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优秀3篇)

2024-02-26 20:11:29

本文是漂亮的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优秀3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赵安荣

赵安荣,女,196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8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06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

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00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

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民石学军、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来运输。

每当提起赵安荣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用双手和

智慧创造人生价值。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 篇二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xxx,男,汉族,中共党员。20XX年先后被团中央、自治区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

1993年X月高考落榜的xxx,一位执着朴素的农家孩子,他对生活没有气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新路子。1994年随同同村人外出到石嘴山市打工,一年时间虽挣到一点钱,但与自己的理想还相差太远,在打工过程中他看到驾驶是当今社会致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于是他萌发了学习驾驶的念头。1996年元月,他到固原驾校开始学习汽车驾驶技术,通过一年的学习,他能熟练的驾驶各种车辆。1997年X月他在县劳动就业局组织联系的北京中建一局打工,在中建一局搅拌站开运料车,硬是凭着一股吃苦、勤快灵活、憨厚质朴劲,赢得了领导的重用。1998年他被配到河间项目部给经理王庆春开车,工作倒是轻松了,但他却更加刻苦了,他的苦干深得王经理的赏识,一次他和王经理谈起家常,谈到家乡的特产“沙棘”,便对王经理做了大量的解释,并提出在隆德搞“沙棘”资源开发的设想,王经理对此非常感兴趣。1999年至20XX年xxx多次带王经理来隆德县实地考察,并到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咨询,赴内蒙古、东北、山西、河北等“沙棘”加工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学习,xxx对“沙棘”的开发有了自己更深刻的认识。20XX年X月他怀着满腔信心返回家乡发展,学习引进了区外技术,同时也引进了区外投资,从选址建厂、办理各种手续到招工培训,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0XX年X月X日在一阵鞭炮声中,隆德县美隆饮料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了。X月份“美隆”牌沙棘果汁一上市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近几年来,xxx有了自己牢固的客户基础和销售渠道,年加工沙棘800吨,向当地投放沙棘原料收购款XXX万元,销售饮料XXX万瓶,创利润XXX万元,使公司资产达XXX万元,流动资金XXX万元。所加工的沙棘子、沙棘果肉、沙棘果汁远销北京、四川、陕西、青海等几大制药厂,并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快发展,特别是美隆沙棘加工业的开办带动了周边地区退耕还林及沙棘资源后续开发产业得到大发展,同时还为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周边地区农民收入,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二)

xxx,男,现年54岁,大专文化。安乡县三岔河镇紫云宫居委会蔬菜种植及经纪人。现任安乡县湘北蔬菜合作社总经理。

20XX年,xxx从广东引种“黑皮冬瓜”到安乡县三岔河镇罗洲村一组种植,当年种植面积78亩。20XX年扩大到200亩,20XX年扩大到1000亩,20XX年种植10800亩,8年累计推广35000亩,产量一致稳定在20XX斤左右。在冬瓜种植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对施基肥、防疫病、冬瓜高温保鲜贮等冬瓜种植技术取得成功经验。20XX年X月组织“黑皮冬瓜的引种与推广”课题研究,X月X日市专家评审组验收认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申报常德市科技进步奖。

20XX年带领刘甫云(老农技站长)、姚正德自费赴河南新野县、上海市青浦县考察荷兰必久甘蓝,当年引进500亩。

20XX年种植1000亩,20XX年种植20XX亩,20XX年稳定20XX亩,平均每亩产量达1000斤,产值突破20XX元。现已与河南新野蔬菜专业社、荷兰驻上海必久办事处签订1000亩上超市销售甘蓝的协议。

20XX年组织三岔河镇种菜农民、农村经纪人(销菜)成立三岔河镇蔬菜协会,组织会员发展蔬菜,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扩大销售市场,20XX年三岔河镇首次突破种植万亩蔬菜,使蔬菜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20XX年在三岔河镇蔬菜协会的基础上成立“安乡县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社员XXX名,辐射带动四县十六乡镇,6000农民种菜25028亩,总产量达80000吨,总产值可达8XXX万元。销售市场扩大到了全国二十二个省市,“罗洲冬瓜”打入韩国市场。合作社成为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湖南农业大学科研示范基地。20XX年,评为常德市十大农村科技合作组织,20XX年被定为全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20XX年X月引进荷兰芫荽菜种子3500斤,种植面积310亩,其中他本人种植110亩,每亩产量达5500斤,产值2d{2,3}元。xxx通过六个月的研究,实现芫荽菜栽培技术五大突破,向国家专利局申报技术发明专利,已于X月X日公布,专利号20XX10107561.6。

xxx同志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在高效无公害蔬菜种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组建的“安乡县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打造“罗洲冬瓜”品牌,带动了一大批人科技致富,成为了当地农村名符其实的科技致富带头人。20XX年安乡县政府授予xxx“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20XX年,安乡县委授予“全县十大学习之星”。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

