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事迹优秀10篇

2023-04-09 19:04:19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想拟事迹材料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感动的事迹》,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 篇一

中国加油,!20--年的最后一个冬天,疫情悄悄潜入_,它在空气中,人群中慢慢地传播,它的名字叫,“新冠状病毒肺炎”。这是20--年鼠年人们过的第一个安静的春节。

2003年的非典消失后,20--年的新冠状病毒肺炎来临,这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关于生死的战争。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都来支援_,为了不再让更多人得这种病毒,许多警察来维持人民,把路封起来,不让村民聚集在一起,要购物时用出证卡,警察和白衣天使们都放下和家人团聚,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岗位。白衣天使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都不上厕所,我知道他们都很缺少口罩,所以我都不出门,有必要才出去就是为下留些口罩给警察和白衣天使们,减少他们的工作。为了避免一些人民得病,医院里的床位都满了,工人们在除夕节准备吃饭时,工厂打电话叫去建火神山医院,6天内必须完成,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么大的医院一个房间一千多张床。为了中国工人们及警察叔叔们每日每夜的工作,有时饭都来不及吃。我每天对着电视看新闻,看到有什么好消息,我看到有些白衣天使们放弃她们的长发,把头发剪短短的就是为了医院专门给的帽子戴更好更方便些。我看到新闻上一名男子手上拿一个袋子走到警察旁放在警察脚下就走了,警察打开袋子里面有很多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祖国,请把钱转交给重灾区,这种默默无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希望这次疫情能快点过去,希望白衣天使们能战胜病魔,团结的力量就是伟大,一定能战胜疫情。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啊,我们的生活中,定然离不开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上初中后,在新的环境里,我又交了许多朋友,他们无时无刻不给予我帮助。其中,有一次令我特别感动。

那天午饭后,我正抓紧时间坐在教室里做数学作业。忽然,一道题把我难住了,我反复尝试了好几种办法,可那道题就像“拦路虎”,死死的堵着我通向成功的路。“跟我们一起去踢毽子吧?”门外传来了小A的声音。“好烦呐!这道题不会做,我哪儿有时间踢毽子啊?”

小A听我这样说,便转身对身后的玩伴们说:“你们先去吧,不用等我了。”然后就蹦跳跳跳来到我身边:“哪题不会?看我能不能帮你?”还没等我回应,她便拿起了我桌子上的草稿纸,一边在上边飞速演算,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她一会儿眉头紧锁,满脸疑惑;一会儿咬牙切齿,念叨着哪里错了;一会儿恍然大悟,满面红光,万分兴奋……我跟着她的思路思考着,可还是有些疑惑。

过了好一会,忽然,她一声欢呼,把早已失神的我惊醒了。小A用她标志性的表达喜悦的方式——一番手舞足蹈之后,便冷静下来,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原本混乱不堪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挡在前面的“拦路虎”也渐渐虚弱下来。我无意间发现,小A的额上已出现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睛里闪烁着迷人的光。“做出来了,终于做出来了!”她拉着我的手,欢呼雀跃!“谢谢你,小A!要不是你帮忙,我恐怕今天都没有好心情了。”她淡淡地笑道:“不用客气,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应该的!”

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油然而生——为了帮助我,小A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次经历令我难忘,同学间的真情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证明,一件件小事更能吐露真情。感谢小A,让我品尝到了初中生活中感动的味道,温暖而真挚,简单而难忘!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三

在我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出现在我的眼前?是谁,在我生病时,焦急地连夜带我去医院?又是谁,在我灰心失落时,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不会是别人,他们,就是我的父母,就是从我出生到现在,一直陪在我身边保护我、呵护我的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都说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但我认为,同样,这也是赞美父母的。父母为我们每日每夜操劳着,遇到困难挫折,父母就会在身边帮助我。可是,在不经意间,白发已爬上父母的发梢。 从前,我一直在父母面前撒娇,而现在,撒娇这个词语已被我扔得远远的,因为我长大了。

有一天,我放了学,回到家,只见你们已经吃好饭出去了我急忙把门打开了。屋子里空荡荡的,我看着桌子上的纸条,我急忙走了过去,拿起纸条,只见纸上写着一封信,信上说你们出去逛街,叫我在家做作业。我看了看,家里的碗还没刷,衣服还没洗。我想,如果每天都是如此,那么我们家不就成了一个垃圾场了。

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我应该把没洗好的碗刷了。于是,我把碗拿到了厨房,放进了水池里,打开了水龙头,拿来了洗涤精,挤了一点到碗里,然后用水冲,用抹布抹,抹完一个又一个。再用水把筷子上的污渍冲掉,最后将碗筷收好放入擦好了的餐桌上。过了半小时左右,你们回来了,看见擦好的桌子和碗,奇怪地问:“这是谁弄的?”“是我弄的。”我骄傲地回答道。爸爸妈妈听后,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并留下了感动的泪光。

