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十首有名的古诗词【通用10篇】

2024-01-20 22:53:07

1。白居易以下是壶知道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白居易十首有名的古诗词【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池上》 篇一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评说:白居易有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写了两首《池上》,此诗中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古诗词 篇二

春老

【唐】白居易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洛阳春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

春眠

【唐】白居易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春题华阳观

【唐】白居易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春雪过皇甫家

【唐】白居易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答春

【唐】白居易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代春赠

【唐】白居易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和友人洛中春感

【唐】白居易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江南春

【唐】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伤春词

【唐】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送春

【唐】白居易

银花凿落从君劝,金屑琵琶为我弹。

不独送春兼送老,更尝一酌更听看。

东城春意

【唐】白居易

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春澹澹,天气似京都。

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

白居易介绍 篇三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出生在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家庭中,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发生了战争,战火使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在官为正四品刑部侍郎时,只能蓄女乐三人,但是他家里除了家伎樊素、小蛮和春草以外还有上百专管吹拉弹唱的家伎,曾有这样一首诗描述他们家的家妓: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可见白居易府中的家妓既要充当侍妾又充当歌女、舞女、丫环,而且事关社交,这些家妓还是主人的地位与尊严、经济实力与人品的一种体现。因此白居易总是忍不住到处去炫耀他的美女们。

甚至还有跟过分的白居易在《追欢偶作》中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意思是说他府中所养的家伎每过三年多就嫌她们老了、丑了,然后就换一批年轻的、新鲜的进来,十年使间换了三次。而这时的白居易已是风烛残年,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不过二十,正值潋滟。

白居易不仅受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就连朋友的妻子也不放过。白居易与元稹倾心交往三十载私交甚笃,却在元稹抛弃薛涛之后一首《与薛涛》将他对薛涛的狭亵之情求欢之意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元稹已经抛弃薛涛,但薛涛仍然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对于白居易根本不屑一顾,但是白居易却对朋友之妻毫不客气,将白居易的好色表现的一览无遗。

不仅如此还对另一位好友的女人伸出了邪恶之手。

当白居易担任校书郎职务之时,曾受到张愔的盛情款待,曾与张愔的爱妓关盼盼有过一面之缘,由于盼盼名花有主,白居易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虽然是白描,但其中充满了白居易对其艳羡和无法表白的失落。

在老友去世之后,白居易听闻关盼盼独居燕子楼,白居易为了表达自己的怜惜之情描绘燕子楼中的孤寂和落寞,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关盼盼的主人,但又得不到于是白居易露出了凶残本相: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白居易的满怀愤恨和幽怨在这首诗里表现无遗,这首诗对关盼盼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她读懂了这首诗中的隐含意味,愤恨之下既是抗议又是无奈,后绝食而亡。

《遗爱寺》 篇四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评说: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藏书故事 篇五

洛阳故居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位于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占地80亩,整个布局按唐代东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馆内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纪念馆、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白居易故居北半部为住宅区,南半部主要为园林和湖泊,整个布局力求再现原貌。白居易纪念馆是一座仿唐式。.。 显示全部

白居易全文 篇六

春日闲居三首

[唐]白居易

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饥来恣餐啜,冷热随所欲。

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

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

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

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

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

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

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

圣人不得所,概然叹时命。

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

得所仍得时,吾生一何幸。

劳者不觉歌,歌其劳苦事。

逸者不觉歌,歌其逸乐意。

问我逸如何,闲居多兴味。

问我乐如何,闲官少忧累。

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

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

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

马闲无羁绊,鹤老有禄位。

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

安得不歌咏,默默受天赐。

《花非花》 篇七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评说:像花不是花,像雾不是雾,夜半来了,天明了就走了。来的时候像春梦能有多长时间?走的时候又像朝云一样散尽没有觅处。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的美好事物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白居易 篇八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行第二十二,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另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他晚年虽仍不改关怀民生之心,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两人是文学革新运动的伙伴。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唐宣宗称之为诗仙,而李白是后世才由天上谪仙人转尊称为诗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为流传于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新罗、日本等地,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乐府》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

白居易全文 篇九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注释:

【1】微之:唐朝诗人元稹,字微之,与诗人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

【2】“漳浦”句:以三国时刘桢卧病漳浦自比。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淸漳滨。”漳浦,指漳河。今山西省东部有清漳、浊漳二河,东南流至河北、河南两省边境,合为漳河。

【3】“咸阳”句:指元稹已死多年。元稹死于大和五年(831)七月,次年七月葬咸阳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4】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5】寄人间:寄居人间。

【6】阿卫:微之的小儿子。

【7】韩郎:微之的爱婿。但据作者《元稹墓志铭》:“今夫人河东裴氏,贤明知礼。……生三女:曰小迎,未笄;道卫、道扶,龆龀。一子曰道护,三岁。”可知阿卫即道卫,自注中“小男”或为“小女”之误。又韩郎疑是韩泰的儿子。

【8】夜台:指坟墓,因为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后来也用来指代阴间。

【9】茫昧:模糊不清。

作品赏析: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梦中二人携手同游,他们可能意气风发地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风波、官场污浊;可能耻笑那魑魅小人、假义君子……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泪水打湿了绢帕,老泪纵横也无心擦拭了。时年,白居易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稹当年还和过他的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确实,生时不能相见,梦见还可以慰藉相思,梦不见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梦更是痛彻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见,却又一遍遍回忆着逝去的时光,每每回忆一次,都是一遍强于一遍的无奈忧伤。死亡,切断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时间蹉跎了芳华,元稹死后,白居易的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长安城的草生草长。白居易与元稹一别已是九年,而且还会有好几个九年,直到自己也身赴黄泉。而自己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元稹的参与。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是一位“深入浅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荡。这句话正是白诗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浅显,而情意、内涵甚深的表现。诗人写下这首诗时,身边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敌人泛滥。拉法特曾说:“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诗人恰好不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隐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隔九年后,诗人的这份思友之情才愈显得弥足珍贵。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高寿的诗人目睹了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纵然知道是徒劳,还是怀着这份希望。《古诗十九首》中有言:“来者日以亲,去者日以疏”。当诗人看着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很大的内心荒凉。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篇十

,白居易是中国古代写诗较多的诗人,一生作品流传下来的多达3800多首,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白居易个人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白居易十首有名的古诗词】相关文章

白居易的诗句【经典3篇】03-12

白居易的经典诗词【优秀10篇】02-21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经典3篇)01-24

有关白居易的古诗大全(通用6篇)12-26

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精彩4篇)12-20

白居易的简介【优秀7篇】12-05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精彩10篇12-03

白居易的生平介绍(最新10篇)11-27

白居易古诗词优秀9篇11-17

白居易诗句精彩5篇11-01

180 20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