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的建议【最新9篇】

2024-03-08 09:24:33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包括旅行社,以及组织其他出游方式的机构,例如户外俱乐部等等,旅游产业指的是所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例如交通,饭店酒店等等,下面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理的旅游业发展的建议【最新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一

关键字:河南省;旅游现状;改革建议

前言:

通过对我省的经济现状经行详细了解,再通过对”集团化经营”成功的典范――华侨城经行学习,运用对比分析,发现比较的方法,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策划了一条适合河南省的发展道路。对现实具有巨大指导意义。

1998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今,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因此加快我省的旅游业改革刻不容缓。且为实现”中原崛起”旅游富省,是我们必走的一条路。

一、前景良好的国际产业背景

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且旅游业是21世纪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国际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2000~2010年为4.2%,2010~2020年为4.4%。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

二、蒸蒸日上的国内产业背景

中国旅游业处于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过渡。在未来20年,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旅游富省。

三、河南旅游业天然优势

河南旅游发展的优势河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1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且河南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具有起源的古老性、遗存多样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2“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现代常见的100多个姓氏里70%起源于河南,在开展寻根谒祖等特色旅游方面独具优势。3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节庆活动也是一大特色。4旅游业发展交通便利。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我们的旅游强省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河南旅游发展现状

(1)我省旅游业起步只有20年,相对较晚,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市场不敏感,各市为争业绩不能有效合作,机构重置,各地区间不合理竞争且阻止了我省旅游业向国际化、规范化发展。

(2)异军突起的区域竞争。据刘锋的《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全国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市自洽区也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在各地旅游业蒸蒸日上、旅游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地处中原的河南将面临东西夹击、南北围追的困境。

五、河南旅游业改革建议

1.经营理念创新――由”产品发展导向”转向市场开发导向”

华侨城的旅游主题公园发展轨迹具有明显的”产品导向”特征:从1989年的锦绣中华到1998年的欢乐谷,走出了”人造仿景观――人造真景观――真景观与仿景观的组合”和”景观静态性展示――表演动态性娱乐――项目活动性参与”的共轭型产品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旅游主题公园的奠基石和典型代表。不要墨守”产品和市场”的成规,在有限制的市场半径条件下,景区需要不断地”策划和改造”,市场需要不断地”引导和更新”,形成”产品和市场”的双向互动关系,在提高游客重游率和每人次接待利润率上下功夫。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这种创新理念。

2.经营组织创新――由”单体分散经营”转向”集团规模经营”

由于种种原因,华侨城的旅游主题公园在经营组织形式上,长期以来实行”每个景区独立经营”的分散模式。在景区发展初期,有利于单个景区”形成市场冲击波、架构品牌立足点和独立核算、尽快收回投资”;在后期却会恶化了景区的经营环境,造成了人力资源成本、广告宣传成本等的攀升和游客每人次接待利润率的下降。故我们可以从此处学习”集团规模化经营”实现集约化管理。

3.经营机制创新――由”行政首长负责制”转向”企业资产经营制”

行政首长负责制带有明显行政性质的经营机制,对景区的初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景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华侨城的四大旅游主题公园已经从一种”垄断性资产”转化成了一种”经营性资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景区企业经营机制。

4.市场定位创新――由”区域性市场”转向”网络化市场”

调查结果显示了华侨城的客源市场在空间分布上的区域性特征,并且这种区域性是以受交通条件制约的本地客源为主体的。华侨城如果将市场定位锁定在这种客源市场格局上,就会使本已有限的市场空间受到多种市场变数的影响,势必造成市场走势的下挫或市场空隙。从经营战略管理角度看,第一种模式的原生性限制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些限制因素的可变更弹性系数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因而是一种风险性战略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战略模式,如果实施这种模式将是华侨城旅游业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一次新的考验。我们学习此处便于全国级境外游市场的开发。

5.经营策略创新――由”产品整合策略”转向”品牌多角化策略”

华侨城的旅游主题公园从1989年起步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骄人的运作效果,构建出了有形的旅游文化社区。但如果对这个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话不难发现:华侨城营造的旅游吸引物始终立足在”景观观赏层面”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产品整合经营策略具有特定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目前,无论是华侨城的旅游主题公园,还是我国的旅游市场,都应该说进入了向成熟型转化的调整时期。这种策略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以华侨城立地空间为操作平台,突破”景观观赏层面”的思维定势,在”参与性娱乐层面”和”文化性生活层面”上进行旅游吸引物的策划与营造,从而不断增创华侨城旅游主题公园的新优势;二是超越立地概念的华侨城,以网络化的区域性市场为操作平台,对旅游主题公园相关的产业链条进行渗透的扩张,形成专业化的产业体系,培育华侨城国际化的”OCTPARK”模式。

6.以结构调整为龙头,塑造河南旅游大产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要积极调整旅游产品的结构,以观光型产品为重点。在深化自然与历史文化观光览胜、宗教朝圣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文章,即:第一,围绕黄河与黄河文化做文章:第二,围绕”四都”(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做文章;第三,围绕寻根拜祖做文章;第四,围绕嵩山做文章。第五,围绕太行山、伏牛山、桐柏一大别山做文章。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配套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延伸旅游业产业链条,从满足人类不同消费需求出发。积极开拓民族民俗风情浓、休闲性好,参与性强和”新、奇、险、特”的旅游活动,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推动旅游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

参考文献:

【1】河南旅游插图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

旅游业发展 篇二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首先应该解决对旅游产业的认识问题。

旅游业被喻为朝阳产业,这一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是当前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就业机会,富裕城乡居民的有效途径。*地处内陆平原,一不靠山,二不靠海,三是保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也比较少,加上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开发力度小,因此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在思想认识上,旅游曾一度被看成是吃喝消遣、游山玩水,接待服务的福利型、娱乐型、事业型活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受全国、全省加快旅游发展环境的影响,人们开始对旅游业有了新看法和思考,在经历了不认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出加快发展,应该说,我们对旅游业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和提高。认识的变化与提高,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据今年“春节”旅游黄金周统计,在此期间来*旅游的外地游客9.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5倍,旅游收入274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43%,长期以来处于温冷地带的*旅游正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所以在正视困难与差距的同时,还应看到*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的优势,如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南北旅游热点城市的重要连接点、丰富的土地资源、逐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旺盛的市场需求、强烈的发展愿望、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良好的发展环境、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等,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还有后发优势,可以充分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在旅游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少交学费。也可以这样认为,加快旅游业发展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得益于全市上下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好形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重要成果。正是由于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对“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旅不优”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影响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我们才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心,*的旅游业大有可为,是一台好戏,是一篇值得做的大文章。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要切实解决旅游载体问题,搞好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