父母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是坚强的,但是不管他们再怎么坚强,也可能会被我们“打败”,一张贺卡、一朵小花、一句问候……就可能是我们“打败”父母最好的办法。其实,感动父母并不难,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也许,无意中,就会带给父母一份份感动。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四

缅怀伤痛,是对生命应有的姿态,更是为了更好拥抱明天,砥砺前行。死者长已矣,生者或余悲。但愿逝者能忘却地震来临瞬间的惊悸;但愿生者谨记生命力量的坚韧与伟大、人间大爱的无私与朴实,珍惜当下,奋力前行。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天崩地裂,山河倒转,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曾经秀丽的山川,变成了一片废墟,这里已经成了人间炼狱。撕心裂肺的哭喊,轻声无助的呢喃,响彻这片天地。很多家庭因此而伤痕累累,很多的人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家人。这次大灾难,让人们铭记于心,也让人们学会了坚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的关心下,在全国人民援建下,大家团级一心众志成城,组成团队为灾区的重建工作而努力。近十年过去了新的新的汶川县城重新矗立而起,时间已经抚平了人们心里的创伤,当年因灾难继续向着自己梦想奋斗的人,已经成功的实现了理想。站在人生新的一个高度,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前行,祝福他们。

2008.5.12,中国人永远难忘的日子。北川,那场强震中受灾最重的地区。即便山河破碎,中国人还是挺直了脊梁。或许我们在自然面前依旧渺小,但我们绝不屈服。众志成城,筑成了今天的新北川。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天崩地裂,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如今,十年了,时间的沉淀或许可以抚慰伤痛,但那段想起便泛泪光的记忆,却不曾褪色。

汶川地震过去10年了,满屏的汶川记忆,一种集体痛感依旧在。失去亲情友情爱情同胞之情的烈度太大,时间装不下,躯体也装不下,这块大地上依然有心灵的余震。对逝者最好的纪念还是生者更幸福,否则悲伤只在表面流淌。只有家园更坚固,生灵更平安,才是真正的重建。祝福汶川,平安中国!

“那年我大你两岁,今年我大你十二岁。”十年了,时间可以抚慰伤痛,却抚不去思念与记忆。今天,一起传递这条微博,祭奠每个逝去的同胞,也祝福这座重生的城市。汶川加油,一切安好。

感动的事迹 篇五

今天,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最让我感动的是刘伟。

刘伟是一位无臂钢琴师。他这样说过:“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12岁时在水疗池学会了游泳;14岁时游泳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时他登上了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坐上琴凳之后,优美的旋律飞快地流出,十个脚趾灵活地跳跃着,在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起身鼓掌。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发挥出自己的努力,创造奇迹。也许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做件大事,但我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那时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这样,我们可以支撑自己,又能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六

杨爱军,他为了不影响工作,耽误了最宝贵的诊治时间。在诊查出白血病后,只对同事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不要把病情告诉任何人!”

十五年来,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连续多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无须讲他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无微不至;也无须讲为了学生他对家人的诸多亏欠;单是十五年来他的家访历程就可以写成一本长长的书。

他曾在120多天的时间里,走访了300多户次家庭,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夜里去的。从被戏称为獐子岛“东极”的东獐村东邦屯,到“西极”的西獐村后马滩屯,从“南极”的沙包村南洋屯,到乘船才能抵达的獐子岛管辖的三个外岛,十几平方公里的海岛,几乎每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自己匆忙的脚步缩短着海岛上孩子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丈量着教师这一职业大海般宽广的范畴。为了家访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为了家访他不知扎破了多少条自行车带;为了家访他又不知饿了多少回肚子,走了多少里夜路,摔过多少次跤……

记得有一次他长途跋涉一个多小时,费尽辛苦才找到学生家。但见到家长时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他实在是太累太饿了。家长拿出花生给他吃,他竟然连壳都没扒干净就往嘴里送,家长和学生见到此情此景,不禁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在寒冷的冬夜里冒雪家访,家长不在家,他干脆留下来为学生生炉子做饭。家长回来后,竟然意外地吃到了老师做的饭菜,哽咽着难以下咽。最让人心酸的是一次夜晚家访,一家一家的走去,归来时已是夜里的十一点钟了。山路狭窄,当时又没有路灯,他一不小心,从高达近十米的崖上跌落下来,腿碰破了,脸也挂了花,四周群山寂静不语,只有碎石依稀滑落。不知道他是否感到过孤独与委屈,只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依然看到他在激情满怀的讲课。

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 篇七

现在的你们,一定为了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操碎了心吧!你们辛苦了!

在今年的一月底,爆发了一场心惊胆颤的大战,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人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慌乱不已。可你们,尊敬的医护人员没有时间慌张、害怕,你们在这个最危险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奔赴一线。在一个个饱受折磨的生命面前,你们怀着崇高的职业精神,面对突发的疫情,你们毫无畏惧,舍命去挽救那些不幸被感染的人,你们尽着最大的努力在和时间赛跑,和病魔坚决斗争,你们是这场无硝烟战场上的勇士!

