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论文(通用3篇)

2024-01-29 14:38:08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地理科学论文(通用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地理学科论文 篇一

在恢复地理高考势在必行之际,针对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现状,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学地理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地理学走出低谷、在未来的学校教育和国家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努力探索。

一、教师队伍需要稳定

学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讲求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依靠。在会考形势下,某些教师产生了困惑,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专业思想发生了动摇,进而部分青年教师改行、“下海”,这是可以理解的,却是要不得的,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今后地理教育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全体地理教师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地理在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其次,要大声呼吁,争取外部环境的改善和领导的理解支持。第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编写一部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化教材,是振兴中学地理教育所必需,现行高中教材已使用了十多年,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原教材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从1993年秋季起,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的使用,使高、初中教材出现了衔接问题。

新教材的编写要贯穿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差异性观点、发展生产要因地制宜的观点、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潜力的观点,使学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对策,形成全球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大事,各国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提高迎接21世纪挑战的素质,升华地理学科的地位,彻底扭转来自社会对中学地理教育的错误认识,使中学地理学科真正成为面向21世纪的、具有极其重要性的基础教育学科。

三、抓住改革的大好时机

困难与机遇并存,在一定意义上讲,摆脱了高考的束缚和压力,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新教法的探索,走出一条更加高效、切实可行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回首十多年来地理教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围绕如何应考而进行不彻底的教改,由传统讲授法改为综合程序教学法、布卢姆目标分类法、讲读议练四字教学法等。均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侧重地理理论而忽视地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的求知。针对这种现状,必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彻底的教改,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领域广阔,能活跃学生思维,可在导入新课题时设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开场白”。在讲授过程中,设疑追索,通过故事情境、教具演示等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如三球仪的使用、战争故事、洋流故事、地理诗歌等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图表、声像教学手段的使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声像教学是现代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较之地图又进了一步,把二者结合起来,能使学习收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可采用图像程序教学法,即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图像和声像相辅,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提高使用图表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简化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乐学到会学。

(三)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既要有理论家的分析、综合、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的想象、概括、表现之才;既要有科学家的观察、实验、推理之才,又要有语言学家的凝炼、形象、表达之才。” 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正是我们大练基本功、充实自身业务能力的大好时机,这需要事业上的奉献精神,工作上的吃苦精神,生活上的顽强精神。在地理教学中,丰富优美的语言,简洁工整的板书,形神兼备的图表,都需要我们勤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

(四)走出课堂,认识自然和社会。

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现代地理教学所必需的。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地形、地质和地貌,观察星空、太阳黑子、日月食、彗星、测量地理经纬度、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人口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把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呼吁考试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在当前高考指挥棒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学科的兴衰与高考制度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会考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科学体系,发展地理科学。”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

地理论文 篇二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1-2-2 学位论文的重要性

1-2-3 选题的重要性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5-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5-3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技术路线

2-2-1 研究思路

2-2-2 样本获取

2-2-3 样本分类

2-2-4 分类说明

第三章 近十年地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3-1 研究数量变化

3-2 研究领域分析

3-2-1 研究领域以中学地理教育为主

3-2-2 研究方向重教学与课程,轻教师与学生

3-2-3 研究领域广泛

3-3 典型性选题分析

3-3-1 新课程理念

3-3-2 教学模式探究

3-3-3 教学目标

3-3-4 课程研究

3-4 五所学校选题特点

3-4-2 东北师大的论文选题注重非知识性目标

3-4-3 华中师大的论文选题教学理论研究比较突出

3-4-4 陕师大的论文选题注重在传统中寻求创新

3-4-5 北师大的论文选题注重案例研究

第四章 地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主要问题

4-1 选题避重就轻,存在畏难心理

4-2 研究对象针对性不明确

4-3 部分选题缺乏创新性

4-4 论文题目相似,研究程式化

第五章 提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的培养对策

5-1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5-2 注重教学实践研究

5-3 完善导师组建设

5-4 抓好论文开题报告

5-5 做好问题调查反馈

5-6 促进合作交流学习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地理学论文 篇三

1.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工作。

学校继续推进课改工作,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探讨新课程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继续组织开展学校公开示范课活动,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摆脱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改变旧课程过于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的状况,树立全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念,由“学习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材不再具有唯一的正统地位,不仅仅是众多的学习资源之一,学生可以大胆地向课本、向教材、向老师质疑。新课改扩大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