这几年,我们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投入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没钱办事。在有了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之后,旅游建设为什么引不来资,弄不到钱,甚至争取上级扶持也很费劲呢?究其原因,还是对旅游产业认知的思维放大不够,前瞻性宏观规划不力。拿不出几个在全国全省叫得响、过得硬的旅游项目进行招商引资,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旅游项目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一个好的旅游项目要求很高,如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高品味的文化气息、雅俗共赏的格调、温馨的人文关怀、健全的综合功能、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论是上级支持,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社会投入,关键要看项目的市场前景,这也是决策者投入的关键之处。在这方面,近邻聊城市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们实施旅游开发大战略,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全力打造“江北水城”这一旅游品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多方融资,舍得投入,如今名桥、名水、名城初具规模,并与海源阁、光岳楼、山陕会馆等景观串联、整合,巧妙解决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成为鲁西北靓丽的风景线。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是资源开发不够,项目建设力度小,那么就应集中精力,抓住牛鼻子下功夫,狠抓旅游项目的筛选、立项,这是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搞好现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业大市,应该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上多动脑筋。聘请旅游、生态、环保、农业、林业、园林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的农业生态观光项目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分析,提出一个整体的策划意见,如仙人湖、红坛寺森林公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万亩枣林、世纪风农业科技创新园、禹西生态农业观光园,均应按旅游发展规律,以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作一个统盘的规划,使其特色鲜明,规划到位。

其次,在人文景观上要充实文化内涵、扩大外延。如苏禄王墓可展现异域的建筑、服饰、饮食文化,建成北方最大的东南亚风情园;禹王亭可以将神话故事、美好传说演绎,增加吸引力;东方朔放在秦皇汉武大背景下来塑造形象,提升知名度。

再次,要做好“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的文章。在摆脱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局限、跳出就*旅游谈*旅游的小圈子之后,“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成为新的发展思路。深圳当年几乎无旅游资源可言,现在游人如织;新加坡弹丸之地,而今旅游业红红火火;常州不是恐龙化石发掘地,却搞起了全国最大的恐龙博物馆,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新上旅游项目,可以与地域特征、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结合,也完全可以打破区域、时代的局限,以南北文化、中西文化交融为大背景进行项目选择,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平原如何运作,在这个问题上应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集思广益,帮助*筛选出有轰动效应的旅游项目。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还应转换旅游管理机制,改革运作体制。

旅游作为一项十分活跃的产业,在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殊性。有了一定的旅游资源,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还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运作模式不断改革完善,走创新之路,使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目前,我市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为数不少,许多文物还是部级、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有的景观、景点规模初具,投入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长期以来,门可罗雀,所收门票了了无几,靠财政饭供养,甚至维修费用也无着落,其潜在价值和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全市景点没有一家舍得出资宣传促销,招徕游客,有的连普通的简介、小册子也没有,有时旅行社登门谈生意,反而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游客多少与自己关系不大,这样的状况显然与加快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我市的景观、景点大多是政府一些部门按计划经济模式来管理,由于所有权、产权、经营管理权的关系,文物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没有妥善处理好,所以难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旅游的发展。

转换旅游管理机制,改革运作体制,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城市广场、公益设施可以冠以企业名称,出让经营权、管理权,使政府放下包袱,不用为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犯难;禹王亭是个很好的景点,而且还有先祖酿酒的故事,可以让禹王亭酒业集团参与管理、经营,企业会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的关系,宣传、促销的事不劳政府操心了,也可能改变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景;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也可以经营吃、住、行一条龙的旅行社,改变我市现有旅行社弱、小、散的不利局面;准备新上的民俗文化村、大型游乐场等几个大型旅游项目,要鼓励大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投入,企业化管理。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就应将旅游业办出特色,使之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没有特色的旅游对旅游者形不成强烈的吸引力,难以形成大气候,搞出大名堂。特色旅游的形成,有的是仰仗一个地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地域特点,由造物主的鬼工神斧所赐予;有的是别具一格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漫长历史的积淀而形成;有的是得益于多种文化的交融、汇合。目前我市旅游业应该说有亮点、有卖点、有特点,但无特色。因此必须开动脑筋,独辟蹊径,一是把特点形成特色,形成产业,如将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扒鸡、金丝小枣、金丝贴画、黑陶、彩陶、名优特产、名吃小吃等产品做强、做出大文章,树立名牌、品牌的意识。二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地方经济的丰富内涵,如运河文化内涵,燕赵、齐鲁文化交融的内涵,杂技、名类民间艺术,东方朔、弥衡、刘备、颜真卿、邢侗等历史文化名人,以及时传祥、王为民等英模事迹都可从多角度进行策划,发挥其文学艺术、人生教育的宣传功能,营造本地强烈的文化气息;我们的民营经济、禹城三糖、皇明太阳能基地、许多新兴的工业园区也独具魅力,完全可能成为有吸引力的新景观。三是学会“拿来主义”,善于整合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各类旅游题材进行包装、串联,为我所有,为我所用,造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局面。总之,*旅游的特色只有依靠后天的努力,靠我们以智慧和开拓创新,奋力争先的精神来打造,在普通人眼里一块平常的石头、一堆泥巴、一条树根,能工巧匠可以运用神来之笔巧夺天工,形成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美靠发现、靠挖掘、靠创造,特色旅游资源问题也是如此。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就要有创新精神,迎难而上,有所作为。

有“为”才能有“位”,一味等、靠、要,等不来工作的新局面,为此,二OO一年市旅游局独立办公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解放思想,克服经费紧、人手少、办公条件差等困难,针对当前全市旅游业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先后组织参加者了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经贸洽谈会、曲阜旅游交易会,广交朋友,开阔视野,宣传*旅游品牌,推介线路,并与企业、新闻部门相配合,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成功组织了“十一旅游黄金周、*人游*”活动,“欢度九九重阳节、*人游*”活动,以及“*人游*征文、摄影大赛”等活动,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激活了本地旅游市场。在此基础上,整顿规范旅游市场,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取缔无证经营、违法经营行为,净化环境,创造宽松、和谐、公平、公正的经营氛围,使*的旅游管理工作初步纳入正规。目前,三家星级旅游涉外饭店,近20家旅行社经过复核、整顿,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八方游客,为市民提供良好服务。

旅游经济的发展 篇三

1旅游经济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旅游业由于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导向和倍加的乘数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是西部地区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特殊作用,有望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率无发展的产业,给西部开发注入活力,成为西部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旅游真正发展起来,我国的旅游业才能实现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西部旅游业的兴起既可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对海外和东部地区的开放,通过人流引来资金流和信息流,又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将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趋式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西部旅游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可以形成西部地区特有全局性主导性的特色经济。21世纪西部地区的经济振兴必然要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越全国平均速度,而旅游业要发展成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必然要求其发展速度超过西部地区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高速成长的发展潜力。因此,西部地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具有战略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以甘肃省为例,甘肃规划到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1万人次,国内旅游者2400万人次,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52亿元。届时,甘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比重可达到5.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可达到16%,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2015年,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65万人次,国内旅游者4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370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8.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4.2%,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到2020年,将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9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59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0%,旅游业将成为甘肃经济的主导产业。

2如何有效促进西部旅游经济的发展

2.1依托特色旅游,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广西(南宁)旅游美食节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大型主题活动,自2000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以壮乡传统食品为载体,屡创吉尼斯纪录,已有近600家商家借助美食节的舞台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获得丰厚的效益,共有近30万游客参加过美食节的活动,美食节使南宁树立了“绿城、歌城、美食城”的旅游形象,有力地促进了南宁乃至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活跃了旅游市场交流,已成为广西旅游业一个强势的节庆旅游品牌。

