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优秀10篇

2023-10-09 16:17:40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征文该怎么写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一

前些天晚上,我正在看中央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突然客厅里电话铃声响起,我拿起电话听筒,里边传来清晰、宏亮而熟悉的声音,是我一位远在山东省荷泽市工作的战友打来的,放下听筒,我不由得想起过去打电话的一些情景。

那年秋天,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为了给在图河公社的一位少年时代的同学打电话,我跑了五六公里路,到沂北公社邮电所。电话打到那里,杂音太大无法通话。话务员告诉我,公社到大队的电话线路是铁丝单线路,无法和外公社人联系。我懂得这个原理,我15岁参军到部队就和电话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守电话(总机话务员),后来架电话、修电话。从部队转业后,我就被分配到县邮电局工作,和电话打交道就更多了,我帮亲朋好友装电话、修电话、选电话号码。到县局办公室工作后,还利用电话经常向新闻单位发稿件,其中涉及到电话方面的稿件还真不少。印象最深的是1985年春,《新华日报》一版“今日快讯”专栏刊登了《灌云县农民坐在家中和本报通电话》的消息,说的是紧靠县城的伊山镇侍沟大队农民朱炳成家装上自动电话的新鲜事,我在朱家用电话给新华日报社发稿件。当时《新华日报》快讯组组长薛恒金同志对这事很感兴趣,于是,他与老朱通了约两分钟电话,问老朱为什么装自动电话,老朱一一作了回答。1985年5月《江苏邮电报》复刊,报社总编要我给本系统的报纸多撰写稿件,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采访,写成消息《灌云县邮电局对专业户装电话实行“四优先” 》,并用电话发了稿件,很快在《江苏邮电报》一版显著位置刊登。那时各行各业都支持个体户、专业户的发展,当时全县私人住宅电话不足100户,其中专业户仅有12户人家装了电话。1997年春节的大年初二,我又用电话给《新华日报》发了《亲情、友情雨雪阻不断,灌云县农民电话拜年》的稿件,大年初四就在《新华日报》头版刊登出来。

1993年,我在南岗邮电支局任局长时,全乡磁石交换总机容量仅60门,19个村仅有五六个通电话,39部电话中38部都姓“公”(单位)。

过去人们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早已变成了现实。1996年5月,在鞭炮声、掌声、欢笑中,南岗500门程控电话顺利开通。程控电话开通后,南岗电话用户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相当大,至2017年底,南岗程控电话总容量已达8660门,比1978年的50门增长了172.2倍,也比1978年全县的农话交换机总容量1490门增长了4.81倍,电话用户为6229户(其中90%以上为住宅电话),比1978年31户增长了199.94倍,也比1978年全县的农村电话用户1081户(部)增长了4.76倍。

电信是社会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看到祖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老家的庙会有啥变化呢?

这一问,还真使我对老家改革开放前后的庙会作了一番比较。

我的老家和村镇,过去归武安管,素有“武安县八大镇,数了阳邑数和村”之称,是个有名的大镇。是大镇,会就多。三月三、四月四、六月六、七月十五,九月十七、十月初五、十一月初十等,一年总有七八个会。

当年和村庙会最繁华的地方一一府君庙

以前,我盼着过会,因为一有会就有亲戚来,就可以改善生活。但小孩高兴,大人发愁,主要是没啥吃。那时候,粮食有指标,每人有定量,一个会上来几家亲戚不算多,要是会会有亲戚,有的人家粮食就顶不住了。个别人家居然出现了躲会现象。即到过会这天,干脆把门一锁,躲会去了,连亲戚面都不见,一年七八个会躲几次不主要的会。现在一提这事,一些老人还觉得辛酸。主要是亲戚来了吃不起饭。有个老乡邻说,一次,他娘家侄子来赶会,吃过午饭后,才说走,天下起雨来了,真是个人不留天留。他娘出去看看天,又回家看看侄子,狠了狠心说,孩子,你们走吧,家里实在没啥吃了。这个老乡邻每每讲到这里,七十多岁的老人眼里还闪着泪花。

现在可不一样了,一到过会,没有谁对吃再发愁了,也没有哪个孩了再为吃盼过会了。谁家都是生肉、熟肉、鸡鸭魚蛋……可着劲儿往家买,只怕弄得不体面。摆开桌子喝酒,就着鱼虾吃饭,成箱的酒往家搬。喊姥姥,喊姑姑,喊姨姨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片浓浓的亲情融合在空气中,再也不担心过会人多了。有的人家亲戚朋友多,一过会就盘大火,支大锅,男主人陪着喝酒,女主人炒菜炖肉,忙得团团转,过会没啥吃的日子再也不复返了。

