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及应用【最新5篇】

2024-01-26 12:40:46

如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整编的浅议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及应用【最新5篇】,欢迎阅读。

应用材料范文 篇一

关键词:先进复合材料;航空航天领域;飞船;卫星;火箭;飞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V25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039-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19

1 概述

现阶段,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应该研发新型、高性能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其具有多功能性、经济效益最大化、结构整体性以及可设计性等众多特点。将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现代航空航天器的性能,减轻其质量。和传统钢、铝材料相比,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够减轻航天航空器结构重量的30%左右,在提高航空航天器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制造和发射成本。现阶段,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飞船、卫星、火箭、飞机等现代航空航天器的理想材料,同时,先进复合材料已经和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并列为四大材料。因此,文章针对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阶段,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实现了从次承力构件向主承力构件的转变,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军机、民机、航空发动机、新型验证机和无人机、卫星和宇航器、导弹以及火箭等领域,即先进复合材料已经进入到实践应用阶段。但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设计理念、制备方法、加工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应用规模等都相对落后。例如,我国军用战斗机中复合材料的用量低于国外先进战斗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仅有少数的军用战斗机超过20%,例如J-20其复合材料的用量约为27%。我国成功研制的C9型民用飞机,单架飞机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超过16吨,标志着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3 先进复合材料简介

3.1 先进复合材料的组成

复合材料是由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等若干种材料采用复合工艺组成的新兴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不仅能够保留原有组成材料的特点,还能够对各种组成材料的优良性能进行综合,各种材料性能的相互补充和关联,能够赋予新兴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先进复合材料简称ACM,指的是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相增强的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的多种性能都优于普通钢、铝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航空航天设备的重量,同时赋予航空航天设备特殊的性能,例如吸波、防热等。

3.2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性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3.2.1 多功能性。先进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了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生物性能以及化学性能,例如防热性能、阻燃性能、屏蔽性能、吸波性能、半导性能、超导性能等,并且不同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组成不同,其功能性存在一定的差别,综合性、多功能性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3.2.2 经济效益最大化。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能够减少产品部件数量。由于复杂部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铆接、焊接,因此对连接部件的需求量降低,有效地减少了装配材料成本、装配和连接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3.2.3 结构整体性。先进复合材料可以加工成整体部件,即采用先进复合材料部件能够替代若干金属部件。某些特殊轮廓和表面复杂的部件,用金属制造的可行性较低,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3.2.4 可设计性。采用树脂、纤维、复合结构方式,能够获得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铺层程序,能够加工出膨胀系数为零的复合材料,并且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优于传统金属材料。

4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飞机制造以钢、铝、钛合金为主要材料,而传统飞机上应用比例最大、构成轻质结构主体的铝合金正在被越来越流行的复合材料所替代。我们所指的复合材料主要是以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体,用树脂作为基体将纤维粘结在内部并固化成型的高性能塑料。随着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当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关键应用部位和用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飞机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密度低、强度大等特点,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运用最为广泛。与密度达到2.8g/cm3左右的铝合金相比,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一般在1.45~1.6g/cm3左右;而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GMPa以上,超过铝合金部件的3倍,接近超高强度合金钢制部件的水平。这种密度低、强度刚度高的优势,使飞机的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在获得与先进铝合金部件在强度刚度等综合性能方面相当的水平时,重量可以大幅减少20%~30%。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用于受载不大的简单零部件,可减重20%;第二阶段是应用于承力大的部件,可减重25%~30%;第三阶段是应用于复杂受力部位,如中机身段、中央翼盒等,可减重30%。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的外饰和内饰部件,如飞机的一次构造材料:主翼、尾翼、机体,二次构造材料,副翼、方向舵、升降舵、内装材料、地板材、桁梁、刹车片等及直升飞机的叶片。根据统计,小型商务机和直升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已占55%左右,军用飞机占25%左右,大型客机占20%左右。

4.1 军机上的应用

为满足新一代战斗机对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及隐身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战斗机全部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先进的复合材料也大大增加了军用运输机的有效载重,增大了军用飞机的载油量,克服常规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因此,先进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军机上,例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军机主结构、次结构以及特殊部位等方面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军机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减重效果;再如,F22由于存在超声速巡航需求,飞机外表面会长时间与空气高速剧烈摩擦,因此在机翼复合材料上放弃了环氧基树脂,而使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以获得260℃的最大工作温度。

4.2 民机上的应用

民机和军用飞机不同,民用飞机作为以载客飞行和运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对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更加严格。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大量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对材料工艺稳定性和有关试验数据尚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应用较多含量的复合材料需要大量时间和实践的积累。民航上的复合材料应用受限,使用分为两类:结构件用复合材料、舱内材料。

以波音787为例,每架飞机的结构比例中有50%是重约35吨的复合材料,这意味着它从材料密度上就减轻了15吨左右的重量。而空客也不甘示弱,新的A350客机改名为A-350 XWB,XWB意为超宽机身,复合材料的比例达到了52%,是现在所有大型商用飞机中最高的。A-350XWB的机体比B-787还宽13cm。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大型商用飞机研制巨头,波音、空客先后推出复合材料占结构比例50%的主力型号,这意味着大型客机结构设计以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波音787等新一代复合材料飞机上实现的性能提升,并不仅仅是依靠低密度材料减重得来。实际上复合材料在工艺、结构力学设计上,都有着传统金属材料所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复合材料可以做出超大尺寸的整体结构部件,而且尺寸大小不会随着温度高低而产生变化。

国产大飞机在复合材料的应用上还比较保守,公开的报道显示,复合材料的使用量约占C919飞机结构重量的20%。飞机上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它们具有高耐腐蚀、质量轻等特点,在这些性能上的确要超过一般的金属材料。通常复合材料的价格大约是常规铝合金材料的几十倍,即便是我们看起来已经很金贵的铝锂合金材料,其价格也比复合材料低得多,所以C919仅为波音737价格的1/2左右。

4.3 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对于航空领域,特别是发动机的结构设计制造而言,高性能系统所需的轻质和耐高温等特性越来越重要。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指涡扇/涡喷发动机、涡轴/涡桨发动机和传统传动系统以及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集研发、生产、维修保障服务于一体化产业集群。新的材料和工艺不断研发以应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GE-AEBG公司、惠普公司在制造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时都采用了先进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风扇出风道导流片、风扇罩、推力反向器等部位。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3.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将碳化硅陶瓷纤维与碳化硅基底材料复合后,再涂覆一层专用涂层提升其性能,密度仅为金属材料的三分之一。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的耐高温属性,因此在发动机流道中使用空气代替,在发动机高温区只需要较少甚至不需要冷却气体,涡轮扇发动机大幅减重,意味着发动机运转效率更高,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耐久性、燃油经济性和高推重比。F-35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是有史以来战斗机上安装过的推力最大的喷气式发动机,F135使用了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主要用在F135-PW-600喷管的外侧部分。