凤县唐藏镇庞家河村的xxx,是当地远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女致富能手,她用几年的苦干实干,换来赫赫实绩。目前拥有30亩苹果园,13亩花椒园,投资30余万元建起的生猪繁育和育肥厂,不仅自己收入增加了,还吸纳了村里不少剩余劳动力,带动了村里苹果产业的发展。

加强果树改良,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1990年,22岁的xxx嫁到了庞家河村,当时的庞家河村主导产业单一、人均收入极低。家里公婆年老多病,不但不能给他们添力帮劲,还不时的要医疗费用。孩子刚出生不久,生活的压力沉重的压在xxx身上。她想过象别人一样外出务工,但又放不下一家老小,家里只靠8亩承包地,再努力8亩土地也不能使一家六口过上富裕的日子。困难像磐石般横在xxx面前,想干事都不知从何下手。生性坚定的她经过长期的思考,终于看到了发展的机会,村里好些人嫌种地挣钱少,尤其是种坡地效益差,作务便不太上心,还有撂荒的现象。于是她决定用自家的好地换别人的坡地,以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于是她就用自家的六亩平地换了30亩坡地,加上自家承包的10余亩坡地,近40亩全栽上了苹果,她家的苹果园是全村数量最大的。但是,传统的管理方式,苹果的产出效益太低。于是,她想到了科学管理、改良品种。她先后到杨凌、宝鸡等地学习先进的果树改良、果园管理技术,邀请技术员指导。对自己的果园进行了大面积的改良,加强了果园管理。面对别人的怀疑的眼光,她全然不顾。夏天她挑粪施肥,冬天给果树换土、修剪、管理,运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拉枝、修剪技术。十年如一日,她在几十亩坡地上建成了优质高产果园。近十多年来,仅果园一项,纯收入达XXX万元以上。

紧抓机遇,椒果飘香

政府号召25度以上的坡地退耕还林,当时宣传的退耕还林政策优厚,好多村民持怀凝态度,不信任政府,甚至说政府在给百姓上套,村干部上门宣传,退耕还林任务都得不到落实。xxx在其建果园的过程中享受过政府的物质及精神支持,她决定抢抓机遇,退耕还林,还是用她的老办法,用好地换别人的坡地,换回的坡地再退耕,她成为了当地退耕面积最大,最早的首批退耕还林户。但是她的退耕有她的独到之处,别人退耕栽刺槐、油松,认为这些树种好活,不用管、不费力,还能享受政府的政策,而xxx退耕后,依然栽上了花椒树。十三亩大的花椒园春栽、秋栽,整整用了两年才栽齐,后面补株、挽苗、松盘、扩盘、施肥、锄草、防虫治病,一干又是十年。如今,椒树已有九年树龄,都进入了盛果期,年产花椒20XX多斤,产值三万多元。

持续发展,再图新业

果园、椒园建成后,xxx的家庭收入明显增多,成为当地富裕户。但果园、椒园要保证质量,成为绿色农产品,减少化肥残留,农家肥显得严重不足。同时,果园里的落果、非商品果无法利用,损失严重。于是,20XX年,她又投资30多万元,建成700多平方米的猪舍,办起了良种商品仔猪繁育场,走上了果园种草、养猪、猪粪入沼,沼渣为果园增肥的种、养循环发展模式。为办猪场她跑贷款,购买良种母猪,学饲养,学防疫、学治病,一切从头开始,硬凭着她不成不罢休,坚定不移,从点滴做起的精神,一步步走来。目前,存栏能繁母猪80头,出售仔猪200头,出栏育肥猪23头,待出售的仔猪还有250头。明年准备苹果园种植牧草30亩,出售仔猪1000头,预计可获得利润XXX万元。

示范带动,共同致富

二十年不懈努力,坚定不移,苦干实干,成就了xxx这名女致富能手。xxx富了,但是她并不满足,她不愿意看到那些同她一样辛苦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依然不富裕。她说,一个人富裕不叫富裕,大家都富了,那才是真正的富裕。为了将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户,使苹果改良新技术得到推广,形成产业化,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苹果改良技术推广上,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掌握的技术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周围农户。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其他群众进行两园管理、动物疫病防治,经常在乡亲们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她还经常自己出资聘请县、镇技术员来村上进行技术培训,将自己家的果园作为培训基地。自己手把手的教乡亲们修剪果树、拉枝改型,直到群众真正掌握技术。几年来,帮扶贫困户8户,无偿为群众进行技术培训20余次。在她的宣传带动下,近年来庞家河村进行老果园改造800余亩,新发展苹果500多亩,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经过技术改良的苹果质量大幅度提升,注册并使用了“凤唐”苹果商标,苹果远销四川、广东、上海等地,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钱串串。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d{2,3}元,远远高于全镇其他村,成为唐藏镇的一面旗帜。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篇三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记…XXX XXX,男,43岁,大学文化,XXXX年 X月 X日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989年7月参加工作,在XXX乡任文化干事,XXXX年升任文化站长。2000年6月他下海与人共同注册成立了XXX路桥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07年1月,出资成立XXXX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和XXX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任法定代表人。2012年8月注册成立XXX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500万。10多年来,他带领的团队为当地上缴利税