从我家出来二十多米就到大街,这条大街可有来头,早在隋唐有和村时就有了这条大街,后来逐渐延伸,把镇内六个村子连在一起,六个村子上万人过一个会,那人还能少?我往南看人流不断,住北走拥挤不动,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两三点左右为高峰,涓涓细流汇成浩荡大军。我们小孩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人挨人,人挤人,摩肩接踵,整个空间都填满了人,人群之间密不透风,也不知道从哪儿来那么多人。山里人说,到和村赶会就像去了趟小北京。

可是,眼不见之间,赶会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和村镇的会,那可是方圆十里的大会啊,也是一截一截的减少,先是南头没会了,后来中间没会了,现在北头也没会了,三里长街,楞是会不起来。总算会名没丢,挪到新开路香醋街了,但人是明显减少了。为了解这个事,我特意到和村去赶会,问人哪去了?他们说打工啊。我们这打工大都往北走,邯郸、石家庄、北京、天津,为孩子上学,为城里买房,整年忙得不行,要请他去赶会,恐怕还真没有时间,赶会的人群结构真的变了。

我们那时赶会,想改善一下口味都难。那时候不准私人开饭店,不准私人杀猪卖肉,不准私人养鸡卖鸡蛋。吃鸡吃鸭吃魚吃虾的事连想都别想。我回忆了一下,会上只允许你卖几样简单的小吃,如羊汤、麻糖(油条)、灌肠、豆沫等,连个卖馍卖菜的都没有。自然,那时百姓也没钱下饭店。

现在赶会可不是那个样子了,人比那会是少了,但吃的水平提高了。小吃美食比比皆是,会上专门有美食一条街,城里有的,乡里一点也不缺。本地的、外地的、甚至还有国外的,蒸的、炸的、煮的、烤的、煎的、炒的、卤的,让你不知吃啥好。过去只有汽水,五分钱一瓶,现在各种饮料像城墙一样摆放着,走亲访友,一买就是一件。几块钱一瓶水,大人小孩喝起来也很爽。还有门挨门的饭店酒楼宾馆,满汉全席,南北大餐,地方名吃,招牌一个比一个亮,美女服务员一直在向你招手。更让你想不到的是,和村新建的香醋街,1316米长,酒楼饭店就有40余家,一次性能容纳5000人就餐,而且档次也不低,装修豪华,窗明几净,色香味型,很是讲究,至于鸡鸭魚肉,也成点缀,现在讲究绿色食品,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

你想买点啥?现在到会上想不起来买啥!过去赶会是商品匮乏。那时是计划经济,平时都要票要证,哪有好东西去会上卖。外地商人不让来,说是投机倒把,人们转过来转过去,买不到称心的东西。要说会上没东西也不客观,主要是土特产品,在那个年代人们也没有更高的奢望,一般有用的也就可以了。

现在到会上走一走,物质那可是极大丰富了。家用电器,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食品饮食,土特产品,一应俱全。平时,家门口超市就啥都有,一遇过会,商品摆得像山一样。哪个商家都是使出十八般武艺,想法把商品卖出去。成本价、大减价、跳楼价、买一送一、免费使用、给钱就卖……说得你心动,只要你多看几眼,有经验的生意人非让你买走不可。在庙会上,商家也成了赶会专业户,方圆几十里,哪里有会哪里去,带的商品自成体系,比你想得都全。现在的会可不是当年的会了,弄得走亲戚都不知买啥好,人家啥都有。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知不觉改变了。就拿服装来说吧,过去都是到会上买布自己做。你看那卖布的,一匹又一匹的布摆在那里,家庭主妇们挑来拣去,比比哪块花布更适合给孩子和男人做衣裳。其实那时布的颜色只有那几种,没啥挑头,穿出来都一样。卖布的标配是头顶上支个布棚子,遮阳遮雨,脖子上插个长尺子,随时准备给买主量布。手里拿个鸡毛掸子,有土没土往布匹上掸几下。多少年过去了,那个卖布的形象仍在我心头萦绕。你问有没有成衣?没有。老百姓哪里能买成衣穿。