2.2利用有利地势,打造西部旅游集散中心

以重庆市为例,该市要打造西部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正全力打造“4+1”旅游精品,通过“十个一”工程向世人展示旅游成果。“4+1”旅游精品是指“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武陵风光”“,十个一”工程是指一套丛书、一张光碟、一本画册、一幅地图、一份报刊、一首歌曲、一台演出、一家网站、一个标志和一句口号。其中,一套丛书指按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分别汇集成册的《重庆旅游全攻略》丛书;一幅地图指《重庆旅游地图》,着重推广重庆旅游“4+1”精品,突出景区和交通,起到“带路图”的作用;一句口号即“激情重庆”。

多年以来,重庆市旅游业一直在勤练内功,并作出了“一心两带”的总体定位,即把“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渝东南分别打造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武陵山区民俗生态旅游带”。

重庆市力争到2012年,建成10家旅游商品企业,建造20艘五星级豪华游轮,建设30家五星级旅游饭店,打造40个精品旅游景区。发展山城夜景、都市风情、会展经济等都市旅游产品,推出以“山水之城、美丽之都”为主题的山水都市旅游,以巴渝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抗战风云为主线的陪都文化旅游,以两江四岸、山城夜景为背景的“两江八秀”旅游,以“五方十泉”为代表的“温泉之都”和以高尔夫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观光、休闲、购物旅游目的地。在这之前,也许有人觉得重庆除了三峡外,还没有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的旅游产品,但通过这几年对旅游精品的打造,重庆市的旅游产品已经十分丰富,下一步,重庆市将把中国重庆西部旅游博览会、三峡国际旅游节、山水都市旅游节固定作为重庆旅游营销的三大节庆活动,并全面启动旅游营销“十个一”工程。

2.3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以强化旅游业服务为基础,在旅游业开展诚信旅游活动,规范旅游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秩序,树立城市旅游业形象,营造良好旅游环境。通过开展旅游业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和诚信活动,倡导“文明旅游、诚信服务”新风,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质量。

(1)抓治理。加大对旅游业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引导游客理智明白消费,消除欺客宰客、强迫或诱导游客购物、食品不卫生等损害游客利益的现象,及时依法处理对旅行社、餐饮企业的投诉,为游客创造舒适、自由、安全、放心的宽松环境。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信息面广、影响面宽、舆论强大的特点,对旅游业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借助舆论的力量实现旅游业管理的目标。

(2)抓自律。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协调解决好旅游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旅游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行业自律意识。

(3)抓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旅行社经营者、部门负责人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要开展全员培训,提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导游员服务档次和质量。

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四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扣除1989年因素),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85年到1988年,1988年到1992年,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年度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国内旅游人次(亿人次)

回笼货币数(亿元)

2.4

80

2.7

106

2.9

140

3.0

187

2.4

150

2.8

170

3.0

200

3.3

250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沪、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5天~3.5天左右,“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自我服务的散客多,有组织的较少。1986年,散客旅游者仍占90%以上。1991年800多家二三类旅行社组织招徕国内旅游者423.623万人,散客仍占86%。旅游过程中,自带饮料、食品的游客较多。

5、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6、我国国内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如改善交通、增辟景点、美化环境,修建规格不等的饭店,设立专门接待国内旅游者的二三类旅行社,1992年这类旅行社己发展到1400多家,但是,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为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国内旅游者基本上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距离享受差距很大。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预测。

按照全国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要求,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1993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意见》的文件,从“不支持,不提倡,不反对”的“三不”方针到“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稳步发展”到今天的“积极发展”的转变,我国的国内旅游业将愈来愈受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国际旅游业的深入开展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本世纪末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我国的国内旅游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的局面,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国内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进一步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国内旅游的发展步伐。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1、旅游消费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逐步向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结构靠拢。

据预测本世纪末我国人均GNP将达到800—1000美元,人们将会产生普遍的旅游动机,目前,我国人均GNP刚达到国内旅游经济条件的要求,因而造成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的普遍偏低。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设施的供给水平的提高,人们出门旅游将要求吃得好、住得好、乘车带空调、坐软卧,有的要求乘坐飞机往返,由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

当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食住行的比重较大,达75%-85%,游购娱占25%-15%。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香港,旅游消费中游览购物娱乐支出占60%。我国旅游消费资料中,物质消费资料多,精神消费资料少。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现,今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精神消费资料的比重也将上升。

2、旅游人数稳步增长,有组织的团体将逐步增多。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并维持高速局面(扣除各种意外因素的影响)。由于负责接待国内旅游者的旅行社增长速度过慢以及经营中的不正之风,服务质量的低劣造成目前国内旅游者多以散客出现。随着旅行社的发展及服务质量的改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行社旅游。旅行社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提供各种旅游信息,也将使一部分旅游者选择它3、旅行路线由短途到长途发展,人们将不满足家门口的短距离启蒙式旅游,而是向中长途涉足。旅游的区域扩大,热点仍热,温点和冷点将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而逐步升温。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眼光逐步投向外面的世界,南方人想领略一下冰城风光,北方人向往亚热带气氛,内陆人憧憬大海的辽阔,沿海人想探寻奇峰异谷的神秘。

4、旅游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了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有人概括为“白天看庙,夜晚睡觉,白天疲劳,夜晚无聊”。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同样要求旅游内容的多样化,人们要体验更多的美好经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今后人们的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5、旅游人员构成中自费旅游的人数将逐步增加,公费旅游仍将占一定比重。公费旅游中的职工奖励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仍将在国内旅游中占一定比重,只不过份额逐步下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将会以自费旅游的方式出现。

6、国内旅游业的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旅行社的数量将增长,饭店业的比重基本平衡,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旅游交通将有所缓解落后局面,但由于我国旅游者人数庞大,紧张局面仍将存在,特别是在热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7、国内旅游向出国旅游延伸,由于边境旅游口岸的增加,使边境旅游日益成为焦点。中国旅游者到越南、缅甸,前苏联人数日益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小部分富裕阶层把目光投向州际旅游。

8、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在本世纪末,第三产业比重将达1/3强,国内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将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它的发展,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当前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一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的地位摆不正。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急需外汇,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方针,因而一提到旅游,人们就会想到接待海外游者,全国各地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放在国际旅游上,一方面是热点人满为患,一方面是温冷点的高档设施的闲置浪费,造成“高级宾馆无人住,国内游客无处住。国内旅游业长期从属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国内旅游者需求的设施建设,缺乏计划和实际指导,统计资料不全,国内旅游业除了旅游收入和人数的统计,其他方面还是空白。对国内旅游业的理论研究,也处于相当薄弱的地位。

2、对国内旅游业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如自费和公费的纠缠不休,一提起国内旅游业,人们就会敏感地想到“自费”、“公费”问题,“不许到风景区开会”“不许公款旅游”虽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如何正确认识自费公费问题现在还没有定论。

3、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瘘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如报纸上披露的庐山、华山垄断旅游景点,旅游者拍照要收费。广西桂林“野马”宰客十分厉害。有的甚至规定只准本地车辆上山接送客,外地车辆严禁上山(如山西五台山)。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价不符”的现象。

