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优秀3篇】

2023-06-17 01:52:27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虎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p87-88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课件、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故事导入

2.从平行四边形的地中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7页表格)

(2)学生完成,汇报结果。

(3)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如果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引导解决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3)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你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以同桌为一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

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拼,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5)教师用课件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6)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7)出示讨论题,小组讨论。

(8)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s=ah

三、巩固应用,分层提高

1.教学例1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读题并理解题意。

(2)学生试做,交流做法和结果。

s=ah=6×4=24(m2),

答: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

2.练一练

(1)一个停车位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底长5米,高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判断题

(3)选择题

(4)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扩展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证明老财主没有偏心。

五、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 篇二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的概念及其特性,并会画的高。

(二)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的关系。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作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的定义及其特性,画的高是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投影)

在明确它们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过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吗?

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初步感知。

我们已初步认识了,那么什么叫?它有什么特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理解的定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①动手测量。

指名一学生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其余同学用三角板检验课本151页3个图形的对边。

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每组对边的长怎样。

②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吗?

小组先议论一下,(可能说出每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能说出每组对边平行)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的确切含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板书)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投影)

2.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那么有什么特性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并测量一下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有不稳定性。(板书)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的底和高。

(1)认识的底和高。

出示: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

从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的高。这条对边叫做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

出示:(投影)

观察上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从而让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的高。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画高的方法,高的画法与其相同,都用过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同学动手画高:152页“做一做”。

4.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的关系。

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还可把变成长方形,比较一下长方形和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的特征,也属于。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

比较正方形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还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三)巩固反馈

1.说说什么叫做?它有什么特性?

2.在下面图形中画高,并指出它的底。

3.在下面图形中,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4.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等手段,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

新课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让同学利用前面讲过的检验平行线的方法,检查三个不同形状的,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每组对边的长度,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的特征,从而抽象概括出的定义。

其次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发现的特性,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然后认识的底和高,并会画高。

最后通过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行的异同点,明确它们的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并用集合图表示。

在教学或练习中,既要重视直观演示,运用比较的方法,又要加强动手操作,量一量、画一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特性:不稳定性。

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3.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体会几何证明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构造逆命题,分析探索证明,启发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在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

(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相关文章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8篇】01-01

认识平行四边形【优秀10篇】12-27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9篇】12-17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6篇)11-19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8篇10-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6篇】10-09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7篇09-15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优秀4篇08-30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6篇)08-25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教案【5篇】08-24

46 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