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通用6篇)

2023-11-30 07:18:40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坐在这里参加这个2014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的新闻发布会。我也是本次组委会的成员,下面我将代表本次展会的组委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展会。

近几年来,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可谓是突飞猛进,如何加强配套企业和整机企业的沟通,促进彼此的了解,提高手机厂商的本土配套率,是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的愿望。天津市外经贸委、天津市经委、天津市信息化办和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在深刻了解到以上事实后,决定联合主办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

2013年7月份,我们举办了首届手机配套会,首届展会动员了或者说是成功招展了中国38家整机厂的一半到这个会议上来寻找零部件供应商。我们也成功的动员了国内外大批的手机零部件生产厂商到会和采购商洽谈合作事宜。在第一届展会成功的鼓舞下,我们定于今年的5月15号到17号在天津开发区举办第二届展会。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展会在招展、论坛和网站等方面的筹备情况:

一、采购商参展情况:

这次展会,我们重点对全国的38家定点手机整机厂进行了邀请,目前已有包括摩托罗拉及全球采购中心、诺基亚、三星、西门子、TCL、波导、索爱、康佳、南方高科、桑菲在内的33家整机厂确定参展参会。所以说,国家的38家定点手机整机厂,我们邀请到了33家,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邀请到了中国近87%的整机厂商关于新闻发布会,而且,根据_的统计数据,2003年手机产量排名前十名的整机厂都已经报名参加本次展会了。另外,还有包括LG电子上海IPO、华宇集团、鹏思特、中电奥盛在内的9家OEM,ODM,IPO等厂商报名参加本次展会。这42家采购商共确定展位91个

二、供应商参展情况

组委会同中国电子商会、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等7家海内外权威机构合作招展,在这些各单位的协助下,供应商的招展工作很顺利。这次有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的各地厂商报名了,其中有很多是业界知名的企业,象飞利浦、3M中国有限公司、台湾晶技股份有限公司、大传企业、品佳公司、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韩国Luxpia 、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惠州Tcl金能电池、天津力神电池等。根据我们的统计情况,本次大会共有287家供应商确定了展位,展位数一共是409个,这些企业当中,广东地区企业70家,上海、江苏地区企业45家,天津市企业30家,台湾28家,韩国9家,日本3家,其余企业来自国内其它12个省、市。这基本上就是我们的供应商参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 篇二

第十条 院党组的重大决策、重大科技成果、院级重要活动和会议等可采取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

第十一条 院属各单位可采取记者招待会、记者沟通会、发放新闻通稿、安排媒体采访的形式发布新闻,不宜采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新闻。重大新闻须向院申请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涉外宣传活动须向院_备案。

第十二条 院机关部门和院属各单位若以院级新闻发布的形式发布新闻,须提前十个工作日向_提出申请,_审核后经主管院领导批准方可发布。

第十三条 与新闻发布相关的材料由申请单位起草,经申请单位负责人初审,相关局核准后报_审核,并报相关院领导审定。

第十四条 _负责协调组织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和单位予以配合。其他新闻发布形式由_统筹协调。

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 篇三

亲爱的新团员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______班的______。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团委和所有的老团员,对各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表示最衷心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时时刻刻为我们青年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团组织的耐心教育和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作为一名团员,我们应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身上寄托着团的希望,背负着团的重任。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是先进青年的代表,是身边同学的榜样。为此,我们应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青团员,永远保持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跟你们一样是格外的激动。是的,共青团是我们广大中学生十分向往的组织。她为我们展示了更高的人生理想和瑰丽的精神世界。同学们都盼望着能早日加入共青团,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今天,你们经过班级的层层筛选,上级团委的考察,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但是在喜悦、自豪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今后有什么打算呢?怎么才能不辜负团委对自己地培养和期望呢?我想,入团应该是团员同学崭新的起点,而不是奋斗的终点,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目标等着我们去实现。今后,我们应更加努力的做到一名团员该做的,承担一名团员该承担的责任,为更多的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以次为荣,带动其他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共同进步。

同学们,让我们新老团员共同努力,以团带队。让我们把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爱心献给团组织,为把团组织建设的更好,为了我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为了祖国更加强大昌盛,请牢记:我是一名共青团员,我要永远保持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让团徽在我胸前永远闪光。

