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优秀6篇

2023-02-20 11:48:34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初中美术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初中美术教案 篇一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般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②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作者:(苏联)雅布隆斯卡娅,卫国战争后著名女油画家、基辅美术学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时期时荣获国家奖的成名作,约4米宽的巨幅作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作品构图宏伟,形象生动,主题鲜明,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③欣赏、评述《牛耕》,写观后感受交流。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

☆分组讨论、写观后感。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牛耕》(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这是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5号墓中出土的、原位于墓前室壁的一幅砖画。我国自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厚葬之风俗盛行。墓室中绘有大量的砖画。这幅砖画与同一墓室的其他砖画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表现墓主生前宴欢、舞乐等享乐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现劳动人民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场面。是墓主为了祈求死后永远有一批劳动群众供他们驱使奴役、但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这幅表现牛耕的砖画,画面十分单纯,但作者颇具匠心。如两头牛有意画成一黑一白,以对比的手法突出画面的明快感。再如,画扶犁者,只寥寥几笔,不仅生动地画出了扶犁者的形态,而且其缓步前行时的姿态极富运动感。

④欣赏、评述《清明上河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自愿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县)人。

本作品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荣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当时称“上河”,此河是当时国家的漕运枢纽,南北商业交通要道)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巿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滿载着货物的大船,即将通过虹桥。桥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时失去了控制,船工们一面急忙放下桅杆和帆,一面正紧张地控制着船头前进的方向,有的在指挥,有的在掷缆绳,以使大船安全地通过虹桥。相映成趣的是,大船过桥的紧张又极具戏剧性的场面,吸引了桥上众多的行人。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仔细一一看去,个个都很生动,十分耐看,足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描绘人物的举止形态具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从而使这一段描绘成为整个《清明上河图》中最吸引人、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场景。

⑤欣赏、评述《捣练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捣练图》(宋代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者:张萱,盛唐著名人物画家,擅长画妇女。现存的宋代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他的代表作。

《捣练图》因描绘唐代妇女制“练”(一种丝织品)的劳动场面而得名。全画共画了十二个人物,按制练的工序分成三组;右边一组描写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教材中所选的正是这一段。中间一组描写两个妇女在理线,左边一组描写两个妇女把练拉直,另一个淘气的小孩在下面来回玩耍,在中间和左边两组人物之间有一小女孩蹲在地上,用团扇在扇炭盆。十二个人物组织得疏密有致、动静适宜。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制练的劳动过程。作为一件艺术品,其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作者描绘这一劳动场面的高超技巧。这主要表现在由四个妇女组合而成的画面,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有独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各不相同,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妇女的共同特征。描画勾线工细又劲健,设色富丽而又匀净雅致,衣服的质感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课后拓展

(1)请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欣赏、评述、交流,课后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2)课余时间,多搜集优秀中外美术图片,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初中美术教案 篇二

1、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2、表达对色彩的感觉。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1、教学重点

1、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及意图

1、课前准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集中精力准备上课

2、导入目标播放生动的视频导入课题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导学达标播放婺源四季自然风光学生观看后结合课本中的画面谈谈对四季森林色彩印象由自然风光的美丽过渡到森林四季色彩的特点

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自已心目中的色彩学生观看并讨论四季色彩变化真实的造化之美与艺术的魅力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真实与艺术的不同

2.教师小结:

四季色彩的特点

教师讲解三原色、三间色、三复色并画出十二色相环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调色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3、导学达标教师实践演示

多媒体演示

教师讲解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对比(多媒体演示)让不同色相衣服的学生上讲台,学生说说他们的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色彩的有关知识理解更深刻

引导学生分析名画佳作的色彩及时提示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色彩知识加以表述学生欣赏后回答让学生用所学到的色彩知识分析名画佳作,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知识运用教师提问:

1、环卫工人为什么户穿黄色的工作服;

2、红、黄、绿灯运用了什么色彩对比;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拓展讨论

森林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朋友,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优美的色彩去赞美歌颂它,还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质疑:如何从实际行动中去保护环境?学生讨论如何从实际行动中去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6、课外练习

1、做十二色相环;

2、书中东山魁夷的《湖》和科罗的《枫丹白露森林》分别属于什么色调?它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3、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保护地球环境的小卫士。

初中美术教案 篇三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教材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

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

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 .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 .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 .取景、构图。

2 .大色块的铺垫。

3 .调整完成。

初中美术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图形、文字、符号等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并掌设计标志的方法。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标志的象征意义,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及表现形式。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养成热爱艺术,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图形、文字、符号等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掌握设计标志的方法。

难点:设计创新型标志,并熟知标志与图案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多种标志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故事导入课堂,讲解外国友人麦克来中国旅游迷路,根据旅游团标志成功找到了导游,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象征符号,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设计师,一起来设计独具特色的标志吧!