4、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跟不上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步伐。(1)交通瓶颈的制约:旅游业依赖交通的发展,交通又经常合理地牵制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交通超负荷运载:从火车看,一般超员50%—80%,全国每天约有80万人站着乘车。长江和沿海航行的客轮经常超员30%,有时甚至高达50-80%,我国航空运输更是爆满,一般人购票都要靠关系。我国公路诅车里程有沥

青和水泥路面的仅占23%。因此,发展我国国内旅游业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交通问题。

(2)旅游景点缺乏规划: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但是旅游项目开发缺乏创新性。桂林市1992年同时出现1O家民俗旅游点便属此类。旅游景点到处都是楼堂庙宇,游乐园之类,粗制滥造仿古景点,致使人文景现同自然景观不能融合在一起。

(3)其它问题:有关国内旅游的饮食业,饭店比重太小,我国饭店建设片面追求高档,以致形成“高中低”倒金字塔型。经营国内旅游的旅行社发展速度过慢;针对国内旅游市场的旅游人才匮乏,教育落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的国内旅游业真正向效益质量型过渡,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进一步认识国内旅游业的地位,树立“大旅游”观念。国内旅游业是整个旅游业的基础,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业必须以国内旅游业为基础。旅游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内旅游业的特点,从食宿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加以统筹规划,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步伐,满足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

2、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由于国内旅游业涉及到交通、饮食、娱乐、园林、商业、文化等部门,如果没有“一盘棋”的观念,就会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为了使这些部门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

(1)经济上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制定优质优价,特质特价,大众低价,竞争保护价的内容。二是调节淡旺季差价;二是对温冷线实行中档价格,对旅游服务配套优越的城市实行高档价;三是对于特殊吸引力,骑种旅游项目及线路,有限的客源容量的资源,一律实行垄断价格。

(2)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旅游者的正当权益。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法律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旅游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并不折不扣地贯彻。利用国家颁布的法规如《旅游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加强对国内旅游业的管理,改善国内旅游业的经营秩序,使国内旅游业健康发展。

(3)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指导国内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热点要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业,适当兼顾国内旅游业;冷点要集中力量发展国内旅游业;温点努力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花一定力量抓好国内旅游业,引导投资的正确投向,使旅游设施高中档比例协调,物质设施和精神设施比例要适中。

3、正确认识公费旅游,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1)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旅游,如参加订货会,展销会,采购生产资料过程中的旅游以及对客户的旅游服务,符合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应属于计人成本旅游。

(2)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疗养旅游,工会和党团组织为了丰富职工生活组织的观光旅游,这是合理的,应当提倡,富裕起来的农民利用集体公积金组织旅游活动,开拓农民眼界,增长见识,这都属于福利型旅游。

4、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服务条件。

(1)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多方筹集资金,吸引地方,部门、企业合资办交通;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运输方式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把旅游交通与一般通区别开,让旅游交通独立经营。

(2)制定旅游景点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开发步骤和实施方案;做好旅游市场的信息预测,宣传广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分析工作,以克服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时盲目性。

(3)针对国内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要多样化,富于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吸引不同的旅游者。加快二三类旅行社的发展速度。

(4)加强对国内旅游业的理论研究,统一国内旅游业的有关的统计口径,加强预测工作。

参考文献:《旅游经济》1984—1992年合订本,1994年第1期。

《消费经济》1988—1993合订本。

《现代旅游市场经营学》于学谦著,旅游教育出版社。

旅游业发展 篇五

关键词:东莞市;会展旅游;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国内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旅游资源及相关设施,东莞市与相邻的广州、深圳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等城市相比,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较少,且分布较散,各旅游景区间隔较远,不利于成片大规模发展。而发展会展旅游业则可以避开自然旅游资源少的缺点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与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

1会展旅游的含义与特点

会展旅游(MICEtourism),是一种利用展会与活动,吸引各方人员参加的旅游活动。包含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s)、学术会议及大型会议(Conference/Convention),以及事件旅游(Event)。例如企业内部的会议、企业内部的员工福利旅游、各种学术会议、交流论坛、展览会及时节活动等。会展旅游业具有游客消费能力高、逗留时间长及游客来源广的特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举办的展会与活动也越来越多,所涉及的产业种类越来越丰富。例如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以及其他各行业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

2东莞市会展旅游业发展意义

2.1弥补传统旅游业发展不足,提高城市知名度

在旅游业方面,东莞市虽然有较为全面的旅游资源,但分布散,规模小,点面撕裂严重,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整合。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无法成为一个全面立体的旅游城市[1]使得较少游客愿意前往东莞旅游,减少了对外宣传的机会。东莞市与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接壤,且同为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城市,被誉为“世界工厂”,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与其他配套产业。然而,城市知名度与广州、深圳相比天差地别。而在广东省南边,有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座繁荣的城市,也是全球著名金融中心,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而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休闲中心、国际自由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知名度与香港不相上下。而极高的城市知名度为这两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常年吸引大量的资本与人才流入,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形成正向循环。同样地,广州与深圳两座内地城市每年吸引不少资本与人才流入。同时,广州、澳门、香港、深圳四地有着发展成熟的旅游业。广州白云山、澳门大三巴、香港迪士尼、深圳大梅沙等知名景点都能吸引大量游客。而被这四座具有超高知名度的城市所近乎包围的东莞市则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突破周边城市的“封锁”,提高自身知名度,增大自身影响力,形成正向循环,是一个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与依靠著名旅游景点及知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传统旅游业不同,会展旅游的主要发展基础为:场地、会展相关产业、会展事件。通过发展会展旅游业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游客在参加会展的同时,能够切身观察到一座城市真正的面貌与当地的人文风情,和直接的城市宣传相比,会展旅游等形式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游客对于城市的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2]。同时,通过发展会展旅游业的方式提高城市知名度,比直接宣传城市的方式更具经济效益,传播范围更广。因此,对于缺乏旅游资源的东莞市而言,通过开发会展旅游,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城市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2增加经济效益,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出行旅游的意愿随之上升,在“十三五”期间,年人均出游次数超过四次。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了部分省市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推动力,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3]。会展持续时间长,游客消费水平较高,涉及产业广。能够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经测算,国际上展览行业每收入1个单位,则整体社会相关收入为9个单位,比例最高能达到1:9,可以看出展览业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比[4]。2016年,香港展览业为香港经济带来了近530亿港元(约68亿美元)的收入,相等于香港2016年本地生产总值(GDP)的2.1%。与此同时,2016年的展览业活动为香港社会提供将近77,000个全职职位,有助于缓解失业率上升[5]。会展所带来的收入及就业机会,除了使场地营运商、展览主办机构及展馆承包商获得巨大收益以外,会展周边产业诸如广告业、酒店业、零售业和餐饮业等也都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利益,大力推动了这类产业的发展。德国在2014—2017年间,平均每个贸易展销会和展览年产生的税收约为45亿欧元,参加展会的境外游客也增加了近40万人[6]。可以看出,会展业能为城市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带动周边产业快速发展。