新闻会的新闻稿 篇四

王红兵,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曾任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东城区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坐落在东城,2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都设在东城。提高政府传播能力对东城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没有自办媒体的区级政府,重要的是提高政府组织新闻传播的能力,即做好新闻宣传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以提高政府传播能力。为此,1989年,东城区成立了区委宣传部直属的新闻报道中心,作为全区新闻传播的业务平台。在20年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通过建立选题征集、新闻、新闻应急和干部培训四项长效机制,调动全区各单位新闻宣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传播能力。

选题征集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区新闻报道中心在全区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凝聚全区新闻宣传力量,东城区创新工作模式,实施了面向全区各单位的“选题征集新闻”制度。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围绕重点,定向征集。选题征集以区新闻报道中心编务会为策划平台,围绕全区工作重点,每月由区新闻报道中心通过政务网向全区各单位发通知,让各单位围绕本月全区工作重点报送本单位近期将要开展的重要活动、实施的工作举措,按照固定的格式报送区新闻报道中心。

2.精心策划,三级。全区各单位报送的新闻选题汇总后,经过区新闻报道中心编务会认真讨论、筛选策划,明确“三级制”, “一级”为配合全区重点工作的重大新闻选题,“二级”为基层单位重点工作的新闻选题,“三级”为日常工作的新闻选题。

3.组织媒体,宣传报道。选题被确定分级之后,区新闻报道中心专门组织人员登门到选题报送单位研究选题工作。从确定新闻点、撰写新闻稿、准备新闻素材,到会当天的会务安排、记者接待、新闻、记者采访等,进行细致研讨,以期达到最大程度的宣传效果。

4.培训引导,提高水平。配合选题征集工作开展,区新闻报道中心加强了对全区各单位宣传干部、社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辐射到重点社区和基层单位,发挥社区工作者在新闻选题征集方面的作用。

新闻选题征集工作模式的实施,在东城区各单位之间形成了竞相报送选题的态势,得到了全区各单位的积极响应,他们踊跃报送新闻选题,新闻中心每月平均能征集到40到50个。由于主题鲜明、策划周密,新闻宣传效果良好。

新闻机制

东城区的新闻机制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制度建设。东城区新闻制度由分层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备案制度和备忘制度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分层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首先,确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作为东城区新闻发言人;其次,全区各街道和委办局都设立了各自的新闻发言人和联络员;从奥运期间开始,还在重点社区设立了百姓发言人。

二是备案制度。通过建立《东城区新闻备案》制度,对全区每一次新闻活动备案,加强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信息管理,完善了与新闻发言人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达制度,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是备忘制度。建立《东城区新闻备忘》制度,对每一次重大新闻进行总结,注重资料留存、信息反馈。

2.规范媒体接待。东城区坚持“善待媒体”的原则,从三方面入手,规范媒体接待。

一是做好采访点、采访线建设和外宣品工作。拟定了古都风貌保护采访线、城市管理与社区文化采访线、文物保护及城市建设采访线、北京传统文化体验采访线等4条境外媒体“采访线”,精心推荐了城管监督中心、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等12个记者集体参观点,并认真做好相关服务接待工作。制作了一批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外宣品,包括《走遍东城新闻采访手册》等。

二是规范媒体接待流程。制定了《日常新闻采访接待流程图》,编写了《善待媒体新闻服务手册》,对媒体采访做到“四有四不”,即“有求必应、有应必备、有备必给、有给必快”,“不拒绝、不应付、不回避、不耽误”。

三是做好境外媒体接待服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决定了东城区媒体接待工作任务重大。例如在北京奥运筹备和赛事期间,东城区共协调、安排、指导接待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媒体采访81批,500余人。

3.组织新闻。政府的新闻形式主要有两大类:正式的新闻会和非正式的新闻透露,包括集体采访、单独采访、传送文稿、情况说明、预先吹风等。

对于正式的新闻会,东城区通过制定严密、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了新闻会的效果。但在不少情况下,仅靠新闻会上的介绍和回答问题不能满足记者的信息需求,东城区的做法是,组合多种手段,立体,为记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服务。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北京市确定了“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宣传重点。围绕这个宣传重点,东城区去年组织了两场大型会和集体采访相结合的新闻活动。

以“消夏节”新闻会为例:

确定主题。从2009年7月开始,东城区启动旨在拉动内需的特色街“休闲消夏月”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销售形势喜人。经过分析,东城区确定了“特色街‘消夏月’打造地区消费新亮点”的主题。