现在可不同了,会上卖服装的成了主角。从婴儿装到老年装,从春夏到秋冬各种时装,从内衣到套装,休闲装,正装等,价钱从几十元到上千元,让你看的眼花瞭乱。特别是到换季的时候,庙会简至成了服装世界,款式,颜色,布料,竞相上场,纷领时尚。一些女孩子们看过来看过去,家里一柜子的衣服,没穿几天又去买了,是买衣服的主角。家里的缝纫机也成了摆设,再也没听说谁还自己做衣服,一些缝纫铺早就关门了。

庙会还有个闪光点,是过去叫庙会,庙里庙外,上香敬香,许愿还愿,鞭炮震天。现在还叫庙会,但人们很少到庙里去了。现在,政府搞三下乡五下乡,充分利用庙会这个平台,积极主动为农民服务,向农民提供科技知识,那长长的科技下乡横幅下面,挤满了渴望科技知识的专业农户。我每每看到这个场景,心中就涌起一道暖流,这不就是政府为民办事的体现吗?还有庙会上卖鞭炮的也没有了,庙会上不再放鞭炮,防污染,保蓝天,都是新鲜事。

更大的好事来了,峰峰矿区承办第二届邯郸市旅发大会,投资上亿元,把它打造成了响堂水镇,长达800米,商户入驻140户,营业面积11000平方米,成了集响堂文化,民俗文化,滏阳文化于一体的北方水乡。特别是全国各地特色小吃汇集于此,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连续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大媒体报道,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每逢节假日,人如潮涌,每天在几万人以上,比过去任何会人数都多。

古镇和村,庙会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从地方庙会到旅游盛会,老家和村迎来了新的春天。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三

总听奶奶及一些长辈们说,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经济条件多么困难,生活是多么艰辛。我听了这些,用心去感受,他们真是不容易呀。

奶奶说,他们以前生活很困难。每天不停地干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如今,一个人再怎么没有文化,只要你不懒,随便去哪个工厂,即使做个打杂的,至少能够吃饱穿暖。可是以前呢,哪怕你勤劳,也有饿肚皮的时候。

那时,如果生病了,真没钱抓药,再重的病也没办法,只有熬呀熬呀。现在,哪怕一个小小的感冒,咳嗽几声,我们也会去看医生,买药,把小病绝杀在摇篮中。

那时吃的是啥呀,是现在猪吃的东西,还没有现在的猪吃得好。现在人们吃的是佳肴,喝的是饮料、汽水……一切应有尽有。

以前,天气再冷,穿的棉袄只有那么薄,越穿越薄,不会再加厚,因为根本没有。如今,哪个不是穿得厚厚的。现在那羽绒服,暖和的不得了。

以前住的是茅屋,晚上睡觉,凉风灌进来,冷飕飕的。如今,住的是楼房,哪个晚上睡觉不是暖暖和和的呢?

以前,人们根本没有手机,连手机是什么,长啥样都不知道。现在,个个都有手机,一年级的小朋友,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玩手机。

以前,要是能吃上一顿肉,那真是跟过年一样。现在,顿顿有肉,吃都吃烦了。以前的人多么渴望这种生活,但也只是鞭长莫及。

以前,电灯也没有。可是说是什么家用电器也没有。有一个小品讲得好,那时的家用电器,只有手电筒呀。

了解了这些事,我感触极深。以前的生活根本不及我们现在生活的万分之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四

月亮的盛衰是一种变化,人的健康成长是一种变化,祖国的发展也是一种变化。

当我想到我们周围的变化,我不禁想了很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让我们从食物开始。人们视食物为天堂。然而,据奶奶说,当她年轻的时候,许多人不能吃东西,并且有过几次饥荒。人们太饿了,他们不得不啃树皮,挖树根,有时一天不能吃一顿饭。真的很痛苦。在父亲和母亲的时代,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在我的童年,国家的经济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假日、聚会、生日。下一家餐馆。宫保鸡丁、炖蘑菇鸡、鲫鱼汤。注意高营养价值、颜色、香味和味道。想起以前的人,能吃到米饭就不错了。

转眼间,世界已步入21世纪,中国也在用新技术向世界展示新“黄龙”的新风采。新一代青少年学习新知识,有新计划,做新行动,期待新结果,享受新的成功。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都离不开“新”这个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瓦砾房屋已经被高楼取代。房子里的陈设自然发生了变化。平板电视已经被液晶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和其他电器所取代。房子里的无氟空调使房子冬暖夏凉。手机使交流更加方便;手持计算机体积小,功能大。他们有可以接入互联网、了解世界和与世界联系的光纤。数字电视给了我们充分的视觉享受。榨汁机可以让你随时享用美味的果汁和奶昔。