顺势引出课题——《标志设计》。

活动二:直观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呢?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为什么这些标志我们都可以一眼识别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见过不同的服装品牌、鞋子品牌的标志,不同餐饮店的标志,比如大家熟悉的“√”耐克,“M”麦当劳。这些标志之所以可以一眼识别出来,是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非常简洁、易认、一目了然。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多幅现代生活标志,引导学生观看,提出问题:这是一组非常复杂的标志图片,谁能将它们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城市、企业、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类型的标志,一是交通、安全、场馆、产品使用、质量、操作等类型的公共标志。

2、教师展示香港回归专用标志、中国文联、世界自然基金会、NBA标志、2022年冬奥会标志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这些标志都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文字、图形、夸张变形的图案组成的,同时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比如2022年冬奥会标志,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NBA标志图案,提出问题:NBA是我们熟知的符号标志,图案表现了什么内容?NBA的标志是通过什么把篮球运动员突出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图案主体是一名篮球队员,他正在侧身控球,人物是白色,背景是运用红、蓝衬托出了人物,也是标志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每一个标志都有它所要传达的信息,比如北京奥申委会徽,同学们想一下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北京奥申委会徽,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征,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形象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5、教师简单示范设计步骤,并归纳为选题、初稿、定稿、着色四大步骤。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设计一个以“团结”为主题的标志。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以下为准:

①是否运用标志的表现形式;

②是否符合标志特征。

3、布置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更多标志,并思考这些标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标志与图案有什么区别。

标志设计初中美术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标志的用途和其意义,明确标志设计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标志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具准备

标志范例、课件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色彩、搜集到的标志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电教室作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教学的公共场所,假如有人要在这里吸烟,你会同意么?你能用那些不同的方式告诉人们这里不准吸烟?

那种方式更能比较直观简便准确快捷传达禁止吸烟这一信息呢?

小结:老师非常赞同大家的观点,假如把这同学们画的这些视觉图形进一步加以简化、美化,形成像这样简明易认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他将更能准确地向人们传送特定的信息,这就是标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标志设计。(出示:课题)

师: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有关标志的那些知识呢?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在情境中欣赏各种标志(重点了解标志的表示形式 标志的作用 标志的特点 )

一位外地的朋友,初次来到我们佳木斯,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自身开着车去了好多地方,愉快地度过了一天。你想知道为什么么?

汽车启动了:

一组:邮局等公共标志

二组:交通标志,

三组:商品标志,

四组:是电视网络中的新兴标志,

三、标志的表示形式

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你喜欢的标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再组内互相欣赏一下,从标志的构成形式上尝试给给他们分一分类别,谁能到前边来分一分?

标志的构成形式1以图案为主的标志2文字为主3图文结合的

2快速记忆游戏:为什么医院 花花公子服饰残疾人通道便于记忆?

四、接下来我们看看书中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标志?

你又发现了标志的哪些特点?

标志的特点:简洁 易懂 醒目 美观。

从哪里能感受到标志的简洁的美?

警示性的标志以黄色和黑色搭配为主

禁止类的标志已红色为主

黑白也是标志中常见的色彩

五、小练习

请根据大家对标志的认识和理解快速设计一个“保护树木 禁止砍伐”的社会公益标志

活动:小组合作

在展示作品是和时发现问题

1不够简洁

2注意标志的美化醒目

3创意不够新颖:

1 以同学的实例讲构思的巧妙 立意新颖 选材独树一帜

2欣赏:农业银行 污水排放 2008奥运会的标志

我们在构思力求深刻、巧妙、新颖、独特,表意准确,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六、艺术实践活动“关爱学校标志设计大赛”

同学们,“关爱学校标志设计大赛”即将开始征稿,

稿件要求:简 - 准 - 奇 - 美

作为学校小主人,你们应该最知道学校的什么地方需要标志,你们都有哪些好的想法,谁来说一说?

1学校宣传美化标志

2学校行为标志

3学校环境标志

小标志大作用,下面就请同学们行动起来,把这份浓浓的关爱之情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遇到困难的同学可和时向老师和时提出,或到微机中查阅相关的资料库。

七、作品展评

八、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大家都有各自的收获,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中国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品牌标志是什么?我相信十几年后世界最具有经济价值的品牌标识就会诞生在你们的手中,为此我充溢了希望,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么老师期待大家都能早日亲手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品牌标志。

初中美术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通过立体组合的设计,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体会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设计的美感。通过调研、研讨、设计、制作,去感受生活用品设计的美感。本课重点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设计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

立体设计。既要考虑生活用品的使用功能,又要使设计既美观又有新意,这些对学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设计中需要立体构成的知识、纸工制作的技法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材料:

色卡纸、剪子、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有的我们会认为很精美,有的我们也非常熟悉如(台灯、茶壶、桌子、椅子、家具等)有没有同学想尝试着将这些物品自己设计制作出来呢?(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授:

应当首先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日用品如(台灯、餐桌、茶具等)对所选定的对象进行一下分析首先确定它是由几部分组成,想象一下每部分的展开图是什么构成例如台灯是由灯罩、灯架、灯座以及电线组成将每部分的展开图画在相应的卡纸上。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剪裁和粘贴。

(3)注意事项:

所做物象为立体的画图纸时应考虑全面。

(4)教师帮助指导学生

七、小结:

本课制作比较困难复杂,学生应有很强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解决这个难点,需要我们探讨。可以进行尝试抓重点、缩小范围、降低难度、开阔学生得眼界等教学方法。

八、作业:

将所做物品各部分的平面展开图画在色卡纸上。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初中美术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虎知道最开心的事情。

【初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8篇03-01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8篇】11-15

初中美术教案4篇09-20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6篇】09-03

初中美术教案(最新7篇)08-18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5篇08-13

初中美术教案优秀7篇08-01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案模板精选5篇06-23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0篇06-07

初中美术课教案【精选5篇】05-06

45 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