选定时机。当时,东城区共有王府井、南锣鼓巷、簋街、南新仓四条商业街在同时开展“消夏月”活动,但每条特色街开展的时间有所不同。从区商务委员会了解到仅半个月他们就取得销售额1987万元的好成绩时,区新闻报道中心会同区商务委员会,梳理了每条特色街的特点,决定及时召开新闻会。

制定预案。在确定举行新闻会后,区新闻报道中心制定了新闻会方案,明确了新闻会的时间、地点、组织形式和任务分工。

收集素材。分别向特色街的主管部门王府井建管办、北新桥街道、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交道口街道和区商务委员会搜集到相关特色街的材料,从中提炼新闻亮点。

拟定口径。经过策划、提炼新闻亮点后,区新闻报道中心组织完成了新闻通稿《东城:特色街“消夏月”打造地区消费新亮点》,并配以《“簋街消夏美食节”活动火热进行中》、《南锣鼓巷“消夏购物节”火热开场》、《首届“南新仓之夏”消夏节活动火热登场》、《王府井消夏购物街拉开帷幕》4篇新闻素材,一起提供给记者。

安排会场。为了办好这场新闻会,突出东城特色,区新闻报道中心非常重视会场的选择。在经过多次商量后,决定将新闻会的地点放在有着600年历史的南新仓。一方面突出本次新闻主题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作为本次消夏节的街区之一,也便于媒体记者在参加完会后能够实地参观采访。

邀请媒体。作为区级政府,东城区新闻宣传主要面向的是北京市市属媒体,所以,此次新闻会邀请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等多家市属主流媒体。

组织流程。会上,区新闻报道中心、区商务委员会派出专人接待记者,现场给记者发放新闻通稿、新闻素材和宣传品。确定区商务委员会主任为本次会新闻发言人,介绍消夏节的整体情况,各特色街区的负责人介绍各自街区活动情况,并组织记者到南锣鼓巷和王府井大街实地参观采访。

总结经验。会结束后,区新闻报道中心认真做好此次会的总结工作,梳理问题,查找不足,为以后的新闻提供借鉴。

新闻应急机制

公共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应对是对政府应急能力以及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的考验。

东城区历来重视突发事件的新闻应急工作。除制定《东城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理预案》、《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流程图》外,还编写了《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手册》,作为全区基层单位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教材。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针对外国游客、境外媒体增多的情况,还制定下发了《东城区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涉外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协调力度,提升涉外应急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东城区越来越重视利用网络进行对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工作。2009年7月24日,国内某知名网站登载有关地铁六、八号线南锣鼓巷站拆迁工作的严重失实报道,区新闻报道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及时与区相关主管部门协调,拟定了新闻通稿,并在第一时间与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进行了沟通。两家网站在十几分钟内将正面报道迅速上网,其它网站也纷纷转载,有力地回击了失实报道,及时有效地平衡了新闻舆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干部培训机制

在当前的环境下,要使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博弈最终能够达到共赢的效果,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新闻素养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这方面,东城区逐步探索形成分层分众的干部培训机制。

1.对全区领导干部的新闻素养培训。从2007年开始,东城区开始将领导干部新闻素养培训纳入区委折子工程,每年都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业院校和媒体资深专家学者对全区相关单位行政“一把手”进行新闻素养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政府新闻、新闻发言人形象塑造、政府与媒体关系、突发事件新闻等。

2.对宣传干部的业务培训。基层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新闻信息辨别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东城区一是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二是定期组织新闻业务专题培训。为提高全区各单位宣传干部新闻选题的策划能力和新闻报道能力,每季度邀请媒体资深编辑记者为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沟通交流,达到提高新闻报道水平的目的。

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 篇五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公安局,对多年来关心公安工作,关注公安队伍发展的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市委教育实践办和市外宣办的安排,现就市公安局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相关情况向大家做一通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党委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结合“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和“改四风、抓作风,暖民心,树形象”专项整顿活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四风”突出问题大整改

市局党委坚持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把听取意见,查找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紧扣作风建设重点,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专题调研、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倾听民意警情,查找问题与不足。

共梳理出“四风”表现清单12类33条,主要集中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打击新型犯罪、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问题等方面。

