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对外政策【优秀7篇】

2023-03-04 01:56:08

《我国的对外政策【优秀7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我国外交政策】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学过程 篇一

本课进行我国对外政策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教材分析

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共分两个框题。

第一个框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讲述三个问题: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课文讲了四点:

①外交政策的含义:

②外交主要的活动形式。

③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这里,课文设置了“议一议”的设问小栏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思路去解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个问题。同时,课文还用了一段楷体字,解释我国的国家利益,从中可知,国家利益涵盖范围很广,不能只理解为经济利益。

课文引用了邓小平语录:“中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目的在于说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课文讲了两点:

第一,《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最早文件。《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课文引用了毛泽东所讲的“凡愿遵守平等、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内容,旨在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课文还用一段楷体字,介绍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成果。

第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而更加成熟和完善。这次重大调整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第一,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第二,确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课文讲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课文楷体字部分所讲述的中荷外交事件,旨在强调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还引用了邓小平语录,强调我们珍惜与别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珍惜独立自主的权利。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由于第一个方面在前面已经讲述,因此,课文重点分析第二个方面。指出,首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其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课文分两点讲述: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直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课文用楷体字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历史过程,目的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生命力。课文设置了小栏目:“想一想: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第二,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确立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课文用楷体字介绍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表现,并弓引用邓小平语录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讲了两点:第一,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因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与第三世界国家有过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又面临着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第二,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因此,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课文的插图是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会议。教师要对这一会议作简要说明,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的历史的了解。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全面的对外开放。面向世界各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吸取不同类型国家的长处、取长补短,全面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等。第三,我们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

课文引用了中共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目的在于说明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它是我国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我国对外活动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框题“我国的对外活动”,讲述两个问题:

l、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40多年来,新中国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外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课文概括地讲了四个方面:

①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课文楷体字部分指出,我国于1997年7月1日和将于1999年12月30日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维护了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

②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课文楷体字部分列举了到1996年止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共159个,与我国建立和发展经贸科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80多个。用事实证明我国的外交成就。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课文设置了小栏目:“议一议:我国外交活动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我国外交政策去分析。

2、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这一点,主要讲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自觉地履行国际义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①几十年来,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和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课文的楷体字部分,以历史事实加以证明。

②几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停止军备竞赛、促进实现裁军而努力。课文的楷体字部分,以我国的有关主张和行动加以证明。

课文最后强调,中国应当对人类进步事业做更大的贡献。指出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从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学生的重任。

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教学建议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

列举事实可以一对一地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例;材料一:在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在自身遇到重大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保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为稳定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1999年12月 20日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外交政策哪一个基本点。并分析为什么?

说明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因为,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一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的重要条件。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讲解本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一些近期发生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分析,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国加入WTO的原因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有关WTO的背景资料知道哪些?②我国加入WTO的原因是什么?③加入WTO与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外交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③为什么中美双方在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上会取得双赢的结果?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会自然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教学设计示例

我国的对外政策 篇二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关系。

(3)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其中,合作与冲突是基本形式。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5)国际关系因其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它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要素构成。

①人口:时国家存在的基本要素;②领土:是主权国家存在的依据;③政权:时国家行使统治权的政权机关;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活,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第一、独立权。即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第二、平等权。即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第三、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第四、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3、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

①国际组织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②国家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联合国是当今世界的国际组织。

①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是: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别国内政。

③联合国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6个主要机构。

④安理会实行“五大大国一致”的原则。

4、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1)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2)国际法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的,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定的。

(3)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它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确立辩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

第三、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随 堂 笔 记

(二)当今时代的主题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②和平的重要性: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③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含义:指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④战后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③当今世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随着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同时,由于国际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2)当前世界出现了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3)大国关系的最实质最核心的特征是:伙伴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

7、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竞争、军备竞争、商业竞争、金融竞争和体育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和资源力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3)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

(4)注意区别国际竞争的实质、重点、全部内容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重点是:经济和科技竞争;

全部内容是:除经济科技外,还有政治、军事等。

8、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政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随 堂 笔 记

(三)我国的对外政策

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①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本章知识整合