以GE航空集团为例,陶瓷基复合材料在GE航空集团的技术路线图上是一条关键路径。通用电气航空集团将于2016年新建两个复合材料制造厂,用于碳化硅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批量制造,这两种复合材料都是制造喷气式发动机零部件的必备材料。GE公司是所有厂商中第一个决定使用CMC制造旋转叶片的,通过把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安装在发动机上试车,它们已经证明了旋转CMC叶片的性能,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3.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降噪能力强、耐腐蚀性强、耐疲劳能力好、比模量高、强度高等众多优点。通过将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冷端结构、反推力装置以及发动机短舱等结构上,不仅能够降低发动机的重量,还能够提高发动机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及强度等。例如,JTAGG验证机的进气机匣利用PMR15树脂基复合材料,该种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传统铝合金进气机匣的重量降低了25%。

4.4 新型验证机及无人机上的应用

现代战争理念的改变,使无人机倍受青睐,无人战斗机是未来航空武器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无人机除在情报、监视、侦察等信息化作战中的特殊作用外,还能在突防、核战、化学和生物武器战争中发挥有人军机无法替代的作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是飞行更高、更远、更长,隐身性能更好,制造更加简便快捷,成本更低等,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超轻超大复合材料结构技术是提高其续航能力、生存能力、可靠性和有效载荷能力的关键。和传统的铝合金混合结构相比,以复合材料为结构的无人机,例如“全球鹰”“捕食者”等无人机都采用先进复合材料。以“全球鹰”为例,该种无人机的机翼、尾翼都采用石墨/环氧复合材料,采用该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无人机,和传统铝合金混合结构的重量相比降低了65%。再如,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发的X-47无人战斗机,为了满足生存力、机动性、隐身性能等特殊要求,该无人机除了接头部位采用了少量的铝合金外,几乎整个机体都采用先进复合材料。依靠复合材料,设计师还可以做出传统金属材料所无法达成的气动力学设计,比如超声速飞行的前掠翼飞机。

5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5.1 卫星和宇航器结构材料

卫星结构的质量会影响对运载火箭的要求以及卫星功能,卫星结构的轻型化设计已经成为卫星结构发展的趋势之一。国际通讯卫星中心的推力桶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该种推力桶质量比传统铝结构的质量降低了30%左右,降低的重量可以增加460条电话线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卫星的发射费用。欧美国家卫星结构的质量为总质量的1/10,其原因就是大量的应用了先进复合材料。现阶段,我国神州系列飞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都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总体重量,同时发射成本也显著降低。

5.2 导弹用结构材料

现阶段,美国已经将先进复合材料作为导弹弹头结构壳体、级间段、仪器舱等部件的主要材料,洛克希德导弹与宇航公司指出,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制造的导弹比传统铝结构导弹的重量减轻40%。现阶段,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的导弹发射筒也被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在战术、战略型号上,例如,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美国的“MX”导弹都采用复合材料发射筒。因为先进复合材料导弹发射筒和传统金属结构相比,其结构质量显著降低,能有效地提高战略、战术导弹的灵活性。在战术导弹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导弹发射筒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阶段,我国也研发了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战略导弹和导弹发射筒,还研发了先进复合材料仪器舱,有效地提高了战略导弹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应用效果良好。

5.3 运载火箭结构材料

国外发达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代替传统的钢壳,例如,美国的“北极星A-3”潜地导弹,采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其重量比采用传统钢壳的“A-1”轻了55%左右,随后研发的“MX”“三叉戟1”的三级发动机壳体,全部都采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该种结构形式的壳体质量比纤维缠绕成型玻璃体壳体的重量减轻了50%左右。随着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其在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中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先进复合材料被应用在三叉戟Ⅱ、德尔塔Ⅱ-7925运载火箭等型号中。现阶段,我国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制造业逐渐的开始应用先进复合材料,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经过多年的研发,已经成功地将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应用在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中。先进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重量,同时提高了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性能。

6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

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评价航空航天器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提高航空航天器结构先进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导技术。由于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进行大量投入来强化先进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其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6.1 智能化

智能型先进复合材料和结构的研究,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智能型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器外表的应用:在未来航空器表面增加各种传感器,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全面、智能的检测,同时为通讯系统、电子战以及雷达系统提供瞬时模态,以此保证航空器能够安全、稳定地飞行。

6.2 多功能化

在减小航空航天器体积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航空航天器的突防能力,许多结构部件需要具备多种功能,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够赋予航空航天器新的功能,现阶段,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已经从双功能型向三功能型方向转变。

6.3 质量轻、性能高

目前,我国先进复合材料能够减轻航空航天器的质量占总重的20%左右,和国外25%以上的减重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该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较低,并且结构的整体性相对较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复合材料强度、韧性以及整体性等方面的研究,研发整体性好、强度高和韧性高的先进复合材料,同时使复合材料的减重率超过25%。

6.4 低成本

成本较高是限制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该问题,应该对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科学的制造工艺进行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尺寸以及形状的加工和制造,同时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等,提高先进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提高其成品率,以此降低先进复合材料的成本。

7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部分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研究、研发人员和生产企业应该加快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解决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各种难题,以此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器的各种性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全面、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衡。先进复合材料在军用固定翼飞机上的发展历程

及前景展望[J].纤维复合材料,2014,(4).

[2] 朱晋生,王卓,欧峰。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

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12,(9).

[3] 吴良义。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扩展:航空、航天和民

用航空先进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和市场预测[J].化工新

型材料,2012,40(1).

[4] 何东晓。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综述[J].高

科技纤维与应用,2006,31(2).

[5] 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J].科

技与企业,2015,(22).

[6] 高琳。智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应用

[J].纤维复合材料,2014,(1).

[7] 徐倩。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研究[D].北方工业大

学,2010.

[8] 施晶晶。航空复合材料可重入制造过程建模与调度方

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9] 沈军,谢怀勤。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

与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16(5).

[10] 王春净,代云霏。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

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23(2).

[11] Yin-hsuan Lee,Chuei-Tin Chang,David Shan-

Hill Wong,Shi-Shang Jang.Petri-net based

scheduling strategy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J].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2011,89(3).

[12] El-Khouly I.A.,El-Kilany,K.S.El-Sayed,

A.E.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re-entrant flow

shop scheduling:an application in semiconductor

应用材料 篇二

2.双金属复合轧辊铸造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李秀青,宋延沛,LIXiu-qing,SONGYan-pei

3.Ti-23Nb-0.7Ta-2Zr-O合金的热膨胀行为郭文渊,李俊,孙坚,GUOWen-yuan,LIJun,SUNJian

4.喷丸处理7075铝合金循环载荷下表面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胡永会,吴运新,陈磊,HUYong-hui,WUYun-xin,CHENLei

5.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配制的氟氯氰菊酯水乳剂药效的研究纪德群,张磊,胡美英,JIDe-qun,ZHANGLei,HUMei-ying

6.电解液体系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陈显明,CHENXian-ming

7.18CrMnNiMoA重负齿轮钢的研制邵淑艳,廖书全,孟羽,SHAOShu-yan,LIAOShu-quan,MENGYu

8.TiN涂层/基体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陈东,谢华,陈小文,CHENDong,XIEHua,CHENXiao-wen

9.LD31/Cu火焰钎焊试验研究孙钦德,闫飞,SUNQin-de,YANFei

10.采用HVAF与HVOF工艺制备的NiCr-25%Cr3C2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王枫,朱晖朝,陈志坤,邓春明,WANGFeng,ZHUHui-chao,CHENZhi-kun,DENGChun-ming