整改中,我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积极践行“三严三实”相关要求,在全局着力开展“四风”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改进调查研究。市局制定了《党委班子年度调研计划》,确定调研主题,列出调研任务,明确每位党委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调研累计时间不得少于60天,每次不少于3天,每季度至少帮助解决1个困扰基层单位的实际问题,每人年内至少完成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目前已组织开展了“百名三长百日调研”活动,走访纳谏_发放意见征询表22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5类58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个。

新闻会的新闻稿 篇六

【关键词】 政府审计传播;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 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新闻会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113-07

一、引言

新闻会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公开方式。一方面,新闻会面向新闻界多家媒体或记者群体新闻,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媒体集中,时效性强、具有强大传播合力、有效实现传播全覆盖。直播模式新闻会还可以对社会公众产生双重影响。另一方面,新闻会本身具有多维的象征价值,新闻会相对于其他信息公开方式成本高,只有重大的信息才会采取新闻会的方式公开①。新闻会是政府机P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1]。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明确把新闻会列为便于公众知晓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方式之一。2002年《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办理规定》第十七条、2003年审计署《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四条、2007年审计署《审计机关政府信息规定》第二十三条均将新闻会明确列为审计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含审计结果公开)的基本方式[2]。

本文通过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地方政府新闻会的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新闻会的传播原理

新闻会有两种传播模式,即转播模式和转播+直播模式。转播模式的新闻会属于典型的两级传播。在这种模式下,新闻信息先从新闻发言人流向各家媒体记者,再从媒体流向社会大众;媒体记者是新闻会的直接受众,社会公众则是新闻会的目标受众。换言之,新闻会的内容是由媒体记者“转播”给社会受众。媒体记者在其中充当双重角色,是新闻发言人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媒体记者面对新闻发言人是信息受传者;另一方面,媒体记者面对社会公众是信息传播者。媒体记者的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其行为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要接收新闻会所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要为所属媒体的受众去捕获、发掘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新闻稿后再传达给社会公众[3]。

“转播+直播”模式的新闻会则在转播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模式。所增加的现场直播是对新闻会现场的拟态一级传播,直接由新闻发言人通过自有的即时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直接传送给社会大众,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直通地”,直接受到新闻发言人的影响,绕开了记者编辑的信息把关。社会公众是新闻会所的审计信息传播的归宿地,其数量庞大、利益多元、分布广泛,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会产生复杂的认知反应。综合起来看,“转播+直播”模式下审计新闻发言人面对两类受众:媒体和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则面临两类传播者:审计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4]。新闻会的“转播+直播”模式见图1。

三、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四种途径获得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的资料。一是中国审计信息网站内检索,二是百度高级搜索全网检索,三是审计署官方网站和部分审计机关官方网站站内检索,四是中国知网会议检索。基本方法是在上述四种网站上以“新闻会+审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检索),剔除“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审计署”。四种途径互为补充、相互核验,最终得到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26日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149场审计会的以下方面数据,即主题、组织方式、普及情况、数量情况、地点、发言人、与会媒体情况。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主题情况

调查发现,我国地方审计新闻会可以归结为四个主题。一是公告类,即就已经存在的审计事实和审计结果向公众告知,告知的内容包括审计结果、审计整改、审计信息工作情况等;二是预告类,即对审计规划、审计计划以及将开展的重大审计项目进行预告;三是解读类,即对审计政策、审计法律、审计法规、命令指示进行宣讲和解读,目的在于扩大审计政策法规的社会影响、强化社会各界对审计政策法规的认知、为贯彻执行政策法规营造舆论氛围;四是宣传类,即对审计工作绩效、技术方法、审计理念创新、各种先进做法或创新性的做法进行宣传,以提升政府审计机关形象。调查结果还显示,宣传类、解读类、公告类、预告类审计新闻会的比例依次递减,分别是44.3%、22.1%、20.1%和13.4%。而在宣传类中,工作绩效宣传类又占最大的比例,达到整个新闻会场次的26.17%。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的主题分布情况详见表1。

(二)组织情况

调查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除了由审计机关独立主持召开外,还存在由非审计机关独立召开、审计机关和非审计机关联合主持召开两种形式。

其中,独立召开审计新闻会的非审计机关有人大、政府、党委或其宣传部门。而与审计机关联合召开审计新闻会的非审计机关有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换而言之,审计机关并非地方审计新闻会的唯一召开主持单位。