1、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的内在联系

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性质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不同,使得它们处于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斗争中,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又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实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但也受国家力量的制约。利益是基础,力量是保证,国际关系是利益与力量的统一。外交政策也是该国利益要求与力量的统一。当然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要求也不同,力量的使用方向也不同。所以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政策本质上是一致的。

2.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职能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上,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对外政策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外政策是根据国家对外职能来实施的,所以国家性质决定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内、外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

(2)在分析认识国家的对外政策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不仅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利益也是决定因素。它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原因。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使它同阶级利益、集团利益相区别。国家利益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两重特征。

首先,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得以通过由其控制的国家和政府机构来解释并宣称其代表的国家利益。

其次,国家利益不仅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反映的还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结合体。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国家的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三方面内容。国家利益的这些基本内涵,并不因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发生变化。而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冲突的根源。

由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略别的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对外政策 篇三

第十二章   国际关系与我国的对外政策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关系。

(3)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其中,合作与冲突是基本形式。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5)国际关系因其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它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要素构成。

①人口:时国家存在的基本要素;②领土:是主权国家存在的依据;③政权:时国家行使统治权的政权机关;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活,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第一、独立权。即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第二、平等权。即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第三、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第四、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3、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

①国际组织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②国家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①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是: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别国内政。

③联合国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6个主要机构。

④安理会实行“五大大国一致”的原则。

4、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1)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2)国际法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的,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定的。

(3)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它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确立辩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

第三、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随 堂 笔 记

(二)当今时代的主题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②和平的重要性: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③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含义:指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④战后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③当今世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随着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同时,由于国际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2)当前世界出现了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3)大国关系的最实质最核心的特征是:伙伴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

7、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竞争、军备竞争、商业竞争、金融竞争和体育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和资源力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3)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

(4)注意区别国际竞争的实质、重点、全部内容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重点是:经济和科技竞争;

全部内容是:除经济科技外,还有政治、军事等。

8、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政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随 堂 笔 记

(三)我国的对外政策

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①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本章知识整合

1、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的内在联系

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性质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不同,使得它们处于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斗争中,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又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实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但也受国家力量的制约。利益是基础,力量是保证,国际关系是利益与力量的统一。外交政策也是该国利益要求与力量的统一。当然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要求也不同,力量的使用方向也不同。所以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政策本质上是一致的。

2.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职能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上,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对外政策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外政策是根据国家对外职能来实施的,所以国家性质决定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内、外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

(2)在分析认识国家的对外政策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不仅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利益也是决定因素。它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原因。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使它同阶级利益、集团利益相区别。国家利益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两重特征。

首先,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得以通过由其控制的国家和政府机构来解释并宣称其代表的国家利益。

其次,国家利益不仅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反映的还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结合体。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国家的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三方面内容。国家利益的这些基本内涵,并不因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发生变化。而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冲突的根源。

由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略别的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随 堂 笔 记

我国的对外政策 篇四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教学目标

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等内容的教学,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如下:

具体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理解: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

国际组织的目的任务、活动范围、组织主体的区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运用: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能力方面

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判断某国的对外活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问题,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历史地具体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及其作用;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

觉悟方面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的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

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正确认识多极化的趋势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课时安排

本课共10课进。第一节4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地,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政治常识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前言与第一课有关国家、国家对外关系方面职

职能等问题,导出第五课国际社会问题。)

导入  新课

本课主要介绍有关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五课的内容,阅读的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搞清本课书的知识结构。(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第五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

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请一个学生在地图上找“民主德国”的版图),(学生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同学们,咱们为什么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民主德国的版图呢?因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统一成为新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以无法找到原民主德国的版图。教师再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如苏联)解体分裂了,有的国家(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了?我国政府为什么承认统一后的德国并与之保持外交关系?为什么也承认解体后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并与其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出课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法、外交政策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了本课内容,就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讲:

一、当代国际社会(板书)

国际社会的概况(板书)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构成(板书)

1)国际社会的形成。(板书)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概念及其演变,让我们首先简略回顾一下国际社会的形成

过程:国际社会是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形成,其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国家之间虽有一定交往,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多国家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发展,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各国加强了联系,由于交往的南非要,以国家为单位,形成了国际社会。今天,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国际社会的构成。(板书)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截止1995年,世界上共有

