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及解释最新9篇

2023-01-10 22:46:45

学成语的目的是为了用成语,想熟练运用成语,就要掌握成语的含义,这样才能把话说得或者写得更简洁、更准确、更生动。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成语大全及解释》,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最新整理成语解释:X开头的成语 篇一

1、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2、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不能误解为革新改造。

3、先入为主;不能看成先进来的做主人,而是指以先听见的话或先接受的意见为主,以后再也听不进不同的话或意见。

4、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后也用以比喻做事抢先一步。(正:声势;误:声音)

5、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正:少;误:新鲜)

6、咸与维新:一切都需要改革更新。(正:参与;误:和、跟)

7、显亲扬名:使双亲显耀,使名声远扬。(正:父母;误:亲戚)

8、相形见绌:跟同类的人或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很不足。 (正:比较;误:形状)

9、相见恨晚:遗憾没有早相见。形容一见如故,情意相投。 (正:遗憾;误:怨恨)

10、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11、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12、邂逅相遇:邂逅:役有约会而遇见。没有事先相约而意外在途中相遇。

13、心宽体胖(pan):指有修养的人心胸宽广,体貌也就舒泰、安详。胖:安泰舒适。

14、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15、莘莘(shen)学子:众多的学生。莘莘:形容众多。指一群学子。不与表示数目等词连用。

16、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旦旦:诚实的样子。

17、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词义较重。易混“信口开河”。

18、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19、形影相吊:只有门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正:慰问;误:悼念)

20、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2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义。

22、虚与委蛇(yi):对人虚情假意地进行敷衍应酬。委蛇:应付。

23、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上进。(正:满足;误:厌倦)

24、循序渐进:强调由浅人深的程序。

成语大全及解释 篇二

1、言外之意: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2、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3、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4、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5、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6、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则,准则,榜样,规范。

7、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8、鞠躬尽瘁: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鞠躬,弯下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

9、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10、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诲:教导;诱导;倦:厌烦。

11、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指紧张的心情过去后的轻松愉快。

12、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 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13、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14、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15、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描写人穿着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篇三

衣冠楚楚:这个四字词语通常是带有贬义性质的,意思是说整体穿着非常的整洁,但是干的事情却非常不靠谱。

衣着入时:穿着非常的时髦,和时代的潮流接轨。

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

衣不蔽体:身上穿的衣服都无法把身子遮住,形容生活的非常的贫苦。

赤身裸体:和四字词语一丝不挂意思相同都是指什么衣服也没有穿。

一丝不挂:什么衣服都没有穿。

最新整理成语解释:A开头的成语 篇四

1、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2、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经典四字成语大全及释义 篇五

1.掷地有声

释义:形容话语豪迈有力。

2.没齿不忘

释义:一辈子也忘不了。

3.潸然泪下

释义:形容眼泪流下来。

4.泽被后世

释义: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5.大打出手

释义: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6.伤天害理

释义: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7.百无一用

释义: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8.谈何容易

释义: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9.神乎其神

释义: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10.安居乐业

释义: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11.班门弄斧

释义: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自量力的意思。

12.监守自盗

释义: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

13.明哲保身

释义: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4.逍遥法外

释义: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15.光宗耀祖

释义:指为祖先、宗族增添光彩。

16.过眼烟云

释义: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7.悠(优)哉游哉

释义:指悠闲自在。

18.目无全牛

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9.天各一方

释义:指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20.秘而不宣

释义:保守秘密,不公之于众。

经典常见成语大全及解释 篇六

1、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2、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3、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4、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5、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6、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7、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8、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9、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10]www.huzhidao.com[、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11、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12、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13、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1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5、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16、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17、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18、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19、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0、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成语及解释 篇七

1、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2、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不能与情感、友谊搭配。

4、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

5、大动干戈: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6、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 了,多用来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用来形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用来形容凄惨的景象。

8、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9、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 用来形容艺术品。

10、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对宾客的恭敬。

11、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12、置若罔闻:好像没听见一样。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13、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14、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15、川流不息: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于行人、车马,不能用于形容水。

16、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17、鳞次栉比:像鱼鳞 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用于形容房屋,不能用于形容人。

18、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拘束。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9、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可形容文笔流畅奔放,不能用来形容溃败

20、耳濡目染: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21、 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22、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23、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2 4、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不是指场面宏大。

25、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环事。

26、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不只是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的。多用于贬义。

27、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28、好高骛远:指在学习上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不用于褒义。

2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不用于褒义。

30、忘乎所以:指因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31、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3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 不可告人的企图。不 用于褒义。

3 3、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不能用来形容豪情壮志。

34、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不用于褒义。

35、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36、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不能指一个学生。

37、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38、如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0、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 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多用于贬义。

成语及解释 篇八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关注微信“环太咨询-大海 旅游 人”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76、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88、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89、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9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1、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92、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93、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9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9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6、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97、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98、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99、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100、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最新整理成语解释:Y开头的成语 篇九

1、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严格。(正:约束;误:纪律)

2、严惩不贷:严加惩处,不予宽恕。(正:宽恕;误:懈怠)

3、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又必须坚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信:信实;果:果断。语出(论语)。

4、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5、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正:简要;误:重要)

6、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正:占有;误:值)

7、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8、一见如故:第一次见面就像老朋友那样相投。(正:老朋友;误:从前的)

9、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正:挥笔;误:指挥)

10、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11、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正:教导;误:师傅)

12、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13、一日之雅:是指短暂的交往,“雅”,交往。

14、一定不易;好像指一定不容易,其实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15、一寒如此:并非指如此寒冷,而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16、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7、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18、一日之雅:指短暂的交往,“雅”指交往。

19、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20、一寒如此: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并非指如此寒冷。

21、一傅众咻(xiu):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是不会学好的。后来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

22、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

23、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再费事了。“一劳”不能仅理解为“辛苦一次”。

2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25、颐指气使: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入傲慢的神态。

26、以儆效尤:(处理坏人或坏事)用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27、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2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算错。

29、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30、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3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32、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33、饮鸩(zhen)止渴:鸩:一种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贬义。

34、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营:蝇飞之声。苟:指不顾羞耻。

35、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要注意语境:他对这个问题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前后不一致,前面说全面,后面说透彻。

36、鞭辟人里: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37、有救无类: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无类:不分类别。

38、余勇可贾(gu):形容力气还没有用尽。贾:卖。

39、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9篇《成语大全及解释》,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成语大全及解释】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大全及解释(精选6篇)12-22

语文成语大全及其解释(3篇)12-16

成语及解释【优秀5篇】12-10

高考成语及解释(精彩3篇)11-19

成语大全及解释优秀4篇11-11

成语大全及解释【精选4篇】11-02

成语大全及解释精选6篇10-12

成语加解释大全(精彩9篇)10-09

成语解释大全【8篇】07-04

四字成语及解释(6篇)06-13

180 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