具体看,由审计机关独立召开新闻会占到全部审计新闻会的59.73%;其次是由政府独立召开审计新闻会,占到被调查总数的24.16%。由政府召开审计新闻会是我国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即行政性审计体制)的体现,实际上,由审计机关独立召开的审计新闻会也是在政府的审批和授权下进行。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的组织情况详见表2。

调查中还发现,审计新闻会的召集单位与审计新闻会的主题相关,换而言之,不同主题的审计新闻会由不同单位主持召开。一般的,人大主要主持解读类新闻会;多部门联合召开或党委宣传部门会主持召开四种类型审计新闻会,而且四种类型的审计新闻会比例相当,但都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政府主持召开的审计新闻会最多的是告知类,其次是预告类;审计机关召开的新闻会最多的是宣传类,其次是告知类。

(三)普及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普及率非常低。截至2016年底,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行政单元共3 204个②,2000―2016年17年间召开过审计新闻会的行政单元仅为94个,普及率不足3%。其中,省级行政单元普及率仅为58.06%,市级行政单元普及率仅为12.68%,县级行政单元仅为1.16%。各省普及率最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只有46.43%。其中,广西、天津、重庆、北京、西藏、内蒙古、吉林7个省级行政单元还没有召开过审计新闻会,普及率为0%。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的普及情况详见表3。

(四)数量情况

在2000―2016年17年间过审计新闻会的地方行政单元中,数量最大值为9(平均每年仅为0.5294),最小值和中位数均为1、均值为1.59。

其中,召开3场以上只有5个。即四川省(9次)、安徽省(www.huzhidao.com7次)、云南省(5次)、宁夏吴忠市(5次),江苏省(4次),其他各行政单元均在3次或者3次以下,具体频度见表4。

(五)地点情况

新闻会的召开地点与新闻会形式本身也具有类似的象征价值,它可以在新闻会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或淡化新闻会主题的重要性。比如,在政府新闻中心召开的新闻会比在审计机关办公地召开的新闻会更显重要;场外新闻会比场内新闻会显得更为客观,如果选择在酒店召开,那么在星级更高的酒店举行的新闻会比星级更低的酒店召开的新闻会显得更重要。本次调查中,共获得102场审计新闻会的地点资料。新闻会的地点包括人大会议中心、政府办公厅(室)或新闻中心(信息厅)和酒店宾馆等③。其中,审计机关办公地点是审计新闻会召开最多的地方,占到总数的69.61%;位于其后的是政府新闻或办公部门,占到总数的20.59%。审计新闻会地点选择情况详见表5。

(六)发言人情况

发言人对审计新闻会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新闻发言人的良好表现对于实现新闻会的预期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调查中发现:98场审计新闻会新闻发言人的资料可以公开获得。其中,新闻会发言人最多的是审计机关正副职担任发言人,比例达到79.59%(其中,正职52场,占53.06%;副职26场,占26.53%)。人大财经委正副主任、政府正副职、政府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和政府宣传部门负责人、纪委书记等也担任过发言人。但是,没有那一场审计新闻会是由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担任的,新闻发言人的兼职情况详见表6。

(七)媒体参加情况

1.不同级别媒体参加情况

调查发现,我国地方新闻会邀请同级媒体为主、异级媒体为辅。具体看,所有的审计新闻会都会邀请同级媒体参加。但不是所有的审计新闻会都会邀请异级媒体。在异级媒体中,“临级媒体”多于跨级媒体。审计新闻会邀请媒体的级别情况详见表7。

2.不同政治属性媒体参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审计新闻会的党媒为主,非党媒为辅。党媒对审计新闻会参与率高达到100%,换而言之,所有的审计新闻会都有党报参加。相反,非党媒对审计新闻会的整体参与率非常低,仅为5.66%。不同政治属性媒体参加情况详见表8。

党媒参与率远远高于非党媒参与率,重要原因在于审计新闻和信息具有权力监督的色彩、权力监督需要党的领导。党媒是党的领导机关主办的媒体,代表党的观点,具有强大的传播技巧和舆论引导能力,能够很好地把握报道的方向、力度。而各种商业媒体和都市媒体等非党媒,主要从公众立场和公众视角舆论监督,主办方邀请党媒参加既可获得舆论导向,又能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综合性媒体/专业性媒体参加情况