2.3促进城市改造与更新

会展活动的举办需要现代化先进的会展场馆,便利的交通条件及优良的酒店业和餐饮业等,而为了发展会展旅游业则需要大力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促进城市改造与更新,创造一个适合发展会展旅游业的环境。例如建造规模更大、接待游客数量更多、设备种类更齐全、数量更多的会展专门场馆,同时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提升便利度等。例如2010年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经过测算,上海世博会使上海的交通、电信、供水及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近10年[7]。

3东莞市会展旅游业发展策略

3.1结合“互联网+”背景,发展双线会展旅游业

双线会展旅游业是指线上及线下两种渠道有机结合开展的会展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推动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模式结合同步开展,将展会呈现给全球各地的观众,达到会展走向全球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展会与城市的知名度,助力东莞市旅游业及其它产业未来长期发展。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线下会展仍是会展旅游业开展的主要方向。现如今的技术设备发展程度与普及程度,并不具备完全线上开展的能力与基础,无法完全取代线下会展旅游。在发展线上会展旅游业时应注意,开发方向优先以手机及电脑等普及率较高的电子设备为主,较新较先进的电子设备平台诸如VR等为次。虽然先进设备能为参会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展示内容更详细,更直观。但其普及率远低于手机及电脑等设备,暂时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3.2建立强势会展品牌,推广强势会展品牌

东莞市举办过的展会数目众多,展会涉及的行业数量多,客户群体广。但缺乏高知名度的会展品牌,虽然目前有东莞电博会、厚街名家具展、虎门服交会等较大规模的展会,但在宣传上略显薄弱。同时,周边地区重复性展会较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莞会展品牌的吸引力。同时,东莞市缺少诸如UFI(UnionofinternationalFairs)等国际认证的展会品牌,而广深两地常年都有知名度极高的展会,例如广州市每年举办两次的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广交会),深圳市每年举行一次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等。因此,东莞市需要建立自己的强势会展品牌,推广及营销强势品牌。结合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四大特色产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先进制造业(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展会品牌[8]。展会与产业共同发展,通过展会让全世界知道东莞市特色产业及产品,吸引企业与资本投资,为产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而展会也会因为产业的发展,使其知名度不断提高,以此形成“产业-展会”正向循环,相互促进发展。

3.3校企加强合作,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专业化及现代化的场馆是举办会展活动的重要设施。目前东莞市境内通过UFI认证的场馆为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总占地面积为33万平方米,室内展馆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为目前东莞市最大最重要的会展展馆。虽然目前东莞市拥有先进的大规模现代化展馆,但会展旅游业相关的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专业的管理人才不足。就短时间来看,国内的实用型高层次会展人才缺口很大,每年人才培养速度远跟不上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东莞市境内目前开设会展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仅有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规模及数量来看,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为培养更多会展人才,政府可以进一步鼓励高校开设会展相关专业,增加每年会展人才数量。而为培养专业高层次会展人才,相关企业可与学校进行合作,企业提供相关实习岗位,而开设旅游管理或会展管理等专业的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与工作一线接触,积累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这种教学实践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且能够有机会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短板。而在毕业后,企业也可与学生直接签订合同,既能为业界输送高质量会展旅游人才,也能提高学生就业率,且学生在工作前就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正式工作后不用再进行培训,使其能更快上岗,达成一种双赢的局面。政府在这其中应起到牵头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可以适当为与校方有合作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经济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与校方合作,接收学生并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同时,校方适当引进会展旅游相关企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以兼职的方式加入学校教师队伍,组成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接受到来自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而在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校方可适当每年外派部分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让教师进行一定的进修与培训,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9]。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应作为一名监督者的角色,避免出现压榨学生,对学生提出不合理的劳动要求、不给予劳动报酬、提供脏乱差的住宿生活环境等,保护学生受教育及其它合理权利,使校企合作能够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促进东莞市会展旅游业发展。

4结语

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六

关键词:旅游业 形象 竞争 现状 对策

一、舟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

2014年舟山的旅游人数急速增加(见表1)。从分区情况看,各地区的旅游总人数均呈上升趋势,都突破了10%,其中嵊泗县的增长率最高,达到16%,更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山的旅游总人数已经达到1400多万人次[1]。

近年来,舟山市旅游收入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见图1),年均增长率高达29.9%。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大力推动了舟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值。虽然2010年过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是舟山市的旅游收入还是持续稳定地增加,2014年已经达到了338.44亿元。

(二)景区类型

舟山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858个,其中219个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占全部资源单体总数的25.52%,包含在内的极品级旅游资源单体占到17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占到48个[3]。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推动舟山的精品化景区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嵊泗列岛等几个旅游区,在经过20年的科学开发后,已成为舟山旅游的品牌资源。全市范围内,随着景点的陆续开发,数目惊人到超越1000之多。就目前而言,岱山与桃花岛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及嵊泗列岛更是当仁不让地挤入部级风景名胜区的行列。定海作为唯一的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地位毋庸置疑。再看沈家门渔港,能冠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美誉,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朱家尖、沈家门、桃花岛以“海天佛国”普陀山为中心,共同组成了极具特色的“金三角”综合旅游区[4]。

(三)客源市场

舟山旅游业在国内的客源市场,主要体现在长三角地区,其中44%的游客来源于浙江本省,其次是上海和江苏两地,游客数量分别占总量的16.4%和13%[5]。可见舟山旅游的国内一级客源市场是泸、浙、苏、闽市场,其中上海和福建游客占年游客总量的近1/3,国内二级客源市场是鲁、皖、粤市场,从国外旅游的情况看,主要以亚洲地区为主,根据舟山市统计信息网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的旅游人数为58788人,菲律宾的旅游人数为8752人,新加坡的旅游人数为6957人等[2],在众多国家中,日本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一方面日本离舟山的距离较近,另一方面日本的造船业向舟山地区转移,增加了商务旅游和技术人员的输出。

(四)交通情况

舟山旅游业能够顺利融入华东旅游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以及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的基本形成。2014年11月,舟山机场共通航11个城市、拥有12条直航运输航线。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泉州、厦门、武夷山、广州等大中城市在内的重点航线。这恰恰证明了这座美丽的沿海城市――舟山市,因普陀机场的建成使用而开始腾飞,开始步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25日,舟山―青岛航线开通,新航线助推拓展北方客源市场[6]。2009年12月25日,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海上蓝色公路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接,四通八达。2015年11月27日,舟山市客运中心(盐仓站)开通了直达宁波、杭州、上海的旅游新干线,并把时间分别缩短在1小时、4小时和6小时内。宁波直达普陀山、上海芦潮港直达嵊泗、白峰至鸭蛋山滚装车客渡轮昼夜开班,舟泸线定海西码头至上海金山滚装航线运营正常。