193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

国际社会成员的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

提问:现代国际组织有哪些?为什么要成立这些国际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主要的国际组织,为下面讲国际关系做铺垫。)

2.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1)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

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其次,在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

2)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板书)

国际关系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

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

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关系。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板书)

投影或用小黑板展示材料:

国际舆论关注的《阿姆斯特丹条例》于1997年10月2日,由欧洲联盟15国外长正

式签署,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为欧洲进一上联合确定了方向,欧盟作为一个具有经济政治综合实力的“整体形象”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的重要的作用。

我国和日本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较好。日本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国。但1989年日本政府参与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为了打破西方对我国的制裁,我们对日本开展了大量工作。1990年后,中日关系逐步恢复和改善,日本宣布解除第三批日元贷款的冻结,同意为我国17个项目提供第一期贷款。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国际关系中决定制约和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

量。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述材料中,欧盟15国之间正是上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加强合作。而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其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

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通过同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在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量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

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在19世纪以前,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而在以后的年代,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争因素受到遏制,因此,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殖民地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系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地位,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国力已今非昔比,就是有力的佐证。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思考下列问题:

请分析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的原因。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什么?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有利于引出主权国家构成因素及基本权利。)

导入  新课

(录像:播放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政权交接大典盛况,约3分钟。)

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在香港悬挂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终于落下,取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这些意味着什么?香港回归以前是否是一个国家?

(播放录像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中的主权和政权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主权国家(板书)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板书)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板书)

当今世界193个主权国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由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人口、领土、

政权组织和主权构成。

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现代国家领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海、领水、领空和活动领土的整体。领陆不令指一国之陆上地面而言,且包括地下无限深度的一层;领海指领土或内湖与公海之间,隶属于沿岸国统治权之海面,领空指国家领土和领海上空,领水指一国所属之水面;活动领土亦称为浮地领土,即凡属本国之船舶与飞机等,虽然驶于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仍视同本国领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也有管辖权。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领土内的事务不受其他国家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对外在尊重别国享有固有基本权力的基础上,处理外部事务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包括行使权力的自主性和处理事务的排他性。自主权指国家为了维护政策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力。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力。(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的课本内容。

投影二时事资料:

1990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的《香港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第一次经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全国人大还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并组建驻港部队以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

1997年8月17日,日本官房和官,在朝日电视台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中所谓“周边地区”理所当然包括中国台湾海峡,中国政府迅速对此作出严重关切,并要求日本政府对此作出明确澄清。

设问:以上材料表明中国行使哪些主权国家基本权力?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主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这此权力都是一个

国家主权的体现。

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为些独立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二是国家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时不受外来干涉的排他性。如中国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丙政,中国政府不允许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这是独立权的体现。国家的独立,既是政治上的独立,也是经济上的独立。如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按照实际作出的确保中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决策。

国家平等与国家主权密切相关,国家平等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完全平等,而不分国家的大小强弱,也不分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各国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个投票权,在外交权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力等。

自卫权,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力,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国家有权使用自己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另一方面当国家实际已受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

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行使国家主权的表现。管辖权主要包括领域管辖权和国籍管辖权。

提问:上述材料1)2)中,中国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力?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板书)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担负着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哪些国家不承担义务,必然受到国 www.huzhidao.com 际遣责和制裁。

国际法及其作用(板书)

在国际社会中,有的国家侵犯别国的权力,有的国家不履行国际义务,这就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正确处理、调节国家间的关系的需要,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

国际法的含义(板书)国际法又叫“万国法”或“万国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调整 国

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有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国家,但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国家间通过协议来制订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建立规章制度。

国际法的产生。(板书)国家产生之后,国家间必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使国家之间的各

种关系正常发展,必然要有对各国有约束力的法规,以调整各国的关系,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了各种原则、规则、规章制度便形成了国际法。因此,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产物。

产生于古罗马的“万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国际法的前身。

1648年签定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确定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成立,使国际法的发燕尾服进入新的阶段,联合国成立50年来,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等,还建立了国际法院,裁判国与国之间的纠纷。

国际法的作用。(板书)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调整现代国家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

国际法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理解。

(投影《公约》的有关内容)