11.超音速火焰喷涂哈氏合金C-276涂层的显微结构与性能黄科,邓运来,刘敏,邓春明,宋进兵,HUANGKe,DENGYun-lai,LIUMin,DENGChun-ming,SONGJin-bing

12.改性环氧树脂对粘结NdFeB磁体性能的研究朱海燕,张敏刚,ZHUHai-yan,ZHANGMin-gang

13.粉末冶金注射成形制备高强度不锈钢锁芯陈强,罗锴,蔡一湘,CHENQiang,LUOKai,CAIYi-xiang

14.含金硫精矿综合回收实验研究王俐,WANGLi

15.攀西某钛铁矿浮选实验研究陈斌,高玉德,王毓华,邹霓,CHENBin,GAOYu-de,WANGYu-hua,ZOUNi

16.三元注入站静态混合器导流芯垢物研究及清洗措施韩文静,宋进朝,HANWen-jing,SONGJin-chao

17.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锡铋铟合金中的铟许洁瑜,麦丽碧,陈晓东,XUJie-yu,MAILi-bi,CHENXiao-dong

1.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分析陈军,CHENJun

2.液中脉冲放电制备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何玲,揭晓华,陈磊,HELing,JIEXiao-hua,CHENLei

3.基于有限元法的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屈曲分析曲文斌,吴剑国,单鲁阳,QUWen-bin,WUJian-guo,SHANLu-yang

4.在高强铝合金基体上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性能的研究任建平,刘敏,邓春明,宋进兵,RENJian-ping,LIUMin,DENGChun-ming,SONGJin-bing

5.制备工艺对Mo-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韩胜利,蔡一湘,宋月清,崔舜,HANSheng-li,CAIYi-xiang,SONGYue-qing,CUIShun

6.高强度铁基粉末冶金QDJ2829起动机内齿圈的研制符乃科,蔡一湘,陆冠华,FUNai-ke,CAIYi-xiang,LUGuan-hua

7.一种新型耐磨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赵利,张鸿,洪瑞江,宋进兵,李福海,况敏,ZHAOLi,ZHANGHong,HONGRui-jiang,SONGJin-bing,LIFu-hai,KUANGMin

8.用于数码产品涂料的多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与表征陈健荣,王小妹,娄喜,CHENJian-rong,WANGXiao-mei,LOUXi

9.淬火温度对含钼马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白鹤,王伯健,丰振军,沈志军,王平怀,BAIHe,WANGBo-jian,FENGZhen-jun,SHENZhi-jun,WANGPing-huai

10.材料研究与应用 含纳米氧化锌的海藻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卢亢,LUKang

11.双中频感应加热在雾化金属制粉设备中的应用周美霞,陈平,卢其云,ZHOUMei-xia,CHENPing,LUQi-yun

12.城市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型材挤压仿真技术研究梁奕清,吴锡坤,黄珍媛,LIANGYi-qing,WUXi-kun,HUANGZhen-yuan

13.环烷酸分离提纯钇工艺技术优化韩旗英,李景芬,白炜,HANQi-ying,LIJing-fen,BAIWei

14.水相pH值和有机相配比对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影响的研究李桂英,戴子林,唐谦,LIGui-ying,DAIZi-lin,TANGQian

15.从难处理含金黄铁矿中回收金的研究叶富兴,YeFu-xing

16.河南某地镜铁矿回收的研究陈俊明,钟森林,吴城材,CHENJun-ming,ZHONGSen-lin,WUCheng-cai

17.某难选铜矿石浮选实验研究祁忠旭,罗传胜,管则皋,QIZhong-xu,LUOChuan-sheng,GUANZe-gao

18.氰化尾渣综合利用研究高远,王继民,吴昊,刘天平,GAOYuan,WANGJi-min,WUHao,LIUTian-ping

1.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余谟鑫,戴子林,陈少纯,李桂英,YUMo-xin,DAIZi-lin,CHENShao-chun,LIGui-ying

2.Fe-Ga合金磁致伸缩性能的研究进展张光睿,江丽萍,吴双霞,郝宏波,ZHANGGuang-rui,JIANGLi-ping,WUShuang-xia,HAOHong-bo

3.SiC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方玲,张小联,FANGLing,ZHANGXiao-lian

4.钛合金片层组织球化规律及模型的研究进展方军,王克鲁,鲁世强,卢险峰,FANGJun,WANGKe-lu,LUShi-qiang,LUXian-feng

5.冷拔钢丝残余应力的研究综述张文超,陈文琳,ZHANGWen-chao,CHENWen-lin

6.Ti6Al4V合金超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黄晓辉,左秀荣,刘凤芹,王齐伟,李勇,HUANGXiao-hui,ZUOXiu-rong,LIUFeng-qin,WANGQi-wei,LIYong

7.铼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房大维,赵飞,李建新,谷学军,臧树良,FANGDa-wei,ZHAOFei,LIJian-xin,GUXue-jun,ZANGShu-liang

8.铜含量对热挤压致密W-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李达人,蔡一湘,刘祖岩,于洋,王尔德,LIDa-ren,CAIYi-xiang,LIUZu-yan,YUYang,WANGEr-de

9.H13钢等离子渗氮-类金刚石膜(DLC)复合处理的性能研究侯惠君,代明江,林松盛,张姣姣,HOUHui-jun,DAIMing-jiang,LINSong-sheng,ZHANGJiao-jiao

10.L-吡咯烷酮羧酸钠的合成研究崔志敏,李孟友,朱健梁,CUIZhi-min,LIMeng-you,ZHUJian-liang

11.能量法表征硅基底上韧性薄膜的塑性性能廖艳果,胡和平,周益春,LIAOYan-guo,HUHe-ping,ZHOUYi-chun

12.大变形量挤压加工对Mg-11Al-3Zn组织及性能影响郑晶,马光,王轶,李银娥,姜婷,孙晓亮,ZHENGJing,MAGuang,WANGYi,LIYin'e,JIANGTing,SUNXiao-liang

13.富铈混合稀土对压铸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蒋德平,姚宗湘,JIANGDe-ping,YAOZong-xiang

14.硬质合金增塑挤压工艺研究陈强,罗锴,蔡一湘,CHENQiang,LUOKai,CAIYi-xiang

15.纯钼及钼合金板材轧制加工工艺探讨杨松涛,李继文,魏世忠,徐流杰,彭光辉,YANGSong-tao,LIJi-wen,WEIShi-zhong,XULiu-jie,PENGGuang-hui

16.选矿富集阿克苏石煤钒矿中的钒向平,冯其明,钮因健,潘安新,XIANGPing,FENGQi-ming,NIUYin-jian,PANAn-xin

17.稀土泡沫铝合金真空吸铸工艺的研究朱茂兰,ZHUMao-lan

18.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贺启良,马东溟,HEQi-liang,MADong-ming

