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通用5篇】

2023-11-19 16:27:06

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篇一

十四课我们学习了《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它的内容像吸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个故事是一个经典的希腊神话。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传说中地球并没有火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普罗米修斯知道了后,盗取了太阳车中的火种,挽救了人类,给了人类幸福和温暖,可是这样做会违反天规,他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每天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和鹫鹰啄食的痛苦,赫剌克勒斯被他的英雄壮举所感动,不远万里救下了他,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故事中向我们介绍了三种类型的人物:有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普罗米修斯,他伸张正义,不畏恶势力;有不怕劳苦、力大无穷的赫剌克勒斯,他清除恶势力、维护正义;有凶狠、法力无边的宙斯,他支持恶势力,反对正义。

我的感想是,我也要做一个跟普罗米修斯一样的人,要维护正义,除暴安良。如果发现同学们有缺点的话,我会帮助他改正缺点,如果发现我有缺点的话,我也要努力改正。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四年级:宦想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篇二

This is a story about fire(火)。

People had no fire at that time. They drank cold(冷的)water, ate cold and uncooked(生的)food. In winter(冬天), it was so cold that some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were ill. They wanted to eat and drink something hot(热的),but there was no way. People couldn't go out of their houses, they could only stay at home.

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was very kind to people. He thought he would help them. He knew Zeus(宙斯)had fire, but he also knew well that Zeus wouldn't give them the fire and that he kept it in secret. Prometheus thought hard, but he couldn't find a way to get the fire.

At last(最后), Prometheus decided to steal(偷)the fire from Zeus .He went to Zeus when Zeus was sleeping(睡觉).Prometheus looked for the fire everywhere. As soon as (一……就)he got the fire, he went out of Zeus?room, Prometheus ran quickly to the people and gave the fire to them.

Exercises:

1.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Prometheus.

2. Why couldn’t people have hot water and hot food in winter?

3. What was Prometheus going to do?

4. Did the people get the fire or not?

5. Do you think Prometheus was right or wrong? Why?

When Zeus learned(得知) what had happened(发生),he was very angry(生气). He decided (决定) to punish(惩罚)Prometheus. Prometheus was nailed(被钉牢)to a big stone(石头). Zeus let an eagle(鹰)peck at (啄) his liver(肝脏).Prometheus was nailed to the stone without clothes .He was very strong. The eagle began to bite(咬)his liver, it was hungry for Prometheus?Blood(血).Every time, when the eagle bit(bite-it)Prometheus?liver, the liver grew(生长),then, the eagle bit again ,the liver grew again……The eagle didn’t stop biting, Prometheus suffered(受罪)a lot. His face went red because of the suffering , but he held his head high with his eyes open and round .He kept standing.

Zeus asked him, Are you wrong? You gave fire to the people, you must be punished.?

Prometheus answered, “No, I don’t think so. I’m suffering, but people have fire now.?Zeus said, “Well, you shall be nailed to the stone and suffer for them all the time, the eagle shall bite your liver all the time.”If the people can live a better life than before, it doesn’t matter at all.?Prometheus was nailed and suffered for 30,000years till(直到) one day when the god of Might(大力神)passed by there. He Shot(shoot-hot) the eagle and freed Prometheus.

Exercises:

1. How did Zeus punish Prometheus?

2. What did Zeus say to Prometheus?

3. What did Prometheus answer?

4. Was Prometheus afraid of the punishment?

5. What do you learn from Prometheus?

这是一个关于火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火。人们喝的是冷水,吃的是冷的和没有煮过的食物。冬天,天气非常冷,一些孩子、老人和妇女都生了病。他们需要喝热的东西,吃热的东西,但是他们无法弄到火。人们不能出门,他们只能在自己家里呆着。

普罗米修斯为人善良。看到这种状况,他想帮帮人们。他知道宙斯有火,他也知道宙斯不愿意把火给人们,而且知道他把火放在秘密的地方。普罗米修斯想啊想啊,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从宙斯处弄到火。