《公约》首次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在该区域内享有主权;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与领海宽度相等的毗连区,并有权在此海域内行使必要的管制。

《公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确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其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有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事项的管辖权。

《公约》还规定了大陆架制度以及国际海底区域(深海、大洋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国际法的作用)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主权国家的基本原则、义务和国际法的产生及作用。我们应着重把握好国家的基本权利,维护祖国的权益。

请思考以下问题:

用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比较新旧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三、四课时

复习提问

什么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在于导出新课国际组织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导入  新课

国际关系的主体,除了主权国家以外,还有国际组织。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

设问:

你所知道的国际组织有哪些,它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内容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关心国家大事,对联合国、欧盟、北约、国

际币基金会、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组织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对这些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国际组织(板书)

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板书)

国际组织的含义。(板书)

(挂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围绕国际组织的名目、数目、职能、范围或所在地等边阅

读课本边看地图,了解国际组织的概况、含义。)

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共同签订的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常设性办事机构。

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据统计共有2万多个。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而且规模呈扩大趋势。

国际组织并非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家产生后,世界各国的关系长期处在一种相对隔离状态,随着生产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的进步,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进入19世纪中期,国际协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合作日益加强,国家间出现了为某种特写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如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4年成立的万国邮政,是早期规模较大的国际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扣,成立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战后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海洋、宇宙等科学技术以及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巨大进步,使地地球上的空间距离相对地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战后的这些发展,加速了国际组织的成长。可见,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的对外政策 篇五

关于的教学目标

本课进行我国对外政策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的教材分析

第三节:。共分两个框题。

第一个框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讲述三个问题: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课文讲了四点:

①外交政策的含义:

②外交主要的活动形式。

③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这里,课文设置了“议一议”的设问小栏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思路去解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个问题。同时,课文还用了一段楷体字,解释我国的国家利益,从中可知,国家利益涵盖范围很广,不能只理解为经济利益。

课文引用了邓小平语录:“中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目的在于说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课文讲了两点:

第一,《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最早文件。《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课文引用了毛泽东所讲的“凡愿遵守平等、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内容,旨在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课文还用一段楷体字,介绍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成果。

第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而更加成熟和完善。这次重大调整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第一,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第二,确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课文讲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课文楷体字部分所讲述的中荷外交事件,旨在强调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还引用了邓小平语录,强调我们珍惜与别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珍惜独立自主的权利。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由于第一个方面在前面已经讲述,因此,课文重点分析第二个方面。指出,首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其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课文分两点讲述: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直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课文用楷体字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历史过程,目的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生命力。课文设置了小栏目:“想一想: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第二,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确立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课文用楷体字介绍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表现,并弓引用邓小平语录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讲了两点:第一,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因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与第三世界国家有过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又面临着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第二,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因此,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课文的插图是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会议。教师要对这一会议作简要说明,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的历史的了解。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全面的对外开放。面向世界各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吸取不同类型国家的长处、取长补短,全面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等。第三,我们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

课文引用了中共xx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目的在于说明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它是我国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我国对外活动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框题“我国的对外活动”,讲述两个问题:

l、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40多年来,新中国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外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课文概括地讲了四个方面:

①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课文楷体字部分指出,我国于1997年7月1日和将于1999年12月30日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维护了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

②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课文楷体字部分列举了到1996年止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共159个,与我国建立和发展经贸科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80多个。用事实证明我国的外交成就。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课文设置了小栏目:“议一议:我国外交活动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我国外交政策去分析。

2、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这一点,主要讲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自觉地履行国际义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①几十年来,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和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课文的楷体字部分,以历史事实加以证明。

②几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停止军备竞赛、促进实现裁军而努力。课文的楷体字部分,以我国的有关主张和行动加以证明。

课文最后强调,中国应当对人类进步事业做更大的贡献。指出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从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学生的重任。

关于的教学建议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理解。

列举事实可以一对一地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例;材料一:在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在自身遇到重大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保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为稳定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1999年12月 20日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外交政策哪一个基本点。并分析为什么?