19.金铜分离碘量法测定活性炭中的铜黄葡英,陈小兰,周志平,HUANGPu-ying,CHENXiao-lan,ZHOUZhi-ping

1.稀散金属产业的观察与思考陈少纯,顾珩,高远,吴昊,CHENShao-chun,GUHeng,GAOYuan,WUHao

2.硅氟酸体系P204萃取铟工艺评述何静,吴胜男,唐谟堂,黄玲,HEJing,WUSheng-nan,TANGMo-tang,HUANGLing

3.稀散金属镓、铟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房大维,张波,谷学军,李建新,臧树良,FANGDa-wei,ZHANGBo,GUXue-jun,LIJian-xin,ZANGShu-liang

4.锌冶炼废渣中铟回收技术综述许冬,阮胜寿,贾荣,朱军,XUDong,RUANSheng-shou,JIARong,ZHUJun

5.SiC对等温热处理AZ91D镁合金组织的影响材料研究与应用 王瑞权,姜向东,WANGRui-quan,JIANGXiang-dong

6.信息

7.纳米材料第一性原理的模拟计算研究罗春云,柴跃生,张敏刚,LUOChun-yun,CHAIYue-sheng,ZHANGMin-gang

8.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刘宗建,张仁元,毛凌波,柯秀芳,LIUZong-jian,ZHANGRen-yuan,MAOLing-bo,KEXiu-fangHtTp://

9.脆硫铅锑矿制备锑白影响因素的研究陈显明,CHENXian-ming

10.连续挤压过程中模具寿命的优化研究张萍,王晶,ZHANGPing,WANGJing

11.变质处理及热循环对Al-17%Si合金组织和储热性能的影响王波群,张仁元,祝海云,WANGBo-qun,ZHANGRen-yuan,ZHUHai-yun

12.镁锰锶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赵浩峰,王玲,孙磊,章帅,颜开,李庆芳,刘孟寅,ZHAOHao-feng,WANGLing,SUNLei,ZHANGShu-ai,YANKai,LIQing-fang,LIUMen-yin

13.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冲压性能的研究张文玉,陈振华,ZHANGWen-yu,CHENZhen-hua

14.PDP用球形荧光粉(Y,Gd)BO3:Eu的研究李许波,姜锋,丁建红,倪海勇,LIXu-bo,JIANGFeng,DINGJian-hong,NIHai-yong

15.印刷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回收工艺中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张建华,罗小军,程华月,蒋玉思,崔静,ZHANGJian-hua,LUOXiao-jun,CHENGHua-yue,JIANGYu-si,CUIJing

16.光纤激光精密切割高线密度不锈钢支架杨莉,苏志辉,农登,王海艳,YANGLi,SUZhi-hui,NONGDeng,WANGHai-yan

17.循环泵连轴螺栓断裂原因分析王闸,屈直,WANGZha,QUZhi

18.裂解炉炉管焊缝泄漏失效分析刘文智,刘丽双,贡学钢,张海涛,闫世平,LIUWen-zhi,LIULi-shuang,GONGXue-gang,ZHANGHai-tao,YANShi-ping

19.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锡精矿中砷锌铁铜覃祚明,黄小美,黄旭,QINZuo-ming,HUANGXiao-mei,HUANGXu

1.不同氧化铝粉末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的性能朱晖朝,邓春明,周克崧,刘敏,ZHUHui-chao,DENGChun-ming,ZHOUKe-song,LIUMin

2.退火处理对冷拉珠光体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刘文刚,许云华,LIUWen-gang,XUYun-hua

3.第一性原理计算α-Al2O3电子结构及力学性能汝强,邱秀丽,RUQiang,QIUXiu-li

4.高纯氮气流雾化制备粉状镍基焊料的研究陈平,刘福平,陈志祥,CHENPing,LIUFu-ping,CHENZhi-xiang

5.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钕铁硼材料的研究陆志猛,祝锡晶,成全,赵亮,LUZhi-meng,ZHUXi-jing,CHENGQuan,ZHAOLiang

6.等离子显示屏用Zn2SiO4:Mn2+荧光粉的研究丁建红,宋练鹏,王英,李许波,DINGJian-hong,SONGLian-peng,WANGYing,LIXu-bo

7.邻香草醛缩1-萘胺希夫碱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金旭东,李圆圆,崔志刚,李凯,JINXu-dong,LIYuan-yuan,CUIZhi-gang,LIKai

8.MTO/离子液体催化环氧化环己烯的研究岳爽,孙晓云,李娜,张波,于英杰,臧树良,YUEShuang,SUNXiao-yun,LINa,ZHANGBo,YUYing-jie,ZANGShu-liang

9.镓的邻香草醛缩对氯苯胺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李俊,孟博,岳爽,于振华,李青,臧树良,LIJun,MENGBo,YUEShuang,YUZhen-hua,LIQing,ZANGShu-liang

10.新型甲基三氧化铼(MTO)的邻香草醛缩间甲氧基苯胺希夫碱的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李俊,于振华,岳爽,孟博,李青,臧树良,LIJun,YUZhen-hua,YUEShuang,MENGBo,LIQing,ZANGShu-liang

11.气门热锻模具失效分析宁志坚,邱万奇,莫东强,陈冠华,毛智成,周翀,NINGZhi-jian,QIUWan-qi,MODong-qiang,CHENGuan-hua,MAOZhi-cheng,ZHOUChong

12.铅黄铜阀体开裂原因分析张鸣,伍超群,李扬,ZHANGMing,WUChao-qun,LIYang

13.从碲渣中回收碲的工艺研究方锦,王少龙,付世继,FANGJin,WANGShao-long,FUShi-ji

14.材料研究与应用 离子感应贴膜的制作及其医学应用研究卢亢,LUKang

15.光电直读光谱分析法测定锡青铜中锡不确定度的评定孙红英,谢辉,周志平,SUNHong-ying,XIEHui,ZHOUZhi-ping

16.污水处理后出水中硝酸盐氮的检测及其意义钟永英,梁秋雪,ZHONGYong-ying,LIANGQiu-xue

1.利用天然原料合成β'-Sialon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马北越,孙勇,于景坤,刘翔鹏,杨光,MABei-yue,SUNYong,YUJing-kun,LIUXiang-peng,YANGGuang

2.Al基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陈枭,张仁元,李辉鹏,CHENXiao,ZHANGRen-yuan,LIHui-peng

3.WC粗晶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李勇,谢淑华,LIYong,XIEShu-hua

4.高纯Al2O3陶瓷的研究进展董亚丽,许富民,石小磊,谭毅,DONGYa-li,XUFu-min,SHIXiao-lei,TANYi

5.AZ31镁合金变形行为的研究进展孙付涛,韩晨,陈拂晓,杨永顺,郭俊卿,SUNFu-tao,HANChen,CHENFu-xiao,YANGYong-shun,GUOJun-qing

6.粘结NdFeB磁体制备工艺因素的研究何红英,张敏刚,闫晓燕,HEHong-ying,ZHANGMin-gang,YANXiao-yan

7.浸渍树脂自盐酸介质中吸附铟(Ⅲ)的性能袁延旭,刘军深,王海燕,YUANYan-xu,LIUJun-shen,WANGHai-yan

8.硼元素对钢砂(丸)性能的影响林武春,张茂勋,何福善,LINWu-chun,ZHANGMao-xun,HEFu-shan

9.纳米SiO2表面PMMA高分子接枝改性及分散性的研究陈东初,贺全国,梁奕清,袁毅桦,赖悦腾,CHENDong-chu,HEQuan-guo,LIANGYi-qing,YUANYi-hua,LaiYue-teng

