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农谚(精彩6篇)

2023-12-05 17:56:22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谚语吧,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二十四节气农谚》,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二十四节气农谚 篇一

1、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2、处暑花,不归家。

3、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4、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5、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凛仓。

6、处暑不带耙,误了来年夏。

7、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8、黍子春玉米,收完快耕地。

9、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10、七月半,栽早蒜。

11、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12、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13、骡马彻夜草不断,耕运拉打有劲头。

14、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15、处暑谷儿长,大风要提防。

16、处暑去暑通死老鼠。

17、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18、干打谷,湿打黍。

19、处暑萝卜、白露菜。

20、处暑高粱遍地红。

21、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22、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23、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24、处暑晴,枯死河边铁马根。

25、绿肥正逢《壶知道·www.huzhidao.com》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26、处暑不出头,拔了喂老牛。

27、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28、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29、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30、青草鲢鳙鱼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31、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32、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33、腾出茬口快耕翻,土地得歇收麦厚。

34、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35、处暑萝卜白露菜。

36、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

37、今秋叶子落得早,明年结果少又小。

38、处暑雷声唱,阴雨天气多。

39、叶是加工厂,叶茂枣子强。

40、处暑见新花。

41、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42、处暑三日割黄谷。

43、处暑不锄田,来年手不闲。

44、首先田间选好种,黍棒秫谷精细收。

45、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46、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

47、处暑不觉热,水果免想结。

48、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49、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50、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套。

二十四节气农谚 篇二

1.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2.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3.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4.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5.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6.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7.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8.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9.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0.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11.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2.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13.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4.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5.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16.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7.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18.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9.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0.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1.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22.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23.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24.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25.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26.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27.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28.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29.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30.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31.七一,一雷九台来。

32.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33.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34.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35.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36.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3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38.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39.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40.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41.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42.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43.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44.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45.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46.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47.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48.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49.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50.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二十四节气农谚 篇三

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立着满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正月动雷雷转雪,二月动雷雨勿歇,三月动雷四开裂,四月动香秧打结。春雾霜,夏雾雷,秋雾雨,冬雾风。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雨水前后,植树插柳。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

惊蛰种麦堆满仓,清明种麦一把糠。惊蛰有雷鸣,虫蛀多成群。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春分一到昼夜平,耕田保墒要先行。春分早立夏迟,清明种田正当行。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清明有雨麦子壮,小满有雨麦头齐。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不见风,麻豆好收成。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寸不休,桑叶好饲牛;谷雨天气晴,养蚕娘子要上绳。

立夏晴,蓑衣满田塍,立夏落蓑衣挂檐下。立夏东南风,四十五天张鱼网。

小满满,芒种灌。小满晴,麦穗响铃铃。

四月芒种麦割完,五月芒种麦开镰。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芒种日下雨,不是淤死泥鳅,就是烂断犁扣。

夏至十日麦秆青,小暑不割麦自亡。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端午夏至连,高山好咱田。初伏有雨,伏伏有雨。过伏不种秋,种秋也不收。三伏有雨秋苗壮,三九有雪麦苗强。

小暑热,果豆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小暑种芝麻,头顶一盆花。雨落小暑头于死黄秧渴死牛。小暑起西北,鲤鱼飞上屋。小暑起燥风,日夜好天空。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回。小暑一滴雨,遍地是黄金。

处暑谚语经典农谚 篇四

一、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二、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三、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四、干打谷,湿打黍。

五、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套。

六、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七、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八、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

九、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

十、七月半,石榴当饭。

十一、农时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

十二、(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

十三、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十四、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十五、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

十六、绿肥盛花期,压青正适宜。

十七、栽上枣树怕调地,搭钱费力不容易。

十八、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十九、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二十、红枣深加工,价值数倍增。

二十一、处暑三日割黄谷。

二十二、七月半,栽早蒜。

二十三、十棵枣树得饱暖,百棵能收一万元。

二十四、处暑高粱遍地红。

二十五、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

二十六、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二十七、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二十八、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二十九、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

三十、好贮藏,易加工,营养保健能治病。

关于农谚的谚语精选 篇五

1、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2、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3、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4、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5、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6、 簕竹开花,收起犁耙。

7、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8、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9、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0、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11、 霜打片、雹打线。

12、 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13、 春雷响,万物长。

14、 一冬早,三季好。

15、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16、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17、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18、 梨花白,种大豆

19、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20、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21、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22、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23、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24、 立夏大插薯。

25、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6、 立夏芝麻小满谷。

27、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28、 立夏种绿豆。

29、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30、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31、 插秧过“小满”,做死无一碗。

32、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33、 处暑下雨烂谷箩。

34、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35、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36、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37、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38、 立夏前后种络麻。

39、 “清明”“谷雨”紧相连,

作用 篇六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5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二十四节气农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十四节气农谚】相关文章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最新11篇】05-22

经典农谚【经典6篇】12-06

农谚经典6篇09-16

常用的农谚【经典5篇】08-13

农谚的谚语(优秀6篇)07-17

关于农谚谚语大全优秀3篇04-15

农谚的谚语(5篇)03-25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180 17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