综合性媒体面向整个社会、以普通读者为发行对象,不偏重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专业性媒体则以发表反映某一行业、某一系统或某一阶层的新闻和评论为主,以特定范的读者为发行对象,通常隶属或直属于国家部委、办局。政府审计相关的专业性媒体包括《中国财经报》《中国审计报》⑤《经济日报》和中国审计网等媒体⑥。本次调查发现,专业媒体参与度高而综合性媒体参与度低,专业媒体参加度为到84.91%,综合性媒参加度为79.25%。新闻会邀请专业/综合媒体参加情况详见表9。

4.全国性媒体/地方性媒体参加情况

全国性媒体以全国的新闻为报道范围,向全国各地发行;地方媒体则以报道某一地区新闻为主,并在该地区范围内发行。调查结果显示,邀请全国性媒体的新闻会21场,占到总数的39.62%;邀请地方性媒体的新闻会51场,占到总数的96.23%。邀请全国性媒体的新闻会场数远远低于邀请地方性媒体的新闻会。全国性媒体/地方性媒体参加审计新闻会的情况详见表10。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全国性媒体对新闻的重要性标准要高于地方性报纸的重要性水平,许多对于地方媒体重大的审计新闻对于全国性媒体未必重要;反之,对于全国性媒体很重要的审计新闻对于地方媒体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此,在地方新闻价值既定的情况下,地方性媒体受邀参加审计新闻会的概率就自然高于全国性媒体的参与概率。

5.不同形态媒体的参与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参与审计新闻会的媒体包括报纸类媒体、广电类媒体、网络类媒体。其中,报纸类和广电类为传统媒体,网络类媒体属于新媒体;包括地方新闻网、区域性信息网站(诸如大洋网、东北网)。报纸类媒体参与度最高、网络类媒体其次,广电类媒体最低。不同形态媒体参与审计新闻会的情况详见表11。

6.不同属地媒体参与情况

(2)异地媒体参加情况。地方审计新闻会很少邀请异地媒体参加。本次调查仅发现2005年12月14日香港大公报受邀参加海南省审计结果公开新闻会。异地媒体很少参与地方审计新闻会与国外媒体很少参与的原因基本类似。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运用百度高级搜索、中国审计信息网站内搜索、审计署官方网站和部分省级审计机关官方网站、中国知网等途径,收集了2000―2016年中国地方政府新闻会149场的资料,对地方政府审计新闻会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调查结论如下:

(1)中国地方政府审计会包括审计事实告知型、审计行为预告型、审计政策法规解读型、审计工作宣传型四大主题。其中,工作宣传型和政策法规解读型占据很高的比例。(2)审计新闻会组织方式有审计机关独立召开和非审计机关独立召开、审计机关与非审计机关联合召开三种形式,审计机关独立召开型是主要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方式。(3)审计新闻会的普及程度很低,过审计新闻会的地方政府很少,相比之下,省、地、县的普及率逐级降低。(4)地方召开审计新闻会的数量很低,各地审计新闻和审计信息还没有常态化,审计新闻会是少数审计机关的偶发性行为。(5)审计新闻会更倾向于邀请专业性媒体、党媒、当地媒体、国内媒体和传统媒体参加。(6)审计新闻会以审计机关办公地点为主要方式。(7)审计发言人以审计机关正副职为主。

整体而言,我国地方审计新闻会存在以下问题:审计新闻会的自我宣传色彩浓厚、信息披露不足、议程设置过度、传者供给导向过强受众需求导向偏弱。新闻发言人专门化程度不足,离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还很远,参与媒体代表性不强、公众知晓率不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新闻会的传播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审计新闻会的效果有待提高。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审计新闻会信息披露功能

一方面,要增加告知性、预告性审计新闻会的数量。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发挥权力监督作用。告知性和预告性两类信息含量较高、公众需求较大的审计新闻会要经常化。要强化重大审计政策法规解读,长期审计工作规划、审计机关工作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腐败情况、重大违规违纪和大案要案、国计民生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增加公开各种财经违规问题的原因、违规后果、违规影响的利益群体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M量减少宣传性审计新闻会的数量、减少一般性审计工作介绍、工作总结,淡化审计绩效宣传功能,防止把审计新闻会异化为宣传审计绩效的工具;提高审计新闻的内容相关性。提供媒体和公众想知道的信息,减少媒体和公众不想知道的信息,切实满足媒体和公众的信息需求;避免把审计新闻会开成没有新闻的新闻会;避免不顾公众需求自说自话、自说自夸的总结大会和审计成果宣传大会;避免对关键话题含糊其辞、“环顾左右而言他”。

