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和物理天赋,他从小热爱科学,喜欢思考,1854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精心研读了法拉第的著作,法拉第关于“场”和“力线”的思想深深吸引了麦克斯韦,但麦克斯韦也发现了法拉第定性描述的弱点,那就是不能定量的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关系。因此,这位初出茅庐的科学家决定用他的数学才能来弥补。1860年初秋,麦克斯韦特意去拜访法拉第,两人虽然在年龄上相差四十岁,在性情、爱好、特长方面也迥然各异,可是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却产生了共鸣。法拉第鼓励麦克斯韦:“你不应停留在数学解释我的观点”,而应该突破它。

说明:麦克斯韦学习了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亨利的研究成果,结合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最终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

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应电流,我们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流呢?一定是有了感应电场,因此,麦克斯韦认为,这个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实质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路中的电荷就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产生了感应电流。即使变化的磁场周围没有闭合电路,同样要产生电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说明:自然规律存在着对称性与和谐性,例如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既然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能否产生磁场呢?麦克斯韦大胆地假设,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

问:什么现象能够说明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例如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那么螺线管内部的磁场要发生变化)

说明:根据这两个基本论点,麦克斯韦推断:如果在空间在空间某区域中有不均匀变化的《壶知道·www.huzhidao.com》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能够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引起新的变化的电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引起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引起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二、电磁波

问:在机械波的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何关系?(两者垂直)

说明: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两者均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是横波。

问:电磁波以多大的速度传播呢?(以光速C传播)

问:在机械波中是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在电磁波中是什么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呢?(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

三、赫兹的电火花

说明:德国科学家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理论

板书设计

一、伟大的预言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二、电磁波

1、电磁波是横波,E和B互相垂直,而且两者均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以光速C传播)

3、电磁波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赫兹的电火花

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理论

高一物理教案 篇二

一。 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二。 本周教学目标

1. 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

2.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

3. 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理解有关现象。

4.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过程]

1 .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理想实验:

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斜角度小,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是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的思想方法

伽利略的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像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2)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3)笛卡尔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

2.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工作,并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先看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确定了力的含义:

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要切实理解。

③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相同。但是,我们不能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3. 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

(1)对惯性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牛顿第一定律还定性地指出了力的动力学意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在速度发生改变时,就有加速度。因此也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也不能认为有力就有运动,没有力就没有运动,更不能认为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就一定受到那个方向的力的作用。

(2)对惯性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原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4. 惯性与力的比较

(1)从概念比较

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而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从意义比较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而物质无处不在,惯性也就无处不有,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惯性的世界,也叫惯性系。

惯性不是力,惯性与力毫无关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5. 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内因与外因

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物体受到的外力;另一个是物体本身的质量。外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质量是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难易程度的内部因素。

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就越迅速;反之,物体受到的力越小,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就越缓慢。

在物体所受外力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就越困难;反之,物体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就越容易。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了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难易程度。

6. 明确区分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与让运动物体停止运动的难易的不同

有同学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大,让它停下来即刹车所用的时间越长,即让汽车停止运动就越困难,因此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其实这是错误的。

比较物体惯性大小的方法是: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加速度大的其惯性小;加速度小的其惯性大;加速度相等时其惯性等大。同辆汽车,刹车时所受阻力相同,加速度相同,即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同,惯性大小就相同。行驶速度大的汽车,停下来的速度改变量越大所用时间就越长,而单位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仍然相同,即加速度相同,惯性大小相同。所以惯性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典型例题】

例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对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定律反映的就是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

对B,惯性与惯性定律二者的物理意义截然不同。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的惯性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惯性定律则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所遵守的规律。惯性与惯性定律这二者极易混淆,只有从概念的物理意义上分析、对比,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故B选项错误。

对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就是由于物体不受外力和具有惯性。故C选项正确。

对D,由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可知,力就是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故D选项正确。

惯性与质量关系的定性分析

例2. 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粒中也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可用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