2012年福建省全省大部分县市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将实行模块与学分结合的课程设置。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充分利用高中教育教学共同发展协作并发展高中课程设置与学分制管理研讨工作,指导好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召开毕业班教学研讨会,通过学科指导小组积极开展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的各类研讨活动,组织好初二地理中考、高一地理会考及高三地理模拟考的分析工作。每年的5~6月组织好初中、高中毕业班模拟考的调研工作。

2.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

加强对各年级地理学科的调研分析工作,做好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分析工作,写好质量评估报告。

3.狠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加强对各年级地理学科质量调研分析工作,利用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学科研讨活动,充分利用校骨干教师资源,提高活动实效。

三、加强教学常规落实工作

学科教研组工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工作的效果。同时,学科教研组长或教研员肩负着学科教研的主要任务,在组织协调学科教学、教研、教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度。

建立教研室,设置教研员,我们立人学校的初高中教研组是分开的,初高中各设一名教研员,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备课组长。每月上旬都会定期召开一次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年度学校教研工作思路、讨论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学习有关条例制度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等,相互交流教研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督促检查学科组教研工作,并针对计划开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布置下一阶段培训工作的重点。

2.开展好地理教研组活动。

注重理论学习,研究、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的内容努力体现时代性、相关性,并要做好学习笔记备查。提倡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保证教师观念时刻紧跟时代节奏。第二,学习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是教研的基本内容。教育是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课程的标准和教材也随之变化,学生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并且要将现代化教育思路贯穿于研究过程中,将学生实际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研究一般少采用讲课说课的方式进行。说课是基础,评课是关键,要客观地评出问题,评出改进措施,评出努力方向。听评课活动是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科研工作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地理学科的教研组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各年级各备课组开展同一地理学科之间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要求本备课组教师全员参加共同研究、整体提高,当然听评课活动可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搞好专项课题研究。学校要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教师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科研工作。我们可以先设置好校级科研主题,努力搞好全校性课题研究,在地理课题的选择上要求做到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上以引入研究为主。以“十二五”第一轮课题为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导学校对地理教研组的建设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建设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内骨干教师作用,通过专家引领,提升学校地理教研组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科领导人物,为创建地理品牌学科组创造条件。

3.集体备课,共同提高。

教研组工作中,各年级备课组同一学科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是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精神、实施师资培训的重要场所,是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的主阵地。集体备课在内容和方式上,主要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先由一位教师重点准备,进行中心发言,然后大家围绕下列问题进行研究:学生情况分析(共性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难点、三维目标、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求);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作业、练习、导学案、小测、周考等设计的理由。我们学校初中9位地理老师,高中10位地理老师,各自承担着重要的地理教学任务,集体备课可以提升我们地理教研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师的生命质量,因此在提高校本教研能力过程中,就要把教研组制度建设的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实抓好,地理教研组制度的建设也不例外。

四、加强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的培养

加强对青年老师的培养工作,成立地理学科核心研究小组(每月活动1~2次),加强教研室教研员备课组长与各年级地理老师间的相互联系———也是我们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即老带青的师徒结对工程,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同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进行考核。组织地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课程开展教学能力比赛活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考评及教育理论水平测评,并要求积极参加省市县等的学科技能比赛,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自身水平,打造名师工作室工程。同时发挥高质量、轻负担教师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市教研室和校外兄弟学校骨干教师资源,继续开展学科指导小组活动,积极为校骨干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继续开展分管教学的行政人员,中层人员参加的教学沙龙,通过专题交流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校指导教研活动的管理能力。

【地理科学论文】相关文章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精选3篇)12-20

地理论文最新4篇12-01

地理论文(精选7篇)11-04

地理与生活论文(优秀9篇)09-11

地理论文(优秀8篇)07-04

地理的论文(最新6篇)05-03

地理论文参考优秀4篇04-18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180 20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