二、舟山市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很多因素,客源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舟山品牌景区的市场竞争力与国内其他兄弟省份著名景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2007年为例,舟山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共1300万次,其中,接待国际游客仅19.93万人次;而湖南省张家界市共接待游客1878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超过129万人次;安徽黄山市接待游客1535.16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3]。同样,相比于国外城市,以马尔代夫为例,舟山群岛有着与其同样丰富的岛屿资源和海洋资源,均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重点,这表明,二者具备相似的资源和产业结构。再者,在区域位置上,舟山群岛位于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更优越于马尔代夫。然而,将两者相关数据做一深层比较,差距竟也一目了然。马尔代夫目前拥有旅游岛97个,床位2.5万张[7],舟山市现有床位7633张,但在入住率上,马尔代夫达70.4%,舟山星级宾馆客房入住率仅为47.9%,从旅游逗留的平均时间来看,马尔代夫游客人均逗留时间为6.7天,而抽样调查显示,舟山市游客仅为1.3天[8]。客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大量的数据表明,从旅游人数,旅客平均逗留的天数中不难看出,舟山的市场竞争力并不高。与国内、国际相比,舟山的客源市场占的份额小,舟山的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也会受到抑制。

(二)旅游管理体制形同虚设

旅游管理体制建设相对落后,旅游管理体制形同虚设,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对旅游业进行管理,难度将大大增加。舟山市目前的旅游管理主要是市县两级管理,除了市县政府职能部门市县旅游局外,还有与市县旅游局并级的风景区管委会(管理局)。虽然由副市长任主任、各相关部门参与形成了旅游委员会,在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但旅游委员会也只是一个虚设机构,具体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仍主要由旅游局来开展。目前舟山市两级旅游局缺乏应有的调控手段,且不论旅游局与风景区管理机构在行政上是并级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单就旅游局行使行政职能而言,没有应有的充足的法律依据,没有旅游项目开发前置审批权,没有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联合对外促销的能力。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直接造成了资源难以整合,旅游规划难以实施,旅游项目开发失控,旅游市场促销单一、内耗严重,各项旅游管理措施乏力等问题的产生,对于舟山的旅游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诸多制约因素。

(三)旅游产品单一,景区定位单一雷同,新产品开发不足

舟山的海岛开发数量虽不在少数,然而在开发形式上过于雷同,体现在几乎每个海岛都具备沙滩和山,且是低水平开发,又难以产生浓厚的人文景观氛围。这让大多数的海岛旅游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景观,以及人文气息。例如:四五月份的桃花岛桃花盛开,吸引无数游客,但花季一过,桃花岛的游客量立刻下跌。桃花岛是金庸先生笔下所描绘的美丽神奇,与世隔绝的小岛。即使除去桃花的风采,桃花岛应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陈旧的景区设施,单一的旅游项目,文化气息薄弱,这些因素使得越来越不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要求。此外,例如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普陀山、嵊泗列岛、岱山岛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其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却由于缺乏合理的挖掘与高层次的开发,造成了项目单一的局面,并进一步导致总体的产品功能类型单一化,“海洋旅游”发挥不出应有的地方特色。与此同时,研发水平滞后的旅游商品因种类少及缺乏地方特色和代表性,导致旅游者提不起购买欲望。

(四)部分景区商业化严重

商业化会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严重的商业化现象跟景区建设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誉有“海天佛国”的普陀山,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商业化氛围尤为浓厚。普陀山沿路餐馆与宾馆林立,临时摊位众多,核心景区范围内随处可见的海鲜酒店和住宿设施,不仅在景观协调性上存在问题,而且与普陀山佛教文化主题不相符。对于慕名前来的随意性游客来说,浓厚的商业氛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体验,这不仅无法培养他们对普陀山旅游区的文化忠诚度,还弱化了他们的重游意愿,当一代的忠诚游客逐渐老去,而新一代的忠诚游客却无法培养起来的时候,普陀山文化旅游区是很难可持续性发展的[9]。严重的商业化现象也会引起普陀山恶性名声等问题。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对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景区的本土文化造成破坏,对旅游者的满意度造成影响,对景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三、舟山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但是市场竞争力的本质是客源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利用媒介,进一步加大海岛旅游宣传力度。依靠电视传媒,杂志,报纸,网络推广,户外广告等媒介将打响舟山走出浙江的第一枪,特别是建设舟山旅游的手机客户端app,手机客户端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宣传方法不管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实现舟山旅游一体化服务的理想,实现衣食住行系统化的目标,通过联合舟山各大景区,推出不同的套餐信息,提供一天游到一周游各个时间段的旅游大攻略,提供游客不同季节各大景区的实时信息,在合理而又合适的价格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接轨国际,进一步提高旅游大会举办频率。2015年10月12日―14日期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浙江舟山朱家尖景区开幕。借此机遇,大力推销舟山海岛旅游品牌,扩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丰富海岛旅游产品,从而引进大量游客,延长旅游的逗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

着眼全局,进一步加强海岛文化设施建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在旅游淡季多举办一些强身健体的活动,例如环岛健走比赛,马拉松比赛等。朱家尖的国际沙雕节推迟举办,避开南沙游泳的旺季。在旅游淡季安排各种会议和商务活动。筹建适合全年旅行的景点设施,大型海洋生物游乐园,海岛风情文化村,佛教文化博物馆等旅游项目。

(二)加强管理体制,开创舟山旅游管理和服务新局面

根据舟山实际,建议建立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相分离的体制。从政府管理层面讲,必须赋予职能部门明确的职能和可以操控的行政职能。除了规划的制定和宏观业务指导,必须让旅游局能够对规划的落实和实际操作提出责任性意见,对旅游开发项目提出投资方向的指导性意见,对涉及旅游发展的相关行业有协调能力。目前,旅游局与风景区管理机构并级的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议设立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负责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负责全市旅游总体的宣传和促销,负责旅游开发项目的策划与招商,负责有关旅游事项的协调。

(三)加强对舟山旅游形象的定位,推进多元化海岛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普陀山的旅游形象定位于“海天佛国普陀山”;桃花岛定位于“碧海金沙桃花岛”;嵊泗定位于“南方北戴河”;岱山定位于“东海蓬莱”;舟山旅游形象定位的目的是要使舟山旅游的整体形象深入到潜在的旅游者心中[10]。通过这些旅游形象的定位,着力打造每个风景区的特色文化和特色景观。

进一步研究海岛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设计更加合理的旅游线路,开发吸引力更强的旅游产品。要加强舟山定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创造知名品牌,促使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以增加旅游人均消费额,为当地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11]。建立以“海”、“佛”为特色的多元化海岛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海岛民宿、运动休闲、婚纱婚庆、健康养生、禅修体验、邮轮游艇、通用航空等旅游产品。一是培育新业态旅游产品。着力发展油轮旅游新型项目,推进舟山国际邮轮港常态化运作,全年开通15个航次以上;发展游艇旅游,举办第五届舟山群岛国际游艇展,推进游艇基地建设;进一步开发水上飞机、直升机、观光巴士等观光旅游产品;设计海上环游产品,推出海岛一日游、多日游项目。二是打造婚庆旅游产品。建设朱家尖东沙、桃花塔湾等一批婚庆摄影基地。