A. 小石子质量最大,空气阻力最小,飞得最远

B. 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

C. 瘪谷粒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飞得最远

D. 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

解析:各种杂物以相同的速度从机器中抛出,由于所受空气阻力不同,产生的加速度也不一样,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故D选项正确。或者这样理解:小石子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较杂质要难改变得多,故飞得最远,而实谷粒质量和惯性介于小石子和瘪粒之间,故最后实谷粒位置居中。

答案:D

例3. 如图(1)所示,重球M系于细线DC的下端,重球M的下方又系一条同样的细线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在线的A端缓慢加大拉力时,线DC先断

B. 在线的A端缓慢加大拉力时,线BA先断

C. 在线的A端猛力一拉,线BA先断

D. 在线的A端猛力一拉,线DC先断

解析:重球M的受力如图(2)所示。

(2)

对A,当在线的A端缓慢加大拉力时,使得重球M能够发生向下的微小位移,从而使得上部细线CD的拉力 逐渐增大,又由于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地进行的,故可以认为重球M始终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重球M的受力是 。当AB线下端的力 增大时, 也随之增大,并且总是会有上部的CD绳先到达受力极限的程度,因而CD绳先被拉断。故A选项正确。

对B,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选项错误。

对C,当在A端猛力一拉时,由于重球M的质量较大,其惯性也就较大,并且力的作用时间又极短,故重球M向下发生的位移也极小,以至于上部的线CD还没来得及发生伸长的形变,下端线中的拉力 已经达到了极限强度,因而下部的线AB必然会先断。故C选项正确。

例4. (2006年广东)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项错,其他三项与史实吻合。

答案:A

例5. (2003年上海市综合试题)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咖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 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 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 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解析: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而②是可靠事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高度上作无摩擦的设想,最后推导出水平面④上的理想实验,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 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1. 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

A. 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 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 向车右侧方向跌倒

D. 向车左侧方向跌倒

2. 有道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可见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相当大的,然而当你在原地向上跳起后会发现仍落在原处,这是因为( )

A. 你跳起后,会得到一向前的冲力,使你随地球一同转动

B. 你跳起的瞬间,地面给你一个力,使你随地球一同转动

C. 你跳起后,地球也在转,但由于你留在空中时间太短,以至于落地后的距离太小,看不出来

D. 你跳起到落地,水平方向速度同地球一样

3. 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 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 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C. 增大加速度,使状态不易变化

D. 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4. 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

A.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

B. 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C. 自行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

D. 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

5.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B. 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有惯性,停下来后也就没有惯性了

C.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克服了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6. 你试着自己学做蛋炒饭,你两手分别握住一只鸡蛋,现用右手的鸡蛋去碰停在你左手中的鸡蛋,结果如何?大部分情况是只破了一只鸡蛋,则先破的蛋是( )

A. 右手的 B. 左手的 C. 同时破 D. 无法判定

7. 当人们的衣服上沾了一些灰尘时,都习惯地用手在沾有灰尘的地方拍打几下,这样灰尘就会掉了,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8. 在足球场上,为了不使足球停下来,运动员带球前进必须不断用脚轻轻地踢拨足球(即盘带)又如为了不使自行车减速,总是不断地用力蹬脚踏板。这些现象不正说明了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那为什么又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试题答案】

1. A 2. D 3. D 4. AD 5. D 6. B

7. 当你拍打沾有灰尘的衣服时,衣服受力突然运动,而灰尘因惯性要保持静止,所以与衣服脱离,就掉下来了。

8. 足球在草地上时,受到阻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变小,最终会停下来,所以在盘带足球时,人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恰好是起了使足球已经变小的速度再变大的原因。

高一年级物理教案 篇三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高一物理教案全册 篇四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思想

1、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思维的启动点和切入口,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理论支持。

2、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设计中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思想,在这基础上再提出奥斯特的实验及其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自然得过渡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上来。

3、在天体磁场的教学中,本设计注意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调查、准备

教师提出问题:1、你对生活中有关磁的现象和应用了解多少,能否举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现象和应用呢?