10.添加MoS2的Ti3SiC2复合陶瓷的摩擦磨损行为梅方胜,梅炳初,MEIFang-sheng,MEIBing-chu

11.生物活性玻璃中硼元素对其模拟矿化能力的影响高春霞,李亚东,王锡刚,GAOChun-xia,LIYa-dong,WANGXi-gang

12.好氧性活性污泥对氯苯吸附与富集的研究戴玉春,湛含辉,刘敏,王湘英,DAIYu-chun,ZHANHan-hui,LIUMin,WANGXiang-ying

13.密闭型温控器无铅焊接焊剂的研究周志平,谢湘娜,刘树灵,ZHOUZhi-ping,XIEXiang-na,LIUShu-ling

14.涡轮叶尖激光熔覆涂层技术探索孟庆武,杨胜群,耿林,曲伸,祝文卉,刘佳涛,MENGQing-wu,YANGSheng-qun,GENGLin,QUShen,ZHUWen-hui,LIUJia-tao

15.硬质合金制备中增氧脏化反应的研究唐楷,颜杰,黄新,黄守兵,TANGKai,YANJie,HUANGXin,HUANGShou-bin

16.从铜阳极泥回收碲的工艺研究王英,陈少纯,顾珩,叶富兴,WANGYing,CHENShao-chun,GUHeng,YEFu-xing

17.从NdFeB磁体废料中回收稀土的工艺材料研究与应用 刘志强,陈怀杰,LIUZhi-qiang,CHENHuai-jie

18.湿法回收氯化石灰中和渣中的锗普世坤,董汝昆,许悦,PUShi-kun,DONGRu-kun,XUYue

19.LMC脉冲振动磁选机在难选微细粒磁铁矿精选试验中的应用张红英,张军,黄雄林,ZHANGHong-ying,ZHANGJun,HUANGXiong-lin

应用材料范文 篇三

2.K4104镍基高温合金Al-Si涂层高温氧化过程中的元素扩散分析杨世伟,施月杰,张天宇,王一寒,YangShi-we,ShiYue-jie,ZhangTian-yu,WANGYi-han

3.5083铝合金板材折角加工的研究张钧,张毅斌,ZHANGJun,ZHANGYi-bin

4.挤压态Mg-10Gd-3Y合金动态维氏硬度的研究安林林,杨素媛,ANLin-lin,YANGSu-yuan

5.船用Ti80合金直流阳极氧化研究石绪忠,王岳,余向飞,陈派明,王艳秋,林福文,SHIXu-Zhong,WANGYue,YUXiang-Fei,CHENPai-Ming,WANGYan-Qiu,LINFu-Wen

6.新型高合金齿轮渗碳钢渗层淬透性研究高金柱,王爱香,顾敏,许鸿翔,GAOJin-zhu,WANGAi-xiang,GUMin,XUHong-xiang

7.热变形参数对16Mn2VB非调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何磊,HELei

8.高韧性低温钢焊条HH-W707的研制陈娟娟,陆亚珍,廖永山,顾晓阳,CHENJuan-juan,LUYa-zhen,LIAOYong-shan,GuXiao-yang

9.基于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的单晶硅微观机械性能实验王乾,WangQian

10.新型配方除锈剂的研究与应用王祥洪,谢兵,WANGXiang-hong,XIEBing

11.喷砂处理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张海永,林红吉,孟宪林,ZHANGHai-yong,LINHong-ji,MENGXian-lin

12.水环境下剑麻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刘婷,陆绍荣,王一靓,张晨曦,班建峰,LIUTing,LUShao-rong,WANGYi-liang,ZHANGChen-xi,BANJian-feng

13.WT-MV3100拍摄与测量软件在金相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李占坚,LIZhan-jian

14.超声波对凝固石蜡中微粒分布的影响研究金焱,毕学工,李云飞,JINYan,BIXue-gong,LIYun-fei

15.浅析40Cr钢制活塞的热处理工艺吴元徽,WUYuan-hui

24.生态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李萌,陈宏书,王结良,LIMeng,CHENHong-shu,WANGJie-liang

25.氢化锂薄膜的应用研究雷洁红,段浩,邢丕峰,唐永建,LEIJie-hong,DUANHao,XINGPi-feng,TANGYong-jian

26.一种提高薄膜厚度测量灵敏度的方法胡秀丽,游佰强,于海涛,HUXiu-li,YOUBai-qiang,YUHai-tao

1.10Ni2CrMoV钢焊接接头腐蚀特性研究孔小东,杨明波,朱梅五,KONGXiao-dong,YANGMing-bo,ZHUMei-wu

2.埋弧焊线能量对船用E36钢焊缝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曲占元,QUZhan-yuan

3.TiB2/ZL101A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与耐腐蚀性研究石绪忠,SHIXu-zhong

4.锆基大块非晶合金及其晶化合金在0.5mol/LH2SO4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何顺荣,蔡礼平,马中锋,程曙霞,陈树榆,HEShun-rong,CAILi-ping,MAZhong-feng,CHENGShu-xia,CHENShu-yu

5.热处理工艺对La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胡相红,陈勇,谷科成,陈逸,袁馨,HUXiang-hong,CHENYong,GUKe-cheng,CHENYi,YUANXin

6.以复合材料为基底的ITO薄膜红外隐身特性研究张笑梅,乔冬平,鲁先孝,ZHANGXiao-mei,QIAODong-ping,LUXian-xiao

7.TA15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研究吕逸帆,孟祥军,李士凯,LVYi-fan,MENGXiang-jun,LIShi-kai

8.TB6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王美姣,孟祥军,廖志谦,吕逸帆,WANGMei-jiao,MENGXiang-jun,LIAOZhi-qian,LVYi-fan

9.材料开发与应用 Ti-22V-4Al钛合金丝材热处理方法探讨林海峰,杨宏进,曹继敏,肖松涛,罗斌莉,LINHai-feng,YANGHong-jin,CAOJi-min,XIAOSong-tao,LUOBin-li

10.双重热处理对ZTC4铸造钛合金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娄贯涛,LOUGuan-tao

11.S带高性能介电吸波体电磁参数的优化设计赵小亮,曹燕归,赵冉,陈健健,郝万军,ZHAOXiao-liang,CAOYan-gui,ZHAORan,CHENJian-jian,HAOWan-jun

12.Zr含量对高纯铜锻件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的影响孙爱俊,徐玉松,李学浩,SUNAi-jun,XUYu-song,LIXue-hao

13.组合薄膜制备技术在热电材料中的应用王群骄,张毅斌,WANGQun-jiao,ZhangYi-bin

14.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堆焊工艺研究张义霞,高军松,陈巨辉,ZHANGYi-xia,GAOJun-song,CHENJu-hui

15.塑料机主轴断裂原因分析余德河,YUDe-he

16.分散剂在BaTiO3浆料中的分散机理章登宏,谢湘华,房毅,陈建华,ZHANGDeng-hong,XIEXiang-hua,FANGYi,CHENJian-hua

17.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江自然,JIANGZi-ran

18.人工神经网络在焊接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顾新盛,姚润钢,孔红雨,刘瞿,GUXin-sheng,YAORun-gang,KONGHong-yu,LIUQu