你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病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你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争分夺秒在救治病患。你们每天憋在口罩、手套和防护服里面,我在新闻看到,你们的手让汗水浸得皱皱巴巴的,有的医生的手都脱了皮,有的医生由于长时间带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在你们脸上及身上勒出了很深的伤痕……你们日夜忘我地工作,甚至几天天都没合眼,有时太累了,你们也只能趴在桌子上或躺在休息室的地板上休息一会!

更有不少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十几天没有回过家,其中一位护士,家里来电话说孩子不舒服,希望她回家看看,但她也只能电话指导家人到药店买些药给孩子吃,之后她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去了,整整工作了一周后才见到自己的孩子,为防止感染,母子二人隔着几米远“拥抱”,泣不成声……正是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打动着我们的内心,也给予了病人希望的力量。

可亲可敬的医护人员们,您们是风霜雨雪中的铿锵玫瑰,是最美的逆行者!

在疫情面前,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感动的事迹 篇八

感动,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之中,它也存在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存在于那些悄然无声的关爱之中。有了感动,生活中才有了美好。

——题记

国庆期间,我和父亲带妹妹去看病。刚到医院,妹妹说她肚子饿了,父亲便让我去医院的大门口买吃的。我思考着买什么,想到妹妹喜欢吃甜食,就买糖糕吧。

来到卖糖糕的地方,人很多,但是他们都排着队,很有秩序,不像有些地方,顾客都围成一团抢着买。我很自觉的排到队伍的最后面。

轮到我时,糖糕刚好没有了。我感到很难过,都排了这么久的队了,轮到我时竟然没有了。我说:“我妹最喜欢吃糖糕了。”卖糖糕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他的背也被生活的重任压的弯曲了。老人有点儿不知所措,他满脸愧疚地说:“丫头,不好意思啊,明天我给你留着,一定留着。”

我到别处给妹妹买了几个水煎包就回去了。

复诊那天,我们刚走到医院门口,就见那个卖糖糕的老人在大声叫我“丫头,你过来”

我走近他的摊位,老人顺手递给我一包糖糕,絮絮的说:“丫头,我每天都挑些最大的给你包好留着等你,进进出出的人我都留神,就是没看见你。拿去给你妹妹吧,还热着呢。”

泪,蓄满了我的眼眶,糖糕很热,烫着我的手,也烫着我的心。

父亲走过来要付钱,老人执意不肯收。他说:“我喜欢这丫头,小小年纪,就懂得关爱家人。”那一刻,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别辜负了生活,别辜负。了生活中这无私的给予。老人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包糖糕,那是人间的珍品啊!

我觉得,我整个人生都受到了老人的鼓励。而我却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

中国好人感人典型事迹 篇九

刘盈科,男,中共党员,彬县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主任。母亲患抑郁症多年,他无数次到西安、咸阳、长武、礼泉,找了好多名医,寻了好多偏方,最终使母亲的病情有了好转。

1997年他的岳母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坚持在医院陪护,在一个多月的治疗期间,他从未间断过。平时和妻子一起为岳母病情的好转想方设法寻求治疗,有空就上塬探望。他共资助了7位亲戚的孩子上学,现在已经有5个孩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有一个妹妹,是伯父的女儿,虽说现已成家,但她患有先天性疾病,刘盈科时常牵挂。过年过节,他就牵心经济是否宽裕;农耕时节,他就操心是否按时收种了;病情反复了,他更要考虑如何医治;季节变换了,他就操心一家人的衣着。正是他事无巨细地关怀,使得妹妹一家生活有了保障,精神有了依靠。

2013年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中国好人感人典型事迹 篇十

魏西峰,1974年5月出生,陕西彬县新民镇太厢村人,彬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

他悉心侍奉双亲,在母亲生病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和父亲轮换着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母亲要做各种检查,他就背着母亲楼上楼下做检查。母亲去世以后,他陷入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之中,对父亲也就更孝顺了。虽然单位离家里很远,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回家看望父亲。父亲一天天变老,脾气也逐渐固执起来,他从来都不惹父亲生气,即使父亲不对,他也是顺着父亲的性子慢慢感化父亲。他不仅关心、孝顺自己的父亲,爱护自己的孩子,也关爱社区的其他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让他们的晚年享受到温暖。当听到女儿患有脑瘫的噩耗后,他没有退缩,毅然承担起一个父亲该有的责任,四处求医,辗转奔波,坚持为女儿治病,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病中的女儿。为了给女儿筹钱治病,他忍痛卖掉了自己的房子,硬着头皮向亲朋好友四处借钱。赢得社区居民一致赞扬,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十佳优秀社区民警”、“模范社区民警”。

2013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10篇《感动的事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感动的事迹】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优秀14篇)05-20

感人事迹【3篇】03-05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3篇01-16

感人的事迹【优秀10篇】10-15

感人事迹(精选7篇)01-20

感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10-23

感人个人先进事迹优秀6篇10-12

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迹(通用4篇)10-04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精选310-28

白求恩的事迹(通用9篇)11-16

179 6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