更别说戴上它了。在五六十年代,人们的衣服只不过是蓝色夹克和绿色军装。现在看看各种各样的面料、款式和图案,它们舒适、温暖、美丽。

旅行的变化更大。以前是基本的步行。目前,私家车在道路上飞驰,自行车和摩托车随处可见,步行几乎完全被取代。公共汽车的使用也很普遍。

所有这些好的变化都归功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只有当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时,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我们周围的世界仍在变化。我相信我们祖国的未来会更好。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五

这个暑假到乡下,问了奶奶才知道以前的生活有多么穷和苦。

奶奶说,她小时候住在山上,山路很崎岖上下很不方便。那时候很穷,生病了没钱看病,只能听天由命。房子很小,是用木头、烂泥和石头造的,如果漏了也只能烂泥和石头修。家里的马桶不是冲水马桶,而是木桶,多了就倒专门装粪的大缸里。上厕所没有纸只能用破裤子破衣服代替,洗洗反复用。那时候没有电,晚上没有灯只有煤油灯,大热天没有电扇,只能用手摇蒲扇。一日三餐有时吃不饱,平时只吃些自己种的蔬菜,没有肉吃。生活中买什么都要用票,例如粮票、肉票、布票……奶奶九岁才开始上学,学校是一间平房,只有一位老师教,上了四年就不上了,主要是经济问题,当时一年学费要四块钱,对当时来说已经很贵了。十三岁开始到地里干活,干到十九岁才转到厂里干活,这时国家才有了起色。

现在国家富裕了,强大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奔小康了。

家家住起了钢筋混凝土造的高楼,哪怕狂风暴雨也能安然无恙。家里有空调,不怕冷也不怕热,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马路四通八达,有汽车、火车、高铁、飞机等,出行方便。网络科技也很发达,像一张巨大的蛛蛛网,可以在线预约医疗门诊;也可以在线预约订购各种票,例如火车票、飞机票、电影票以及各种门票等等;可以在线跟远方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也可以导航、GPS定位,不怕找不到要去的地方……

学校好大好美啊!教学楼是四层的,有三栋。还有体育馆,塑胶跑道的操场,不论风霜雨雪我们都可以安然地上体育课。学校里,到处是高大挺拔的的大树,绿油油的小草。学校还有许多活动让校园变得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四十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没有这四十年,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六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98年邮电分营算起,今年又是电信企业公司化运作20年。对于电信企业,今年可谓是“双喜双庆”之年。

40年与2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通信行业,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从“丑小鸭”变为了“白天鹅”,不仅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同时惠及了亿万人民;而经过20年的市场化运作,电信企业也像是从蹒跚学步的孩子逐渐长大和成熟,成为世界知名的通信运营企业。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及电信重组的伟大成果。作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回望这个过程,我不禁感慨系之……

这样一组数据见证着40年和20年来通信的发展与进步:

1992年12月13日,响水县开通4000门程控电话,至此,盐城市各县市(区)全部实现市话程控化;

1995年,响水县与全市电话号码同步升到7位,通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8年12月,邮电分营;

2007年8月18日,江苏全省固定电话号码统一升至8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告别“7位”电话号码的省份;

这期间,寻呼机、移动电话、小灵通和宽带相继“登台亮相”。

1998年邮电分营前,我任县局办公室主任已有10年,工作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分营时因为种种原因,我被调整到了市场经营部当主任。岗位的变化,让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我一时感到茫然和无措。但我很快意识到,市场部的设立其实是电信公司化和走向市场化的起点,我能成为这个部门的第一任主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是我的幸运。

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后,首要的任务当然是市场的挖掘和拓展。显然,我得熟悉市场理论,更得研究市场需求和营销手段。于是,我带着问题边学习边摸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收获了经验和体会。那段期间,我相继在《邮电企业管理》《人民邮电》报和《江苏邮电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关于加强市场部建设以及市场细分等方面的理论文章十余篇,并为《人民邮电》报组织过一个市场细分的专版,一篇关于市场细分的征文还获得省公司二等奖。在我与同事们的共同策划和努力下,公司业务发展和市场开拓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推出的一些发展新举措,有的曾引起过省、市公司的重视,兄弟公司时常有人来公司考察学习。