19.硼改性钛合金研究进展罗皓,陈志强,LUOHao,CHENZhi-qiang

20.等通道侧向挤压技术的研究闫飞昊,李梁,廖志谦,蒋鹏,YANFei-hao,LILiang,LIAOZhi-Qian,JIANGPeng

21.可燃毒物现状黄华伟,王晓敏,杨静,许奎,谷晓非,张良,HUANGHua-wei,WANGXiao-min,YANGJing,XUKui,GUXiao-fei,ZHANGLiang

22.PHB的改性研究进展张恒,杨青芳,周洋,李萌,ZHANGHeng,YANGQing-fang,ZHOUYang,LIMeng

23.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万冰华,费敬银,高文娟,WANBing-hua,FEIJing-yin,GAOWen-juan

1.高强钢熔炼焊剂熔炼工艺优化研究顾新盛,姚润钢,孔红雨,易传宝,GUXin-sheng,YAORun-gang,KONGHong-yu,YIChuan-bao

2.高纤维素焊条工艺性的优化设计刘瞿,姚润钢,吴伦发,顾新盛,LIUQU,YAORun-gang,WULun-fa,GUXin-sheng

3.后处理对ZTC4铸造钛合金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娄贯涛,LOUGuan-tao

4.Zn-Al-Mg-Ce合金耐长江水和3.5%盐水腐蚀性能研究从善海,韩芳,熊志红,CONGShan-hai,HANFang,XIONGZhi-hong

5.以氢氧化铜为前躯体制备单分散球形氧化亚铜粉末蒋志刚,王岳俊,周康根,JIANGZhi-gang,WANGYue-jun,ZHOUKang-gen

6.铜银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腔体结构参数影响陆敏松,徐玉松,支海军,郑莉芬,LUMin-song,XUYu-song,ZHIHai-jun,ZHENGLi-fen

7.关于0Cr13/SA-387Gr11Cl复合板复层产生锈迹和裂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郑晓军,ZHENGXiao-jun

8.正偏压作用下多弧离子镀ZrO2薄膜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薛旭斌,马欣新,XUEXu-bin,MAXin-xin

9.不锈钢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结果评定方法探讨查小琴,李永军,李雪峰,董明洪,ZHAXiao-qin,LIYong-jun,LIXue-feng,DONGMing-hong

10.复合材料结构固化温度场精化模拟张铖,张博明,王永贵,梁宪珠,岳广全,姜澎,ZHANGCheng,ZHANGBo-ming,WANGYong-gui,LIANGXian-zhu,YUEGuang-quan,JIANGPeng

11.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Ca3Co4O9粉体陈赛珊,李澄,CHENSai-shan,LICheng

12.一种基于聚丙烯孔洞型铁电驻极体薄膜的新型传感器孟召龙,张晓青,孙转兰,李强,陈安琪,徐婷,MENGZhao-long,ZHANGXiao-qing,SUNZhuan-lan,LIQiang,CHENAn-qi,XUTing

13.测量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准光腔法材料开发与应用 于海涛,吴亮,李国辉,YUHai-tao,WULiang,LiGuo-huiHtTp://

14.基于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研究4,7-diphyenyl-1,10-phenanthroline的电子迁移率徐维,XUWei

15.溶剂热技术制备硫化镍纳米粉体刘美英,郭传华,单楠楠,LIUMei-ying,GUOChuan-hua,SHANNan-nan

16.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钛-钢复合板的影响王小华,WANGXiao-hua

17.某产品联接螺栓上的断裂力学理论应用研究国庆见,王自华,苗传先,冷文华,昝政,GUOQing-jian,WANGZi-hua,MIAOChuan-xian,LENGWen-hua,ZANZheng

18.数控水火弯板机及其工艺的发展现状唐伟,杨澍,许江淳,TANGWei,YANGShu,XUJiang-chun

19.高能束焊接技术在舰船建造中的应用武春学,张俊旭,朱丙坤,WUChun-xue,ZHANGJun-xu,ZHUBing-kun

20.双相不锈钢磨损腐蚀的机理及强化途径郭绪镇,董飞,李镜银,吴智信,GUOXu-zhen,DONGFei,LIJing-yin,WUZhi-xin

21.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季文,黄英,牛芳芳,JIWen,HUANGYing,NIUFang-fang

22.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制备技术武创,郗雨林,王其红,WUChuang,XIYu-lin,WANGQi-hong

23.真空辅助成型(VARI)工艺研究进展魏俊伟,张用兵,郭万涛,WEIJun-wei,ZHANGYong-bing,GUOWan-tao

24.铜及其合金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余向飞,YUXiang-fei

1.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金属钛中TiO2电极孔隙率影响因素研究Ⅰ.粘结剂及成型工艺李珍,孙建科,常鹏北,汤胜博,罗志涛,邢朋飞,彭晖,LIZhen,SUNJian-ke,CHANGPeng-bei,TANGSheng-bo,LUOZhi-tao,XINGPeng-fei,PENGHui

2.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金属钛中TiO2电极孔隙率影响因素研究Ⅱ.烧结制度及造孔剂李珍,孙建科,常鹏北,汤胜博,邢朋飞,罗志涛,彭晖,LIZhen,SUNJian-ke,CHANGPeng-bei,TANGSheng-bo,LUOZhi-tao,XINGPeng-fei,PENGHui

3.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的研究庄海燕,赵建南,于海涛,任润桃,叶章基,陈凯锋,ZHUANGHai-yan,ZHAOJian-nan,YUHai-tao,RENRun-tao,YEZhang-ji,CHENKai-feng

4.热处理工艺对22MnCrNiMo系泊链钢组织与耐蚀性能的影响钱绪政,姚良,谢春生,朱林放,蒋庚,QIANXu-zheng,YAOLiang,XIEChun-sheng,ZHULing-fang,JIANGGeng

5.电渣重熔马氏体时效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研究张伟,徐玉松,陆敏松,李国一,ZHANGWei,XUYu-song,LUMin-song,LIGuo-yi

6.材料开发与应用 焊接无裂纹低碳贝氏体钢焊接性能研究张天会,蔡宗寿,付宏才,闫沛军,徐人平,ZHANGTian-hui,CAIZong-shou,FUHong-cai,YANPei-jun,XURen-ping

7.正火热处理对06Cr13/Q345R复合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王小华,辛宝,王书谦,杨之勇,任江毅,郑晓军,WANGXiao-hua,XINBao,WANGShu-qian,YANGZhi-yong,RENJiang-yi,ZHENXiao-jun

8.铁铝焊接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陈云,包晔峰,蒋永锋,CHENYun,BAOYe-feng,JIANGYong-feng

9.宝钢冷轧1550电镀锌机组导电辊失效分析沈磊,俞海良,唐新华,SHENLei,YUHai-liang,TANGXin-hua

10.ADB610钢冲击功的概率模型及安全冲击功研究徐亮,徐人平,薛彬,闫沛军,XULiang,XURen-ping,XUEBin,YANPei-jun

11.溶液浸渍法制备Al2O3陶瓷布的研究郭敏,郭志猛,宋哲男,王立生,GUOMin,GUOZhi-meng,SONGZhe-nan,WANGLi-sheng

12.水溶性取代吡啶甲酰腙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王国瑞,刘峥,刘宝玉,吕香玉,WANGGuo-rui,LIUZheng,LIUBao-yu,LVXiang-yu