说明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因为,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一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的重要条件。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讲解本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一些近期发生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分析,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国加入WTO的原因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有关WTO的背景资料知道哪些?②我国加入WTO的原因是什么?③加入WTO与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外交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③为什么中美双方在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上会取得双赢的结果?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会自然导入  本课教学内容。

我国的对外政策 篇六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一、主干知识网络

二、高考考点解读

(一)高考考点要求

( l )当代国际社会

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了解国际组织的含义和作用;了解联合国的概况和我国在联合国发挥的重大作用。

了解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 2 )当今时代的主题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理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懂得“发展才是硬道理”。

( 3 )我国的对外政策

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懂得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重点考点分析

1、国际社会的构成: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的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3、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义务:(1)掌握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2)掌握主权国家的四项基本义务  (3)掌握主权国家的义务。

4、国际法的作用:(1)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2)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3)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5、.联合国:

a、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宗旨概括起来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b、七项原则:(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2)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4)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5)集体协作;(6)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7)不干涉他国内政。其中各国主权平等原则是其他各项原则的基础。

c、安理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投票原则:

d、中国与联合国:我国是联合国创始国、缔约国之一 (2)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积极……,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我国人民也从联合国极其有关组织得到一定的支援。

6、当今世界的主题:(1)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  (2)明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3)对我国倡导的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认识

7、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各国都在进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 ,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8、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决不侵略别的国家。

9、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典型题例点拨

1、对“国家利益”认识的误区

(1)国家利益就是指国家的经济利益。

简析:国家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主权利益、发展利益和参与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的巩固;我国资源利用和经济活动的利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等。可见,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2)国家利益是通过对外政策来维护的。

简析: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每个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但是,一个国家推行对外政策必须以一定的国家实力为基础。国家力量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的基本依靠。此外,维护国家利益还要制定和推行正确的对内政策,有效地实施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3)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共同决定因素。

简析: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但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任何国家在综合国力上增强,都有利于在对外关系上实现国家的利益,最终决定国家在国际上地位。可见,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不只是国家利益。

(4)维护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追求目标。

简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要谋求本国的利益,主要是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政策的目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主要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不同性质的国家,谋求本国利益的方式不同。我国在谋求本国利益时,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关系

(1)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国家间出现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3)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各个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家关系产生相应的变化。

(4)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的内在联系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性质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不同,使得它们处于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斗争中,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又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实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但也受国家力量的制约。利益是基础,力量是保证,国际关系是利益与力量的统一。外交政策也是该国利益要求与力量的统一。当然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要求也不同,力量的使用方向也不同。所以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政策本质上是一致的。

3、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关系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虽然说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因而,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来解决发展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战后虽然世界经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南北差距仍在拉大。因而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解决发展问题。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因而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战略伙伴不是一种结盟关系。

伙伴关系不同于结盟关系。区别在于:①从产生和发展原因上看,伙伴关系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产物,大国之间发展伙伴关系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使大国间经济联系加强,在国际事务中互相制约、借重的趋势加强,大国互动关系加强;而结盟关系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由于两极格局,两大军事阵营对峙强化了国家间的军事联盟关系。②从各自的本质特征上,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而结盟关系的本质是大国联合一方与另一方对抗。③从影响上,前者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推进多极化进程,后者则导致军备竞争,全球范围的战争威胁等。④伙伴关系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国家关系,是一种进步,我国坚持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战略,积极发展与各大国的面向新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

5、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职能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上,分析说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对外政策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外政策是根据国家对外职能来实施的,所以国家性质决定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内、外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

(2)在分析认识国家的对外政策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不仅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利益也是决定因素。它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原因。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使它同阶级利益、集团利益相区别。国家利益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两重特征。

首先,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得以通过由其控制的国家和政府机构来解释并宣称其代表的国家利益。

其次,国家利益不仅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反映的还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结合体。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国家的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三方面内容。国家利益的这些基本内涵,并不因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发生变化。而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冲突的根源。

由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略别的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的原则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我国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而联合国的原则,是《联合国宪章》中的重要内容,是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处理问题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因而两个原则所服务的对象是有区别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联合国的原则的内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中确定的国家主权、各国平等与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等重大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愿望。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7、.国际组织不等于世界性组织,也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

8、.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律师协会等,不要误为政府间国际组织

四、易混知识辨析

1、(全国)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       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分析:本题考察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的理解。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中国都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体现的是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大国之间出现的变化表明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而b、c、d都是对当今世界政治的错误认识。  a