其次面临的问题是业务宣传。公司市场化运作后,业务宣传被放到了突出位置。不仅大幅广告、横幅标语越来越多地在户外亮相,电视广告、流动宣传车、气膜门等多种宣传手段和方式,日益被广泛应用,业务宣传单页的策划、制作和发放,更是常态。在小灵通发展的初始阶段,我创作的拟人化传单《小灵通的自述》,因语言生动活泼且可读性强,受到客户广泛好评,引得兄弟公司竞相“盗版”,对促进小灵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层出不穷的新业务,不仅极大满足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也提高了电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为令人欣慰的,是电信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了长足的提升。

电信企业公司化运作的轨迹,从20年来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和变迁上,亦可见一斑。记得邮电分营初期,省公司层面上直接与市场有关的部门,只有市场经营部,不久又增设了大客户部,再后来又曾分别设立过政企客户部、家庭客户部、个人客户部以及号百公司、系统集成公司、客户中心……随着形势发展和业务规模的需要,现在又有了渠道中心、ICT中心、物联网运营中心、企业信息化部和发展规划部,等等。总之,机构的设置和名称一直在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中。透过机构设置和改革,表明电信企业在市场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扎实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想,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国策是一股强劲的春风,公司化运行机制则是中国电信这艘大船上的风帆。携40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20年公司化运作的成功经验,中国电信这艘大船一定能够扬帆远航,驶向更为辽阔的海洋,驶向灿烂辉煌的未来!这,不仅将激励一代代电信人为之不懈追求和努力奉献,也是作为一名通信老兵的我最大的心愿和期盼!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七

晚上,饭桌前,母亲谈起了她记忆深刻的陈年往事。

她说她们那个时代,电视是没有的,连“电视”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

她还讲了一些关于那个时代的事。那时多生了个孩子,还要被罚款。我和姐姐就是被罚了钱的,每个五千元,相当于现在的好几万元。可那时又能怎么办,不可能把我姐俩扔到大街上吧。父亲那时靠着微薄的收入,东借西借,才让我和姐姐平安出世。

现在我家就不一样了,我们住在高级的小区里。家里装了电视、电脑,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以前没有的。现在也不用担心多生一孩子要罚钱了,现在所担心的是你会不会生少了。父亲的收入也显著提高了。

你看,我正在写作业。母亲凑过来,看了一眼,说:“你都用上钢笔了,我小时候还没用过钢笔呢!你生在这个时代,可真走运。”母亲一直盯着,半天没动,脸上露上羡慕的表情。

现在与过去比,那变化可真是大呀。现在网络科技发达,可以在网上买东西,根本不用走一步路,有人直接送货上门。我们可以坐飞机去天空中去翱翔,哪怕在遥远的地方,很快就可以到达。我说知道的还不止这些呢,不知道的那就更多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我呀,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未来那更美好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篇八

小时候的冬天,最享受的就是盘坐在后炕上玩着小木马看着母亲在灶台上忙活。母亲揪一把晾干的豆蔓或者几根捡回来的干树枝填炉膛里,然后坐在小板凳上拉风箱。如果是在冬天的傍晚时分,随着风箱的呼啦呼啦声,炉灶的火光一闪一闪映红了窑梁顶子,也映红了母亲的脸。顺着火光,我看到母亲年轻的脸忽明忽暗,甚是好看。

那会我家住的那个土窑洞可真叫个土啊! 说是窑洞,其实说白了还是穴居建筑。就是在那向阳的黄土坡坡上掏出个大大的洞,按窑匠的标配就叫"三丈进深,掏空一丈零五"。为防不堪重负的土窑顶塌下来,就砍来几棵枣树横着架到窑顶上撑着,然后窑内用小麦秸秆和泥薄薄涂抹一层,这样既可防止土墙风化开裂落土,又达到了面光墙固的装饰效果。最后找木匠打造安装一副门窗,黄土高原特有的穴居建筑就基本成型了。

窑洞里靠墙必须要盘有一方土炕,炕头连着炉灶。只要家里生火做饭,土炕什么时候也是热乎乎的,尤其是后炕温度更高。这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取暖方式。夏天的时候拿块石头将炕洞堵上,烧柴火产生的烟和火不经过土炕径直从烟囱溜走了 。这也是为什么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的缘由所在。