任务:在课前请同学通过网络去获知磁有关的知识

二、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1、利用磁钢堆硬币积木。

实施过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块磁钢,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钢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层高的硬币积木。

2、演示“磁悬浮”小实验

师:以上两实验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具体的奥妙在那里呢?

学生非常新奇,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猜测各种原因,激起学生学习磁知识的兴趣

三、实验探索、新课教学

师: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

(因课前有准备,学生相对比较活跃,要充分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表述出来)

师:对磁的认识和应用,早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

多媒体投影补充说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1、天然磁石(成分:Fe3O4)

2、司南的照片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3、磁悬浮列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时速,车厢里上下颠簸很小,左右摇摆得相对还大一些。

4、飞鸽依靠地磁场识路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磁知识着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

磁铁吸引铁质物质

5、实物投影指南针的指向

磁性:磁体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极:磁体中磁性的区域。从中引出N、S极的定义。

让学生从磁铁使铁质物体磁化联系到电能使铁质物体磁化,从而来说明电与磁的关系,引出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现象。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

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一)、基本概念: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二)、基本技能: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

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的教法建议

1、介绍弹力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 篇六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如何去分析有关问题;

(2)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新课导入

建议在我们周围,与圆周运动有关的事物比比皆是,像机械钟表的指针、齿轮、电风扇的叶片、收音机的旋钮、汽车的车轮……在转动时,其上的每一点都在做圆周运动。你即使坐着不动,其实也在随着地球的自转做圆周运动。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29.79km,公转一周所用时间为1年,月亮绕地球运转速度为每秒1.02km,运转一周所用时间为27.3天,有人说月亮比地球运动得快,有人说月亮比地球运动得慢,你怎样认为呢?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探究交流

打篮球的同学可能玩过转篮球,让篮球在指尖旋转,展示自己的球技,如图5-4-1所示。若篮球正绕指尖所在的竖直轴旋转,那么篮球上不同高度的各点的角速度相同吗?线速度相同吗?

【提示】篮球上各点的角速度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高度的各点转动时的圆心、半径不同,由v=ωr可知不同高度的各点的线速度不同。

1、基本知识

(1)圆周运动

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它的运动轨迹为圆,圆周运动为曲线运动,故一定是变速运动。

(2)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比较

2、思考判断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2)角速度是标量,它没有方向。(×)

(3)圆周运动线速度公式v=Δt(Δs)中的Δs表示位移。(×)

二、匀速圆周运动

探究交流

如图所示,若钟表的指针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秒针和分针的周期各是多少?角速度之比是多少?

【提示】秒针的周期T秒=1min=60s,

分针的周期T分=1h=3600s.

1、基本知识

(1)定义: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的圆周运动。

(2)特点

①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是一种变速运动。

②角速度不变。

③转速、周期不变。

2、思考判断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3)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三、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间的关系

【问题导思】

1、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各物理量意义是否相同?

2、怎样理解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式?

3、试推导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式。

高一物理教案 篇七

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的不利和有利的两个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本节是选学的`内容,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者知道学生阅读。什么是涡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涡流和自感一样,也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一、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可用事物或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从而引出涡流的概念:什么是涡流?

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因此叫做涡流。

整块金属的电阻很小,所以涡流常常很大。

(使学生明确: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定律。)

二、涡流在实际中的意义是什么?

⑴为什么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就可以减少涡流在造成的损失?

⑵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有什么优点?

电学测量仪表如何利用涡流原理,方便观察?

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三、作业:让学生业余时间到物理实验室观察电度表如何利用涡流,写出小文章进行阐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7篇《高一物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高一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教案最新15篇04-23

高一物理教案优秀7篇04-14

高一物理教案(最新10篇)09-14

高一物理教案人教版优秀9篇07-02

高一物理教案【优秀6篇】06-14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6篇】06-11

高一物理教案全册(优秀10篇)06-08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优秀10篇)05-06

高一人教版物理教案(优秀3篇)05-01

高一设计物理教案5篇04-23

50 2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