最后,普罗米修斯打算从宙斯处偷火。他去找宙斯,宙斯正在睡觉,普罗米修斯取了火走出了他的房子。普罗米修斯使劲地跑,他跑到人们那儿去,把火交给了他们。

宙斯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他很生气,决定惩罚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被钉在一块大石头上。宙斯让鹰啄他的肝脏。普罗米修斯被钉在石头上,他身上没有穿衣服,身体非常强壮。鹰开始啄他的肝脏,嗜他的血。每当鹰啄一次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肝脏就会长好如初;然后鹰又啄,肝脏又再次长好,一次又一次次,鹰不停地啄,普罗米修斯痛苦地受着煎熬。他的脸因为痛苦而发红,但是,他昂着头,怒目圆睁,直直地站着。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篇三

神话阅读教学应紧扣文本特性,依据学段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心灵需要,从神话所特有的文本叙事魅力和内蕴意义入手,顺应童心,引导学生一起经历神奇,感悟神韵,体味神思,享受“神”,内化“话”。

神话文体;学习价值;教学策略

神话文本以“神”为核心的特质为学生的语言生长,即为“话”的习得、内化、发展等奠定了兴趣基础,提供了思想的场境和言语实践的平台;同时,文本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决定了神话文本的“话”,为促进学生对“神”的理解、领悟和同构提供了思维的支点、言说的语境。神话的“神”与“话”是最和谐的同生共构的关系,水乳相融,相得益彰。在这一认识的引领下,神话阅读教学的课堂,应紧扣文本特性,依据学段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心灵需要,从神话所特有的文本叙事魅力和内蕴意义入手,顺应童心,引导学生一起经历神奇,感悟神韵,体味神思,在获取一种神奇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享受“神”,内化“话”,切实提升神话文本阅读的品质。

一、注重感性领悟神奇,感受神话文本的独特魅力

神话是感性的产物,是形象思维的结晶。注重感性学习是神话文本本身的要求,也是学生感受神话文本独特魅力的最佳学习方式。感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潜心涵咏、诵读体味、创设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切己体察、移情体验等方法,让文字最大限度地形象化,充溢着、流泻着具体的情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体验。儿童是最感性的,所以有人说,神话是儿童的神话,儿童是神话的儿童。打开一个神话文本,让儿童以最纯真自然的状态,以感性的实然姿态走进神话世界,神话的神奇魅力便自然而然地点亮了儿童的心灯。

神话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必过早地介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尽量让学生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让神话故事和人物本身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当学生有了言说的冲动时,教师适时参与课堂对话,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神奇”的体验。例如,教学《开天辟地》,在学生充分自读后,教师只需简单地引导学生对话交流:读完这个神话故事,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或者,故事中的哪些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学生凭借感性体验,对神话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神奇已心领神会,赞叹不已。教师尽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神话的神奇境界之中,给他们更多的言说时间和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体验神话的独特魅力。因为,对于阅读教学的价值诉求而言,没有什么比让学生爱上阅读本身更可贵的了。在此基础上的深入阅读,便成了学生发自心底的需求。

再如,教学《夸父逐日》,教师可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与日逐走”的画面――“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拿起”“提起”“迈开”连续三个动词使语言形象生动而又有气势,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做边读,直到他们觉得仿佛自己就是与日逐走的夸父。“一眨眼跑了两千里”,相当于从安庆跑到北京,那是多么神奇的速度,多么神奇的本领。这种神奇的感受不需要教师的刻意灌输,只要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性地体察,神话的魅力自然了然于胸。

强调神话的感性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最形象地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从兴趣入手,拓展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

二、激活思维品味神思,学习神话文本的诗性表达

神话文本的语言包蕴着丰富的想象因子,无论是叙述还是描写,都极其生动形象,充满了情思和意趣,是一种自然状态的诗性表达。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中这样描述普罗米修斯受罚:“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这个曾经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脱离了苦海、教会了人类怎么生活的伟大英雄,如今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宙斯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这段话的第一句用饱含赞颂之情的同位语做主语,与后半句中写普罗米修斯处境的概述形成鲜明的对照,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第二句描写普罗米修斯经受的苦难,使用了不规整的对句,在表现苦难的同时增强了语势。第三句连用两个“决不”,突出了普罗米修斯的坚强、坚定,进一步见证了他的伟大。这样的语言,不仅鲜明地再现了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同时起到了打动读者心灵的作用。在反复朗读、联想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普罗米修斯受难过程中还会承受哪些折磨,借鉴课文中诗性表达的方式,用生动的描绘、抒情的语言写下来,再对比文中对人类得到火种后的幸福生活的描写,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便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起来。这样的学习活动,既习得了神话文本的语言,又促进了对神话人物精神的深刻领悟,做到了言意兼得。