童年时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土”。大小山梁,沟沟壑壑,黄陌陌,光颓颓。尤其冬天时分,没了树木的遮蔽,到处裸露着一片土黄,荒凉而空旷,街头院畔常常尘土飞扬。每到早晚时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叭哒叭哒的风箱声此起彼伏,袅袅炊烟像仙女的衣带漫舞飘荡,经久不散。每到这时灰头土脸的父亲弯着山脊一样的腰身挑着水或背着柴走进院门,走进我们烟薰火燎的土窑洞……

那时候,住新的土窑洞那可是种奢侈。但由于烟薰火燎的缘故,一般也奢侈不了几年,窑洞便成了个黑黢黪的土钵钵了。加上潮湿盐碱,窑顶上就渐渐会有带着麦秸的土屑落下来。到了夜里睡在炕上,常有土屑闯进我的嘴里、鼻里和梦里,使我的少儿时代充斥着满满一股泥土味。

关于童年回忆,最美好的也就来源于冬天的这方热炕头了。我从小身体瘦弱,十分怕冷。寒冬时分最喜窝在暖暖的后(虎知道★www.huzhidao.com)炕上,看母亲变戏法似的做出各种美食:红薯面条、玉米面发糕、南瓜小米粥……最喜欢的还数芝麻薄饼,薄薄的一层饼,撒上芝麻粒,经过柴火的烘烤,双面金黄,轻轻捏起一块(太薄,害怕捏碎)咬一口,薄饼的脆加上芝麻的香,通舌尖弥漫至咽喉,回想起来其味无穷。

有时去外面玩,跑急岔气了,肚子就很厉害的疼起来,妈妈赶紧让我爬到后炕上,不一会功夫感觉肚皮热乎乎的,咕噜咕噜响几声,肚子居然不疼了。这后炕简直太神奇了。

后来上学的缘故搬到县城居住,家家户户燃煤做饭取暖。好在出租房内也有一方炕,连同炕头的炉灶都是红砖打造而成 ,看上去比我家的土炕气派多了。不管怎样,冬天的热炕头算是保住了。只是一早一晚家家户户的烟囱浓烟滚滚,到处充斥着浓浓的碳烟味,没有重工业的小城冬天也烟霾弥漫。享受热炕头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烟霾刺激下先是嗓子不舒服,又痒又疼,接着肺部不堪重负,咳嗽起来没完没了。这时我只盼望着冬天快点过去。

近些年,城乡发展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石楼县新城旧街到处高楼林立,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人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装修风格各有千秋,有中式有欧式,但很多人家仍会选择一个卧室打炕。当然这炕不再是土炕,也不过火。而是新型的经过改良的木炕,用一个时髦的词讲,叫“榻榻米”。榻榻米因个人喜好,有高有低,内部空心,待冬天地暖供上后,整个炕上不分前后左右都是热乎乎的,不管睡哪都是“后炕”,都是热炕头。我认为现在的人们打炕打的是一种情结,一种吃水不忘挖井人,忆苦思甜的情结,一种黄土高原人誓不忘本的传统情结。除此之外,这也是土生土长的石楼人为自己打的“小九九”,从小习惯在炕上吃爬坐卧,家里有方炕,连同心眼里也是喜悦的,滋润的,踏实的,安全感足足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今年集中供暖后,热炕头依旧,甚至比以往更热。而石楼冬季的空气从未有过的清新,蓝天白云重见天日,每年冬天必患的咳疾也离我远去了。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九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周末,听到妈妈唱了这样一首歌,我觉得这首歌里面似乎有很多故事,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立即上网百度了一番,才得知这首歌叫《春天的故事》,歌中的这位老人,居然是一位伟人,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

说来惭愧,我以前真的不知道邓爷爷,更不知道什么是改革开放。带着我的好奇心,我便缠着正在阅读电子书的爸爸给我讲一讲关于改革开放的事情。

爸爸说,从他两岁起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整整四十年了,他也算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了。于是,他就给我讲了他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

在爸爸童年的记忆里,家里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玩具是父母和自己手工做的;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

少年时代的爸爸也喝上了健力宝,读上了各种新奇的图书。连环画已经被镭射录像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5寸的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1寸的彩电,里面播放的也已经不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

迈入青年时期的爸爸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超市的蔬菜多种多样起来,而且似乎比肉类更受欢迎;穿着各国名牌衣服的行人在街上随处可见;电脑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的点,线,面。

听着爸爸讲完自己的故事,我突然陷入了沉思。虽然我只有11周岁,但是饭桌上从不缺各种蔬菜和肉类,每个季节的衣服有好几套。我会玩QQ和微信,会用iPad玩游戏和学习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邓小平爷爷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所带来的幸福!我一直都与祖国的春天有个美丽的约会!