(四)全面整治景区商业,营造优良商业氛围

为了防止滨海文化旅游区走上过度商业化的不归路,当地社区应以“保护文化真实性、完整性,文化引导旅游”为核心理念,把握好开发“力度”通过实时了解游客的心理,把握市场需求状况,及时调整和控制商业规模和类型,使得区域商业化程度既不打破游客心理需求的底线,也能够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滨海文化旅游区域主体也应当重视新兴媒体的力量,通过塑造良好的网络形象,向青年群体传递特色的文化信息,积极争取未来潜在顾客和文化传承者[9]。一是优化旅游景区的商业结构。在景区区域,集中建造具有明显观光效果的商业区,营造具有休闲风格和生活气息的购物环境,有利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达到“先卖感受,后卖商品”的效果。二是增加旅游休憩区的商业功能。为进一步刺激消费,给游客创造方便舒心的购物环境,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旅游休憩区的商业功能,与休息功能有机结合,实现游客在购物中休息,休息中购物的双赢目标[12]。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新格局下的舟山旅游业,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解决现存的问题,确立舟山旅游形象定位,不断提高舟山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舟山经济发展的命脉。

参考文献:

[1] 中国舟山门户网站,http:///web/zhzf/ zwdt/zwyw/201501/t20150108_731250.shtml

[2] 舟山市统计信息网,http:///tjnjData/ ShowArtilce.aspx?Year=2014&No=218

[3] 朱晓辉。 舟山海洋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J]. 特区经济,2012(10):149-151.

[4] 林兴海,毛剑涛。 加快舟山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6-20.

[5] 朱燕。 对舟山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5-66.

[6] 舟山市旅游新闻网,http:///Tmp/ newsContent.aspx?ArticleID=798ac2e6-ae65-4858-a599-9e3fd8479d1e

[7] 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zggmcg/ljmdd/ yz_645708/medf_646950/

[8] 定海新闻网,http://.cn/dhnews/ system/2015/05/03/019292111.shtml

[9] 张环宙,黄克己,吴茂英。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滨海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普陀山为例[J]. 经济地理,2015(4):202-208.

旅游经济的发展 篇七

关键词:旅游英语 ; 经济; 国际旅游

旅游经济(Tourism Economy)是指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引起的,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同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相应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服务,而旅游者给付一定报酬,从而形成了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安排好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需要同有关其他企业或部门发生经济联系。这些经济联系便构成了旅游经济的内容,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尽管中国旅游产业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与国际旅游市场荏苒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上,不仅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差距,还有营销体系、政策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通往世界旅游强国的道路上中国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现时期的中国旅游业应该着手改进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营销体系,改善环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体系,这都需要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高级、中级、初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服务人员。

二、旅游英语对开展国际旅游的重要性

据WTO的报告称,下世纪不仅旅游业将成为最赚钱的行业, 且中国将于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旅游的热点。据测,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接待游人的速度将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旅游目的国,旅游人次将达到1.371亿,其次才是美国, 法国位居第三,西班牙第四、中国香港第五。从长远看,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光明,但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我国旅游业的优越地位,以为凭着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不必花太大的力气,就能保证旅游业长久的兴旺发达。但是我国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困扰我国对外旅游发展的重要难题。旅游英语发展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我国对外国际旅游的发展。

三、旅游市场国际化对人才的需要

一名合格的旅游业管理人员必须首先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必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高等教育学历;必须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开拓精神;必须善于协调和善于沟通,勤勉敬业,诚实守信。因此,要大力培养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科层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在旅游企业,也需要一批能从事应用技术的英语高级人才以及在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服务管理和服务经营的人才。与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比较,这类人才在知识、能力、专业面及深度上都应有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在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都需要提升,这也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之中,国内旅游、出境旅游、涉外宾馆酒店旅行社都为高级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旅游英语教育对英语高级人才需求负有时代重任。如英语导游首先要能熟练应用中外两种语言,口笔表达能力要强,口齿清晰度要好,反应速度要快,声音要亮,具有健全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工作时做到不紧张, 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及时高效解决问题,正视各种挑战,对自己的缺点和失误有清晰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演讲才能和组织能力,在各种复杂的场合要有果敢的处理能力。

四、培养旅游英语产业化人才途径

(一)课程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做到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

为适应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从事旅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应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和现场管理、导游等技能,就业后能很快上岗并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一是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课程模式的目标去向是“人格本位”,即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二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旧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框架,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技能形成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模块化。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四大模块::即英语课程模块、旅游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素质教育模块。

(二)培养途径要实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

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产学结合。因此除了加强实训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外,还应根据社会岗位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进生国际旅游知识的培养,使他们不仅外语过关,而且还充分了解当前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快的适合国际旅游工作。

小结 旅游英语的发展是符合国际旅游发展趋势的,只有充分培养好专业旅游英语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对外旅游的发展,为我国旅游经济提供充分的动力。使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元慧。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 2009, (26) .

[2]唐红梅。 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10)

旅游经济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新思路;探索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40-01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循环型旅游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也是对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新思路探索的重要阶段,这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具有地方风貌的旅游区域

根据旅游地区的地域、经济、文化、历史、生活习惯、劳作等多方面的不同,结合当地特色,展现地域文化的差异,并且抓住这一差异作为宣传要点,这也是在旅游景区竞争中的优势所在,在宣传当地景观的同时能扩大地域影响力,对于当地的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游客可以从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区域和周边产品中体会不同的地域风貌,实现旅游经济的循环发展。

二、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念

毋庸置疑,在旅游经济发展中,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旅游经济的循环型发展,这就需要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念。在传统的旅游景区规划上,更多的是从景观和经济性的角度来规划,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一破坏很难逆转,直接缩短旅游景区的寿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找寻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引导工作人员和游客自觉地树立可持续的旅游观念,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同样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也要让游客感受到循环型旅游经济的优势。

三、建立完整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

从旅游景点当地的实际状况出发,建立完整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实现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实现循环型旅游经济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目标一致。同时也可以和当地的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共赢。根据旅游景区当地的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面作为旅游看点,这也是能体现当地风情的旅游模式,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构建当地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时,需要均衡分配各方利益,将各个单位的权责和利益联系起来,既能保护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也能保证其经济效益。

四、延长旅游景区的寿命

旅游区域(包括旅游产品)的寿命是从产生到衰退的过程,一般来说旅游区域在建成之后会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周边产品,而旅游产品的寿命也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这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衡量旅游经济的循环发展状况。因此,需要延长旅游区域的寿命,这样才能较好地发展循环型旅游经济。例如对旅游产品的寿命分析,包括旅游区域探索,明确游客的需求,然后参与到旅游产业中并且逐步完成旅游产品的设计,之后旅游产品饱和停滞不前,最后进入到衰退阶段,根据旅游区域的不同也可能会出现复苏的阶段。

五、构建反馈式循环型旅游经济流程

根据“5R”的基本原则,在旅游景区实现循环型旅游经济建设,对旅游景区可利用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污染物,将污染物的排放量降至最低,建立完善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在旅游景点构建反馈式循环型旅游经济流程就需要实现将旅游资源中的可代谢的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同时对于不能再生利用的资源及时移出景区,以免破坏景区原本的生态环境。旅游景区是当地特色的写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实现旅游景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能由于旅游人数过多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否则对于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在构建反馈式循环型旅游经济流程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协调处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政府职责,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发现破坏旅游景点环境的行为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从根本上缓解旅游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

六、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从旅游业的现状来看,旅游资源开发极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循环型旅游经济极为必要,应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保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雪。关于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6:226-227.