13.石墨烯、超声波缓和木糖醇过冷性的研究张焘,周春玉,张东,ZHANGTao,ZHOUChun-yu,ZHANGDong

14.电磁波在等离子体同轴波导中的传播特性研究张亚民,ZHANGYa-min

15.二氧化钛在塑料中的应用研究王丽,汪颖军,赵伟,WANGLi,WANGYing-jun,ZHAOWei

16.包覆技术在粉末冶金固体自材料中的应用丁存光,柳学全,丁光玉,李红印,DINGCun-guang,LIUXue-quan,DINGGuang-yu,LIHong-yin

17.轻金属硼化物体系及应用研究进展郭君玉,阳世清,徐松林,GUOJun-yu,YANGShi-qing,XUSong-lin

18.生物医用钛合金发展和研究现状吴义舟,郭爱红,WUYi-zhou,GUOAi-hong

19.静电自组装膜研究进展翟青霞,黄英,李玉青,ZHAIQing-xia,HUANGYing,LIYu-qing

20.轻质材料在汽车进气歧管中的应用任中杰,肖琨,罗鹰,RENZhong-jie,XIAOKun,LUOYing

21.《材料开发与应用》来稿须知

22.多铁性复合薄膜的结构及2-2型双层复合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谢谦,XIEQian

23.加强945钢冶金质量的工艺研究及应用杨升山,周鑫磊,张猛

1.熔盐电解法制备海绵钛工艺中TiO2电极制备关键技术分析李珍,孙建科,常鹏北,罗志涛,邢朋飞,彭晖,LIZhen,SUNJian-ke,CHANGPeng-bei,LUOZhi-tao,XINGPeng-fei,PENGHui

2.针状铁素体钢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刘刚,曲占元,LIUGang,QUZhan-yuan

3.现有10Ni5CrMoV钢成分对其厚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陈爱志,牛继承,邓晚平,CHENAi-zhi,NIUJi-cheng,DENGWan-ping

4.10CrNi5MoV钢厚板窄间隙熔化极气保焊研究撒世勇,SAShi-yong

5.后处理对ZTA7铸造钛合金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娄贯涛,LOUGuan-tao

6.低周疲劳过程中弹性模量的损伤特性张亚军,李永军,张利娟,ZHANGYa-jun,LIYong-jun,ZHANGLi-juan

7.Cu-Fe基粉末烧结金刚石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特性李文生,李国全,路阳,袁柯祥,LIWen-sheng,LIGuo-quan,LUYang,YUANKe-xiang

8.深冷处理对GCr15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赵国华,于文平,魏建勋,ZHAOGuo-hua,YUWen-ping,WEIJian-xun

9.爆炸-轧制钛/钢复合板界面结合性能研究材料开发与应用 赵峰,李选明,王虎年,ZHAOFeng,LIXuan-ming,WANGHu-nian

10.钛合金泵体铸造工艺研究胡和平,杨学东,郑申清,HUHe-ping,YANGXue-dong,ZHENGShen-qing

11.SiO2气凝胶导热系数与密度的关系探讨乔冬平,张福承,QIAODong-ping,ZHANGFu-cheng

12.用高岭土低温制备莫来石晶须谭宏斌,TANHong-bin

13.养殖海水固体颗粒物含量分布及其对铜质板式换热器腐蚀影响分析付玉彬,李建海,宰学荣,FUYu-bin,LIJian-hai,ZAIXue-rong

14.电流变体漏电流特性研究孙英富,SUNYing-fu

15.英国潜艇用钢及其焊接材料徐科,XUKe

16.铝合金深海腐蚀研究进展彭文才,侯健,郭为民,PENGWen-cai,HOUJian,GUOWei-min

17.不对称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南海娟,周济,NANHai-Juan,ZHOUJi

应用材料范文 篇四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特性

纳米技术是上世纪出现的新技术,在当前社会的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则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纳米技术问世以来,在之后的技术发展速度比较迅速,对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通过从理论上加强纳米技术的研究分析,对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就能提供理论支持。

1.纳米材料的特性以及制备的方法分析

1.1纳米材料的特性分析

纳米材料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在使用的常规材料方面尺寸都相对比较大,材料有着宏观陛。而纳米材料则与之不同,倘若是三维方向是几个纳米长的就是3D纳米微晶,在二维方向则是纳米级。从纳米材料的制造方法角度来看,只要是人工方式进行制造的就是人工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着比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由于其特殊性能,就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从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层面来看,主要是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数和总原子数比会随着粒子粒径减小从而大幅度增大。在纳米粒子的表面能与表面的张力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就使得纳米粒子的性质有着很大变化,比较容易和其它的原子趋于稳定,这一材料的吸附特性也比较突出。

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特性方面,在纳米粒子热能以及电能和磁场能等能级比平均的能级问还要小的时候,纳米材料就和宏观物质的特性有着不同。在量子隧道效应特性层面,纳米材料有着波粒二象性,所以就会有着隧道效应。当前的改性涂料使用的纳米材料通常是纳米半导材料。

除此之外,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特性也比较鲜明。在纳米材料的晶体尺寸和光波的波长以及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等物体特征尺寸相当以及比其小的时候,这样一般的固体材料就会以成立的周期性边界条件,将破关以及声和热等电磁特征显示出小尺寸的效应。

1.2纳米材料制备的方法分析

对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在方法上科学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的方法比较多,其中的气相法就是比较突出的方法,是直接将气体以及通过各种手段把物质变成气体,然后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反应。气相法的应用方法类型也比较多,比较重要的有化学气相反应法以及气体中蒸发法等。气体中蒸发法重要是在惰性气体或者是在活泼气体当中把金属以及合金等蒸发汽化,接着和惰性气体进行冲突以及冷却等从而就形成了纳米微粒。采用这一气体冷凝法进行制备纳米微粒表面清洁以及粒径分布相对比较窄。

通过液相法的应用也能对纳米材料进行制备,这一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均相溶液作为出发点的,然后在各种途径的实施下,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这样溶质就能形成相应形状以及大小的微粒。对溶胶以及凝胶的方法应用是比较多的,这是对纳米材料制备的特殊性工艺,对微粉以及纤维等复合材料能加以制备。由于这一方法的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对设备的应用要求也比较低,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中的化学气相凝聚法也是比较重要的方法,这是上世纪末提出的新型纳米微粒合成技术。这一方法应用中,主要是通过气态原料在气相当中通过化学反应来形成的基本粒子,以及实施冷凝合成纳米微粒。当前采用这一方法对碳化硅以及二氧化锆等纳米微粒进行了合成。