万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获得(荣誉)…

一、带头创业 情系家乡

XXX,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创业者,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家庭教育造就了他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风格,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在乡政府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毛头小伙,但凭着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作风,将乡文化站打造成了全市的先进文化站。2007年,他毅然离开了安逸稳定的工作岗位,加入到了商海拼搏的大潮中,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也给了自己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创业的艰辛,只有走过来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创业初期的几年间,虽然名义上他是总经理,但实际上,公司也就那么几个人,不仅需要他常住一线,而且技术人员缺了,他就是技术人员,工人缺了他就是工人,三五天连续吃方便面十来天睡不上一个安稳觉是常见的事。然而,相对于项目和资金的事来说,这些靠吃苦能解决的事还都是小事,他为争取不到项目而发愁,更为争取到项目而资金无着落而彻夜难眠。就这样摸爬滚打几年后,凭着良好的信誉和优良的工程质量,他的公司崭露头角,小有名气。2007年,不安分的他又出资成立了XXX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和XXX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他有钱了,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有钱了,但他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成立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出资

万元为村里修了第一条乡村沙石路。(再列举一二件资助乡村的事)

二、创新创业 树立楷模

2007年,公司成立之初,正值国家调控银根紧缩,如何找准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市场切入点,如何开创公司事业的新局面,是摆在他面前的严峻课题。但已有多年摸爬滚打经验的他,已有了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对社会及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缜密的市场分析之后,他和他的团队确立了公司“诚信、和谐、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和“质量第一、一诺千金”的企业精神,明确了走路桥、园林绿化、煤炭、农业开发多业并举的集团化发展路子,从此,他带领着二十多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拧成一股绳,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波,筹资金、找路子、揽工程。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经过五年多的市场打拼,公司累计完成产值11亿元,实现净利润1.8亿元。公司员工达到

人。其中青年团员达到

人。同时,在他的带动、影响和帮助下,他身边有十多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三、美化家乡 造福一方

XXX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承担了当地

项荒山造林和园林绿化任务,造林面积达到

万亩,工程造价达到1.8亿元,完成苗圃建设4000亩,累计种植苗木44种1050万株,产值超亿元。在承担地方园林绿化建设任务的同时,他筹集资金1000万元,亲自带领他的团队治理家乡荒山0.5万亩。

面对大片农田村庄正在逐渐转变为城市用地,传统意义的田园风光正在消失的现实。面对众多农民失地失业的现实,2012年,他又做出了一个让好多人不能理解的决定,注册资金1500万,在家乡组建了一个以有机蔬菜种植和生态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人劝他:农业投资大、效益低、回收周期长,不如投资房地产来的快。他说:“不管怎样,那里是我的根,只要能帮父老乡亲做点事,就是赔本那也是应该的”,目前,合作社已编制完成《XXX城郊型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有13户社员加入成为社员,园区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完成主次道路及游步道路修建共计25.6公里,逐步达到路面平整、洁净工程,已完成荒山绿化、景观绿化5000多亩。温室蔬菜22栋,占地面积50多亩,建设猪、牛、羊、鸡生态养殖区一个,占地面积30亩。完成固定资产5000万元。安置农民 40 多人,带动周边50多户农民发展起了相关产业。

合作社以“新型农村现代家园”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培植主要产业,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把农村小康、农民致富放在首位,我们相信,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富裕和谐的新农村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生命是一种姿态,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奋斗,必将演绎出不同的人生。XXX正是用他自己不懈的努力,谱写着新一代农民最壮丽的诗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精选310-28

白求恩的事迹(通用9篇)11-16

铁路先进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优秀3篇)11-15

先进集体申报材料(精选4篇)09-19

年轻干部座谈会发言材料【精选5篇】10-14

个人自我剖析材料(最新3篇)11-25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优秀6篇)10-02

感动中国劳模先进事迹(优秀5篇)10-16

先进个人推荐材料【优秀6篇】11-23

现实表现材料范文(优秀5篇)12-02

179 21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