旅游业发展现状 篇九

一、泰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泰国是东南亚旅游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古老的历史文化。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泰国人均收入已超过6 500美元;2014年,泰国旅游业的收入超过1.1万亿铢;2015年,由于政权趋于稳定,泰国政府对泰国旅游业的收入预期将超过2万亿铢,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泰国旅游业发展历史

泰国旅游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暹罗皇家铁路局设立公共关系部来推广泰国旅游,并提供外国游客必要的协助;1959年,泰国成立了泰国旅游组织,同时,通过合资的方式创建了泰国国际航空,泰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架构政治逐渐形成;1970年代后期,泰国经济减速,旅游业成为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1979年,泰国旅游组织升格为泰国国家旅游局;在90年代以后,由于亚太经济发展的推动,泰国旅游业重新增长,从客源的角度看,东南亚的旅游者对泰国来说越来越重要;到2000年,泰国接待外国旅游者接近1 000万人次,外汇收入超过70亿美元。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泰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泰国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宜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持续相传的风俗习惯,是东南亚地区的陆路和航空交通枢纽,良好的基础设施及齐全的配套设施,加上泰国人民真诚好客、服务质量高,使泰国成为备受欢迎的旅地区。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广下,泰国旅游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外国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见表1。

从表1看,在2009年至2014年期间,外国赴泰旅游人数都超过1 400万人,呈逐步上升趋势;2009年和2014年,外国赴泰旅客人数出现下降,因为在2009泰国政局不稳及游行示威活动的发生;2011-2014年期间,泰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使得赴泰旅游的人数持续增加;2013年,赴泰游客人数增长约10%,旅游收入较前一年增加了55%,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电影《泰濉吩谥泄的热映,使得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大批增加。

(三)泰国旅游业发展特征

1.泰国主要旅游资源分布。泰国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泰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和省府是最稠密的,是泰国的农业和产业中心。中部地区的旅游景点也十分丰富:曼谷的玉佛寺、大皇宫和黎明寺、素可泰历史文化公园等。北部景色旖旎、自然资源丰富、古迹众多,这些因素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来此旅游和度假。旅游景点大都分布在清迈,历史观光景点和佛塔寺庙众多。东部是泰国面积最小的地区,泰国的重要港口大部分都在东部。芭堤雅是东部旅游中心,每年有很多外国游客来此旅游和度假。西部地区的旅游景点主要是水坝。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岛旅游景点,最为旅游者青睐的地区有普吉岛、披披岛、苏梅岛等。

2.泰国主要旅游客源分布。泰国的国际游客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约占该国外国游客的70%;其次为欧洲地区,以德国、英国为主;来自美洲、大洋洲的旅客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主;来自非洲地区的旅游者相对较少。到泰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80%以上的动机为度假观光。2013年,赴泰旅游游客最多的十个国家有中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2014年一季度赴泰游客相关信息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4年一季度赴泰外国游客主要来自东亚(50.72%),欧洲(34.18%)还有少部分壶知道www.huzhidao.com壶知道游客来自美洲(5.08%),南亚(4.07%),大洋洲(3.5%)。

二、泰国旅游业发展优劣分析

(一)泰国旅游业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泰国的旅游资源不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风光都十分丰富、分布广、品味高、特色浓。泰国有地理优势,位于区域的中心,泰国还有适宜全年旅游的温暖气候,曼谷、芭提雅、普吉岛是广大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真诚好客的泰国人民的魅力和不尽的乐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2.文化优势。吸引国外游客的泰国文化形式主要有泰语、泰式服装、泰国节日及宗教。泰国大部分人民都信仰佛教,在泰国源远流长,对泰国人民的生活及文化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除泰国的雕塑、绘画、舞台艺术、音乐艺术、合十礼及泰式饮食外,各类佛教庙宇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以及富有特色的泰式建筑等都是吸引广大外国游客的旅游特色。

3.区位优势。泰国位于东南亚的中心地带,位于印度和中国这两大国之间,为泰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打开方便之门,与周边多个国家的交通都很便利,有良好的贸易、文化及外交交流。泰国是东盟国家中向中国输出商品的第二大国,使得泰国成为陆路和空路的交通中心。泰国是一个以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的低纬度半岛国家,热带风光独特,海岸线漫长,四季如夏。其旅游点分布于全国各府,游客可以在境内不同的地区享受不同的旅游形式。

(二)泰国旅游业发展劣势

1.政治不稳定。2006年以来,泰国政治局势一直不稳定,尤其是2008年12月封锁机场事件、2009年4月曼谷骚乱事件,已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泰国国内经济社会秩序一直混乱不安,泰国的政治显现出极度的不稳定性。其中政局动荡重创旅游业,导致外国游客不敢进入泰国旅游。泰国政局动荡,让外国游客感到来到泰国旅游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2.色情业泛滥。泰国的向来遭世人非议,但难以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它确实拉动了泰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芭堤雅曾是越战美军的疗养地,性娱乐业一直很发达。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旅游观光的发展,各国游客日渐增多。据调查泰国目前有30万失足妇女在从事。每年约有数十万游客专程赴泰国观看人妖表演,这对于泰国来说无疑有损国家形象。

3.吸毒和艾滋病肆虐。泰国色情业的过度发展为泰国带来了诸如吸毒、艾滋病流行等问题。泰国地处世界的最大产地“金三角”地带,在泰国相对容易得到且价格较低。引发艾滋病的两大主要原因是吸毒和滥交使得这些失足妇女成为感染HIV病毒的高危人群,泰国已成为亚洲艾滋病的重灾区。从1985年到2010年,艾滋病将使泰国人口总数减少l%~2%,使泰国的人口增长率下降,旅游经济大受打击,也使泰国的旅游形象遭遇困境。

三、促进泰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分析泰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第一,政府应完善旅游设施与管理体系。一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该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泰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泰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会受到限制。在交通方面,主要是增加航空和铁路的建设,为外国游客进入泰国提供便利。对住宿设施的完善主要是改善居住环境。泰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要求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力度,进一步对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培养更多优秀、专业化的旅游业人才。第二,需要增强泰国旅游业宣传与促销,整合优势旅游资源。泰国旅游业自然和旅游资源都极为丰富,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旅游宣传促销的文化内涵,按照市场规律,整合各种文化宣传资源,实现旅游与影视、广播、音像、演出的有机组合,形成文化促销的整体效应。泰国旅游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全面整合特色旅游资源,融合景区风土人情、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第三,泰国政府应稳定国内政治局势。泰国政府应尽快完善各种危机管理及应用机制、保障旅游者的安全。政府和民间部门为外国游客推出安全防护措施,以增加外国游客对泰国旅游业的信心,维护好旅游治安,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泰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相关文章

旅游行业发展前景最新3篇02-29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优秀4篇】10-14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精选4篇)10-14

旅游业发展评析论文【最新5篇】07-04

旅游业发展建议优秀5篇07-03

2021培养联系人考察意见范本精选9篇10-08

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优秀7篇】10-09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精选10篇10-09

奖学金导师推荐意见【通用5篇】10-08

个人对公司发展的建议【优秀6篇】09-21

172 22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