三、关注发展感悟神韵,落实神话教学的学段目标

不同学段因为面对的学生年龄不同,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别,神话文本本体教学价值实现的落脚点便也不一样。简单地说,不同学段,神话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低年级学生阅读神话,除了以字词学习为主的普适性教学目标外,主要是唤醒学生阅读神话文本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神话的神奇。如教学《女娲补天》,引导学生关注“天是怎么破的”“女娲用什么补天”“女娲用什么代替天柱”,让学生直接通过文本内容体会神话的神奇;学习课文后,布置学生把这个神奇的神话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在学生体验了阅读和讲述的快乐后,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推荐他们阅读更多既充满神奇色彩,又比较简短的神话 故事。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篇四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神话 价值 西方艺术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宛如天真烂漫的孩童,其中有着丰富的想象、鲜活的直觉和幼稚的思维;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又如历经沧桑的智叟,其中饱含着对普遍人性及人类命运的追问和探索。进入现代,神话被重新审视,其精神内涵重新进入观者的内心,神话的现代价值被挖掘。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成为各个时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后人对这些素材的每一次创造性使用,都为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散发出绚烂多彩、永不褪色的光芒,体现出永恒的精神价值。

一、西方艺术的源泉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是西方艺术的源头之一,是西方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谢林把神话看成是艺术的必要条件和原始材料,它是艺术作品得以生长的土壤,“神话即是世界,而且〔huzhidao.com〕可以说,即是土壤,惟有植根于此,艺术作品始可吐葩争艳、繁茂兴盛。”后世艺术家根据许多被古代希腊人神化了的英雄传说和史实演绎出惊心动魄的史诗与悲剧,创作出具有永恒魅力的造型艺术珍品。直到今天,欧美的戏剧、诗歌、雕塑、绘画等等文化活动都在滔滔不绝流传于世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汲取新的营养,成为文艺再创造的重要源泉。

源自奥维德短篇故事集《变形记》中菲洛米拉变成夜莺的故事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如济慈的《夜莺颂》科勒律治的《夜莺》马修阿诺德的《菲洛米拉》,史文朋的《伊蒂拉丝》等。雅典公主普罗克妮远嫁北方国家色雷斯,国王特柔斯应妻子要求回雅典将妹妹菲洛米拉接来团聚,归途中爱上菲洛米拉。示爱遭拒后,特柔斯将她并割去了她的舌头。最终菲洛米拉在神灵的帮助下化为夜莺。菲洛米拉被特柔斯割舌而复仇的故事最早出现在索福克勒斯的剧作《特柔斯》中。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也用到夜莺的形象“那儿有夜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歌声充满了荒漠,她还在啼叫,世界如今还在追逐,唧格,唧格’叫给脏耳朵听。”英国剧作家韦滕贝克重新创作改编为话剧《夜莺之爱》,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中国儿艺也上演过该剧。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称为现代派小说巨著,它的结构蓝图就是奥德修斯的故事。乔伊斯不仅将奥德修斯的拉丁名直接用作小说的名字,在结构上也与之完全吻合。奥德修斯第一部分写奥德修斯之子台勒马克斯寻找多年未归的父亲,第二部分写奥德修斯的颠沛流离:第三部分写合家团圆。这恰是尤利西斯的布局,小说讲的是三个都柏林人的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里的活动。三个人一个叫布罗姆,一个是他的妻子莫莉,一个是年轻人斯蒂芬。全书以斯蒂芬外出为始,继以布罗姆赶路寻妻,最后以二人同莫莉会面为结束。不仅如此,小说中的很多场景也是史诗中场景的变异,如小说中的土耳其浴室是食莲岛的变异,史诗中的阴曹地府转换为都柏林郊区的土墓,而心地狭窄的种族主义者“公民”与布罗姆的冲突简直就是奥德修斯与独眼世俗斗智斗勇的现代翻版。由此可见,尤利西斯就是以古代神话为原型,寻求远古世界与现代世界的契合。