啊,中国,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我的耳边仿佛又想起了妈妈的歌声。我,身为一个中国人,倍感骄傲!我,身为一个中国人,无比自豪!我坚信,在我大中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在我大中华科技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40年!我必将始终在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篇十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1979年,一阵温润而持续良久的风,吹变了这块版图——中国。每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都在春风的温润吹拂下悄然生长。

“幸得这场春风携来了小村庄的发展,我们才终于可以回家了。”舅舅说。

舅舅他们那个年代,是个背井离乡的时代。

舅舅在家乡度过了他短暂的童年后不久,便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他说,记得离开时,是一个阳光很暖的春天,燕子在梁间啁啾地鸣。他背上简陋的包,在路口与双眼噙泪的父母告别。刚拐出路口,外婆又冲上前去塞给他两三块钱,帮他把衣服的褶皱抚平……他哭了,但他还是上路了。因为在那时,青年人要不就是跟父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要不就只能走出小山村去外面打工。因为小镇那时还很落后,一个工厂也没有。

“那是我们家境颇为窘迫,父母仅靠耕田根本养不活我们姐弟四人。更别说建房在担子上又多了几笔债……”

“我借着父母给的路费,一路艰辛,终于到了‘天府之国’四川。但日子并不好过:我至少流浪街头一两个月。那时我已穷得潦倒不堪。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说是工作,其实是苦力。我们被带到了一座险峻的大山前,工长说,我们要在这里开出一条路来为民服务!于是我们便被一条不粗不细的麻绳从山顶吊下悬崖,吃力地挥着铁锄在山壁上乒乒乓乓地敲。想想被吊在云雾缭绕的山腰,面对着坚固的山壁,真的是‘命悬一线’啊。有时似乎还没挥锄头,全身便已湿透。怕啊!那是饮食也不近人情,仿佛在最劳累的时候,最需要休息的时候被人塞了一团火在嘴里,极难受!但不吃饭又没力气干活,不干活就连那些微薄的几块钱都挣不到……有时为了能多寄几块钱回家,我甚至生病是为了快点好,跑去医院打点滴。如今想来,心里仍然为之一颤。”他似乎在害怕,但努力忍着。

“实在是苦啊!一年又一年的春天在异地到来,却只有陌生的人,生疏无味的话语。每次我都想起老家此时的屋檐,许是有燕子在那时我与父亲搭的木板上筑巢了吧,在燕子的呢喃中飘来母亲的饭菜香,多想尝一口那糯米般柔软的、父亲碾的白米饭和新鲜的、母亲刚摘的野菜……也曾写过一两封信,但也不知是否曾寄到过……”

信,是当然寄到过。但外婆外公不识字,只能请别人来读。为了对他表示谢意,外婆每次都亲自下厨煮饭烧菜款待他。仅仅是因为他可以告诉他们关于舅舅——他们日思夜想的儿子的思念。短短的几行字在那时,却是他们对儿子思念的唯一的一丝慰藉。

他顿了顿,话刚到颤动着的嘴边,便等不及要蹦出来“那是听说要改革开放,我们整个工地上的人都高兴地不得了,通过四面八方打听家乡的消息。改革开放的春风如我们所愿地吹遍了大江南北。没几年功夫,我们就打听到家乡似乎有变化了,有自己的工厂了,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冲回来,与喜极而泣的父母相拥,与日夜担心我们的姐妹相抱……那是时初春,新芽萌动,燕子在头顶盘旋,似乎在向我们展示归家的路。那天,我真的哭了。”

家乡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有了自己的工厂,终于可以结束远在外地对故乡的相思。终于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终于可以回到这个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怎能不激动地淌下辛酸而甜蜜的泪水!

1979年的燕子衔来的春天,正在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间,重获新生!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10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优秀10篇01-14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通用5篇10-16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优秀8篇)09-21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小练笔【优09-30

试卷反思怎么写【优秀7篇】10-05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优秀10篇10-09

课文《四季》仿写优秀9篇11-10

180 148938