2、(江苏)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

a、政权       b、主权      c、立法权     d、行政权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最基础的知识。只需对教材熟悉则可。    b

3、(北京)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述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申到国家间说的是和平共处,故应选c,其余项在题中都没有体现。

XX年7月11  ,印度孟买发生7起连续爆炸事件。12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对印度孟买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予以最强烈的谴责,并呼吁各国与印度紧密合作尽快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回答4~5题。

4、印度孟买发生的连环爆炸事件,充分说明

a.印度的现行政策是遭到恐怖袭击的根源

b.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c.国际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反恐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恐怖活动对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形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这表明

a.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不是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c.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源

d.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分析:本两题以恐怖活动为背景,对世界局势谈认识。4题:c项明显错误,a项说法也是错的。d项说法也与教材、实际都不符合。故选 b。  5题对恐怖活动的理解,b、c、d三项都明显错误。故选 a

五、时政热点链接

1、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xx大对这个问题的主要论述有: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形势总体稳定。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南北差距拉大,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④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⑤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⑦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⑧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⑨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⑩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2)教材与这些观点相切合的知识点主要有: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国家的对外职能。②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④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⑥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⑦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⑧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⑨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命题角度思考

XX年几套试卷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接竞争等内容上。所以考生复习时,首先要熟练掌握本专题的基础知识,着重理请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对外政策,对外职能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注意分析当年重大的国际事件以及我国重大的外交活动和体现的外交政策。

七、强化提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只要具备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才能成为主权国家,享有国际法确认是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据此回答1—2题

1、在构成主权国家的四要素中,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的要素是        (     )

a、人口       b、领土       c、政权       d、主权

2、下列属于主权国家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的是

a、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

c、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d、不与大国建立战略联盟

3、既是政府间的又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的是

a、联合国     b、世贸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4、对于外交政策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②国家性质决定对外职能,对外职能决定外交政策③外交政策和对外职能都反映国家性质④国家性质决定对外职能,外交政策决定对外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目前,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

a、非洲问题      b、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c、难民问题      d、战争的影响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7、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维护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坚定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①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②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表明国家力量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  ④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对安理会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联合国最高权力机构        b、表决实行理事国一致的原则

c、有权否决联合国其他机构的决议d、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9.XX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在谈到萨达姆被处以绞刑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认为,伊拉克的事务应由伊拉克人民决定,我们希望伊拉克早日实现稳定、发展。这说明

a.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原则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

10、自XX年初至今,已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发射卫星或进行太空实验。各国对太空资源的占有和争夺愈演愈列。这表明

a、太空开发是对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的挑战   b、太空开发是对未来世界和平的考验

c、各国都可以拥有对太空开发的垄断权       d、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永远不能有理想变为现实

二、主观题

11、XX年6月2日,中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外交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境问题。根据协定,中方将从俄方收回部分被占领土,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境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河巴该图洲诸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一半,黑瞎子岛是1929年被前苏联占领的。这次和平解决是两国经过40多年谈判,双方最终都做出让步后取得的外交成果。这使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有望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

结合政治常识回答“黑瞎子岛重归”表明了什么?请加以简要说明。

五、论述题

12、XX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首次向世界昭告中国的“和谐世界论”XX年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对和谐世界的内涵作了阐述:“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1)运用哲学常识,谈谈你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的认识。

(2)运用政治常识,谈谈人类如何构建和谐世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b  6、a  7、c  8、d   9、b   10、b

11、①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两国需要和平安定的边境环境,解决争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2(1)①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我国政府关于世界发展的根本性、长远性、方向性的认识主张,是中国政府依据当今国际形势发展提出的正确的价值选择,它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当今世界求和平、求发展的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是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于我国政府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今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世界的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以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

(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要构建和谐世界,就必须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为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要构建和谐世界,就必须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坚决反对诉诸武力。

③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不应以牺牲它国利益来谋求自己利益。我们要构建和谐世界,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相互信任,共保安全。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其冲突的根源,我们要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强调在国际交往中要坚持求同存异,尤其是在应对人类所面临是共同挑战等,一定要加强国际合作。