古代希腊罗马神话不仅为西方文艺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而且也丰富了西方各语言,因为文学、艺术作品极大地促进了语言中反映神话的成分出现,另一方面,神话中的诸神、人物和事件很多己泛化成单词留在了语言的词汇中,成为后人写作或交际中常常引用的词语。许多英语习语也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内涵就很难正确解释词义。古希腊神话英雄赫刺克勒斯读书时遇见享乐女神(PIeasure)和善德女神(virtue),前者向他许诺舒适和欢乐后者向他许诺创造和成功。赫刺克勒斯选择了后者,这便是习语HercuIes’choice(赫刺克勒斯的选择)的由来,现指“放弃享乐,主动吃苦而得到的回报”。在“享乐”和“美德”两种幸福中如何选择也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命题。

古希腊罗马神话历来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文艺复兴以来,许多绘画大师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主题的创作已成为传世的不朽之作,如安东尼奥・波拉约洛的油画《阿波罗与达芙妮》就描绘了达芙妮为躲避阿波罗的追求,变成月桂树的情景。在彼德・保罗-鲁本斯的名画《帕里斯的裁判》中,帕里斯要把金苹果送给维纳斯、朱诺和密涅瓦三位女神中最美的一个。英国威廉・埃蒂的《海洛与勒安德耳》描绘了勒安德耳与阿佛洛狄武的祭司海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勒安德耳在暴风雨中淹死,海洛悲痛欲绝,从塔上跳下,临死前两人挣扎着拥抱。

除绘画作品以外,雕塑和雕刻艺术中也融入了神话。在英美国家涌现出了大量以神话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以壁画为例:画在杯子、盘子、瓶子上的古人绘画很多以神话人物为主题,如海伦、阿加门农、亚马逊人、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等等。这些作品丰富了英美人的生活。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音乐艺术创作的丰富土壤。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音乐是极富魅力的,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缪斯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罗马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以神话故事或其中的神为主题、背景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是音乐家们所喜爱的主题。他们的爱情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罗马神话的人性特征,所以被西方音乐家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

隐喻是古希腊罗马神话成为西方艺术源泉的媒介。现代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神话是原始时期人类使用隐喻式思维的结果。从人类学和人类艺术产生的本原的角度看,隐喻思维在艺术中的表现尤为显著,而意象则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古希腊罗马神话丰富的意象组成意象群,形成象征,进而成为西方各种门类艺术取之不竭的源泉。

二、西方精神的隐喻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还是民族精神乃至整个西方精神的隐喻。在西方精神中,古希腊精神乃其历史的重要渊源和起点,它作为西方古代精神的主体而代表着西方精神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西方精神之库中的自然精神、浪漫精神、自由精神、神秘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和思辨精神等,都可以在古希腊精神中找到其雏形和根源。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精神几乎完整地出现在古希腊神话和传说里。

西方人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追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整个一部古希腊罗马神话,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 及其故事外,行为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他们的“冒险”,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健美、勇敢、技艺和智慧,是为了得到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阿喀琉斯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最充分的代表。阿喀琉斯曾被预言,若在家中终老一生可得幸福长寿,若上战场则会建立不朽英名却必夭亡于战场。面对荣誉与生命,阿喀琉斯毫不犹豫披上战袍奔赴战场。当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强夺阿喀琉斯的女奴时,他愤而拔剑,在女神雅典娜的劝说下才退让一步,没有让阿伽门农血流五步,但他却拒不出战,任希腊大军节节败退,只有在好友战死,阿伽门农亲自上门道歉后他才重新披挂上阵。他那丰厚热烈的情感、无敌无畏的战斗精神、捍卫个人尊严的意识,特别是明知战场上等待他的是死神也决不肯消极躲避的人生价值观念都是典型希腊式的。

古希腊罗马神话里有关“金苹果”的争夺则是另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传说,这里的“金苹果”代表着古希腊人对、财欲、物欲、权力欲、个人荣誉等等生活欲望的追逐,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往往是全力以赴,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拼命,即便自己死掉或招致灾难也在所不惜,而由此带来的纷争与杀戮便具有了一种盲目的性质。联想到国际时事,有些西方国家的国家政策或许与此文化传统有关。

三、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也是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许多千古流传的故事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省,包孕着不朽的现代性内涵,通过浓缩成生动的比喻和成语,广泛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譬如斯芬克司之谜、俄狄浦斯情结、不和的金苹果、阿喀琉斯的脚踵、潘多拉的盒子、赫拉克勒斯选择人生道路、西绪福斯受罚从地狱永远向陡峭的山崖上推石头、从大地母亲获取无穷力量的安泰俄斯的故事等等。