(二)规范审计新闻会的组织形式和地点

将多种组织方式统一为审计机关独立主持召开方式,强化审计机关的专业优势,提高审计新闻会的规范化、制度化。相应地规范化审计新闻会召开的地点为审计机关的办公地点。

(三)加大审计新闻的数量

新闻会的是新闻,要求有强烈的时效性,重大新闻要能够即时,缺乏时效性的新闻,没有什么信息含量。目前新闻数量过少、频率过低、新闻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各地政府要适当增加新闻次数,新闻规律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⑦。

(四)增加媒体代表性

目前主要邀请专业性媒体、党媒、当地地方媒体、国内媒体参加新闻会,这样就限制了审计新闻的影响范围,为了扩大社会影响范围、扩大普通公众对审计信息的知晓率、提高审计新闻会的社会影响力,需要邀请更多的都市报和商业报等非党媒、综合性和全国性的媒体参加,适当的时候可以邀请异地媒体和境外媒体参加。

(五)m度设置议程

新闻会是主办单位把信息权和传播权让渡给媒体记者,但是主办单位不能丧失信息掌控权,不能被动迎合媒体不合理的信息需要;而是要结合审计信息的特点凸显焦点信息、强化关键信息、弱化敏感信息,为营造报道的信息环境构建信息报道框架,引导记者报道进而影响公共舆论走向。为此需要在新闻会召开之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在新闻会策划之前预判媒体报道,把握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反应、准备多版本的新闻稿、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视角和丰富的新闻素材。在此基础上准备新闻发言人的讲话稿、记者问答备忘提纲,向记者提供书面材料,帮助记者恰当了解审计对象行业或产业的背景知识以及准备问答口径。

(六)推行发言人的专职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新闻会由审计机关的责任人兼任。诚然,由审计机关负责人担任审计新闻会的发言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大多数审计机关领导是组织内部传播称职的发言人,具备良好的内部传播素质和技能。然而,新闻发言人由其他职务兼任,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新闻发言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⑧,既要参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决策,又要兼顾媒介、深入群众掌握民间舆论,这往往导致兼职发言人力不从心[5]。其次,作为组织外部传播,新闻会所需要的能力比组织内部传播要求更高、更广。兼任的发言人仅凭内部传播技能无法胜任组织外部传播的工作。因此建议审计机关专门为审计新闻会设置新闻发言人职务,推行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其现代媒介素养,使其谙熟媒体议程和新闻话题设置、传播策略和运作机制、新闻传播途径、公众舆论走向等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使其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反应能力、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小荣。中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2] 叶忠明。 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与现实[J]. 会计之友, 2011(6):115-117.

[3] 蓝鸿文。记者招待会和新闻会――现代新闻采访新问题探索之二[J].新闻界,1999(3):17-19.

[4] 周莹。新闻会:政府传播的重要形式[J].新闻知识,2004(12):43-45.

[5] 宋双峰。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20年[J].中国记者,2003(9):19-21.

[6] Remarks at a press conference: Cuban government announces substantial support to WHO Ebola response[Z].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7] Meaning Transfer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a Functional Descrip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EB/OL].2013.

[8] HU L X,et al. A Corpus-based Study of Modal Verbs in Chinese-English Government 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J].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13(3).

[9] ZENG C. On Follow-up Questions in Political Press Conference――A Case Study of British Government Press Conference[J].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2012(1).

[10] HUANG Y. The Power Construction in Government Press Conference Discourses[J]. Journal of Xiaogan University,2008(S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6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相关文章

公司发布会新闻稿范文(必备(通用15篇)04-19

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范文(热门最新6篇11-18

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稿通用 新闻发布10-04

新闻发布会新闻稿【优秀8篇】05-10

新闻发布会新闻稿【优秀4篇】10-12

新闻发布会新闻稿(3篇)09-19

中学运动会通讯稿(优秀5篇)09-20

雷锋精神的新闻稿(最新5篇)09-21

运动会比赛新闻稿(优秀5篇)09-19

业务技能培训新闻稿优秀8篇11-18

181 4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