关于“中国外交的成就”的探究活动 篇七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内容可以有香港和澳门的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国家领导入出访接待外宾来访、签署和平友好条约的仪式、支援其他国家的建设、出席联大会议等。另外还要有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活动,比如,英国和阿根廷的80年代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北约东扩。北约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美英等国施压干涉俄罗斯的车臣问题。美国积极部署TMD和NMD,等。目的是教师从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外交活动的形式,和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对外政策的不同。)

讲授新课

这些录像的内容都是国家的外交活动,请同学们从中概括出外交活动都有哪些形式?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定和完善(板书)

1.外交政策的含义和形式(板书)

(l)形式:不管什么国家,外交活动的形式都是一样的,但是其内容和性质却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各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的。什么是外交政策呢?

(2)含义: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对这个概念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外交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第二,它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中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第三,它是直接为实现本国的对外职能服务的。

那么,又为什么各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的呢?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而外交活动是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制定国家的政策,而外交政策是国家总政策的一部分,又直接体现着国家的对外职能。所以,外交政策必然也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可见,国家的外交政策不同,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国家作为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外交政策必须服从于它。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表现为友好还是表现为对抗和冲突,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外交政策又是由国家的利益决定的。

总之,国家的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我国执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又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犯别的国家。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板书)

(先让学生回忆旧中国的外交,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外交活动。目的是要学生明白,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其国民的权利保障,同时,在对比中领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在为我国今天的外交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又应有肩负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建设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1867年,中国清朝政府派了一使臣出使美国、英国和俄国等欧美国家。这个使臣是谁呢?说起来着实令人可笑又可恨,他不是清政府的官员,而是美国人——蒲安臣。他去美国后,经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一番策划,代表清政府同美国政府签订了所谓的《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公民往来居住,悉听尊便,不得阻禁。它使美国政府用合法的手段来掩盖美国掠夺贩卖华工的丑恶本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耻辱的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告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终结,开创了独立自主外交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适合我国经济基础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什么时候制定的,它规定的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3、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板书)

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共同纲领》,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中国的对外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原则,注重信义,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使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原则,对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作出独立的判断,在处理国家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原则,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类型国家的关系。这就赋予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和成熟。从此我国的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我国现在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国家联盟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没有违背“不结盟”的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伙伴关系具有下列特征,第一,伙伴国之间强调站在战略高度,着眼长远利益,通过接触、对话、协商等途径,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及彼此尊重的正常国家关系。第二,大国间在建立伙伴关系的同时,都声明伙伴国之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第三,伙伴国在处理双边关系时积极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把重点放在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及有共同利益的国际问题的合作上,而对于双方间的矛盾和分歧,则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第四.伙伴国之间都建立了保持和发展伙伴关系的机制,其中包括首脑会晤、高级官员磋商、各种领域不同层次的交流和交往,以及热线联系等。这些特征反映了面向21世纪大国关系的合理框架和正确方向。伙伴关系是为了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而建立的,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趋势而建立的。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东南亚国家联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而结盟关系与伙伴关系恰恰相反。

那么,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有哪些呢?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板书)

(学生阅读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一再申明中国政府的立场,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不受过去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在条件成熟时将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当时为了打破美国等的封锁,中央决定对港澳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暂时不收回。

1972年3月8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主席,重申中国政府对港澳问题的一贯立场,香港和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同年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的名单中划去。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中国统一的步伐相继向前迈出了两大步,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1世纪的中国要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也是势在必行的了。这是新世纪的任务。

材料二 中国对台作战不惧美国介入

北京军事专家阎别指出,台湾海峡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美国第七舰队的介入不会使中国从军事行动中退出。阎钊说,这次台湾海峡的军事紧张状态与1996年不同,1996年我们是警告李登辉,举行演习显示了我们的决心和能力,但这一次李登辉的“两国论”已经突破了底线。我们的决心和能力早已表达了,现在若有军事行动就是真打,而不是反复的警告。我们不怕大战,不怕恶战,因为这不是我们要打,而是被迫的。对于外间报道大陆飞机、舰艇加紧在台湾海峡巡逻,其中两岸战机曾经对峙的情况,阎钊说,实际上台湾海峡的军事情势比外界知道的要“严重得多”。外界目前对中国军队的准备情况知道得还很少,而台湾当局有意淡化紧张实情。这次台湾海峡如有战争,那一定是大打,不会是小打小闹,不会给李登辉留下搞阴谋手段的时间。