古希腊神话认为,人类的不幸是由天灾与人祸造成。所谓天灾是指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天神之父宙斯为了惩罚人类,派美女潘多拉带礼品盒子下到人间,打开盒子从中放出各种灾祸,使数不清的形形的悲惨充满大地,唯独把“希望”关闭在盒子里面。所谓“人祸”则是指人类的各种。潘多拉所以降灾人间,也是因为人类被她的美色所惑而接纳了她。所以实在是“万恶之源”:但另一方面,人活着就要追求各种情感和欲望的满足,所以它又是“万乐之源”。幸福与罪恶、快乐与灾祸就这样相伴相随,古希腊神话深刻揭示了人的欲望冒险带给人们的悲剧性与喜剧性的人生体验。

美少年那喀索斯只钟爱自己而蔑视周围的一切,爱神阿佛洛狄特为惩罚他,使他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作为一种隐喻这则神话表现了对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由此可见,古希腊神话本身既是民族的,又包含着普遍的人性内容,民族的特性展现得越充分,它所显示的人性内容也越发深刻。因此,古希腊神话不仅构成希腊艺术的土壤,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题,以致于后来的许多文学经典都在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讲述着古希腊讲述过的一些故事,而且古希腊罗马神话关注普遍人性的内容仍然活跃在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篇五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 希腊 人类 拯救

在希腊神话众多主题之中,普罗米修斯这一主题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对不同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普罗米修斯这个形象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因早期人类的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比较低下,不能解释众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被创造出来,很大程度上出自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火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赫拉克利特认为火和生命及理性是合一的,火为万物之中理性的元素,火愈多则生命活动愈旺盛,“万物皆成于火。”另外,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永恒的流转着的火”,并断言一切都遵循命运而来,命运就是必然性,由此可以看出火对于人类重要的生存意义。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的故事就是原始人类对征服“火”的真实记录,早期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十分弱小,与自然界之间的斗争非常艰难,因此他们对“火种”的来之不易有着深刻的记忆:“普罗米修斯用茴香枝,轻轻滑过人间”,“火焰从人类中间升起,且火光射得很广很远。”这是人类对于火来之不易的艺术性加工,而这也证明了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斗争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

第一次从文学上对普罗米修斯进行比较充分描述的是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诗人赫希俄德,他在《神谱》中主要讲述了两个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个是讲普罗米修斯是提坦神族的后裔,因为普罗米修斯为人狡诈,宙斯拒绝给人类火并且把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绑在柱子上,每天都遭受一只秃鹰啄食肝脏的苦楚,后来赫拉克里斯把秃鹰杀死救了他。另一个故事是讲普罗米修斯杀死了一头公牛,把好肉和用肥肉与骨头伪装起来的肉进贡给宙斯,好肉那一堆看似少,而肥肉和骨头那一堆看似大,普罗米修斯自作聪明地以为宙斯会受骗选择肥肉和骨头,宙斯识破了普罗米修斯的诡计,但没有当场揭穿他,而是将潘多拉送给了他作为惩罚。

赫希俄德的教谕诗《农作与时日》进一步讲述了宙斯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欺骗后把火藏起来作为报复,而普罗米修斯把火偷出来送给人类的故事。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这一罪行,把众神共造的女人潘多拉作为礼物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后者不顾哥哥的警告接受了潘多拉,潘多拉打开随身携带的盒子,将悲惨、罪恶、疾病、瘟疫等都传给人类,只留下希望关在盒底。由赫希俄德的诗得知,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悲剧英雄,他只是一个玩弄骗术的阴谋家,两部作品都在强调不应该向至高无上的权威挑战。

赫希俄德所处的时代史称“大移民时代”。氏族社会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人们不再受到氏族血缘关系的庇护,不得不独自面对大自然。由于当时不发达的社会状况,人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恐惧,并且当时的人们存在着命运力量巨大、不可抗拒的观念,因此,在故事中并没有出现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抗争的形象。