2.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

纳米材料在当前的应用领域比较多样,其中将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对建筑涂料的性能改变有着影响,能起到抗老化以及耐候性的作用效果。涂料的康老虎以及耐候性主要是涂膜受到紫外线以及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出现的褪色以及变色等,在纳米材料的应用下,就能将SiO2、TiO2、ZnO、Fe2O3等都是在实际中比较优良的抗老化剂,对建筑涂料的抗老化以及耐候性的性能提高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纳米材料应用到化学电源当中也比较广泛。纳米材料其庞大表面积以及特异电催化性能在化学电源当中的开发应用比较突出,纳米轻烧结体是电池电源的性能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这是将纳米微粒构成的密度只有原物质十分之一块状海绵体作为化学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电极,从而能有效增加以及电解质溶液和反应气体接触表面和对效率有效提高。

例如:镍和银的轻烧结体作为化学电池等的电极在实际当中已经得到了应用。TiO2纳米微粒的烧结体作为光化学电池和锂电池的电极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通过纳米材料和电源相结合,就能创造出新的电源类型,在电源的性能方面也能有效提高。

纳米材料在结构材料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纳米结构材料应用主要是对纯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的多元合金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也比较突出。在纳米陶瓷材料的应用上就是比较重要的,其耐高温以及高强度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将其在高温发动机当中加以应用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实现,对燃料的热效率增加也起到积极作用,对污染就能有效降低。

可以将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加以应用。在半导体的光催化效应的发挥上比较突出,在光照下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以及价带空穴能将周围环境中烃基电子夺过来,从而烃基就成为了自由基,能作为强氧化剂加以应用。

应用材料范文 篇五

关键词:相变材料;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经济实用性;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相变材料的概念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简称PCM),又称为潜热储能材料,是利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进行潜热储能的物质,具有在相变过程中将热量以潜热的形式储存于自身或释放给环境的性能,可以进行热能贮存和温度调节控制[1]。

相变材料以其贮热密度高、设备体积小、热效率高以及吸放热为恒温过程等优点,已应用于太阳能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工业与民用建筑供暖和空调的节能以及航空航天、纺织工业等领域[3]。其中就建筑材料而言,相变材料已用于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涂料,开发了相变温控混凝土、相变储能混凝土、相变蓄能围护结构、相变储能墙板、隔热涂料等,对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调控建筑物室内温度,以及节能、降耗、环保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变材料在公路交通领域的应用,至今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2.相变材料分类及组成:

相变储能材料根据相变形式、相变过程主要分为固一固、固一液、液—气、固—气等4种相变储能材料;按照其成分又大致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储能材料。根据相变温度,材料可分为高温、常温、和低温材料,高温材料在200 ~ 1000摄氏度范围,主要是一些无机盐类,适用于一些特殊的高温环境。常低温材料在20 ~ 200摄氏度范围,主要是一些无机盐水合物、有机物、高分子。

通常,相变材料是出多组份构成的,包括主储热剂、相变点调整剂、防过冷剂、防相分离剂、相变促进剂等组份。

3.相变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3.1相变储能水泥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的设计及试件制备

3.1.1设计思想

相变储能路面融雪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关键技术包括:采用热融化法,选择安全、理想、工程适用的发热体热源;引入相变材料,本文相变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城市中心广场等。

3.1.2试件制备

相变储能融雪系统以水泥混凝土为基础建立并制备。系统组成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热源;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有机物质(石蜡),固-液类材料,封装材料,以Ф30的钢质管状为宜;密封材料等。相变材料与热源结合构成相变储能发热体,发热体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内结合构成路面融雪系统。

3.1.3实验原理

根据本文的研究设想将石蜡固体均匀放置于封装材料为Ф30的钢质管中,在钢质管中的进出口插入电极,通电后,电能转换为热能,被钢质管中的石蜡固体所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石蜡逐渐由固态变成液态,从而实现储能效果。当遇到低温降雪天气时,储存在相变材料中的热量逐渐释放出来,石蜡由液态变成固态,实现放热过程。从而可以解决道路融雪问题。

3.1.4材料选取:

导热系数的大小表明金属导热能力大小,导热系数越大,导热热阻值相应降低,导热能力增强。在金属材料中,铜的导热系数较高,但是成本高,不好加工。铝的导热系数在铜和钢之间,但是强度不高。本文研究选择钢,主要在于其强度较高,生产加工容易,价格较便宜,故选择钢材。

表 1部分金属导热系数表

3.2相变储能路面融雪系统的水凝混凝土试验

3.2.1相变储能融雪体系水凝混凝土试件性能模拟试验

⑴为反映发热体对水泥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制作3 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尺寸试件(150×150×150mm): a) 基准试件;b) 放置相变储能发热体的试件( 其中的相变材料封装管长度取 25 cm);c) 放置热源(恒功率电伴热带)试件。

实验结果:发热体对水泥混凝土抗压性能b>a>c。

⑵为反映发热体对水泥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影响,制作3组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标准尺寸试件(150×150×600mm): a) 基准试件; b) 放置相变储能发热体的试件( 其中的相变材料封装管长度取 25 cm) ; c) 放置热源(恒功率电伴热带)试件。为减小误差,每组试件为2块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标准尺寸试件。

实验结果:发热体对水泥混凝土抗折性能b>a>c。

相变储能路面融雪系统将热融法路面除冰雪技术与相变材料的应用相结合,旨在改善路面材料体系的热稳定性, 提高融雪功效,减轻温度荷载对路面结构与材料的损害; 在满足融雪化冰供热的前提下,节能效果显著。

4.经济实用性及施工工艺

4.1根据国外相关工程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确定相变材料在混凝土路面中的施工工艺

下承层的准备----管线固定装置的安装----管线铺设----管线注水打压----道路材料的铺筑----主干线的连接-----开放交通[5]

在实体工程的运行实践总结得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材选取不合适,导致埋管系统产生过大的伸缩变形。

2.管道接头处连接处置不合理,导致管道接头处渗漏,从而引起不可弥补的现象。

3.热媒介质选择不合适,导致寒冷季节使用时由于液体粘度过大而导致系统产生工作的负荷。

因次,在此实体工程的设计中采取下述措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1.选择热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钢管。

2.埋设于路面内部的管线不设接头。在夏季气温较高时,进行接头的热熔处理,避免温度过高热熔接头不牢固。

3.采用低冰点的石蜡。

4.2效益分析

该技术初期投资提高120元每平方米,每次融雪费用消耗为每平方米每小时0.32元,融雪效果100%,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即可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根据天气预报和远程监控自动进行融雪。但综合考虑融雪剂的使用费用,减少路面冻融损坏维修费用,节约机械除雪和人工除雪对道路造成的损伤的维修费用,减少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费用。最重要的是达到路面和现代化管理要求及节能环保的要求,该技术是一项长远有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寅平, 胡汉平, 孔祥冬, 苏跃红。 相变贮能理论和应用。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 9- 22.

[2] 李雨红等。常低温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J].化学教育,2004,(10):9-13.

[3] 张建军等。 太阳能学报,2000, 21( 4) : 399- 402.

【浅议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及应用】相关文章

应用材料(精选5篇)01-01

应用材料精选8篇12-28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精选310-28

白求恩的事迹(通用9篇)11-16

铁路先进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优秀3篇)11-15

先进集体申报材料(精选4篇)09-19

年轻干部座谈会发言材料【精选5篇】10-14

个人自我剖析材料(最新3篇)11-25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2(优秀6篇)10-02

感动中国劳模先进事迹(优秀5篇)10-16

179 20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