关于美国第七舰队声称要在台海危机中采取行动的报道,阎钊说,中国早已把美国可能介入的因素考虑过去,中国的军事行动“决不会因美国介的人而退却”。

他说:“中国的军事文化是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美方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能力是非常了解的,对这场可能的战争的前景也是看得很清楚的。美国在袭击中国之前,应该考虑到中国会怎样对它反击。”

材料三“两国论”受到日本某些势力支待

1999年8月5日出版的《日本时报》就指出,“两国论”最早是由日本人江口克彦提出的,李登辉以口头形式表示,台湾与大陆是“特殊国与国的关系”后,江口克彦还帮助他进行文字修饰。至于李登辉在他的新书“台湾的主张”中所讲述的中国“七块论”,也是早在100多年前,最先由日本人提出的。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得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

1.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收回香港、澳门和解决台湾问题?

2.中国在对台湾问题上为什么不惜一战,“决不会因为美国介入而退却”?

3.中国这样做体现了主权国家的哪些权利?

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板书)

(提问)什么是独立自主,你认为独立自主对我国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独立,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为了它,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牺牲了无数生命才换来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才取得了国家的独立。所谓独立自主,就是任何时候,我国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折,独立地决定我们的政策,决不迁就一时的事变,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也不受任何外来压力所左右。这一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正如毛泽东在建国前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自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我国的对外政策时也说:“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得到的独立自主的权力。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成为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是继毛泽东主席在建国时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又一次对外的庄严宣告,又一次表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执行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决心和信心。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本质是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真正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友好名合作的关系,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1)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2)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3)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

(4)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5)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

我国的外交政策虽然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基本立场是毫不动摇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这些道理,分析上述三则材料,来更具体、直观地理解独立自主这一立场和原则。)

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板书)

我国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目标呢?

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我国外交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因为,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我们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交往和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人民才能免遭战争的浩劫。

我国是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呢?

(1)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坚决主张禁止和销毁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主张大幅度裁减常规军备;

(3)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

(4)主张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地区冲突和国家争端。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板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有哪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的,1954年中国和印度、缅甸两国政府先后共同倡导的。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内在关系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公认的基本准则。它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保证国家之间关系的正常化,才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合作与交流。

第四,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板书)

什么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同志在70年代对世界政治、经济力量作出了科学的划分,他根据50年代国际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状况,指出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对于孤立霸权主义和进一步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和友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为什么要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呢?

首先,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命运相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与第三世界有着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今天又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都需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其次,第三世界国家的真正优势在于团结与合作。团结是第三世界力量的源泉,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它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南方国家有何异同?

这三个概念尽管从字面上看是不同的,但它们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事物的三种表示方法。“第三世界”是就其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中所占的地位说,它是处于国际政治军事集团之外的,是中立的。“发展中国家”是就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说,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它是不够发达的,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南方国家”是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据上所述,这三个概念是随着战后亚非拉地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产生而应运而生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殖民主义进行长期艰苦斗争获得胜利的一个标志。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要不断吸收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对外开放呢?

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很广泛。首先,是面向全世界的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也对发达国家开放。其次,是全面的开放。即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

实行对外开放虽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但是,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会乘虚而入。因此正确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制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图谋。

(3)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现在我们了解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了,他们共同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怎么用一句话来归纳呢?它与我国的国家职能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个关系可以概括为,第六、我国的外交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和平为宗旨的(板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而这些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为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服务。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我国的对外政策》,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我国的对外政策】相关文章

2022届高考英语基础巩固复习教案【优秀05-03

爱党爱国爱人民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05-21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4篇)04-04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01-06

高三语文专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09-28

齐 桓 晋 文 之 事(最新3篇)03-04

《报任安书》优秀5篇05-20

《南州六月荔枝丹》诗文资料【优秀6篇03-12

高三主题班会教案(优秀9篇)02-04

高三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优秀9篇01-18

52 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