而在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末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埃斯库罗斯本身是一个具有炽热宗教热情的爱国者,而埃斯库罗斯所处时期的奴隶民主制是一个没有国王、没有官僚、公民抽签选举官吏、轮番执政的政体,是当时奴隶制社会中最进步的特殊政体。诸神在希腊人眼中虽然可敬可畏,但也会像常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在希腊人身上,“意志”要通过创造力和艺术世界的神化作用直观自身,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普罗米修斯的斗争不再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而是雅典社会平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斗争,最终建立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特殊背景下,平民追求公民权利在与僭主统治进行的斗争。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一部重要的悲剧,悲剧源于酒神颂,酒神精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整个情绪体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但是酒神情绪并不是一般情绪,而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深度的悲剧性情绪。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荷马史诗,在仪式与神话的交互作用下具有命运感、神秘性,悲剧带有强烈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激情的显著特征,“表现出人为了获得神的知识,获得生存的意义和正义的本质而作的拼死的抗争。起初它只是对于秩序、对于神、对于基本的和正当的制度,以及对于城邦国家的信念的一部分,而最终它使所有这些历史产物产生怀疑,但它绝不怀疑正义的理念或善与恶的实在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在文中谴责宙斯“让所有的神所有的生物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和旨意,否则将被打入地宫,不久,我发现新王比老王更凶残、更专横”。普罗米修斯声称无论宙斯用什么苦刑或计谋,都不可能迫使他把那秘密道破,除非宙斯首先为他解除镣铐。普罗米修斯作为泰坦后代,与其母亲该亚一起帮助宙斯把克洛诺斯推下了宝座,而后宙斯便忘记恩情,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山上,每日承受肝脏被啄食的痛苦。悲剧要求个人注定应当变成某种超个人的东西,应当忘记死亡和时间给个体造成的可怕焦虑,因为即使在他的生命最短促的瞬间和最渺小的部分中,他也能够遇到某种神圣的东西,足以证明他的全部奋斗和解除全部苦难。普罗米修斯承受着被日日啄食肝脏的痛苦却坚信命运之神一定会降临于他的面前,这也反映出埃斯库罗斯世界观的核心和主旨,他认为命数是统治着神和人的永恒正义。埃斯库罗斯将奥林匹斯神界放在他正义的天平上去衡量,使我们不能不想到,深沉的希腊人的怀疑情绪对着奥林匹斯突然爆发。尤其是希腊艺术家,在想到这些神灵时体验到了一种相互依赖的隐秘感情,正是在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身上,这种感情得到了象征性的表现。

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对奥林匹斯最高权力之神宙斯的权威的挑战,这也表明了希腊人在个体与理性意识上的进一步觉醒。虽然当时的希腊人民注重个体价值,崇尚英雄,但由于希腊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作者出身于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斗争的局限性,以及作者以“不详”揭示“命运”之必然,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所以作品中有对不公正的抗议,但是没能进一步探索到形而上不依存神明的真正的精神自由。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揭示了普罗米修斯与宙斯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通过后两部现存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得出普罗米修斯最终是与宙斯达成妥协的,顽强的普罗米修斯向折磨他的奥林匹克神预告:如果后者不及时同他联盟的话,最大的危险总有一天会威胁其统治。最终惊恐不已、担忧自身命运的宙斯同普罗米修斯联盟。

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除了盗取天火拯救了人类外,他还创造了人类。在古斯塔夫・施瓦布的《普罗米修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普罗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着天神的种子”,于是将泥土调和,按照天神的模样捏塑成了一种形体。他为了让这泥块有生命就用了动物灵魂中善与恶的两重性,“将它们锁闭在泥团的胸内,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人。”而普罗米修斯的朋友智慧女神雅典娜十分欣赏普罗米修斯的杰作,“于是便朝具备一半灵魂的泥团造物上吹了一口仙气,让泥团获得了灵性”。由此得知希腊人不仅与自然、与社会进行着斗争,而且对自身的由来进行着探索,逐渐摆脱了神话的束缚。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类抬到了一个至高的地位,希腊人崇尚自由与理性,至于神,普罗泰戈拉明确地说:“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后人认为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无神论者或者神学上的怀疑论者。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1992.

[2][英]斯塔斯著。批判的希腊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埃斯库罗斯著,陈中梅译。埃斯库罗斯悲剧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5]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刘建军主编。外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相关文章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小练笔【优09-30

试卷反思怎么写【优秀7篇】10-05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优秀10篇10-09

课文《四季》仿写优秀9篇11-10

合家欢乐家庭范文(精选6篇)10-22

儿童大脑急转弯10到12岁经典8篇10-21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会议记录(最新5篇)10-04

180 17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