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外交新局面精选3篇

2023-05-26 08:11:23

《开创外交新局面精选3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开创外交新局面 篇一

【学习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知识梳理】

考点1 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中国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国家要求__________。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________等23国提案,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恢复中国席位。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①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美国与苏联争霸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③________,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2)过程:①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②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华,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________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________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背景:①________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③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2)过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2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上来,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

2.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为________中心的多边外交

(2)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①xx年10月在上海举办________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xx年,共同创建________,与俄、哈、吉塔、乌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基础练习】

1.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新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交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了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它包括(   )

①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 ②中美关系的改善 ③“乒乓外交”的开展 ④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4.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b.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c.为了使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互动探究】

一、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中国重返联合国为什么说是“恢复”?原因有哪些?有何意义?

2.中美由“仇人”变成朋友的原因有哪些?过程如何?有何意义?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3.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如何认识当前的中日关系?

二、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建树的背景、政策和成就是什么?

2.讨论:外交的本质、制约因素和启示。

【效果检测】

1.有一部记录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集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中美关系特点的标题是(    )

a. “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

b.“一往情深”、“患难与共”、“情深意长”

c.“求同存异”、“风云突变”、“重归于好”

d.“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

2.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   )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 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4.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表明( )

①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②中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③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⑤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c 2.a 3.d 4.d

效果检测:

1.a 2.c 3.b 4.a

开创外交新局面 篇二

【课标要求】

1、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2、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理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用历史照片和当时的新闻报道,客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进行历史回顾和感受正在发生的外交活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使学生认识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

第一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教学要点:①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第二目“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教学要点:①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②中美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③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正常化;④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三目“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教学要点: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设计

教材引言图片,激发形式兴趣。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已感到苏联的强大竞争,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意在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中国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外交上长期紧跟美国的日本,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极大冲击,日本朝野各界人士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田中访华和中日邦交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终于打破了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4、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5、归纳与认识

⑴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大国的对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通常是建立在利用中国的基础上,反复较多。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苏美争霸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中国,苏联企图控制中国不成后,撤走专家和挑起边境纠纷;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中是苏联攻势美国守势时期,苏联加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美国则改善对华关系后与中国建交;80年代美国对苏强硬,苏联全面收缩后,苏联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美国则采取不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错误作法,在中国台湾等问题上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由此对华政策可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⑵近xx年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攻击最厉害的时期。自1990年到1997年,美国几乎每年都要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策动攻击中国人权的反华提案,但是每次都被中国挫败。可见①战后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每次对华政策调整都是由于本国政治经济强弱变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和东欧解体,美国成为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结束;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少数发达国家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问题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要挟,作为经济合作的前提;就实质而言,西方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在国际上的称霸目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做法,每次都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都遭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干预我国内政,因此我们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内政的干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违反了联合国的宪章和宗旨,因此必然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不得人心的,是一定要失败的。

五、教学资源建议

陈敦德:《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陈宏等:《新中国外交》

六、学习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程度、课堂效果。

2、思维拓展:近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开创外交新局面 篇三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教材地位及分析

1、教材内容:《开创外交新局面》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建树。

2、教材地位: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高。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外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特点: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兴奋点多集中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历史事件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  2、学生活动,再现历史 3、学生感悟,教师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3、通过感受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特点,形成大局观念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看问题要 一分为二并学会看主流的科学方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理解在国际局势复杂变化的不同时期,中国政府是如何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的

六、教学方法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对基本事实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对最近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将着重于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与设计(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三张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图片反映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哪几件重大事件?

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对提问进行总结:大家都知道,进入到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那么,这个时期我国究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怎样取得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述内容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一内容从国内外背景、恢复原因、恢复情况、恢复影响四方面进行解读。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从中国、发展中国家和美国三个角度分析,归纳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及原因,通过幻灯片展示。

至于恢复的具体情况由学生阅读教材感知,不做具体分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产生什么影响呢?应从对中国、美国和国际社会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这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那么中美关系是如何改善的呢?由此过渡到下一目。由于本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故要进行详细讲解。

1、中美关系从紧张敌对到缓和

通过列举史实说明中美两国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关系由紧张敌对到缓和的过程。加深对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关系缓和的原因。

2、缓和的原因:

教师补充相关材料,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引导学生从中国、美国两个方面分析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原因,让学生明确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理解外交政策中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总体归纳,并通过幻灯片展示。

3、缓和的过程:

既然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那么中美关系是如何一步步缓和并最终实现正常化的呢? 通过填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关系正常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的讲述过程中要突出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及其对中美关系的重大影响,并据此提问:为什么说公报发表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而不是说完全正常化的标志?由此延伸出中美的建交以及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中国台湾问题,进而延伸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让学生增强现实感和历史使命感。并由此感悟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性,为全面看待中美关系作铺垫。最后,就中美关系要求学生课外进行探究——你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你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有何展望?

由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直接导致了中日关系的改善,由此过渡到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4、中日关系正常化

这一部分内容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过程、影响三方面来解读,并指出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以及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即历史问题。原因方面强调中美关系改善的促进作用,过程方面补充田中访华对历史问题表态的一些细节,为后面的问题作必要的铺垫。

就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提问,由学生自由讨论并布置在课外进行探究,你认为日本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了吗?为什么?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对两国关系有何影响?你如何看中日关系的发展?

最后进行总结提问: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具有怎样的深远影响呢?引出下一问题。

5、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通过展示各国与中国建交热潮图表,从对中国外交事业、国际关系两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以上,我们学习了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70年代是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又进一步作出了重大调整,开创了外交的崭新局面,在新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总结过渡到下一问题。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为什么要调整?)

1、调整依据:

首先指出为什么新时期我国要调整外交政策,即新时期调整外交政策的依据。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通过前面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那么在这一时期我国到底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呢?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进行展示,通过大量的图片史料向学生展示新时期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大意义。

三、课堂小结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

中美两国朝着灵活务实的方向努力,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促成了1979年两国的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促成了中日建交,这样更多的国家和中国成为了朋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

四、学以致用

设计一些习题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题型可以设置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等。

并以课外探究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作业,以中美关系为题材,写一篇题为“展望未来”的1000字以内的历史小论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开创外交新局面》,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开创外交新局面】相关文章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0篇)09-19

高一英语教案优秀9篇11-30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秀6篇03-06

《包身工》 教案优秀7篇01-11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01-18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6篇】03-04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优秀4篇】03-28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优秀710-08

新课标高一物理教案(4篇)09-26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优秀7篇)01-13

50 1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