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注解优秀9篇

2023-10-31 14:53:17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弟子规全文注解》,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解说: 篇一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二

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

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出 则 弟 篇三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唿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唿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煺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煺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亲 仁 篇四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叁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塬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总叙 篇五

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请看第一条:

〈入则孝〉原文: 篇六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弟子规 篇七

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请看课文:

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八

我从学习《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平时感到做得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我现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上面已经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

我常常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外国人吃饭前会念祈祷文,都是些感谢的话,而且还有感恩节,专门抽时间来想想如何感谢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第三,为人要谦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的态度首先要恭敬,行动上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所谓做人难,不就是难在这里吗?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敏感度不够,其实是缺乏平日的训练。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让我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

第四,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如果以外在的物质作为追逐目标,无论多少都不能让人感到真正长久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充满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过程,这种快乐我想应该是可以带入坟墓并影响后世的,应该不会让人的一生有什么遗憾。

《弟子规》给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同时又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仅自己要去学习《弟子规》而且要不时的把自己的行为和《弟子规》的要求对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还比较远,我要从小事情,小细节做起。

例如:“首孝悌”,我们不管社会地位高低,权利大小,首先必须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嘛,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会孝敬的人,怎么能办大事呢?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快乐带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拓展: 篇九

弟子规心得

初入公司时大师兄曾问我你家中有家规吗?我愣了一下说没有。反思了一下,我又说家里没有实实在在的家规,但是父母教我怎样为人处事。大师兄说是啊这就是你们家的家规只是它不成形而已。每个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规。《弟子规》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规,它为我新进人员上了第一课。让我们觉悟了很多,充实了很多。

《弟子规》中涵盖了我们在生活中待人处事应该有的态度和方式。就仅仅在这一千零八十个字里却有着我们一生都学不完的东西。因为我们不光要知道还要做到。就像胡小林老师说的“感悟是理解,改过是修行。”我们没有人能说他已经做到了《弟子规》,只能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不断的领悟,不断的改过。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它告诉我们为了孝敬父母,就要做到尊敬他们,顺从他们的意思,即使自己有什么反对意见,自己持保留意见,最好不要去和父母争执。曾经的我确实是这样做的,所以当我听到身边的朋友说着他们如何如何的叛逆,如何如何的与父母顶嘴,那时我觉得他们是那么的过分,但渐渐的,现在的我当遇到与父母意见不和的时候也开始顶嘴了。有人会说我翅膀硬了,而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是没有错,但选错了方式,忘记了时间会去验证它的对错,没有必要为图一时的言语之快,而伤了父母。可以说我被周边的坏境同化了,敢问当下的每一个80、90后的朋友们,哪一个能大声的说我从没跟父母顶过嘴,有多少人是被同化的?又会有多少人将被同化?

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与《弟子规》在背道而驰,如“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这一句,就有一大半的人没有做到了。可以说自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但是这也是我们为自己增加自信的一种方式。然而在父母面前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学识,自以为比父母更有才能,要知道在他们面前我们没有资格炫耀,因为是他们创造了现在的我们,他们这样不辞辛劳的培养我们,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超越他们,活出我们的精彩。如果我们还只是迈着跟他们一样的步伐,我不敢想象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朋友们你们可以想象吗?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当我们发现错误的时候,要坦然的面对它,逃避是懦弱者的行为。在我们这一个温馨美好的大家庭,就更加不用畏惧,因为我们都是一体的,都在积极向上的奋斗着,相互扶持着。

社会的气场影响我们每一个人,传统文化在不断的消失之际。我们要抓住它的尾巴不断的传承下去。我想说是社会影响了我们,但我们同样也影响社会。因为社会是由我们组成的,我们是社会的新一代,是社会的新气场,由我们开始去传承传统文化的话,它还会消失吗?

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9篇《弟子规全文注解》,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壶知道的价值所在。

【弟子规全文注解】相关文章

《弟子规》全文翻译(优秀8篇)01-30

《弟子规》原文及其解释(优秀6篇)01-18

弟子规全文及意思【优秀5篇】12-10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优秀8篇】11-09

《弟子规》全文翻译和注释(最新10篇)10-26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优秀5篇)10-26

弟子规优秀6篇10-25

国学经典弟子规内容精彩2篇05-15

《弟子规》全文(3优秀9篇03-14

《弟子规》全文优秀5篇02-24

180 16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